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城南旧事(彩图珍藏版)(精)/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城南旧事(彩图珍藏版)(精)》是林海音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初版于1960年。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是她的代表作。导演吴贻弓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获得了巨大成功,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人。

内容推荐

《城南旧事(彩图珍藏版)(精)》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以自己童年在北京生活的经历为背景的一本自传体小说,以清新、纯真的文字展示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发生在作者身边的悲欢离合, 揭示了当时的大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辛酸与无奈。

目录

冬阳·童年·骆驼队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儿

爸爸的花儿落了

附录

试读章节

五岁的小英子,从遥远的热带、亚热带海岛来到北平,第一次见到骆驼。在童真的眼睛里,骆驼是个什么样子呢?在她看来,骆驼的长脖子底下为什么总系着一个铃铛呢?夏天到了,骆驼的影子不见了,她的心情又会如何?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人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呢?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由密封着的麻袋,想到煤栈里的黑字,联想活跃而奇特)。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对骆驼外貌的刻画,用语天然而又十分贴切)。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看骆驼吃得那么香甜,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童趣盎然)。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它是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们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们,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表明爸爸对孩子的疼爱,说明他教子有方)。”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的暖和,暖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裢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了,搭在骆驼背的峰上(看不顺眼的就想管一管,抓住瞬间的。理反应,描细腻)。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夏天它们到哪里去?”

“谁?”

“骆驼呀(表现的是“我”对骆驼的思念)!”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妈妈的语言简短灵动,活灵活现,为传神)!”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交代了这部小说的由来)。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叠音词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意味)。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本文是林海音为她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其中她回忆了五岁时初到北平的几个生活片段,全文围绕骆驼队来写。“冬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和主体。三个看似毫不相干的词语结合在一起,有着别致的诗情画意。如果是从成人的角度去看文中回忆的人和事,很容易让人觉得琐碎甚至做作,但当作者以五岁孩子的视角,用她纯真的眼睛去看这些平凡的小事时,顿时生出别样的意味。其中的童心童趣叫人忍俊不禁的同时,还流露出作者对无法挽留时光的忧伤与不舍以及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丝丝缕缕的甜蜜。

舒乙:“《城南旧事》保留了那个时期北京的生活风貌,而且它里头的民俗部分也很重,这使她的作品有很大的乡土气。”

铁凝:“文笔细腻清秀或真挚热烈都不困难,但能够懂得幽默却不容易,须大家方可,因为幽默本身是智慧的最高形式,我喜爱林海音,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缘由。”

文洁若:“爱尔兰人注意保存古迹,近一个世纪来,都柏林的变化不大,可是北京城,可已经变得面目皆非了。要想重温一下这座文化古都的风貌,还真得读《城南旧事》呢!”P1-4

书评(媒体评论)

林海音的文字,一如她的笑声和为人,爽朗而明快。打开她的书,或是和她聊天,你都会有“在春风里”的感觉。——隐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城南旧事(彩图珍藏版)(精)/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海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39480
开本 32开
页数 18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2014127558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52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