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浮生三记
内容
编辑推荐

翩翩浊世佳公子,一等聪明沈君山。

胡适之和吴大猷教他宠他

吴清源和聂卫平和他对弈

林青霞和胡因梦陪他逛街

无论文才、科学、外交、棋牌,沈君山都拥有金庸笔下那种“第一流的聪明”,谈棋论道,写出人生,重情重义,诚挚感人,被赞为“最美的文字”。

雅称台湾“四大公子”(连战、钱复、陈履安、沈君山)之一的沈君山,拿的是理工博士,爱的是围棋桥牌篮球,在不同的领域中均是佼佼者。这是他最动人的散文集,亲人、师友,音容笑貌栩栩如生,真挚感人,科普散文则是深入浅出。《浮生三记》展现人文与科学对弈,情采斐然,并在谈笑间看围棋、桥牌交锋,正如作者所说的:“做我所能,爱我所做。”

内容推荐

《浮生三记》展现人文与科学对弈,情采斐然,并在谈笑间看围棋、桥牌交锋,正如作者所说的:“做我所能,爱我所做”。《浮生三记》文字清丽,作者沈君山所写的道理都很朴实,所写的感情也很真挚动人,且有一种将错综复杂的政治历史情势用极明晰而又含蓄、有分寸的概括语句或比喻表达出来的本领。

目录

《浮生三记》新版序1

自序1

人文打菩萨3

 花莲的白灯塔11

 怀念燕谋21

 怀念见美43

 万古人间四月天64

科学智识的突破73

 寻找静止的标准113

 哲人其萎123

棋桥一著而为天下法135

 莫教浮云遮望眼139

 卫平和我145

 怀念魏重庆162

 桥游散记190

余音 “做我所能,爱我所做”203

小传自述

附录 两岸三地书评选

 尚思为国戍轮台?/张作锦299

 听那遥远的绝响/董桥306

 渐行渐远渐无书/何怀宏309

试读章节

打菩萨

儿时琐事一则

六七岁的时候,我随着父母迁居到四川的荣昌,一个介于成都和重庆之间的小县。那时,抗战刚刚开始,荣昌还大致保持着原来的面目,外面的浪潮并没有十分地影响到它。城里铺着青石板的街道,两旁茶馆里,袍哥大爷高谈阔论地摆着龙门阵,乡间却总是在闹土匪,县长老爷忙着出城去“靖匪”,而土匪也偶尔地来围城。县城的城楼上,经常悬挂着人头,都是县老爷的战绩。从学校回家,不能避免地要经过城楼,家里来接的长工再三叮咛我,一定要闭紧眼睛,假若被挂着的人头看见你在看他,晚上是会来索命的。被他这样一说,晚上的梦里,人头果然便来索命了。

父母亲任职的单位,中央农业实验所,是属于农林部的一个研究机构,初搬到荣昌时,有一年多的时候,寄居在县城外的。宝庆寺。宝庆寺是荣昌最大的庙宇,坐落在小山丘上,山脚下有一座石头牌坊,过了牌坊,便是庙产。一百多级的石阶,修竹夹道,从山脚下一直通上来,走完石阶,才到庙门,门上一块大匾,龙飞凤舞“宝庆寺”三个大字,是道光年间一位进士题的。庙里古木蔽天葱葱郁郁,佛殿僧舍,有四五十间房屋,中农所借了一列偏殿,在木鱼喃呒声中,继续他们的农业研究。

宝庆寺的庙持是当地有影响的人物,几次土匪打到城门边,都没有来骚扰宝庆寺,据说就是庙持的面子。实验所借用寺屋,是中央关照下来,县长办的交涉,庙持心中愿不愿意,不得而知。但表面上大家是很客气的,所里的职员见了和尚,点头为礼,庙僧也合十作答,大家相安无事。

父亲那时担任副所长的职务,常常因公滞留重庆,母亲是麦作系的主任,每天在实验室工作。我放了学,便从石阶上一步步跳上来,有时和小沙弥捉迷藏,有时缠着老和尚讲唐僧取经。母亲在她的实验室里,摆了套小桌凳,我闹得太不像话时,就抓我进去,坐在她身旁的小凳子上,她一面写报告,一面管着我作功课。到得夕阳西下,母亲才锁了实验室的门,在禅声清唱中走下石阶。有时,我们一齐坐上等在坊门外的滑竿,有时,我只是跟在滑竿后面跳跳蹦蹦地跑。

吃过晚饭,母亲通常总帮我温习学校的功课。抗战时的荣昌,没有电灯,只有菜油灯。平常是用两根灯芯,温习功课时,加到三根,在摇曳的灯光下,母亲和我一起度过一个又一个的黄昏。

小学的教科书里,搜集了很多名人童年的故事:像华盛顿砍樱桃树、司马光打破水缸救人等等。遇到这些课业,母亲便引申出去,教导一些立身处世的原则。

这些故事中,有一则是讲孙中山先生幼年破除迷信的事。大意是说:幼年的中山先生,当着村民的面,把他们崇拜的泥菩萨打得粉碎,因此破除了村民的迷信。

母亲详细地讲解这个故事,并且援引了《孟子》上的一句话:“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她解释道,缩的意思是直,自己认为道理直时……

P3-5

序言

《浮生三记》新版序

《浮生三记》是我中风后写的第一本书。

中风之初,医生看我是一个理性的病人,为了让我好好地规划余生,就老实告诉我,五年内发生中风的可能性大约是百分之五十,照这样算,今天我早已过了“半衰期”(half life)了。确实,这几年“天年”是过得生趣盎然的。我原是一个喜欢活动的人,有时可能太过活动,病后被迫蛰居清华①,采取“稳定压倒一切”的策略,身体既然好不起来,就努力使他不至于坏下去。现在我的生活起居已经规律化,除了每周一两次赴台北处理基金会的事,平常清晨五六点睡到“自然醒”起来,在书桌前坐下,大约三四小时是头脑运动的时间,其中一半伏案作书,另一半时间上网看讯息资料,和不知真面目的网友下棋打牌,然后吃个早餐看看报纸,上午就过去了。下午有球赛在电视上看球赛,没有球赛就看书,各式各样的书,最近才夹杂着看完《费曼手札》和科尔纽写的《马克思恩格斯传》,前者是感动地看完,后者却是一半瞌睡一半跳着看完。照规划还应有一小时以上身体运动的时间,主要是去大操场散步,但是常常偷懒,刮风下雨太冷太热都是不去操场的藉口,不能算是一个听话称职的病人。

不管怎样,几年下来,也出了好几本书,推动参加了不少大半是科学教育方面的公益活动,大致是做到了“爱其所作,作其能作”的境界,度过不但生趣盎然而且生机盎然的六年。

当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中度以上中风的病人,最难熬的大概是发病两三周后一段时间。初步复健告一段落,知道了以后复元的极限。忽然掉进一个泥淖,而且知道今后一辈子都要陷在这个泥淖中,心理是很难调适的。我要借这个机会谢谢几位在那段时间帮我站起来的亲友,特别是小彭,北京三。一医院(我在那儿养了两个月的病)的一位看护。  新版除了订正一些文字错误、补足一些有历史意义的照片外,还更正一些史实。主要是最后一章“小传自述”,像新竹清华校址的由来、田长霖有没有在篮球场上和我们打架等等,都是当事人读了《浮生三记》之后亲口向我纠正的,在新版中以附注方式予以说明,除了谢谢他们,我还要特别说明,这本小集子只是我过去的一些散文及个人的回忆,除了有关两岸方面的事严肃以对仔细核正外,其他部分都是信笔而书,绝对忠于自己的记忆,也基本忠于事实,但并不是史书。

最后,我要谢谢张作锦先生(台北)、董桥先生(香港)和何怀宏先生(北京),谢谢他们同意把他们写的书评纳入新版。

沈君山

二〇〇五年六月十二日

中风六周年纪念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浮生三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君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51172
开本 32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4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2013261626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9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6: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