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吴地梵音(苏州三寺)/佛教书系/华夏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悠悠1700年倏忽而逝,佛教像一枝清雅脱俗的兰花,在苏州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灵岩寺、西同寺、寒山寺,悠然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吴地梵音(苏州三寺)》由顾鹏程著,下面,请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探访苏州最著名的三所寺庙吧。灵岩寺、西园寺、寒山寺,它们正悠然地向我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内容推荐

《吴地梵音(苏州三寺)》由顾鹏程著,以散文式抒写苏州古城及寺院开篇,分三个篇章介绍苏州最著名的三所寺庙,即灵岩寺、西园寺、寒山寺。均从寺院概述、历史沿革、建筑格局和佛僧逸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另外还介绍了与苏州三寺有关的佛教人物、社会活动等。

目录

引言 梵音婉转姑苏城

一 苏州灵岩寺

 1 灵岩秀绝冠江南

——灵岩寺概述

 2 古来兴废一愁人,白发僧归掩寺门

——灵岩寺的历史沿革

 3 紫竹深处有梵官

——灵岩寺的建筑布局

 4 人文自然相益彰

——灵岩山的奇绝美景

 5 青山白云话沧桑

——灵岩寺的趣事逸闻

二 西园戒幢寺

 1 戒幢梵音绕繁华

——戒幢寺概述

 2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戒幢寺的历史沿革

 3 琳琅梵官间,但闻钟磬音

——戒幢寺的建筑布局

 4 流觞曲水古木香

——戒幢寺的西花园

 5 爱河苦海度群迷

——戒幢寺的社会法务活动

 6 不识慈氏如来,唤作布袋和尚

——戒幢寺的高僧大德

三 苏州寒山寺

 1 寒山钟声响千年

——寒山寺概述

 2 寒拾遗踪

——寒山寺的历史沿革

 3 禅房花木深

——寒山寺的建筑格局

 4 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有关寒山寺的传说

试读章节

2.古来兴废一愁人,白发僧归掩寺门

——灵岩寺的历史沿革

灵岩寺在漫长的历史中几兴几衰,其所属佛教宗派也时有变迁。在其2000多年的历史上,儒家、道家、释家等各派的思想在这里交互碰撞,僧侣、文人、武将的命运也与这所寺庙紧密相联。

灵岩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春秋后期吴越两国在夫椒一战,越国大败,越王勾践入吴充当人质,并向吴王夫差献上越中美女西施。夫差特地为她在灵岩山上建造行宫,铜勾玉栏,奢侈无比,可以称作是我国最古老的皇家园林。由于吴人称美女为“娃”,故名“馆娃宫”。这就是灵岩寺最初的面貌。

然而,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从水路攻进吴国,大败吴王夫差,同时也把这座富丽堂皇的馆娃宫付之一炬,当年的雕栏玉栋被烧成了断壁残垣。在现在灵岩山的山顶之上,我们仍然可以寻访到馆娃宫遗址——吴王井、玩月池、琴台、砚池、西施洞等,作为那段传奇历史的见证。

灵岩山上长满了荒草,馆娃宫的断壁残垣也逐渐消失在历史的迷雾里。直到东晋末年,时任司空的陆沅在灵岩山的吴宫遗址上修建别野。因晋朝名士喜好风流清谈,对佛理的探究也成为时尚。陆沅奉佛闻法,并在后来舍宅为寺,这也就是灵岩寺的最初面貌。从那时到现在,1—700余年已经在历史的长河里悄然逝去。

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智积法师来此讲经弘法,并于天监十五年(516年)“化身开此伽蓝”,将之扩建为寺院,取名秀峰寺,佛寺的建置也更趋完善。智积菩萨因而被誉为灵岩开山祖,梁武帝赐额“智积菩萨显化道场”。秀峰寺也逐渐成为全国有名的大丛林。

唐代时,秀峰寺改称灵岩寺,信奉律宗。据史书记载,唐武宗下诏毁天下佛寺的第二年,即会昌五年(845年),灵岩寺亦被毁。到乾符五年(878年),灵岩寺开始复苏。

北宋元丰年间,郡守把灵岩寺辟为禅院,改律宗为禅宗,寺庙也改名为“秀峰禅院”。圆照禅师(1015~1099年)晚年来此住持,灵岩寺得以扩展,修建殿阁屋宇达30年,可见规模之宏大。然而到了南宋时,灵岩寺又一度被荒废。

南宋初赐抗金名将韩世忠荐先亲,名“显亲崇报禅院”,由佛海法师住持。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韩世忠葬在灵岩山西南麓;后宋孝宗追封他为“蕲王”,并赐秀峰寺为“显宗崇报禅寺”。

元时,由于蒙古族信仰佛教,寺院才免受战火损害,得以完好保存。明洪武年间赐额“报国永祚禅寺”,永乐十年(1412年)重修。明孝宗弘治年间(1488~1505年)一场大火,寺院全毁,仅存一塔。至清代顺治六年(1649年),三峰弟子弘储来寺扩建,称为“崇报禅寺”。康熙十四年(1675年)布政使慕天颜重建大殿。咸丰十年(1860年)整座寺院又毁,仅存宝塔,念诚大师苦守宝塔中。时值儒将彭玉麟游山,同大师相遇,言谈相投,于是彭玉麟为山寺调查田地,并盖10余间小屋,鼎革时又复狼藉,什物田地多遗失。宣统年间(1909~1911年)一度寺院无主,诸物不存。宣统三年(1911年)木渎护法请真达为住持,当时灵岩寺仅存旧屋10余间。

至民国15年(1926年),真达和尚预见时机成熟,于是请印光法师把灵岩寺开辟为十方净土道场,由禅宗改为净土宗,名为“崇报寺”。1932年,近代高僧印兴未能师将其改为“灵岩寺”,订立寺规五条,灵岩寺也从此得到了大规模发展。灵岩净土宗风为之一振,也从此声名远播海外。卓绝一代的名僧大德与妙相庄严的宝刹交相辉映,使灵岩寺成了江南最著名的净土道场。

灵岩寺兴衰更替如此频繁,又如此不可避免,以致清释殊致《叙诸圣师传说》中道,灵岩寺佛宇“越唐、宋、元、明、清以迄于兹,时或辉煌金碧,俄而蔓草荒烟,迭著迭微,随倒随起”。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冷静、十分客观,又十分具有远见的历史评述。

1949年后,政府认真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灵岩寺加以保护。僧众净业和农业生产,并行不懈。但是在“文革”十年浩劫中,灵岩寺首当其冲,大量的佛像、经书及印光塔院都遭到焚毁,僧众也被驱逐,念佛堂甚至被改为阶级斗争收租院展厅。灵岩寺的衰败与惨淡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灵岩寺又迎来了复苏和繁盛的时期。1984年元旦,灵岩寺经政府批准恢复开放为宗教活动场所,下放的和在天平果园劳动的僧众陆续回到寺庙,殿堂佛像也陆续得到修复。寺内僧众上下齐心,重振寺庙雄风,庄严净土道场。

近些年来,灵岩寺自筹资金近千万元,先后重建了智积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多宝佛塔等建筑,重塑了天王殿、大雄宝殿的佛像。重修后的灵岩寺,殿宇壮观,宝相庄严,僧众云集。1981年12月,全寺僧众恭请明崇法师为灵岩寺住持。1983年9月1日,灵岩寺举行印光法师舍利人塔仪式。全寺现有僧人150余名,是苏州市寺庙中和尚最多的一个。

P12-15

序言

《华夏文库》发凡

毫无疑问,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精神追求、文化叩问与出版理想。我们不禁要问,在2l世纪初叶,在全球文明交融的今天,在信息文明的发轫初期,作为一个中国出版人,我们正在或者将要追求什么?我们能够成就或奉献什么?我们以何种方式参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进程?在一连串的追问下,于是,有了这套《华夏文库》的出版。

自信才能交融。世界各大文明在坚守自身文化个性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探视其他文化精神内涵的步伐,世界不同文明正在朝着了解、交流、碰撞、借鉴与融合的方向前进。在此背景下,建立自身的文化自信,正是与世界各文明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基本要求。五千年中华文明与文化正在不断地被其他文明所发现、所挖掘、所认知,汉语言正在生长为世界语言,儒文化正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借助这样一种正在成长着的文化自信、自觉、开放、亲和之力,用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眼光全面系统梳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向其他各大文明与文化圈正面展示自我,让中华优秀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我们出版这套文库的目的之一。此其一。

知己才能知彼。身处五千年文化浸润的今天,重新思考我们先人的人生思考、价值思考与哲学思考,找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所在、立命所在、安身所在,这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人与出版人不得不再思考的问题。作为中华文明的一分子,我们在思考的同时,还必须了解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如何优秀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以及社会文明。只有熟知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文化,悟明自己的文化,我们才能宣说自己、弘扬自己、光大自己。因此,我们策划组织这套《华夏文库》的初衷,还在于让当下的知识青年全面系统瞭望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全景,并借此能够对更为深广的世界各民族文化提供一个比较认知的基础。此其二。

顺势才能有为。我们正处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交汇处,信息文明带领我们从读纸时代进入读屏时代,以智能手机屏幕为代表的书籍呈现方式正在与纸质书籍争夺阅读时间与空间。我们正在领悟数字技术,正在以信息文明的视角,去整理、分析和研究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为了唤醒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还在生发和原创着当今时代的文化。由此,我们试图架起一座桥梁——由纸质呈现而数字呈现,由数字呈现而纸质呈现,以多媒介的书籍呈现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与视频四者结合,共同筑成《华夏文库》以奉献给信息文明时代的新读者。此其三。

总之,这是一套——专家大家名家写小书;以最小的阅读单元,原创撰写中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与社会文明系列主题与专题;以图文、音视频多媒介呈现的方式,全面介绍与传播中华文明与优秀文化,系统普及与推介中华文明与文化知识;主旨是为了让世界与中国共同了解中国的——大型丛书,借此,复兴文化,唤起精神,融人世界。

耿相新

2013年6月27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吴地梵音(苏州三寺)/佛教书系/华夏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顾鹏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846564
开本 16开
页数 1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8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2014004685
中图分类号 K928.75
丛书名 佛教书系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28
153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