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学科建设与教学创新文集》由郑巨欣编,收录了这一两年里部分学科建设和教学创新研究的相关论文,包括作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浙江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组成部分的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的思考。在《中国美术学院学科建设与教学创新文集》近四十篇文章里,既有专家学者学理性的梳理,也有年轻的教师和管理者的实践求索。其间不乏老一辈学者的睿智,也闪耀着年轻一代的激情。
图书 | 中国美术学院学科建设与教学创新文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美术学院学科建设与教学创新文集》由郑巨欣编,收录了这一两年里部分学科建设和教学创新研究的相关论文,包括作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浙江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组成部分的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的思考。在《中国美术学院学科建设与教学创新文集》近四十篇文章里,既有专家学者学理性的梳理,也有年轻的教师和管理者的实践求索。其间不乏老一辈学者的睿智,也闪耀着年轻一代的激情。 目录 序 学科建设与管理 关于高校艺术类学科管理的几点认识 窥视动画教学之瓶颈探寻动画教学新思路 高等美术院校中美术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考 有关版画系教学现状分析及今后发展的思考 时尚设计学 当代高等教育体制下书法学科建设的思考 高校艺术设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浅析 论英国高等建筑院校推进可持续教育的经验 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 关于中国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构想 多学科交叉、跨领域互动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人本主义呼唤艺术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进行实践性学习改革 艺术鉴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策略 创意与科技交叉学科人才自主学习培养模式探索 专业艺术院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美术类高校艺术设计“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法思考 高等艺术院校招生模式创新 艺术类高校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路径研究 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 从“三大构成”到“二维、三维设计基础” 自由的创作,创作的自由 论中国花鸟画的“迁想妙得” “界笔直尺”在中国画山水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新时期我国艺术院校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 当选修“遭遇”必修时:实践、限制与机遇 大学外语课程的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分析 教务管理与质量监控 艺术学学科背景下教学管理创新的思考 艺术院校教学管理组织形式的“点、线、面”的思考 高校教育管理中学生个性化因素探索 论电子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务秘书工作 浅析艺术院校考风建设的机制和对策 艺术院校数字化校园与教学管理建设的探讨 艺术院校二级管理体制下学籍管理工作初探 探索艺术院校教学管理“低碳化”之途径 学分制考试背景下中国美术学院白考助学教学运行与管理新构想 师资队伍建设与校园文化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缓解策略 流动的马赛克 大学新生自我概念的特点研究及教育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思考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美术学院学科建设与教学创新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郑巨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3030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2-09-01 |
首版时间 | 2012-09-01 |
印刷时间 | 201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4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58 |
宽 | 18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