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马革顺与学生们(附光盘师生情缘)(精)/马革顺艺术人生
内容
试读章节

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就是教育的产物。将美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社会已成为共识。我作为一名从事合唱指挥艺术及音乐教育的音乐人,这一辈子的主要社会角色是音乐教师,大学毕业后即开始教音乐,小学、中学、大学都教过,同时因专业的需要经常指挥合唱表演,舞台也是我的工作场。我喜欢合唱指挥艺术,也喜欢合唱指挥教学,在近八十年的音乐教育生涯中,教过的学生难以计数。诚如庄子所言:“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艺术的薪传乃艺术家的使命,我以培养合唱指挥人才为己任,为天职,为乐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是一门清贫的职业,但我觉得自己很富有,因为我曾拥有那么多的学生,他们就是我的人生财富。

如今我已年届期颐,学生们纷纷祝贺,撰文共叙师生情谊,让我倍感欣慰,也令我回顾自己的艺术人生,总算在合唱学及合唱指挥艺术领域有所建树。然而我自己的艺术才能并不是天生的,也是从小在老师的教育培养下成长的,因此我更感念老师们当年给予我的教育培养。

由于我有基督教的家庭背景,所以是教堂音乐开启了我热爱音乐艺术的心智。当年,父亲请了南京有名的张宏发先生来我家的孤儿院教学,在乐理和五线谱学习上为我开了蒙。我大约从十岁时开始,自己摸索着学习弹奏脚踏风琴,后来四部也能弹了。于是我就在每周礼拜时为唱诗班弹伴奏。我从小学直到初一,文化课都是在孤儿院里学习的。有一位名叫倪雅佩的老师,无锡人,南京女子师范毕业的,她在语文教学中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讲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她常常耐心细致地纠正我的错别字,让我受益终身。我的第一位钢琴老师是陈竹君,她虽然不是专业的钢琴老师,但她是我的钢琴启蒙老师,所以我一直记得她。跟陈老师学了三年后,我上高中那年,金陵女大音乐系招收钢琴单科学生,我就去报名学习了一年。那时的学琴就正规了,老师是美国人夏莉,她教得很好,我的钢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中央大学音乐系,记得我的视唱练耳、和声及音乐史老师是李叔同的弟子唐学咏,我的钢琴老师名叫史培曼,声乐老师名叫威尔克,她们都是国民政府聘请的德国顾问的太太们,教学水平都不错。

我大学学习生涯中最幸运的事,是遇到了我的指挥老师——史达士博士。史达士老师是奥地利人,他负责教授指挥、音乐教学法、配器、音乐史等课程。大学四年间,史达士老师尽心尽力地教,我如饥似渴地学,教与学之间十分默契。史达士老师在指挥上颇有造诣,当时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请他任客席指挥,指挥贝多芬“第三”和格里格的组曲。我们全系师生都到上海参加他的音乐会,领略了史达士老师的才华。我上大学时,参加了一个基本由南京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和中央大学三个学校的学生组成的“声歌协会”合唱团,这个合唱团的指挥也是史达士老师。史达士老师曾两次指挥“声歌协会”演唱《创世纪》。我参加“声歌协会”后,承担了团里的事务性工作,平时开音乐会前的刻乐谱、校对、印谱、联系音乐会场地等工作,甚至连合唱团的先期教唱和排练工作都由我来负责,然后由史达士老师指挥演出。这一系列的音乐会前期工作让我得到很多锻炼,同时在合唱指挥方面有了更多的机会向老师学习,获益匪浅。

1937年我大学毕业那年,因遭遇日寇全面侵华,南京沦陷在即,中央大学内迁重庆,史达士老师也回国去了。从此我们失去了联系,但我一直很想念老师。直到1981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我出访美国时,托人辗转打听,才得知史达士老师晚年一直在维也纳国家图书馆的音乐馆任馆长,遗憾的是他不久前刚去世,此生我就无缘再与他见面了。可是我永远怀念我的恩师史达士。

回忆中央大学的老师,还有一位著名的教授吴梅令我印象深刻,他是位词曲专家。有次上词曲课时,他看到我的名字就说:“哦,你叫革顺,是‘汤武革命,顺天应人’吧!你有没有字?若没有,就叫应人吧!”我欣然诺谢。

1947年我赴美国留学,先后在美国“西南音乐学院”及“威斯敏斯特合唱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在“西南”的学习生活紧张又愉快,我很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并与老师、同学们结下了很深的友谊。1981年我再次赴美,与“西南”的老师们又恢复了联系,彼此都很高兴。在合唱指挥专业上,让我真正得到提高的是“威斯敏斯特合唱学院”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严格的训练过程。这所全球著名的合唱学院拥有优秀的合唱指挥家和教育家,十分强调咬字吐字对合唱音响的重要性。这一项教学内容为我回国后结合中国语言的五音四呼作研究,提出适合中国语言特点的中国合唱学理论打下了基础。“威斯敏斯特”十分重视对歌唱状态的训练,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平时经常注意保持歌唱的状态,还要求我们平时讲话的声音要放低,位置要提高。我一直坚持用这样的方法讲话,多年来已养成习惯,往往讲几个小时课或排练,声音也不会哑,所以我深感母校的教育让我一生受益。在指挥法课上,我就学得更多了。前两次课上,老师规定指挥不得动手,而是要求我们用歌唱的方法来指挥,也就是用自己歌唱和呼吸的状态及表情来带领、启示合唱队员唱歌,目的是让学生领会呼吸在合唱指挥中的重要功能。指挥课上老师要求我改掉多余的动作,手势越简洁越好,这些教学训练让我终身受用。说起师恩,我的话头就打不住了。总之老师的教导没齿难忘,至今我仍能记得老院长那亲切慈祥的笑容。P1-4

目录

序——音乐人生长久音乐魅力无穷/张国勇

1.期颐之年忆师恩话师道/马革顺

2.我和先生在一起的日子/鲍伟

3.领路人

——记恩师马革顺先生/陈光辉

4.致我最敬爱的老师

——马革顺先生百岁华诞/陈 红

5.高山仰止记恩师/陈贻圣

6.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敬贺著名合唱指挥教授马革顺先生百岁寿诞/陈正福

7.我的老师

——马革顺/邓文博

8.浅谈马革顺教授的合唱指挥与教学理论/丁 绩

9.跟马老师学习二三事/黄晨

10.贺恩师马革顺先生百岁生日/黄振中

11.路遥知“马”力/江浦琦

12.人间重晚晴/蒋晓琳

13.合唱泰斗

——我们的楷模/寇玫

14.一位伟大的智者/李西林

15.我所敬仰的马先生/刘善珍

16.谢谢您!恩师马革顺/吕蜀中

17.字里行间的关切/苗向阳

18.恩师马革顺教授与我/区品贤

19.真诚感谢恩师马革顺先生/戚长伟

20.论马革顺先生《合唱学》对中国合唱的影响/钱大维

21.我与马先生的快乐师生缘/齐放

22.忆三十余载谆谆教诲

——贺马革顺先生期颐之年/任宝平

23.我与“大家”的交往/任肇斌

24.浅谈马革顺先生合唱指挥教学的特点/沈金云

25.马先生与我、与我们、与“春天”/沈婉君

26.导师朋友的平凡与伟大/唐玉琴

27.学唱中的人生启示/吴安迪

28.十年师生情/王海灵

29.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王瑾

30.影响我一生的恩师/王军

31.心语

——献给敬爱的马革顺先生/吴念秋

32.小燕与老马/王燕

33.师父/汪元琦

34.吾爱吾师/汪毓新

35.马先生、“春天”与我/徐亮亮

36.鹤发银丝映日月 丹心热血沃新芽/徐瑞祺

37.浅谈马革顺教授的合唱指挥艺术/徐武冠

38.我与恩师的业务之缘/阎宝林

39.我的老师马革顺/杨伯伦

40.传承和谐之声的使者

——恩师马革顺百岁寿辰吉时感悟/余 华

41.贺信/(美国)斯万森

42.师恩难忘/尤家铮

43.我的老师

——马先生/娅伦格日勒

44.成为马革顺先生的学生,是我无比的荣耀/俞世芳

45.卅年师生情缘/袁胜雄

46.中国合唱百年合唱大师百岁/赵家圭

47.风雅一手提学子履满户/张锐

48.祝贺马革顺先生百岁寿辰/张胜

49.我心中的马先生/张伊卉

序言

马革顺先生百岁音乐人生,可喜可贺。

古来帝王将相都追求长生不老,于是便有了太上老君炼仙丹,秦始皇遣徐福率近千童男童女东渡寻访长生不老药的传说。然长生梦易做,不老药难寻。在我看来,再多的山珍海味、灵丹妙药,都不如音乐奏效。

常说指挥家多长寿,马革顺先生百岁之际仍能登台在音乐中挥洒,既得益于先生在纯净的音乐世界中身心愉悦地耕耘,更得益于其与世无争,超凡脱俗的人生观。先生的人生正如音乐世界本身所要展现的那样,干净、美好。我想,乐如其人,不功利的音乐才是真正的音乐,不为名利所累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音乐不仅给人类的精神世界带来丰富的养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甚至还拥有改变世界、改变命运的力量。就像委内瑞拉的西蒙·波里瓦尔青年管弦乐团,它让这个贫困率达到75%的国家,那些曾经混迹街头、险些走上暴力犯罪之路的孩子们,在音乐中获得关爱和救赎。因为在和谐的音乐面前,人人平等;在美好音乐面前,丑恶能现形,桎梏能挣脱,魔魇能消散。

音乐就是有着这样的魅力,它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为人们传递更多的爱。还能让一位百岁指挥家心怀激情健步登台。真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在马先生百岁诞辰之际,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组织编写了《师生情缘·马革顺与学生们》,谨以此祝马先生长寿,艺术生命常青!

内容推荐

《马革顺与学生们(附光盘师生情缘)(精)》:音乐不仅给人类的精神世界带来丰富的养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甚至还拥有改变世界、改变命运的力量。就像委内瑞拉的西蒙·波里瓦尔青年管弦乐团,它让这个贫困率达到75%的国家,那些曾经混迹街头、险些走上暴力犯罪之路的孩子们,在音乐中获得关爱和救赎。因为在和谐的音乐面前,人人平等;在美好音乐面前,丑恶能现形,桎梏能挣脱,魔魇能消散。

音乐就是有着这样的魅力,它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为人们传递更多的爱。还能让一位百岁指挥家心怀激情健步登台。真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马革顺与学生们(附光盘师生情缘)(精)》向大家讲述学生眼中的马革顺先生,本书由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编著。

编辑推荐

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编著的《马革顺与学生们(附光盘师生情缘)(精)》收集马革顺先生学生们的文章,向大家讲述学生眼中的马先生。DVD内容为上海电视台“人文频道”纪录片《我的先生马革顺》马革顺是我国合唱指挥泰斗。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今年正值马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国合唱100周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马革顺与学生们(附光盘师生情缘)(精)/马革顺艺术人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303872
开本 16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32
CIP核字 2013261635
中图分类号 K825.76=76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67
193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