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雨天的九个错误(赵月斌作品集)
内容
试读章节

追念一九□九

我已记不清那是一九□九年了。

我只记得,那时人们大都在谈论一个叫北平的地方,有人从那儿神秘地归来,还有人继续狂热地往那儿去。

我只能想象北平是什么样子,在我的想象中,北平就像我从来没见过面的父亲,遥远而又虚无,让我永远无法亲近。

……每天早上,我踩着嘎嘎作响的竹梯,提着马桶下了楼,就得赶快洗净手脸,用盐水漱了口,随母亲进入正室一一这问屋子从没打扫过,桌椅、地面和墙壁都吸足了灰尘,像下着一场无度的灰雪。推开房门,只有一行脚窝是清晰可鉴的,那是我和母亲恪遵的足迹。母亲手捂胸口,低着头,踏着原有的脚窝,挪出七步,到了堂屋正中,站稳了,道一个万福,走向左侧的太师椅,斜签着坐了,这才抬头看我一眼,我方才踩着母亲的脚印,也走出七步,稍向右侧上首跪下,朝那儿叩了头,再起身向母亲打恭,母亲正色道:“好,开始吧。”我即袖手而立,仰观中堂,诵读父亲题撰的《示子》之诗,等念完了,我深鞠一躬,也不抬头,后退至门口,才转身跨出门槛,到院中随意走走。直到该吃饭了,母亲才从正室出来,我的八个脚印重又被她覆盖,所以,那里真正属于我的痕迹实际只有五处:我用两个膝盖、两只手掌和额头擦掉了地上的尘埃,露出了红木地板质地细腻的纹路。

如果母亲在正室待的时间能尽量长一些,哪恫我饿一会儿肚子也好,因为一吃完饭,我就不得不坐在小书房里,一遍遍临写父亲的那首《示子》诗。整整一上午,母亲都在一边坐着,为我研墨、扯纸,不时指出哪一个字哪一笔还不太准确。直到将近正午,母亲才会说:“好了,给你父亲上香去吧。”我便登上竹梯,上了二楼,跪在阳台的香案后,朝南方磕头。

正午是上香的时间。其实我只要上了二楼就行了,母亲说她是女人,没有祭拜的资格,她从未到楼上来过,我在上面干什么她是不知道的。不过从记事起,我一直都遵从着母亲的意旨,每天都严格例行跪拜大礼。直到我十六岁那年,也就是一九口九年,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个紫衣女孩,上香的仪礼才逐渐荒疏下来。

实际上,每天上香并没有培养出我对父亲的虔敬。香案上连睥位都没有,母亲甚至连父亲的名字都没说清。我跪在那儿,无非是对着天空发发呆,看看太阳。最初阳光刺得我睁不开眼,后来,我就能满不在乎地盯着它了。有时我好像看到太阳表面会出现黑点,有时候我能感觉到太阳在一点点向西移动。到十六岁时,我的视觉已经非常敏锐,只要天气晴朗,透过阁楼的北窗,我能看清村外农田里庄稼人的表情,我甚至能通过他们的口形,分辨出他们谈话的内容。也就是从他们的嘴里,我看到了两个频繁出现的字:北平。我惊异地发现,这两个字眼如此多姿多彩,像一只变色蝴蝶,在麦地上空恣肆飞扬。

想到北平,想到父亲,我不知哪一个更为真实。

我已记不清那是一九□九年了。

给父亲上过香,下楼吃了午饭,再回到楼上,整整一下午,我都得待在二楼大书房,阅读父亲卷帙浩繁的藏书,直到母亲在下面叫:“吃晚饭了。”我才能再次来到楼下。晚饭后我要到小书房,向母亲禀告当天的读书进程,背诵一遍父亲的《示子》诗,才能上楼歇息。下午和夜间,那架通向二楼的竹梯是要撤掉的,除了大书房,再也没有别的去处,我只能面对一卷孤零零的书。我已经习惯了,习惯了一个人,习惯了拥书而眠,因为这些不知底细的藏书,有时倒也觉得,那从未见过面的父亲,好像就在身边。随着年龄的增加,教我识文习字的母亲反离我越来越远了,我以为她早已随我的父亲去了,留下的只是一帧母亲的绣像。

十六岁以前,我的全部记忆就是大书房和小书房,除了书中人物,除了父亲,除了我自己,我接触过的人只有母亲。我最大的活动范围仅限于院内,除了墙外几棵高大的老槐树和老桑树,我没想到外面还会有别的什么,我甚至从来没注意过,我家的大门在哪儿,当然也从没想过走出家门。我总以为我就该是这样活着的,母亲也说:“你父亲已经走了,在他回来之前,你出去凶多吉少。”

直到那年夏天,我知道了北平,意识到北平的重要,在一天晚上,背完了父亲的《示子》诗,我才壮着胆子问母亲:“父亲是不是去了北平?”

P3-5

后记

赵月斌

这些小说写于十多年前的枣庄。那个温厚的小城,纵容了我的慵懒和不安分,让我得以在浊重的生活里,尚有余暇在梦想的暗流中潜游。在持续的五六年(1998-2003)里,写出了最初的《一九六○年的月饼》,和最后一篇《在深夜裸行》。篇幅虽然不多,又大都怪模怪样,却让我摸索到了一些写小说的感觉。

就在我刚刚建立起对小说的自信,需要更进一步时,偶然的机缘却使我中断了小说写作——从2003年起,我误打误撞走进了文学评论的场子,由此重敲锣鼓另开张,成了所谓评论家。原以为只是将小说暂放一边,却未料一放就是十年,其间仅勉力写过一部长篇。——已很少有人知道,我曾是写过小说的。那段恍惚迷离的小说时光,显得遥远而不真实,有时连自己也不好意思提及。写小说的念头一再落空,好像只是给自己画下了一张无边的大饼。

藉由出版这样一本小书之机,重读这十来篇旧作,竟会生出莫名其妙的陌生感,有些故事情节已全然忘却,有些句式行文不明就里,只有那个隐藏在小说里的自己,是确凿无疑的:他在虚虚实实的句读中,自顾随性纵情,放诞撒野,即便如今看来破绽百出,啼笑已非,却仿佛免却了时间的盘剥。我已虚度半生,他却依然年轻。重读这些久违的文字,感觉像流浪归来的孩子——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反倒是这些单薄的文字,让人稍觉踏实。

这十多万文字即便如今读来已轻飘寡淡,我还是十分感慰:它写照了我的年轻时代,也激活了那颗打瞌睡的心。我已离开小说太久了,就像饥肠辘辘的绝食者,很想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通。重新编订这本小说集,于我,好像一条长路的开始。感谢张炜先生的鼓励,我还要继续年轻,在没写出有嚼劲的作品之前,我还不敢轻易变老。

2013年秋,济南,老虎洞

目录

【上卷】

 追念一九□九

 寻父记

 哑巴歌手

 狂犬日记

 寻找公主白雪

 关于合欢的三种说法

【下卷】

 羊皮记

 一九六〇年的月饼

 硬币项链

 十年怀胎

 谁是秃子

 雨天的九个错误

 在深夜裸行

【卷外】

 真相·假相·迷宫·乌托邦

 我的藏身之处

后记

序言

赵月斌的小说许多人还有些陌生,因为他是以一个犀利的青年批评家的面貌为人注意的。但是他的这部小说集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又引人思索:何以走入文学批评的深部、想象的深部?

理性是否构成感性的伤害?这是人们在写作学中争论过的问题。看了月斌的小说,也许我们就会觉得理性对于虚构的牵引和襄助。具备强大的理性思维是美好虚构的重要条件,而不一定是某种遏制力和破坏力。相反,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小说故事,却常常是缺乏理性的放纵和衍生,是因此而出现的相当轻浮的文字。

月斌的这些作品呈现出浪漫的想象力,以及一个白日梦者纵横交织的思绪特征。他在人的来路与去路、可能与极限、幻觉与现实之间,小心翼翼又稍嫌莽撞地来回探究。其中既有一些芜杂和琐屑的日常生活场景,又有大胆假设般的异样描述。他比一般的讲述虚构故事的人有更大的勇气和耐心,所以极不满足于平庸的模式。

对比人们常常引以为傲的山东文学传统,月斌似乎多出了一点什么。他这里虽然仍旧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但实验性却大大地加强了。异质的楔入,不安的尝试,犹豫的情状,都在他的文字中形成了特别的品貌和气象。

从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勤奋阅读。数字时代的信息接受成为每一个嗜读者搬山似的苦役。这里的选择就成了至关重要的。月斌显然是一个不曾例外的嗜读者,但他似乎自有坚定的主意。

他还如此年轻。拉美作家略萨谈到年轻人的创作时说过一句直截了当和一针见血的话,这在我们这个泥沙俱下的写作时期尤其重要。他说:当一个年轻人投入文学工作时,首先要想好是要当一个好作家,还是当一个坏作家。这句话让许多人难以理解,认为既然写作,就没有人想当一个坏的作家。

其实不然。严格对待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始终怀抱追求真理的热情,这样的人会很多吗?

如果从事写作却又不能如此,那就是不想当一个好作家。

令人高兴的是,月斌是最可以期待的年轻一代~一那就让我们的期待从本次阅读开始吧。

2013年5月30日

内容推荐

《雨天的九个错误(赵月斌作品集)》收录作者曾在《山花》《朔方》《福建文学》《鸭绿江》等文学期刊发表过的小说十三篇。赵月斌的这些作品呈现出浪漫的想象力,以及一个白日梦者纵横交织的思绪特征。他在人的来路与去路、可能与极限、幻觉与现实之间,小心翼翼又稍嫌莽撞地来回探究。其中既有一些芜杂和琐屑的日常生活场景,又有大胆假设般的异样描述。

编辑推荐

《雨天的九个错误(赵月斌作品集)》是赵月斌的中短篇小说结集,收录曾在《山花》《朔方》《福建文学》《鸭绿江》等文学期刊发表过的小说十三篇,约15万字。赵月斌的小说立足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思索和拷问,不仅追求内涵的凝重深邃,在形式上也勇于进行大胆的实验和探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雨天的九个错误(赵月斌作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月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005235
开本 32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2013313547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11
14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8: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