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芋谣
内容
编辑推荐

沙玉蓉编著的《红芋谣》包括六部中篇作品,分别取材于抗战时期、文革时期以及当下生活,内容涉及农村、城市和官场。《井口那片天》将民族抗日救亡的战火与乡村女性挣脱礼教枷锁的血泪交织融合,表达了争取女性个性解放、人格尊严的鲜明主题。《红芋谣》描述了皖北地区人民的现实生活和乡土人生,最具特色的是作家地域方言的运用,真实反映了乡村人们的精神生态。《若水》写的是日军侵华时期一位“慰安妇”一生的遭际,《生命简史》则是换一种角度写贪官,发人深思,写法上也颇具特色。

内容推荐

《红芋谣》系沙玉蓉的中篇小说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井口那片天》《红芋谣》《若水》《时间简史》《成熟季》《1974年那桩案子》等六部中篇小说,多在《当代小说》、《安徽文学》、《西南军事文学》、《广州文艺》、《边疆文学》、《西湖》等文学期刊上公开发表,其中《井口那片天》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二等奖。作品通常取材于皖北地区的乡村,作品主人公多为历经世事磨难的小人物,尤以女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际为主,展示了他们在二十世纪的宏阔背景下,生命的悲欢离合,生存的艰难曲折,从而引发读者关于命运、关于人性、关于社会变迁等多方面的深沉的思考。《红芋谣》语言精熟老到,构思精巧奇妙,值得品读。

目录

一串脚印(代序)

井口那片天

红芋谣

成熟季

生命简史

若水

1974年那桩案子

附录:

“井”之重和“天”之轻

——从篇名中的两个意象看《井口那片天》的内蕴特征

凝重苍凉的淮北乡土人生写照

——评沙玉蓉小说《红芋谣》

试读章节

“乡亲们,快让家人回来收麦吧,没事了!”

“皇军不杀人!”

“皇军是争地盘,争老百姓的,不杀人!”

“……”

就这么一直喊到村外的田埂、地头。文卓的白色小纺长衫和保长的黑色油绸短褂在风里抖个不住,阳光下十分显眼。

老根一边喊一边在心里打鼓,他拿不准自己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眼前是大片黄熟的麦浪,穗头饱满欲坠,似乎一碰就会炸开,真是喜人啊。又是一个丰收年!老根激动起来,仿佛看见粮行的箔篮里正跳动着一片金黄,一斗斗的麦子如晶莹圆润的珍珠,源源流入谷仓里……他心里安定了,不再打鼓,喊得更起劲了。

陆续有人从躲藏处跑出来,磨了雪亮锋快的镰刀,一头扎进自家的麦地里,唰唰唰就割起来。所到之处沉甸甸的麦穗们齐齐躺下,再用麦秸捆成捆,扎扎实实地暾在了麦茬地里,也扎扎实实地礅在了主人的心里。

第二天更多的人走进麦地。更多的人家飘起袅袅炊烟。曲河街渐渐从多日的死寂里缓过些生气来,空气里战战兢兢地浮荡着一丝富足安泰的意味。那是麦收时节特有的。粮行灶房里掌锅的四婶儿,两个行腿汤大宝、张栓柱,还有几个地里的长工也陆续回来了。汤家的几百亩麦子终于赶在掉粒前开镰了。

这天晚饭后,文卓把老根叫进前院堂屋,说有事相商。老根一进屋,文卓就关严了门。八仙桌上已沏好了两碗茶,文卓看着老根呷了两口,才开口说,“根叔,我想去小刘庄把他们娘几个接回来。”

老根想了想,一脸谨慎地回答,“可早了点?等等吧。”

文卓说,“我看没事。邹保长、杨联保他们都拍胸脯打了包票。日本人都驻扎柳孜城小半年了,与地方商贾乡绅们一直相安无事。人生地疏的,没人帮衬他能驻得长久?”

老根点点头,“说得也是啊。可看他们那天又烧又抢的也怪吓人。依我看就稍等两天,反正又不指他娘几个干活。你定吧。”

文卓脸上露出一丝不悦,但不打算再坚持。就说,“那就等两天。还有个事得劳烦你。”老根赶紧做认真倾听状。文卓起身给老根的茶碗里添了些热水,远兜远转地说,“那个,根叔,你肯定知道,咱曲河老辈子不光叫曲河是吧。”

老根一下子猜不透这个晚辈大东家的意图,就如实回答,“知道,不还叫牌坊街吗。好像是光绪帝那会儿给咱街立了个牌坊。说是邹姓一个媳妇,十六岁嫁过来,十八天就守了寡,守了一辈子……”

“就是。远近都知道,咱一街都光彩呢!”文卓赞许地插话,“我老爷活着的时候常说,汤邹两大姓,汤家什么都不输,就这牌坊的事低人一头!”

老根没说话,但已从文卓的话音里听出了点什么,他的心莫名地紧缩了一下。文卓似乎看透了老根的心思,决定单刀直入。“老二家的事要传出去,咱可就不是低人一头了,唾沫星子就把咱粮行淹了!”

沉默了一会儿,老根觉得自己该说句话了,于是说,“那,咋办?”

文卓叹口气,压低了声音,语气却加重了,“还能咋办!你看她那样子,也活不多久了。趁这兵荒马乱的,还不如成全了她,也成全了咱粮行!”

一股凉气从后脊梁漫上来,老根的头皮直发爹,两只混浊的小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和慌乱。文卓感知了老根的反应,但不为所动,胸有成竹地继续说,“你再想想吧,利落点。这事只有交给你我放心。明儿个一早我就上柳孜城办事,年轻的全部下地抢收,四婶儿下半天也去拾麦。”

老根张了张嘴,但什么都没说。他太了解这个本家侄儿了,意志如铁,认准的事撞上南墙也不回头。他知道自己已被锁定,挣脱不掉的。这事与小刘庄接人不一样,已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是命令。老根是个能掂出轻重的人,所以老二媳妇的事他才一直装糊涂,避免掺和。没想到还是给牢牢地粘上了。

汤老根一宿没睡。第二天一早文卓就骑马去了柳孜城。和平时一样,临行他交代了所有人要做的活计,最后看了一眼神情有些呆滞的老根说,“根叔你下半天要得闲,把东边的窖子平了吧,那地方可能有点渗水,剩下的红芋差……

P3-4

序言

2007年夏天一个寻常的日子,晚饭后,我与老公去体育中心散步,听他聊起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本地的“渠沟大屠杀”。渠沟是一个古老的小镇,我曾在那里上过两年中学,对那桩惨案有所耳闻,但并不了解其中惨烈血腥的细节。我很震惊,因其“近在眼前”又多了一层切肤之痛。第二天我去史志办查到相关记录,两千字的样子,笔触简洁质朴,却有力再现了那段可怕的史实。透过文字我仿佛看到一条条正在惨遭荼毒的鲜活生命,继而联想到他们曾经有过怎样的生存状态,他们艰辛的劳作,平凡的快乐,他们亲情的温馨,爱情的甜蜜,他们遭受侵略者残暴欺凌时,那些无处诉说的锥心痛苦和无奈挣扎……

我决心为他们写点东西。我参考手头几本介绍濉溪县城(与渠沟相邻,抗战时期曾有日本军队驻扎)历史文化的小册子,先后采访了五六位经历过渠沟大屠杀的当地老人。七十年前的生活场景在我心里慢慢复活,老人们的回忆和讲述一点点启发、丰富着我的思索和想象,一个残酷而又凄美的故事终于呼之欲出。第二年夏天我动笔写作了中篇小说《井口那片天》,小说不久在《西南军事文学》以头题位置发表,同时被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小说选刊》选载,一年后又获安徽文学奖二等奖(得票排名第一)。因这篇小说的成功,我有幸参加了安徽省首届青年作家高研班的学习,并成为安徽省文学院第三届签约作家。

签约后我有机会参加了安徽文学院组织的一系列活动,结识了一批热爱文学事业、辛勤耕耘在创作一线的作家、文友和文学编辑,得到了文学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在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学到不少知识和技艺,开阔了视野,也看到了自己创作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写作进步打下基础。签约期间,我在省级纯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七部,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经验。回顾这些年的创作历程,我发现自己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作品的发表和获奖,还有个人人文素养的提升,精神生活的充实丰富。读读写写不知不觉中,贫乏浮躁的心性开始趋向深邃恬淡,处世为人更加宽容豁达。这,才是文学赋予我的无价之宝。

记得潘小平老师(安徽文学院院长、著名作家)说过,如今出书不算很难,但想得到主流文坛的承认,必须在专业的文学期刊上发表作品,“期刊是作家的展示舞台,是中国文坛的窗口,获得期刊的承认,即是获得文坛的承认”(见2013年4月19日《合肥晚报》刊载的《主流文坛准入证》一文)。本书收录的六部中篇小说都是近几年创作的,全部在省级以上纯文学期刊上发表过。除了前面说过的《井口那片天》,我还想重点介绍一下《红芋谣》。《红芋谣》是我偏爱的作品,这部小说虚构的成分较少(这个当然不是我偏爱的原因,虚构对于小说是天经地义的),写了我童年经历过的一段往事——重要的是,我在这篇小说中的表达是比较到位的,基本体现了我的创作初衷,读者的反应也证明了这一点。表达到位是小说创作的难点之一,这篇小说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我写了自己熟悉的生活,并且满怀真诚和同情去理解和表现笔下的人物。如果说作家分为天才型和非天才型的,那么我肯定属于后一类,必须根植于现实的土壤才能获得创作的冲动和灵感。“塑造有性格内涵且独具艺术特色的人物形象,娓娓诉说草根百姓乍看波澜不惊实则惊心动魄的奋斗历程。作品中流淌着人道主义情愫与质朴厚重的平民心态、价值观、美学品味”(见2013年4月12日《安徽日报》刊载的《小说皖军:春光明媚好时节》一文),这是一位评论家对我小说创作特色的概括,当然是溢美之词,我把它看作今后小说创作的努力方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芋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沙玉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46848
开本 16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2013211844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