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激变
内容
编辑推荐

秦自成编著的《激变》描写桂北农村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里,所经历的一系列农村所有制改革的风风雨雨。在社会历次激变中,主人公狗仔和富贵等两代农民的命运,随之发生转折变化,历经多重磨难,但终能保持中国农民勤劳、朴素、善良、厚道、进取的本色。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他们始终坚守乡土、勤劳发家,一步步走上富裕的道路,创造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内容推荐

秦自成编著的《激变》这是一部描写农村生活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展现了主人公狗仔和富贵等两代农民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里,所经历的一系列农村所有制改革的风风雨雨。在社会的历次激变中,他们的命运随之发生转折变化。他们遭受过许多磨难,也碰到不少机遇,但最终仍能保持农民朴素、善良、厚道、勤劳、进取的本色。在市场经济中,他们始终坚守乡土,遵纪守法,勤劳致富,日子过得像甘蔗一样一节比一节甜蜜。

《激变》作品语言生动风趣,有很多桂林农村方言、俚语和歇后语,有很浓厚的地方特色。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每个人的命运是不相同的。

20世纪中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数亿农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有的祖宗几代靠给地主做工生存的农民分得了土地,高兴得彻夜难眠,都喜气洋洋耕种着自己的田地。

这天,天下着蒙蒙细雨,还没有放亮,狗仔头上戴着掉了不少竹叶的斗笠,身上披着掉了不少棕毛的蓑衣往田里走去。他把袖筒卷到了手膀,裤脚卷到大腿根,打着赤脚,右肩挎着从地主家分到的犁,左手握着棕绳,不时拍打着走在前面的牛。这头膘肥的公牛已经伴随他两年了,最初他用这头牛给地主家耕田。公牛尖尖的角,浑厚的腰,肥圆的屁股,粗壮的腿,在附近村的上百头公牛中,它有一股霸气,每当母牛发情时,它独霸母牛,别的公牛望而生畏,站得老远;一般的牛一天能犁一亩多田,它可以犁两亩多,而且天不黑就上田基啃草去了。

一场春雨把稻田里的禾蔸都淹没了。狗仔慢慢走在狭窄的田基上,公牛则在稻田里咬一口田基旁的青草,往前走一步,牛尾巴不时拍打着肚皮。

狗仔是一个孤儿,当他还只有三泡牛屎高的时候,为了活命,就帮地主家砍柴、看牛了。不久,他就跟随一同帮地主家做事的老长工学犁田。有一次,老长工耙田,把钉耙浸在水田里,他握着把柄,跟着牛耙动,待牛走在田的尽头时,老长工两手用力把耙提起,一不小心,那尖利的铁耙齿扎进了老长工的右脚,他当即倒在水田里。听话的老公牛立住了。鲜血染红了半块水田,老长工疼痛难忍,走不动路,狗仔把他背回了家。

从此,老长工成了瘸子,地主老爷怕他吃闲饭,做不了事,就辞退了他。这样,才刚刚学会犁耙的狗仔,扛起了地主家的重活,真正成了地主家的奴狗。

狗仔走着,想着,雨丝就停了,天空也光亮起来,青翠的山顶缭绕着白雾。他脱掉蓑衣,搭在牛背上。他两眼扫视四方,田头里的人都回家了。忽然间,不远处有一个人跳进他的眼帘。这人一会儿哈腰,一会儿直立,双手一扬一甩,动作优美,好像是在撒牛栏粪哩!狗仔定睛看着,是个长发女人。他想逗一逗,用唱山歌的调子唱着:

三月的桃花到处有,

五月大水到处流。

鸭子出壳水上游,

那有十八不风流,哦喂!

在这样静悄悄的空旷的田野里放声歌唱他还是生平第一次。他太高兴了,这是他分到几块田后从内心进发出的兴奋之情!

这样的高兴,他太想传到不远处那个女人的心里了。他生怕那女人听不见,嗓门已亮到极点,最后一声“哦喂”,他用双手合成喇叭状,叫声更响了。山都震动了,草木也点头哈腰。

经过雨洗的空气不大一样,清新,有一股甜甜的味。

不远的田里,白鹭时起时落,在寻觅食物。青蛙“呱呱”地叫,蟋蟀也来凑热闹,土拐子怕错过时机,在土面上窜着……

狗仔没看牛吃田基边的嫩草,只看那女人。但她没有动静,仍然做她的事。他又大声唱:

妹妹呀,几时和妹吃一餐?

若能和你睡一觉,

见了阎王也心甘。哦喂!

山都有回音了,仍没有听到这个女人的回音。难道你还未听着?狗仔想,我打动不了你算我服了你!他又唱:

妹呀妹,

哥晚上想和你床上睡,

俩人睡着好有味。

你愿意,

哥愿在你面前跪,

做牛做马不怕累。哦喂!

他继续用两手合成喇叭“哦喂哦喂”地放声喊着。P1-3

序言

时代潮流激变中农民命运的形象化书写(代序)

桂林不仅以山水甲天下的国际旅游名城而享誉中外,而且以历史文化名城著称于世。桂林名人荟萃,历代都是出状元举人、骚人墨客、文人雅士、文臣武将、王公贵族、名师高徒之地;桂林人杰地灵,历来也是文学繁荣昌盛、艺术兴旺发达之地。更为可贵的是,桂林历史文化传统熏陶培育出举不胜举的钟爱文学艺术的平民百姓,市民喜欢舞文弄墨,他们吟诗作对,甚至潜心创作,热衷于享受这种行为、活动和过程中的文学梦,既迷恋这闲适优雅的兴趣爱好,又以之作为理想和精神追求。秦自成就是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作者中的一个。

多年前,秦自成将自己近半个世纪创作积累而成的文学成果汇编为中短篇小说集《桂花》,嘱我写序。我阅读后颇为感动,并非仅仅因为那些作品的故事、形象感动了我,且是在那些历经岁月洗刷而发黄褪色的手稿后面,我看到了一份对文学挚爱的真情和执着。我为秦自成所感动。当《桂花》出版后,我问他还写不写,他毫不犹豫地点头作答。没想到两年后,已届七十高龄的他又拿出一沓厚厚的手稿,就是这部长篇小说《激变》,近三十万字。这部稿子不仅意味着多少艰辛,而且凝结了几多心血。我拿在手上,感到了沉甸甸的分量。

读罢作品,我沉思很久,确实难以下笔准确表达我的感受和体会。因为它并非如时下小说那样以惊险、悬念、猎奇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并非像当下文坛充斥的新潮、时尚,与图像化、快节奏、虚幻性那样吸引眼球,更非在宏大叙事中讲述重大题材、重大事件、重大人物的传奇故事;而是以桂北农村为场景,讲述了一些普通人的平凡人生经历,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小说叙述了农民狗仔、富贵等小人物生存、生活和人生命运转折,以及“激变”的朴素无华、实实在在,是一部民间叙事和乡村叙事的故事。  题材、人物、故事尽管平凡而普通,但将其放置在新中国成立后至新时期半个世纪的社会时代风2-变幻和国家命运转折“激变”的宏大背景中叙述,将小人物的生存、生活状态与社会时代发展的各个重大历史时期紧密联系,则使个人命运及其人生转折的小叙事具有折射国家命运以及历史转折的大叙事意义。

作品着力叙述翻身解放的农民狗仔因一段颇有传奇性的爱情婚姻,与富农出身的寡妇徐姑娘结婚后导致身份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使其人生的命运发生转折和变化,出现“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现实问题和矛盾纠葛,从而发生许多错综复杂的故事,但如狗仔那样执着地坚守做人的信条和为人处世的原则的,确实并不多见。更为重要的是,他在历次重大的时代风云变幻中,历经土改、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人民公社,以及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承包制、分田到户、市场经济、农业现代化等一系列农村所有制变革的风风雨雨,尽管命运发生诸多转折变化,个人遭际和家庭变故经历许多艰难曲折,但最终都能保有其作为农民的本色,能在顺应社会时代发展潮流的同时,保持个人所持守的基本原则,在“激变”的社会转型和农民命运发生历史转折的过程中,把握住自身发展的命运,呈现出从新中国农民翻身解放到改革开放农民发家致富的艰难曲折的发展轨迹。狗仔的人生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农民的命运,其个人遭际既被打上了社会时代的烙印,也折射出社会时代发展、转型和“激变”的现实意义。

作品在深入描绘狗仔农民形象的同时,也着力塑造了富贵这一新农民形象。富贵是富农寡妇徐姑娘的儿子,狗仔是其后爹、“二爸”,自然有着非血缘家庭构成所缔造的复杂矛盾关系,但更为重要的是富贵的富农后代身份和再婚组成的特殊家庭结构,使其在社会歧视和阶级阴影下成长,其比“狗崽子”命运更为艰难坎坷。在学校读书,受到同学欺负;在家庭关系上,复杂矛盾的家庭关系造成其心理郁闷和孤独。回乡务农,受到村里人和生产队欺辱;求学就业,受到社会打压限制。如此种种原因,形成富贵既自卑而又自傲、既封闭孤独而又能洒脱开放、既逆来顺受而又逆反要强的独特性格和个性。作为伴随新中国风云变幻而艰难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农民,除具有父辈农民身上所具有的朴素、厚道、实在的土地情结及本分特征外,富贵有着更为内在的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这或许会比“二爸”狗仔承受更多的痛苦和纠结,当然也会比狗仔有更多和更美好的追求。在面对打压困境及与艰难曲折命运的奋争中,他还是获得亲人的关爱、学校老师的帮助、同学娟娟的爱情、村支书的鼓励等温暖,其成长历程呈现既痛苦心酸而又幸福美好的曲线轨迹。从一定意义上说,富贵的人生命运反映出新一代农民成长过程,代表了青年农民及农村发展的某些趋向。

无论老一辈农民还是新一代农民身上,尽管还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弱点,作品尽量在客观、公正、辩证地予以揭示j使他们能够在成长中走向成熟。尽管在解放后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洗礼中,他们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大“激变”,但他们始终坚定不移跟着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紧跟社会时代发展步伐,期盼富裕、幸福和安康。这既出自他们与生俱来的朴素的本能愿望,也出自他们生命轮回和人生磨难中的反省和自觉,他们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而成长,也伴随着共和国的成熟而成熟,从翻身解放到发家致富,并继续走小康社会,脚踏实地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激变》无疑就是这些农民现实生存、生活、发展和变好的集中概括,其作品的现实性、社会性、人民性以及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作者在后记中明确表达这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作品力图以现买主义文学观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写现实题材、现实任务、现实故事;力图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写出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写出老百姓的生活与情感及其喜怒哀乐;力图在社会大环境中突出普通人物和平凡故事的现实意义,在时代潮流背景中凸显个体生命与个人命运的叙事意味。在当下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以及形形崔.色的多元化文学发展的语境下,坚持现实主义文学以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这确实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作者将其表现在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的创作中,更为令人感动。

作品经过几易书稿的修改后越来越好,现在提交出版社的定稿,相较于我曾经看过的初稿而言,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如针对题材故事时间跨度大难以整体把握、叙事性不强、人物性格个性不够鲜明、语言不够精练娴熟等问题,作者都进行了反复修改。尽管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还有需要继续修改和提高之处,但也无法遮盖这部作品的优点和特点。其实,古今中外早有一些文学家说价,文学创作是一项遗憾的事业,作者再怎么满意也还是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也才使文学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动态性,成为见仁见智和殊途同归的“召唤结构”与意义构成.

我们期待小说《激变》在出版后能更上一层楼,更期待秦自成在思想和艺术的“激变”中蹦出无数灵感的火花,创作出更好更多的优秀作品,彰显文学创新及其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亮点。

后记

我写的文学作品《桂花》一书问世后,有位挚友问我:“你还写吗?”

我说:“有点想。”

“那就对了,要写就写个大的。”他鼓励说。

写什么呢?我这辈子都在工厂吃技术饭,写工厂的人和事,还是写农村题材?我的头脑打起转来。工厂农村都可以写。灵感倏地跳到心头。有了,有东西写了!我想,我们国家是个古老的农业大国,虽然现在正向城镇化健康发展,但还有几亿农民呀,可以写写他们。

在这种魔力的驱动下,我开始在铺开的稿纸上爬起格子来了。花了一年多点的光阴,马不停蹄地伏案运笔,完成了这部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名为《激变》。心中的石头终于算放下了。

我是地道的桂林人。闭目一想,记得解放初,桂林城是“两洞三山一座桥,警察站在一条街中心两头瞧”,那时,城里满目苍凉,人口仅有十四五万。而如今,桂林已然成为国际旅游胜地。这是桂林的激变。

当年我风华正茂时,曾立志要当一位作家,要写几部文学作品。然而“文化大革命”摧毁了我的梦想。那时,许多有价值的书都遭到焚毁,被当成封资修文化批判,许多作家和知识分子挨批挨斗。我未脱稿的东西也被拿走了。我不再热爱文学了,我将文学书籍束之高阁,改行钻研技术。“文化大革命”不但使我国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也使文学无人问津了。

现今我国科技突飞猛进,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我已步入垂暮之年,无事可寻,忽然又想写写东西了。在电视、网络各种文化渠道盛行时,人们的喜爱多样。传统文学也不再是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唯一了。文学正处在边缘化的地位。这是人类在文化事业上的一次激变。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的今天,一个以卖文为生的普通作家的收入,还不如一个拾荒者的收入呢!当作家不是我的命。  不过,莫言先生说得好,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有着独到的艺术形式和特点,一定会放出异样的光彩的。文学还是会有人喜爱的。

我写《激变》,是按现实主义的原则进行创作的。现实主义文学曾有一段时期受到了冷落,几乎没有人提了,可我却忘不了。因为我忘不了《红楼梦》这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更忘不了鲁迅、老舍、茅盾、巴金这些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巨匠。

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不是对生活照搬和投影,更不能图解、歪曲和丑化生活,而是要“源于生活,忠于生活,高于生活”,并且要避免成为“文革”时期“四人帮”的那套“假空大”、‘‘高大全,,的脱离现实的作品。我写这部长篇小说,没有随心所欲地拔高和歪曲,甚至丑化现实,只是努力反映生活的本质和内在的东西。贾平凹说,文学应该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

当然,一个人的话说多了,难免有说漏嘴的地方,俗话说,言多必失。何况是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呢?况且又是长篇处女作,加之我年逾古稀,纰漏纰缪在所难免。在此敬请专家和读者斧正。

《激变》之所以能出版,要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的辛苦劳动;要感谢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评论家张利群先生的不辞劳苦,为作品写序,并提出许多中肯的宝贵意见;要感谢我的内人、儿子、媳妇、女儿、女婿等对我的创作的关心和支持;要感谢我的挚友、同事们对我的鼓励。

一年辛苦不寻常,字字句句都无眠。我深切地体会到,要写出一部像样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不付出一点心血和汗水是很难成就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激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秦自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52382
开本 32开
页数 4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4
CIP核字 2014053844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0
14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5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