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沙盘
内容
编辑推荐

高剑,旅美艺术家。1953年出生于哈尔滨。童年即去新疆,在石河子垦区生活二十年。1988年赴美国学习艺术。1990年代开始小说创作。

《沙盘》收录了作者以中国与海外生活为背景及题材两部分作品。内容包括《鸽子的故事》、《猎鹿季节》、《城堡》、《斯盖尔的老屋》、《边城旅店》、《寻人启事》、《单身宿舍》、《逃亡》、《聚餐》、《地下管道》、《扣子棋和山影拳》等。

内容推荐

《沙盘》系作者(高剑)第一部小说集,收录中短篇小说十六篇。

作者白幼随大诗人艾青和母亲高瑛在新疆石河子生活,后又赴美国留学及定居,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邃的生存思考。在这本以海内外为背景的小说集中,作者将刻骨铭心的人生记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入反思,化为简净质朴、饱含深情的语言,呈现出了一个独具魅力的文学世界。

《沙盘》中还收入作者亲绘插图,可谓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目录

鸽子的故事

猎鹿季节

城堡

斯盖尔的老屋

边城旅店

寻人启事

单身宿舍

逃亡

聚餐

地下管道

扣子棋和山影拳

蓬松的裙子——为一个倒闭的工厂而作

时差

沙盘

第十四小区

闻搬石的烦恼

后记

试读章节

鸽子的故事

如果眼睛好,你便能看见它们——在云层的下面,在蓝天上,那两个疾驰的白点。它们下来时很像是一对下落的坠子,接着迅速展开,如白色的绸绢,飘然而下。当它们扇动着翅膀落在灰色的屋顶上时,便发出了咕咕、咕咕的叫声。那只红砂眼,头顶有个菊花分儿的公鸽子,又在挺着胸向那只白母鸽转着圈儿示爱了。它们成长得很快,几个月的光阴已经能从几里地之外飞回来了。

在山墙高高的屋檐下,有一个小木房,那就是它们的家。小木房的拉门靠一根双向拉绳控制,拉绳延伸到山墙的下面,早晨要按时去把门拉开,晚上再把门拉上。为了防备邻居家的那只大黑猫这样是很有必要的。

太阳是鸽子的时钟。在夕阳消失的片刻,它们会准时守候在小木房门前的横板上,等着门打开。清晨只要门一拉开,它们就会扑棱扑棱地飞出去,带着悠扬的鸽哨声,在清爽的空气里飞上一阵子。

有时,我会带它们到河边去,穿过一片开阔的甜菜地,爬上陡峭的河堤,将它们撒开来——它们迅速地拍打着翅膀,朝着宽阔的河面飞去,一会儿滑行,一会儿跃起、翻身,接着向上盘旋,确定方位,然后就朝着目标飞行。无论路途有多远,它们都能飞回家。而每次放飞,它们总是比我先到家。每当我疲惫地赶回来时,总见它们在房顶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或歪着小脑袋用那双砂红的圆眼睛居高临下地看着我,一点也看不出它们刚刚经历了长途的飞行。

我常会想着带它们到更远的地方去。而这个更远的地方它在哪里呢?我能想到的就只有石河子了。虽然,我不曾去过石河子,可在我的脑海里,那里许多地方我似乎都很熟悉。什么团结商店啦;什么石河子招待所啦;还有绿洲电影院啦。我还知道电影院的东面就是中心广场,广场上有一根很高的旗杆,旗杆上总是在飘动着红旗……然而,这些我都没见过。有关石河子的所有细节,都不过是我从别人和阿罗叔那里听来的。我想,就带上鸽子去石河子好了。放飞的地点就选在石河子广场的旗杆下面。如果它们真能从那个旗杆下面飞回来,那可真是太棒了!

可石河子有近百里地。大人说,想去那里最好是等甜菜熟了的时候。那时阿罗叔每天都要去石河子糖厂送甜菜,到时就坐阿罗叔的翻斗车去。

我开始盼着甜菜成熟。

天说冷就冷,收甜菜的季节转眼就到了。被霜打了的甜菜叶,成片成片地坍塌下来,厚厚一层铺满了条田。甜菜又被拖拉机一行行地犁了,裸露在泥土的上面。每天天不亮,大人就穿得厚实实的,拿着菜刀进了地里,清理甜菜上的泥土,削去根须和叶子。阿罗叔早出晚归,开着那辆装满了甜菜的翻斗车,一趟趟地往石河子跑。

鸽子似乎也忙碌起来。它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无所事事,只知道在房顶上晒太阳;在午后的斜阳里,它们嘴上衔着稻草,进进出出,小木房里也不时地传出了咕咕、咕咕的叫声。

我已经准备好要去石河子了。可阿罗叔的车上每天都有搭车的人。有一天,我不得不跟阿罗叔提出这件事:“阿罗叔,明天带我去石河子吧。”

“明天不行。明天有个孕妇要去石河子医院看病,驾驶室里坐不下。等下次吧。”

过了几天我又问:“阿罗叔,明天可以了吗?”  “不行!明天送了甜菜,还要去接一位技术员。”

这样,一天天过去了,我每天都会去甜菜地里看看,直到地里面已经没有多少甜菜了,我才忍不住又说:“阿罗叔,甜菜都快没了,明天你可一定要带我去了!”

“对了,你去干啥?”

“不是早跟你说了,我想去那里的中心广场吗?”

“中心广场?我可没时间陪你看电影。”

“不是看电影,我要去中心广场的旗杆下面……”

“没事去那里干吗?”阿罗叔不耐烦地说。

“我想去放鸽子。”

在我不断地要求下,阿罗叔才总算答应了。他让我明天不要睡过了头。

我兴奋得哪还能睡得着觉?天不亮我就坐起来,给鸽子喂食。然后,我用书包装了它们,穿了棉衣,就来到了甜菜地。地里还很黑,很远就听到有人在往阿罗叔的翻斗车上装甜菜——这也是最后一车要送到石河子糖厂的甜菜了。P1-3

后记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夏天,我居住的地方来了杂技团。我看了一场杂技表演,晚上就睡不着了。除了那些神奇的魔术和技艺高超的表演,我更被剧中的小丑深深吸引。小丑潇洒逗乐博得观众开心的演技使我激动不已,我幻想着长大了也能去做一名小丑。小丑成了我人生的第一个理想,也是最初叫我失眠的记忆。

后来我知道,有一个大画家叫齐白石,说他什么都会画。我就想着长大当个大画家,认为只要能画所有的东西,也就是大画家了。我暗下决心,开始用写生字的方格本,像填空那样把能画的东西填进去:太阳,月亮,房子,皮球,苹果,鸭梨……整本整本地画。

有一天,有位姓田的叔叔来我家做客,他是个文学青年。我打开一本书,随便指了其中一首诗,请这位叔叔念给我听。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他说这首诗不适合我读,理由是,我的年龄还不能领会诗中含义。但他最终对诗的解释并非令我仅仅是好奇,而是非常地想往。并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写出这样的句子来。

可我从小好动。阳光下的事物,总是叫我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成绩除了画画能过关,其他成绩总是接近留级的底线,常受到家人责怪和老师的批评。后来,等我稍有了学习意识,并开始注意着黑板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的学生时代也随之结束。没想到上学的时光这样短暂。十三岁那年,我随同家里被下放到新疆石河子一个边远的农场。在一个除了教点农业常识,组织夏秋劳动,几乎什么都不教的学校里上完了初中。之后就被分配在农场工作了。先是开拖拉机,后来又去工厂当了学徒。

动笔写作很晚了。四十五岁那年,我试着写了一个短篇,叫《鸽子的故事》,发在1998年的《人民文学》上。可后来只是断断续续地写过一点。我是个随意的人,一生不曾做过一个小小的计划。平庸的日子,以及漂泊的生活使我忘了自己的年龄,以至五十多岁了,我还在美国盖房子。我坐在屋顶上常会想起过去,想起遥远的童年。夜里我又失眠了。

为了治好我的失眠症,我不得不处理了我的干活工具,回到中国。回到了我曾生活过的那个地方,可那里已找不到任何记忆中的痕迹,也看不见一个熟悉的面孔。时间仿佛以足够的时间抹去了所有的证据。

一天傍晚,我倍感孤独地顺着一条夕阳柔和的林荫道散步,在路边遇见一位与我年龄相近的男人。我和他聊了几句,结果,这个人竟然是我在美国坐在屋顶上思念过的同学。起初他老叫错我的名字,对于我的回忆,他很混乱,虽然十分激动,不断点头,却不能说出一点令我满意的细节。直到我提起了班里一个女同学的名字,他的记忆仿佛才突然恢复,许多往事源源不断,如清澈的溪流缓缓流淌。他甚至眼含泪光,跟我讲了不少我早无印象的往事。有美好的,有伤感的,也有难以抚平的控诉!而叫我不可思议的是,他说他记得“文革”开始那年,我们小学六年级结束那天,在离校回家的路上,我们相互袒露了对那个女同学的爱慕之情——我还真有点印象。可我还是问他,我们那么小——后来呢?后来停课了。他说,后来一切都被打乱了……他说话时忘记了周围,直到一片树叶儿从他的眼前飘下,他才把眼光收回来。

之后,我常会接到那个同学从那个遥远的地方打来的电话。他像是一个被遗忘在那里的文物,一开口就是回忆,并不断地重复。据说,几年前他就有了老年痴呆症的症状。我只好听着他说,有时直到听到他的家人叫他去吃药,他才能打住。不然,他的脑子似乎仍然还停留在远去的时光里。

文学源于记忆。对于过去的岁月,若没有刻骨铭心或备受磨难的记忆,也就难以产生好的文学。我想,能将这荒诞、平庸、转眼即逝的人生转变成文学,我们经历过的那些无论平凡或不平凡、欢乐与痛苦、幸福与不幸的人生,才有其意义吧。

每当回顾已逝的时光,文学思考便成了宽慰我心灵的一根金色的稻草。我将它握在手里——为自己,为梦想当小丑的童年,为那些不眠的夜晚。我寄厚望于这根稻草,再现往日的记忆,填补时光留下的缺憾。将流逝的岁月变为最终的收获。

这本小说集,收录了我以中国与海外生活为背景及题材两部分作品。虽然我对这些作品不尽满意,作为第一部小说集,已感欣慰。

在此十分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及王培元先生和陈建宾编辑等为此书出版所做的工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沙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92147
开本 32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2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