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二十四诗品/古典名著聚珍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二十四诗品》(作者司空图)包括今译、注释、诠析三个部分。今译和注释主要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含义,因此,译文力求通顺流畅,不离原意;注释力求简明扼要,删芜去杂。在诠析部分,则尽可能结合文学和历史的背景,对文中涉及的某些重要艺术理论进行比较具体的分析和探究。

内容推荐

唐末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风貌的诗歌理论著作。二十四首小诗,词清句丽,韵味悠长,犹如一串晶莹圆润的珍珠,使人流连难舍。

《二十四诗品》(作者司空图)包括今译、注释、诠析三个部分。

目录

前言

一 雄浑

二 冲淡

三 纤□

四 沉著

五 高古

六 典雅

七 洗炼

八 劲健

九 绮丽

十 自然

十一 含蓄

十二 豪放

十三 精神

十四 缜密

十五 疏野

十六 清奇

十七 委曲

十八 实境

十九 悲慨

二十 形容

二十一 超诣

二十二 飘逸

二十三 旷达

二十四 流动

附录

《新唐书·司空图本传》

《与李生论诗书》(节选)

《与极浦书》(节选)

《与王驾评诗书》(节选)

重版后记

试读章节

此品开头四句论述雄浑风格的形成。作者借用我国古代哲学中“体”和“用”两个术语,阐明了内涵和表象、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大用外腓”是由于“真体内充”,浑灏壮宏的外观是充实丰富的内涵的体现,这就是司空图对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观点。在二十四诗品中,作者不止一次地阐述过这一基本观点。像《高古》中的。虚伫神素,脱然畦封”,《洗炼》中的“体素储洁,乘月返真”,《劲健》中的“饮真茹强,蓄素守中”,都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这个问题。司空图的这种理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陆机在《文赋》中就说过:“理扶质以立于,文垂条而结繁。”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也说,“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陆机所说的“理”和“质”,刘勰所说的“情”和“理”,就是司空图说的“体”:陆机所说的“文”和“条”,刘勰所说的“言”和“文”,就是司空图讲的“用”。司空图的理论,正是古代优秀文艺批评家理论的继承。“返虚人浑,积健为雄”两句,表面上分别解说“雄浑”两字,实际上是对艺术构思过程中典型化手段的很好说明。“虚”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即原始状态客观自在的素材;“浑”指从素材中提炼出来的具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必须是具体的,丰满的,厚实的,浑成的,真实可信的,而不是单薄的,平面的、虚幻的、概念化的。司空图对于诗美的这种要求,反映了他对盛唐诗风的回忆和向往,对中晚唐诗风的不满和批评,这是作者贯穿于全部诗品的基本审美观之一。就创作过程来说。“返虚人浑”与陆机所说的“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刘勰所说的“规矩虚位,刻镂无形”近似,都生动地说明了这种从虚到浑、从抽象到具体形象的创作过程。“积健为雄”则是讲“健”与“雄”的关系,由“健”到“雄”的走向。司空图认为,两者在美学上虽同属阳刚之美一类,具体说来却有高下深浅之别,非健无以成雄,无雄不必取健。雄是健的积累,又是健的本质。司空图还非常重视作者的人生修养和艺术风格的关系。“积健为雄”讲到雄浑之风有待于平时的蓄积,这就触及了作家的积学涵养问题,这一点在其他各品中也有所论述,值得注意。

用生动而形象的比喻来描绘一种艺术风格的特点,是我国古代风格论的特点和优点之一。这种方法在魏晋已相当流行,开始用来品评人物,后来移用于摹状诗歌风格。钟嵘《诗品》中就有不少这类精妙的比喻,例如,他以“流风回雪”来比喻范云诗风的“清便宛转”,以“落花依草”来说明丘迟诗风的“点缀映媚”,都是著名的例子。司空图把这种方法发展到美轮美奂的程度,在二十四诗品中,一个个精彩的比喻层见迭出,珠玉琳琅,简直使人无暇应接。雄浑的风格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作者设喻说,它应像“荒荒油云”的浑沦一气,“寥寥长风”的鼓荡无边,这就把原来比较抽象的风格摹写得具体而义形象,使得读者比较容易把握其基本特征。“具备万物,横绝太空”两句总言雄浑风格气魄宏大,包容万象,有超越鸿蒙、笼盖宇宙之势,其意与陆机《文赋》所说的“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相近。作者先写静态,继以运动,反复形容,使人目眩神慑。

最后讲掌握雄浑风格的手段。这里司空图又提出了一种重要的艺术理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象”指事物的表象,必须超越事物的表象,“环中”指事物的本质,只有不拘于描写对象的细枝末节,才能更好地抓住它具有本质意义的典型特征,故而只有“超以象外”,才能“得其环中”,而欲“得其环中”则必须“超以象外”,两者互为因果。司空图在以后各品中对这一理论还有反复的申述。“持之匪强,来之无穷”指出了要掌握雄浑风格不能勉强,也无法勉强,它是“反虚”和“积健”的结果,是“具备万物”的结果。唯“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方能形成雄浑的诗风。

在唐代,尤其是盛唐,具有雄浑风格的诗歌作品比较多。王维的五律《汉江临汛》。,杜甫的五律《旅夜书怀》。,都可为代表。宋唐庚《唐子西文录》说:“过岳阳楼,观子美诗不过四十字,气象宏放,含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宋蔡僚《西清诗话》也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多云梦也。”杜甫的五律《登岳阳楼》。气象雄浑,短短四十字中,家国之忧,身世之慨,雄阔之景,沉厚之情,如此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因而呈现出一种雄阔浑厚的风格特色。这也可以证明司空图“大用外腓,真体内充”的论断是符合事实的。

叶梦得《石林诗话》指出:“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有力而纡徐,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锦江山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与‘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等句之后,常恨无复继者。韩退之笔力最为杰出,然每苦意与语俱尽,《和裴晋公破蔡州回》。所谓‘将军旧压三司贵,相国新兼五等崇’,非不壮也,然意亦尽于此矣。”杜甫七律《登楼》。曾被前人推为唐人七律之首,沈德潜评论它:“气象雄浑,笼盖宇宙。”其特点是“句有力而纡徐,不失言外之意”。而韩愈诗虽然“笔力杰出”,但“意与语俱尽”。从这里可以约略窥见雄浑之美与劲健之美的差异。P3-4

序言

唐末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风貌的诗歌理论著作。二十四首小诗,词清句丽,韵味悠长,犹如一串晶莹圆润的珍珠,使人流连难舍。一千多年来,人们学习它、研究它、赞美它、模仿它,不断从中汲取诗法的经验和诗意的美感。有人称之为“诗家之总汇,诗道之筌蹄”,甚至把它当作诗歌写作的教材,乡试取士的命题。司空图《诗品》独创的艺术形式,它对诗歌风格细致的分类阐释和绘神绘影的描摹,尤其是它所阐明的美学观点,在我国诗歌理论史上产生过深远广泛的影响。因此,对《诗品》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无论对于学习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历史及其艺术规律,还是对于人们掌握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提高艺术鉴赏的水平,都是会有帮助的。

……

本书包括今译、注释、诠析三个部分。今译和注释主要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含义,因此,译文力求通顺流畅,不离原意;注释力求简明扼要,删芜去杂。在诠析部分,则尽可能结合文学和历史的背景,对文中涉及的某些重要艺术理论进行比较具体的分析和探究。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和把握各种风格的基本特征,在这部分还引用了一些唐、宋诗作品,用以印证《二十四诗品》的理论。

罗仲鼎蔡乃中

写于1982年7月,改于2013年5月

后记

此书草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积压了二十年。80年代初,在徐慧徵同志的帮助下,得以正式出版。现在又三十年过去了,此书竟然获得了重版的机会。这次重版,虽然对少数译文和注释做了调整,还修改了诠析部分的某些段落,但基本上保持了半个世纪以前的原貌,这也多少表达了我们的怀旧之情。

原来的书名叫《诗品今析》,为避免与钟嵘的《诗品》相混,仍改旧称《二十四诗品》。人们常说,如今是历史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年代。在这样的年代,五十年前的旧作居然还可以重新出版,每念及此,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感慨,同时也有一点惴惴不安。现在书已经重版,好好坏坏,一切都让读者去评判吧。

罗仲鼎、蔡乃中再改于2013年中秋节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二十四诗品/古典名著聚珍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司空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001776
开本 16开
页数 1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78
CIP核字 2013270412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0
153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4: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