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解体,绝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也不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失败。而是苏联采用的极其封建落后的权力结构和选人用人体制的失败。《苏共亡党之谜(从权力结构之伤到用人体制之亡)》作者李永忠、董瑛认为,几十年来,在“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的强控制下,苏共特别是“一把手”拥有无限的权力,既没有异体监督机构能有效监督,又没有足够的民主权利能有效制衡,权力成为掌权者的乐趣,进而走向蜕变腐败,这是最终导致苏共最后的溃败的根本原因。
图书 | 苏共亡党之谜(从权力结构之伤到用人体制之亡) |
内容 | 编辑推荐 苏联的解体,绝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也不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失败。而是苏联采用的极其封建落后的权力结构和选人用人体制的失败。《苏共亡党之谜(从权力结构之伤到用人体制之亡)》作者李永忠、董瑛认为,几十年来,在“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的强控制下,苏共特别是“一把手”拥有无限的权力,既没有异体监督机构能有效监督,又没有足够的民主权利能有效制衡,权力成为掌权者的乐趣,进而走向蜕变腐败,这是最终导致苏共最后的溃败的根本原因。 内容推荐 《苏共亡党之谜(从权力结构之伤到用人体制之亡)》简介:一定程度上讲,一部人类社会史也是一部权力结构史。制度问题的核心是权力结构。自斯大林始的一代代苏共党人,抛弃列宁晚年顶层设计的等腰三角形权力结构(党代会选举产生相平行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长期守成并极化党委特别是第一书记集决策、执行、监督三权为一身的单边形权力结构模式(领导制度),以及“根本违背(巴黎)公社精神”,“期等级授职制代替普选制”的“武大郎”式用人体制(组织制度),这既是苏联模式的两大核心标志,也是苏共亡党的两大根本性原因,还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顶层设计的重要镜鉴。 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绝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也不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失败,而是“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和等级授职制用人体制的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取决于对苏联模式缺陷和危害的认识程度,取决于对“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和等级授职制用人体制的摈弃力度,取决于对以权力结构改革为核心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强度。 《苏共亡党之谜(从权力结构之伤到用人体制之亡)》由李永忠、董瑛所著。 目录 绪论:苏共亡党的两大根本性原因 导言 第一章 “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苏联解体 第一节 国际共运史上的大曲折:东欧易帜 第二节 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大难:苏共解散 第三节 独联体人挥之难去的恸惜:苏联解体 第四节 苏联解体原因综述 第二章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权力结构演变史 第一节 权力的含义与特征 第二节 权力结构的含义与类型 第三节 权力结构的合理性决定国家制度的兴衰 第四节 权力结构转换呈现社会制度演变规律 第三章 无产阶级“议行合一”权力结构的源起 第一节 巴黎公社的短暂执政实践 第二节 “议行合一”权力结构及其论断的形成 第三节 “议行合一”论断的特定含义辨析 第四节 正确把握巴黎公社的核心精神 第四章 苏共权力结构的先天之伤:列宁初创苏俄“议行合一”权力结构 第一节 列宁初创苏俄权力结构的背景 第二节 初创“议行合一”的战时权力结构 第三节 列宁晚年设计的权力三分结构草图 第五章 斯大林“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生成与固化 第一节 苏联权力结构模式的生成:从“议行合一”到“议行监合一” 第二节 固化“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 第三节 强制推广“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 第四节 斯大林“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实质 第六章 赫鲁晓夫对“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反思与反弹 第一节反思与改革 第二节 反弹与回归 第三节 教训与启示 第七章 勃列日涅夫对“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守成与极化 第一节 勃列日涅夫“模型”:等级授职制复制的“武大郎” 第二节 守成与极化“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 第三节 严重后果 第八章 戈尔巴乔夫对“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的改革与惨败 第一节 苏联面临深重的危机 第二节 搞脱离“总病根”的权力结构改革 第三节“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模式破产 第九章 “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的性质、危害及镜鉴 第一节 “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的性质 第二节 “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的特点 第三节 “议行监合一”权力结构的危害 第四节 苏共亡党对中国的镜鉴与启示 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苏共亡党之谜(从权力结构之伤到用人体制之亡)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永忠//董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9666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2-12-01 |
首版时间 | 2012-12-01 |
印刷时间 | 201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351.23 |
丛书名 | |
印张 | 2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59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