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超主编的这本《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践行“多方位吸纳与有深度开采”“开放与格守并举”“反思与建构并行”这一基本理念,放眼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欧陆文论、当代英美文论、当代斯拉夫文论、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等研究领域,秉持前沿性译介与基础性研究并重、最新研究成果与最新学科态势兼容的编辑方针,力求为学界同仁提供一个切磋问题、交流观点的互动平台。
| 图书 | 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第1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周启超主编的这本《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践行“多方位吸纳与有深度开采”“开放与格守并举”“反思与建构并行”这一基本理念,放眼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欧陆文论、当代英美文论、当代斯拉夫文论、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等研究领域,秉持前沿性译介与基础性研究并重、最新研究成果与最新学科态势兼容的编辑方针,力求为学界同仁提供一个切磋问题、交流观点的互动平台。 目录 前沿视窗 再论当下理论 历史与文学:学科危机的征兆 巴赫金、卢卡契与德国浪漫主义 ——以史诗和反讽为例 叙述“交往”中的“对话性” 比较与“普通理论” ——各个诗学系统中的历史比较要素 文学知识树 ——写在安托万·孔帕尼翁《理论的幽灵》一书页眉边 当代小说的多文化视野及人类学视野 意象的政治性 经典名篇 论形式论学派(1935年布尔诺讲稿节选) 论结构主义 巴赫金的遗产与符号学前沿课题 学人专论 象似符号与认知诗学:一个历史的回顾 “聚焦”的焦虑 ——关于“focalization”的汉译及其折射的问题 符号学的得与失:从几个关键词谈起 佳作评点 诗性:海德格尔诗学的意义 ——《诗性的思:走近海德格尔》评介 《理解德里达》:走进解构主义的导游图 邪恶与文学 ——读伊格尔顿的《论邪恶》 孔帕尼翁的中庸之道 ——评《理论的幽灵——文学与常识》 作为美国发明的“法国理论” ——评《法国理论——福柯·德里达·德勒兹公司与美国智识人生活的变迁》 《批评理论在俄罗斯和西方》评介 名家访谈 茱莉娅·克里斯特瓦谈法国对巴赫金的接受 ——克莱夫·汤姆逊对莱莉亚·克里斯特瓦的访谈 卡瑞尔·爱默生谈巴赫金 王文融先生访谈 就《汉堡剧评》的翻译答任昕同志 学刊钩沉 从《文艺理论译丛》到《世界文论》 ——外文所域外文论译介阶段性回顾 《外国文学评论》早期文学理论文章述评(1987~1996) 附录 附录1:国内外文论新书简介 附录2:我们的作者与译者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第1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周启超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02627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3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22 | 
| 出版时间 | 2014-05-01 | 
| 首版时间 | 2014-05-01 | 
| 印刷时间 | 2014-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1 | 
| CIP核字 | 2014046258 | 
| 中图分类号 | I0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1 | 
| 宽 | 170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