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住宅建筑/中华国粹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住宅建筑是人类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创造出来供自身居住或活动的场所,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发展创造的基本环境。

住宅建筑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从人类告别动物开始自由活动的时候起,就开始美化自己的居所。《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住宅建筑》所精心摘录的住宅建筑,堪称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风格流派的典范,作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建筑以其巨大的,富有个性化的形象作用于人的审美视觉。本书由唐译编著。

内容推荐

住宅建筑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其最初形成甚至要比雕刻、绘画和音乐还早。《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住宅建筑》所精心摘录的住宅建筑,堪称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风格流派的典范,作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建筑以其巨大的,富有个性化的形象作用于人的审美视觉。

《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住宅建筑》由唐译编著。

目录

概述

A

阿尔罕布拉宫

阿尔贾菲瑞亚宫

阿朗戈住宅

阿内府邸

阿齐姆宫

阿赛-勒-李杜城堡

阿斯普伦夏屋

埃姆斯住宅

埃奇勒住宅

埃斯库里阿尔宫

埃特维德住宅

艾尔山姆宫

艾根·哈德住宅区

艾萨克·贝尔住宅

安波瓦城堡

奥拉宁鲍姆宫

奥兰纳

奥斯特利庄园

B

巴巴洛别墅

巴斯“马戏场”连排住宅

巴特罗公寓

巴瓦住宅

白川民居

白宫

白金汉宫

百水公寓

拜恩奇别墅

包尼奥-斯伯伦博格住宅

包维斯城堡

贝尔特摩

贝朗热公寓

贝洛萨尔斯基-贝洛泽尔斯基府

贝维格住宅

彼得洛夫宫

彼拉多宫

波斯波利斯皇宫

玻璃屋

玻璃住宅

伯尔城堡

伯纳斯科尼别墅

布拉德利住宅

布雷德斯住宅

布鲁尔城堡

布伦海姆宫

C

草莓山庄

查茨沃斯

查理曼宫殿

柴克2号住宅

朝鲜族传统民居

赤坎民居

茨温格宫

D

大西洋公寓

戴玛西翁住宅

道阿瓦别墅

德尔蒙特城堡

德克皇宫

德泰府邸

东安格烈大学康斯特伯学生宿舍

冬宫

E

厄曼住宅

F

发尔尼斯府邸

凡尔赛宫

范斯沃斯住宅

费沃里特城堡

枫丹白露官

凤凰吊脚楼

弗兰克住宅

弗斯卡利别墅

福宝民居

G

盖瑞住宅

格拉密斯城堡

格莱蒙特

格莱斯纳住宅

格兰达府邸

格罗皮乌斯住宅

根堡住宅

龚滩民居

贡迪府邸

故宫

瓜纳村住宅

桂离宫书院造

H

哈德维克府邸

哈尔城堡

哈勒伍德住宅

哈特菲尔德宫

海滨住宅

海费尔兹

汉普顿宫

赫姆伍德别墅

赫维宁汉庄园

亨尼别墅

红屋

胡伯特斯住宅楼

湖滨公寓

花园住宅

皇后宫

黄姚民居

霍尔克姆府邸

霍华德府邸

霍普金斯别墅

J

纪念碑别墅

加拉宫殿

贾斯帕住宅

柬埔寨金边皇宫

K

卡尔津城堡

卡库伊特

卡里那诺府

考夫曼沙漠别墅

科格达斯别墅

克莱蒙特

克鲁格别墅

克鲁斯王宫

克诺索斯的宫殿

肯勃兰连排住宅

L

拉南根住宅

拉塞尔住宅

阆中民居

老挝皇宫

立体派住宅

丽江民居

林德赫斯特

林德霍夫城堡

流坑董宅

流水别墅

龙南燕翼围

娄克辛住宅

卢浮宫

卢森堡宫

鲁夫-鲁夫住宅

鲁萨兰府邸

鲁特住宅

罗比住宅

罗东达别墅

罗维尔住宅

M

马克·吐温住宅

马克思大院

马拉帕特别墅

马莱特-史蒂文斯住宅群

马勒住宅

马里土屋

马赛公寓

玛丽亚别墅

迈阿密海滩住宅

迈耶斯住宅

麦松府邸

曼得勒皇宫

曼克雷府邸

梅尼科夫住宅

美第奇官邸

蒙蒂塞洛故居

米拉公寓

缅希科夫公爵府

莫比乌斯住宅

N

南浔小莲庄

尼迈耶住宅

诺门塔娜住宅

诺伊恩多夫别墅

P

潘道菲尼府邸

平遥民居

普莱斯住宅

普洛塞克住宅

Q

恰耶夫住宅

R

瑞士农舍

S

萨尔姆别墅

萨摩亚群岛民居

萨沃伊别墅

塞恩别墅

桑斯城堡

沙里宁住宅

山西皇城相府

舍恩布龙宫

沈阳故宫

圣马可路住宅群

施考克劳斯特城堡

施罗德府

史密斯住宅

水天别墅

斯宾塞府邸

斯达比阿住宅

斯道森菲尔兹城堡

斯坦纳住宅

斯特列多住宅

斯特罗加诺夫宫

斯特罗兹宫殿

斯托克莱宫

苏坦哈尼商队客店

T

泰国大皇宫

泰国蒲屏皇宫

泰瑞的爱奥尼别墅

唐顿城堡

特威克纳姆别墅

同里退思园

土坯房

W

威廉姆·罗伯尔别墅

威尼斯的黄金屋

韦蒂住宅

维尔茨堡大主教宫殿

维勒住宅

维也纳美景宫

文丘里住宅

翁格尔斯的自宅

沃莱顿府

乌菲兹府邸

婺源理坑民居

婺源晓起民居

X

希尔住宅

希洛福斯住宅

夏洛滕霍夫宫

夏屋

香波堡皇家府邸

小野别墅

辛德勒-蔡斯住宅

新天鹅城堡

Y

雅克公寓

皮蒂府邸

瑶里狮冈胜览

叶卡捷琳娜宫

伊萨克·帕夏宫

银端住宅群

印度阿格拉古堡

印度风宫

印度红堡

印度琥珀堡

宇宙飞船

圆锥形石灰岩民居

Z

中村宗哲住宅

中银舱体大楼

周庄水乡民居

祖伯尔住宅

1号“高点”公寓

222号工程

67号公寓

C住宅

T型住宅

试读章节

位于日本中部岐阜县飞鳍高地的白川乡,被山峦和树林所环抱,一到冬季,这里就成为与外界隔绝的冰雪世界。白川乡的人们以林业和农业为主要生计,并以自己独特的智慧来适应严峻的生活环境。被称为“合掌造”的住居,是当地人为使房屋不受积雪重压而设计的。由于其屋顶高度倾斜,形似两手掌相合,故被称为合掌型建筑。

白川乡合掌型民居在建筑界得到了很高评价。它的特点不仅在于两侧高度倾斜而且完全对称(甚至连光照时间也能达到两边对称)的屋顶。这样,大雪无法在屋顶堆积。另外,它能合理地利用空间,在房屋内有可进行养蚕等生产劳动的宽敞空间。一般人家的房屋为2~3层楼,比较富裕的人家则有4~5层楼,楼下1~2层为起居室和卧室,楼上数层为作坊。这样,即使在大雪纷飞的寒冬腊月,人们仍可以在室内进行生产劳动。

这些合掌型建筑形成群落,有112幢房屋保存完好。5层楼高的房屋没有地基却稳固地耸立在稻田旁几百年,在防潮、防腐、防火、御寒和美观方面显示了当地人惊人的智慧。白川乡的自然环境亦未受到破坏,与这些民居一同构成一幅独特的风景画。

白宫

白宫坐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北面的宾西法尼亚大街,包括建筑和园林在内,占地7.3公顷,主楼是一幢白色的3层楼房。白宫是由建筑师詹姆士·贺朋设计的。据说贺朋受一座爱尔兰宫殿的影响,把白宫也设计成类似宫殿的建筑。这项工程从1792年开始动工,到1800年由美国第二届总统约翰·亚当斯夫妇启用。

1814年,这座建筑在美英战争中被英国人焚毁。重建时为了消除火灾过后的痕迹,整个建筑被涂成白色。1901年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给这座建筑命名为“WHITEHOUSE”,意思是“白色的房屋”,后人称它为“白宫”。由于白宫是美国总统办公室及府邸所在地,同时又是美国政府的行政中心,所以通常人们提到白宫时,实际是指美国政府。

白宫有主楼和东西两翼,共132个房间,主楼底层大厅是美国总统接见外面元首和使节的地方。大厅正前方为草坪,国宾来访时,在这里举行欢迎仪式。主楼还设有举行酒会、文艺演出和记者招待会的东大厅以及举行国宴的宴会厅。主楼西翼内侧、东翼底层每周星期二至星期五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每年参观者多达150万人次。总统夫人经常以主人身份亲自接待参观者。二楼是总统全家居住的地方。

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是英国的王宫,位于英国伦敦最高权力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区。这座宫殿于1703年由白金汉公爵始建,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继位时,正式成为王宫。宫殿豪华,内有宴会厅、音乐厅等600多个厅室,正宫前广场中心有维多利亚女王石像。宫前每日上午11时半至12时之间举行皇家卫队换岗仪式。

白金汉宫代表着英国王室的权力。这个由白金汉公爵而得名的建筑物,在1761年由乔治三世为其妻买下,称为“女王宫”。1825年重建,1863年起成为英国历代君主的寝宫,是英王权力的中心地。维多利亚女王是居住在这里的第一位君主。这座新古典主义的灰色建筑物的前方广场有很多雕像。其中维多利亚女王像上的金色天使,代表王室希望能再造维多利亚时代的光辉。若王宫正上方飘扬着英国君主旗帜时,则表示女王仍在宫中。1992年,温莎城堡发生火灾。为了筹建温莎城堡的修复经费,白金汉宫的主要大厅开始向公众开放。

白金汉宫的建筑风格为新古典主义,主体建筑为5层,其中两层为服务人员使用的附属层,高度较低。立面可以视为纵、横3段式处理。白金汉宫建筑外立面装修材料为巴斯石灰岩。正面广场围以铸铁栅栏。宫殿正面入口面向东北方,通过林荫路与特拉法尔加广场相连。白金汉宫的附属建筑包括皇家画廊、皇家马厩和花园。其中,皇家画廊和皇家马厩均对公众开放。

百水公寓

百水公寓建于1985年,是维也纳市政府委托艺术家百水设计规划的住宅。因为作风与众不同,公寓本身都是用不规则的概念来设计,加上用色大胆,成了维也纳的重要景点。

百水公寓起伏曲线的灵感来自高第位于巴塞罗那的米拉之家,但比淡黄色的米拉之家多了许多颜色与绿色植栽。这栋拥有50个不同面积居住单元的住宅,是个公共部门与艺术家合作的成功案例。房租非常便宜,每平方米只要5欧元,对维也纳人来说是非常低廉的租金,而且住户满意度与认同感非常高,唯一不满意的就是每天会有数以万计的观光客来参观他们的家。

稍微细心就可以发现,整座建筑是呈一个往南面逐降的阶梯状造型,每一个阶梯面都是一个植栽满满的绿色屋顶平台,除了供住户享受欧陆和煦的阳光之外,也有雨水回收的功能,而建筑居住者消耗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或多或少可藉由这些植栽进行光合作用而平衡回来。这正是绿色优先概念。另外,它有别于传统工整线条的自由曲线与色调,所有由里到外的“表面元素”通通操控在艺术家们之手,他们将建筑物当成一件巨大的艺术品,花了几年时间将所看得到的表面漆上颜色与线条,贴上磁砖与马赛克,一点一滴都以带有感情的手工完成。所以百水公寓又是一个集体创作的结晶。

这座公寓被维也纳人昵称为“保龄球木瓶房子”,以不规则的线条区分却又奇异地整齐排列,每一层楼都漆上不同的颜色,还有不规则的窗户,顶楼有阿拉伯式的圆顶,里面的建筑也是起伏不平。虽然没有机会进去体验,不过公寓的对面有一个仿公寓内部建筑,可以去那里体验一下弯弯曲曲、起伏不定的地面,另外一定要去地下室参观一下厕所,你会得到一份惊喜。P24-27

序言

建筑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巨大的工艺”。可见,在人类早期,建筑已经与艺术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如果一座建筑只具有实用价值,那么它只能是一件实用品,而不能称之为艺术。

住宅建筑是人类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创造出来供自身居住或活动的场所,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发展创造的基本环境。住宅建筑的艺术,就是人类利用物质材料,通过住宅的形体、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的组合以及质料、色彩、雕塑、绘画、匾额、楹联、碑刻等方面的审美处理,创造出一定的连续空间形象,既满足人们实际需要,又体现一定审美观念的综合艺术。作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建筑以其巨大的、富有个性化的形象作用于人的审美视觉。缺乏审美个性的建筑,就缺乏艺术生命力。那些没有创意、缺乏构思、未加推敲和千篇一律的“房屋”,无论如何都难以给人以美感。

住宅建筑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从人类告别动物开始自由活动的时候起,就开始美化自己的居所。所以,住宅建筑是最早的艺术,最初形成要比雕刻、绘画和音乐早。但是由于材料粗糙,结构简陋,技术低下的原因,早期生活建筑大都湮灭在历史中。现在能看到的已为数不多。

住宅建筑的分类

住宅建筑具有特定的民族性、时代感,都有所寄予的象征意义。黑格尔认为建筑是象征性艺术的代表,歌德称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鲍列夫说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纪念碑。这都说明,建筑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蕴藏着久远的历史,是一种造型的艺术。

住宅建筑艺术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从使用材料来看,可分为木结构、砖石结构、钢筋水泥结构、钢木结构、钢铁玻璃结构等等。从民族风格来看,可分为中国式、日本式、伊斯兰式、意大利式、俄罗斯式等等。从时代风格来看,可分为古希腊式、古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式等等。从流派上看,可分为历史主义、野性主义、象征主义、新古典主义、保守主义、自然主义等等。

艺术造型手段

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特殊的艺术造型手段,住宅建筑艺术的主要造型手段存形体、空间、色彩、质料、光线、环境。

建筑物必须有实体相互联系。住宅的实体包括墙壁、门窗、柱梁。实体是直接诉诸视觉的物质存在,它的构造决定了建筑的空间。实体的造型主要有长方体、立方体、三棱体、半球体、棱锥体、圆锥体、圆柱体等等。

建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使用空间,供人居住的房间必须能够实现这一点。依靠实体而取得的空间可以说是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的最大区别。一座较大的住宅建筑,一个住宅建筑群,通常都是由实体和一系列内外空间组合而成的。空间的大小、形状、明暗能够形成很强烈的艺术效果。美国建筑大师莱特指出,一个建筑物的内部空间便是那个建筑的灵魂,这是一种重要的概念,外部空间则应由室内居住的原状中生长出来。因此可以说,建筑物中一切实体只不过是建筑物本身,而真正构成实体的一切空间才是建筑的核心内容,对建筑艺术的审美评价,除实用功能和造型审美外,更应包括对其内部空间的评价。

建筑艺术中很早就注重了色彩的运用。色彩具有强烈的表情功能。尤其在住宅这一类建筑中,色彩能够调节居住者的心情。而建筑的质料不同就会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一方面质料和色彩紧密相连,另一方面,质料的软硬、粗细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光线是在建筑中与空间、色彩紧密配合的艺术手段。它通过顺光、逆光、强光、弱光造成独特的审美效果。另外,在住宅空间内,良好的光线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环境是建筑艺术的重要因素,是造成建筑艺术感染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古今中外的重大建筑都很讲究建筑的选址,例如中国的风水学。建筑本身就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再创造的环境,而再造环境的成败、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与其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关系处理得协调与否。一件优秀的建筑作品,除了自身高大华丽的原因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程度。建筑创造应符合人类的心理需求,关注人居环境,追求人性化设计,从精神方面给人以关怀和尊重,让建筑物给人以温情和真实感,创造亲切、舒适、静谧的气氛,让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用审美的眼光去享受建筑与环境的和谐融合所形成的艺术氛围的美妙与温馨。

环境给予了建筑美丽而生动的神韵和光彩。建筑不应该抽象地独立于外部世界,而必须依靠和植根于周围环境之中,与周围的环境氛围有机统一。环境是建筑的陪衬,离开了环境,你就欣赏不到建筑美。建筑审美应特别注意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立足这一角度,我们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审美观感,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建筑装扮环境所特有的美学品格。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说过“一座好的建筑物应该能适应周围环境,它不是力求在那里表现自己,而是应该去改善、美化和丰富周围环境,这是设计一座建筑最起码的要求。”因此,处理好建筑与人、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建筑艺术美的重要原则。美国建筑大师莱特精心创作的流水别墅,直接建造于瀑布之上,凌空挑出的阳台下,山间瀑布自由倾泻,建筑与山石、树木、瀑布共同组成有机的观赏整体,他那与生活相依、与环境融合的创作思想和表现手法被广为称赞。正是环境与建筑的融合给建筑增添了无穷生机和艺术魅力。

住宅建筑艺术要很好地处理以上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比例、均衡、对称、对比、韵律等美的法则创造出动人的艺术形象。建筑要满足人们的居住活动的实用需要,必须体现出实用性和坚固性。追求美是人的本性,所以一定要体现出一定的审美价值。优秀的住宅建筑总是在极力追求着以上三者的完美统一,在坚固实用的同时,追求亲切、安宁、舒适。

住宅建筑的鉴赏

建筑艺术具有长宽高三维空间形式,常常与文学、雕塑、绘画紧密结合。鉴赏的时候,可以远眺,可以近观。可正面观察,也可从侧面、上面观看。可以从外部欣赏,也可以置身其中体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欣赏住宅艺术的时候,首先注意选择鉴赏的角度。对于水平形式展开的建筑形象和组群建筑,适合一定高度距离俯瞰进行整体观赏。而单体建筑和竖线条纵向延伸的建筑形象,适宜于近距离仰视。此外还要注意到,还可以在多种情况下,多个时间,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这是因为同一建筑在一年的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一天不同时分的光线背景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建筑艺术是实用艺术,它的本质特征反映在建筑内在的空间上,建筑的形体、线条只是构成空间的因素,建筑形体是表达建筑空间需要的体现。建筑的一切造型是由建筑内部使用关系和内部环境空间组成的,认识建筑的关键就在于领会和感受建筑空间,而对于空间的领会和感受只有通过直接的体验。对建筑群的欣赏,最好选择一定高度作整体性俯视观赏,或者置身建筑群中,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运动变化中不断变换视角,体验整个建筑群的节奏和韵律感。同时,还应注意进行细部的品味,如柱子墙壁上面雕刻的花纹,地板的处理等,进行仔细观赏和细细品味。这样做整体感受和细部品味,就能够获得非常丰富的审美感受。

建筑是一种实用的三维空间艺术,鉴赏者不仅可以从住宅外部进行鉴赏,还可以进入内部,置身其境,通过内部空间的结构方式、空间大小分割联系,以及内部装饰等;与主体的居住活动的适应性关系,从实用价值上体味美感。对建筑艺术的鉴赏,在身临其境感受住宅艺术实用的美,体味其形体、色彩的美的同时,不应止于眼前的物质实体,还要能够超然物外,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以眼前的建筑形象为媒介进行更丰富的审美对话。这就叫做身临其境和超然物外相结合。建筑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标志,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反映着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欣赏建筑艺术,除了欣赏它外观的造型美、色彩美和布局美之外,更应注重其内在的艺术意蕴,并从中认识时代、社会和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建筑深刻地记载了人类物质文化发展的历史,也记载了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历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住宅建筑/中华国粹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403174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091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