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能源项目建设利益协调机制--以电网建设为例
内容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特色及创新

1.4.1 对国内外电网建设用地补偿方案及标准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

1.4.2 从冲突升级角度对电网建设利益群体特征进行了分析

1.4.3 构建了我国电网建设用地地役权制度

1.4.4 设计了我国基于地役权的电网建设用地补偿模式

1.4.5 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各个利益群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1.4.6 采用经济学仿真的方法对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冲突进行了仿真

1.4.7 采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对电网建设用地多标准补偿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

2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冲突现状及趋势分析

2.1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的基本概念

2.2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利益群体界定

2.2.1 电网建设的基本流程概述

2.2.2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所涉及的利益群体

2.3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及其冲突现状

2.3.1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的社会关注度

2.3.2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的上诉趋势

2.3.3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的投诉趋势

2.4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冲突发展趋势的客观原因分析

2.4.1 电力需求与电网建设之间的矛盾

2.4.2 可用地面积减少与补偿方案不完善之间的矛盾

2.4.3 输电线路结构变化与相关利益群体增多之间的矛盾

2.5 本章小结

3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利益群体及其核心特征分析

3.1 关于调研问卷的说明

3.1.1 数据来源

3.1.2 调研信息的收集

3.1.3 关于调研分析

3.2 电网建设当地村民的核心特征分析

3.2.1 当地村民基本情况分析

3.6.2 政府部门和电网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3.6.3 政府部门和基层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3.6.4 基层组织与村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3.6.5 电网公司与当地村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3.6.6 电网公司和基层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3.6.7 电网公司、基层组织以及当地村民三者之问的利益关系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冲突升级与互适应机制理论研究综述

4.1 冲突理论及其对电网建设管理政策的启示

4.1.1 冲突升级理论

4.1.2 冲突演化理论

4.1.3 冲突升级理论对电网建设工作的启示

4.2 激励性规制理论及其对电网建设管理政策的启示

4.2.1 激励性规制理论

4.2.2 激励性规制者的规制目标

4.2.3 激励性规制的主要类型

4.2.4 最优激励性规制政策的设计

4.2.5 激励性规制理论的一个案例

4.2.6 激励性规制理论对电网建设的启示

4.3 讨价还价博弈理论对电网建设管理政策的启示

4.3.1 讨价还价博弈理论

4.3.2 讨价还价博弈的一个实例

4.3.3 同时针对多个事情进行讨价还价

4.3.4 讨价还价理论对电网建设管理政策的启示

4.4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对电网建设管理政策的启示

4.4.1 利益相关者理论

4.4.2 利益相关理论的一个应用实例

4.4.3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电网建设管理政策的启示

4.5 本章小结

5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分析

5.1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利益群体

5.1.1 利益群体的确定

5.1.2 利益群体中主体行为发生的经济学假定

5.1 _3利益群体中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

5.2 不考虑信号损失下的利益群体之问的博弈分析

5.2.1 电网公司一基层组织双方利益关系分析

5.2.2 基层组织一当地村民双方利益关系分析

5.2.3 电网公司一基层组织一当地村民三方利益关系分析

5.3 考虑信号损失下的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分析

5.3.1 电网公司-基层组织双方利益关系分析

5.3.2 基层组织-当地村民双方利益关系分析

5.3.3 电网公司-基层组织-当地村民三方利益关系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利益群体复杂系统建模

6.1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多主体建模

6.1.1 多主体博弈模型概述

6.1.2 电网公司决策模型

6.1.3 基层组织决策模型

6.1.4 当地村民决策模型

6.2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仿真模型实例

6.2.1 邑网公司的决策函数

6.2.2 基层组织的决策函数

6.2.3 当地村民的决策函数

6.3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仿真分析实例

6.3.1 电网公司与基层组织之间的博弈仿真分析

6.3.2 基层组织与当地村民之间的博弈仿真分析

6.3.3 电网公司、基层组织与当地村民之间的博弈仿真分析

6.4.本章小结

7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冲突协调机制及有效性检验

7.1 电网建设利益相关者

7.1.1 土地需求方

7.1.2 土地供给方

7.1.3 管理部门

7.1.4 其他间接利益相关者及中介机构

7.2 电网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补偿机制

7.2.1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补偿机制概述

7.2.2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补偿机制模型

7.3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补偿机制仿真分析

7.3.1 仿真初始条件及相关数据

7.3.2 博弈过程中电网公司的收益与成本仿真分析

7.3.3 博弈过程中基层组织的收益与成本仿真分析

7.3.4 博弈过程中当地村民的收益与成本仿真分析

7.3.5 相关结论

7.4 本章小结

8 基于显示原理的多标准选择补偿机制及有效性检验

8.1 电网建设中多标准选择补偿机制设计

8.1.1 多标准选择补偿机制设计内容及目标

8.1.2 多标准选择补偿机制的设计原则

8.1.3 多标准选择补偿机制的设计假设

8.1.4 多标准选择补偿机制设计所需要的数据

8.2 多标准选择补偿机制设计样本

8.2.1 补偿对象特征分析

8.2.2 多标准选择补偿机制设计:一次性补偿方案

8.2.3 多标准选择补偿机制设计:多标准选择补偿方案

8.3 多标准选择补偿机制实验

8.3.1 实验目的

8.3.2 被试者的选择

8.3.3 被试者的激励

8.3.4 实验结果分析

8.3.5 三种不同特征群体对两大类补偿方案选择的总体分析

9 基于地役权的电网建设用地地役权设计及有效性检验

9.1 我国电网建设用地权利及补偿现状

9.1.1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电网建设用地权利和补偿的规定

9.1.2 电网建设用地补偿中存在的问题

9.1.3 《物权法》实施对电网建设的影响

9.2 国内外电网建设用地权利及补偿的相关规定

9.2.1 国内外建设用地发展演进概述及相关理论

9.2.2 我国台湾地区电网建设用地补偿案例

9.2.3 美国电网建设用地补偿案例

9.2.4 德国电网建设用地补偿案例

9.2.5 综述

9.3 我国电网建设用地地役权权利制度设计与运行

9.3.1 电网建设用地的类型及其对权利设置的影响

9.3.2 我国电网建设用地权利及补偿制度的设计原则

9.3.3 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我国电网建设用地权利设计的可能方式

9.3.4 我国电网建设用地地役权权利制度设计

10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10.1 法律协调层次

10.2 对等协调层次

10.3 政府协调层次

与本书相关的已经发表的论文

致谢

内容推荐

《能源项目建设利益协调机制--以电网建设为例》通过对调研获得的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对电网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群体的基本特征、认知能力、方案满意度、选择意愿等进行了研究,发现与其他建设用地项目相比,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①电网建设限制了土地发展空间,而补偿标准不能改变,导致当地居民和村民通常以电磁干扰为由,索取高额赔偿。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人们的认知水平较高,土地价格较高,而输电线路的架设限制了当地土地的增值与发展空间,当地居民和村民对补偿标准或补偿方案不满意,而补偿标准由政府制定,因此部分群体以电磁污染为由阻挠电网建设施工和索取高额赔偿。完善考虑发展空间权的土地补偿机制是构建和谐电网的重要途径之一。②输电线路结构中高压和超高压比例不断加大,而超高压输电线路通过地区的居民和村民不能像电能输入地居民和村民一样直接受益,导致当地居民和村民的配合意愿不强。构建跨区域高压输电线路的利益均衡机制是缓解电网建设外部环境冲突的重要举措之一。③电网建设社会成本高,沿途居民和村民谈判成本低,许多冲突是由于历史问题沉淀积累产生的,导致电网建设成为群众宣泄不满情绪的特殊途径。提高沿途居民和村民的谈判成本是构建和谐电网的有效途径之一。

《能源项目建设利益协调机制--以电网建设为例》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减少电网建设中的冲突,构建和谐电网,在对调研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多方面利益群体博弈分析的基础上,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面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及机制,以达到减少冲突存在的隐患、抑制冲突和控制冲突的目的。微观方面,从电网公司角度出发,为了降低沿途利益相关群体的心理预期,提出了多标准补偿选择机制,不同心理预期的当地居民和村民可以选择不同的标准,扩大了谈判空间,减少了电网建设中的冲突。中观方面,从政府角度出发,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针对电网建设涉及的利益群体较多的特点,提出从电价和补偿范围角度来构建多方面利益均衡机制,对不同的利益均衡制定不同的电价或补偿空间,以平衡各利益群体的既得利益。宏观方面,从地役权补偿法律角度、利益相关者补偿机制角度和对等协调角度对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冲突进行控制。从地役权补偿角度提出完善当前的土地补偿方案,减少因土地补偿内容不完善而带来的各方当事人产生的纠纷。

从宏观角度,结合我国电网建设用地的具体实践,提出一套电网建设用地地役权运行机制。在该机制中对我国电网建设用地的概念和法律性质进行了界定,探讨了电网建设用地地役权的主体和客体、地役权中权利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义务人的权利和义务、电网建设地役权设定程序、地役权合约及补偿对象、地役权合约登记及争议处理等问题。在合同缔约中,对国有荒地、已设定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国有土地、已设定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外商投资企业场地、集体土地等几种不同情况进行了分析。

从中观角度,提出构建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机制。研究报告的第三部分主要目的是从中观角度,也就是政府层面来处理不同地区、不同利益群体之间权利和义务不均衡情况下的利益关系。研究主要涉及电网建设利益相关者群体的界定、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每类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当前利益相关者角色错位及存在的利益冲突、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不均衡、利益相关者补偿的主要途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补偿机制设计原则、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补偿机制等内容。

从微观角度,也就是电网公司层面来处理电网建设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从电网公司角度抑制冲突升级以及有效控制冲突,达到保障电网建设顺利进行及构建和谐电网的目的。研究从扩大电网公司、基层组织和当地村民之间的谈判空间角度,提出一种基于信号传递的多标准选择补偿方案,该方案可以有效扩大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中的各方谈判空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冲突升级。本书由刘贞等著。

编辑推荐

《能源项目建设利益协调机制--以电网建设为例》通过对调研获得的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对电网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群体的基本特征,认知能力、选择意愿等进行了研究,找出了电网建设外部环境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达到减少冲突的目的。本书由刘贞等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能源项目建设利益协调机制--以电网建设为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410442
开本 32开
页数 2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2013099848
中图分类号 F407.613.4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0
14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9: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