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学生给父母的88个建议
内容
编辑推荐

要教育好子女,就要懂得接受孩子的建议,用孩子的合理建议来教育孩子,“以其道还治其身”,方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周小军编著的《中学生给父母的88个建议》精心挑选了中学生最想向父母提的88个建议,希望中学生大胆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希望父母和中学生实现心灵的零距离沟通。

内容推荐

《中学生给父母的88个建议》由周小军编著。

一些父母认为,父母管教孩子,无论怎样都是对的,即使方式不对,但也是为了孩子好,无可厚非。但是孩子在父母的威严下生活,即使心中委屈、抱怨,也无处倾诉,因此很多孩子由于过于压抑而出现心理问题。孩子需要倾诉,需要释放,父母应该给孩子释放自己的机会。《中学生给父母的88个建议》精心挑选了中学生最想向父母提的88个建议,希望中学生大胆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希望父母和中学生实现心灵的零距离沟通。

目录

第一章 你们是我的榜样

1.孩子的诚实源于父母的诚实/2

2.父母说话要算数,承诺要兑现/3

3.父母懒散,却让孩子勤奋/6

4.不要乱讲他人的坏话/8

5.有向孩子道歉的习惯/10

6.不要把自卑传染给孩子/12

7.在孩子面前更要控制情绪/14

8.父母不要经常吵架/16

第二章 你们的爱让我受不了

9.为孩子付出,要注意限度/19

10.过度保护是伤害/20

11.别让孩子在包办下成长/22

12.给孩子吃苦的机会/23

13.让孩子经受挫折/25

14.别助长孩子的虚荣心/26

15.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28

16.不要鼓励孩子大手大脚/30

17.把对孩子的爱协同起来/31

18.别问孩子更爱谁/33

第三章 别以为我没有自尊

19.给孩子留面子/37

20.改掉打骂孩子的粗暴习惯/38

21.不要嫌弃孩子丢脸/40

22.允许孩子争辩/42

23.不要总拿孩子和别人比较/43

24.要在别人面前夸奖自己的孩子/45

25.要懂得信任自己的孩子/47

26.不要打击孩子/50

27.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53

28.不要粗暴干涉孩子交朋友/54

29.别不准孩子带朋友回家/56

30.允许孩子交异性朋友/59

第四章 我不是你们的附属品

31.父母不要让孩子成为自己/63

32.尊重孩子的个人喜好/64

33.克制自己的窥探欲望/66

34.不要总是向孩子下达命令/67

35.不要苛求孩子听话/70

36.不要不允许孩子生气/71

37.不给孩子标准答案/73

38.注意保护孩子的求异思维/75

39.孩子的兴趣孩子做主/77

40.不要让孩子刻意模仿谁/80

41.孩子成长不要刻意设计/81

42.别让孩子来延续你的梦/83

43.要让孩子去挑战权威/85

第五章 不要老盯着我学习

44.不要把学习当做唯一/88

45.父母不要只盯着分数/89

46.生活中不能只有学习/92

47.正确看待孩子的偏科问题/93

48.不要认为当班干部影响学习/95

49.不要总提为孩子花在学习上的钱/97

50.不要让孩子带着压力学习/98

51.让孩子阅读课外“闲书”/100

52.给孩子充足的玩乐时间/102

53.让孩子适当玩游戏/105

第六章 你们的子女不是完人

54.培养孩子要有一颗平常心/108

55.别苛求孩子十全十美/109

56.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111

57.尊重孩子“低微”的理想/113

58.懂得宽容孩子的错误/115

59.别不允许孩子失败/117

60.懂得看淡输赢/119

61.孩子错了,父母不要“趁热打铁”/120

62.批评孩子后要及时给予安慰/123

第七章 别把我忽视了

63.了解孩子的内心/126

64.倾听孩子/127

65.给孩子说话的权利/129

66.不要忽视孩子心中的负面情绪/131

67.不要忘记和孩子交流/132

68.给孩子一点时间/135

69.不要用金钱补偿孩子/137

70.不要忽视孩子的精神需求/138

71.把快乐还给孩子/140

72.不要让保姆代替父母/143

73.重视孩子的微小进步/144

74.吵闹请注意孩子的感受/146

第八章 我的地盘我想做主

75.用开放的态度面对孩子/150

76.正视和孩子思想上的差距/152

77.父母,要跟上孩子的步伐/154

78.不要告诉孩子到处都是坏人/156

79.尊重孩子的单纯/158

80.孩子的事情孩子做主/160

81.尊重孩子的穿着打扮/162

82.给孩子自己探索的机会/164

83.让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166

84.秘密是孩子的成长养料/169

85.尊重孩子的梦想/170

86.不要让孩子与网络隔绝/172

87.尊重孩子的“追星”行为/174

88.找到孩子的最佳才能区/176

试读章节

9.为孩子付出。要注意限度

很多父母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子女,尽全力满足孩子的各种各样的要求,表面上看来,这是一种“伟大的爱”,但实际上这种不顾一切满足孩子的行为,不但不能帮助孩子独立生活,而且还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在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很多无条件为孩子付出的父母。

小彬春游回来满脸不高兴,妈妈关心地问怎么了。

小彬没好气地回答:“我的帽子让风刮跑了,气死我了,刚买了几天,六十多块呢!”

原来如此,妈妈放心地一笑:“没关系,不就是一顶帽子吗?妈妈再给你买一个。”

“真的?”小彬抱住妈妈,‘‘妈,你真好!”

妈妈满足地笑了,虽然口袋里的钱只够这月的生活费……

真不禁为故事中妈妈的拳拳爱子之心感动。帽子丢了,马上再买一个。想必无论男孩要求什么,只要不是上天入地的事情,这位母亲都会尽力满足他。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这种付出、关心与牺牲真能换来孩子爱的回报吗?答案是否定的,没有培养出一个贪婪、懒惰、自私的人,就算万幸了。

一个下岗女工,知道自己的孩子喜欢吃虾,咬咬牙从菜市场买来新鲜的虾,做好后端上桌,她看着孩子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却舍不得动一筷子。眼看孩子已吃完饭,妈妈忍不住想去尝一下剩下的虾,于是她伸出了筷子。

“别动!”她13岁的孩子说,“那是我的!”

这就是父母们含辛茹苦,以自我牺牲、自我奉献方式养育出来的孩子!父母单方面的付出不一定能换来孩子的回报,反而可能会造成孩子的自私。

我们不否认有的孩子见到父母含辛茹苦就激发出勤奋学习的动力,这是因为父母在付出的同时,也教会了孩子如何感恩。

父母要明白自己付出应该是有限度的,要懂得艺术地付出。并不是牺牲了自己的时间、精力、财富,甚至生命就一定会对孩子有利。要确定的是,别让孩子的心变得自私了。

爱,请恰当地给予。

10.过度保护是伤害

天下每一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表现爱的方式却大不相同。有的父母可能忽视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只是注重在生活方面给予照顾和保护。但这些行为很容易形成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孩子成长中的障碍,是对成长中的孩子的伤害。有些父母为了保护孩子不惜牺牲自己的工作时间,到学校代替孩子扫除,怕孩子自己吃饭弄脏衣服,就一口一口地喂孩子,更有甚者,为了孩子之间的所谓争吵,竟和对方家长大打出手。这样爱的方式能让孩子得到些什么呢?

苗苗是家中独子,家人对他的关爱无微不至。从收拾书包到洗袜子,所有生活细节都由长辈包办,这不仅使苗苗失去了锻炼的空间,也让他失去了独立做事的能力。而且,苗苗的家人也很担心苗苗出意外。苗苗小时候与伙伴玩耍时,总有家人在一旁陪伴,只要苗苗与伙伴有一点点冲突,家人就会立即把他带开。

上学后,无论是学习、值日还是文体活动,苗苗总比同学们慢半拍,而且还经常闹笑话。同学拿他开玩笑,他总是把头一缩,不懂得表达不满。这样一来,同学们渐渐忽略了苗苗的感受,对别的同学不敢说的话、不敢做的事,到了苗苗的身上就都变得无所顾忌了,甚至有个别同学拿苗苗出气,打伤了苗苗。

在这样的环境下,苗苗变得越来越孤单,越来越内向,一度患上了自闭症。

苗苗的经历让我们看到,对孩子过度保护,孩子失去的不仅仅是锻炼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机会,更失去了自信、自尊。

如果一个人丧失了一个正常人的基本行为能力,又何谈成为优秀的人才?又怎会有美好的未来?所以,作为父母,在爱护孩子的同时请不要“过度”,否则,不仅不能保护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使他们成为社会上的“低能一族”!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请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首先就是把孩子当做一个真正的人,尊重他,让他用自己的翅膀去飞翔。一个形象的说法是:在孩子摔了跤时要鼓励他,而不是禁止他继续往前走,更不是抱着他走,要鼓励他站起来向前走,让孩子在跌跌撞撞中,学会走路,学会飞翔,这才是真爱。

不要把孩子当成一个。宠物”,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真正的人。

P19-21

序言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培养和教育,但这种培养和教育应该是在正确、科学的理念指导下进行,应该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很多父母认为自己的本意是为孩子着想,出发点是为了孩子的一生考虑,从而采用过宽或过严、过于随意或过于僵化的教育方式,实际上这并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会伤害了孩子。

父母本应是子女最亲近的人,可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不信任自己的父母,有话不愿说给父母听,父母的话也不愿意听,甚至有家也不愿意回。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呢?主要原因是孩子对父母产生了失望的情绪,认为父母不是自己理想中的父母,对父母的教育方式不认同了。父母应该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听听孩子说什么,不要片面地认为孩子的话听不得,认为孩子无非想自己轻松一些,多玩一些。很多父母忽视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在增强,他们对父母的不科学的教育方式会有抵触情绪,中学生想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不愿按照父母的“设计”来生活。父母要达到教育好孩子的目的,要采取孩子喜欢的教育方式,要认真倾听孩子的建议。

教育孩子要进入孩子的内心。很多父母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能否考上重点高中或者重点大学等,而对孩子的心理、思想、个性关心不够,而孩子需要父母关心的恰恰是后者。很多中学生抱怨说:“我父母哪是关心我呀!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分数!一回家就知道问两句话:作业写了吗?考了多少分?除此之外你说什么他们都没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父母对子女的了解仅限于表面的东西,没能走入孩子的内心。家教只能停留在表面,父母每天对孩子唠叨,责骂,甚至拳脚相加,孩子则对唠叨责骂习以为常,充耳不闻,甚至是白眼相向,拳脚只是痛了皮肉。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因此,要想了解孩子的内心,必须听取孩子的建议。

要教育好子女,就要懂得接受孩子的建议,用孩子的合理建议来教育孩子,“以其道还治其身”,方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郭娉婷、付顺良、杨霜、杨春梅等人的大力协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编著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学生给父母的88个建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小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279114
开本 32开
页数 1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5
出版时间 2013-02-01
首版时间 2013-02-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0: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