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大全集(保健养生卷)
内容
试读章节

中医认为,青入肝,对于现代人而言,平常多吃一些绿色食物,再加上适当拍打两胁肝区,就可起到很好的健肝效果。

中国人有“无酒不成席”的传统,再加上现代人普遍有爱吃夜宵、熬夜的习惯,以致肝脏“不堪重负”,受“肝扰”的人越来越多。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的最新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达到1。2亿人,保肝护肝已成为现代人的要务。精明的商家也因此发现了商机,各种护肝养肝的广告铺天盖地地袭来,医生不敢说的话,它敢说;医生不敢治的病,它敢治,各种健旰茶、护肝药层出不穷。不明就里的患者往往趋之若鹜,花了钱后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其实,市场上的护肝药成分多为葛花、葛根、白芍、柴胡等,从功效上看,尽管有解酒护肝的功效,但效果却因人而异。就拿葛根来说,其作用主要是解酒毒,对于没有喝酒的人而言,服了反而会伤元气,得不偿失;白芍对肝阴不足的人有保肝效果,但没有这种症状的人如果服用,效果就会适得其反。所以,对于广告宣传的护肝产品,患者不可过于迷信,免得花冤枉钱。

那么究竟如何护肝呢?当今社会比较推崇绿色食物、绿色疗法等,方法不一而足。想要养护好肝脏,还真有一种“绿色疗法”。

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春天来了,约几个好友出门踏青。青翠的树木,袅袅的花香,让你的心情顿时好起来,所有的劳累一扫而空,心里就像淋了一场杏花雨那样畅快淋漓。即便心里窝火,到幽静的花园里走一走,满目青翠间,积聚在胸中的怒气也很快烟消云散。

大自然的绿色似乎就有那么一种魔力,能让心情一下子好起来。不过其中的道理想必没有太多的人细细琢磨过。其实,这里面包含着很深的中医养生知识。

中医认为脏腑有自己的喜好,每个脏腑所钟爱的颜色各不相同。《黄帝内经·灵枢·五色》认为:“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肝为“将军之官”,这位“将军”有一个偏好,那就是特别喜欢青色,一看到青色,工作起来就特别有动力,所以中医讲“青入肝”,肝脏又被称为“青龙”。青表现出来就是绿色,所以凡是绿色的植物都可养肝。心情不好了,到有绿色植物的地方走一走,心情很快就会变好,就是因为肝气顺畅了。气机畅达,心情自然就会好。所以,平时经常到植物多的地方走一走,在赏景的同时又养了身,岂不是一件美事。

其实,不仅是植物,生活中许多绿色食物也有健肝的功效。就以大家比较熟悉的绿豆来说,其养护肝脏的功效就不小。大家都知道绿豆可以解毒,曾经风靡一时的韩剧《大长今》中就有这样一个镜头:长今的母亲中毒后危在旦夕,后来服用绿豆汤后才死里逃生。夏天中暑了,或是不小心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而呕吐不止,喝些绿豆汤就能很快好起来。谁负责解毒呢?正是肝脏。青色入旰,肝脏得到了调养,工作起来自然卖力,化解毒物的能力自然就强了,绿豆养肝的功效由此可见一斑。绿豆与甘草同煮,就是有名的“绿豆甘草汤”,养护肝脏的效果更好,这道汤制作起来很简单:先将400克绿豆用水泡软,然后倒入锅中并加入2000毫升清水,再放入100克甘草煮开,这是一个人的分量,人多的话按比例适当添加。每周喝两三次,其排毒养肝的效果是相当好的。为什么要加入甘草呢?从远古时期,甘草就被历代医家所称道,认为它可“解诸毒”、“调百药”,因此甘草在草药中又有“元老”的美誉。《本草纲目》也对其十分推崇,认为它“善治百邪”。在绿豆中加入甘草,其解毒功效便可大大增强,从而减轻肝脏负担。一般喝下甘草水后,胃肠就会蠕动,不久就会排气排便,从而将体内的有害物质排除,不但给肝脏解了围,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让身体少受病邪的侵袭。但绿豆性寒,对于体质虚寒者来说可能就不利了。为了祛除其寒性,可将绿豆、甘草多煮1小时,或者加入陈皮,与绿豆甘草一起煮,从而将绿豆的寒性中和。

其实,不仅是绿豆,其他的如菠菜、芹菜等绿色食物对肝脏也有很好的养护作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  除此之外,养护肝脏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拍打健肝法。有一个肝病患者原来是大三阳,坚持此法1年后转为小三阳,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个方法较易操作,在此教给大家:身体直立,双手握空拳,深吸气后憋住,感到小腹和肋部有一定硬度后,用空拳拍打两边肋区及腹部,力度不可过大,以身体感到舒适为宜,每次拍打的时间不少于5分钟,每天2次,长期坚持对养护肝脏很有好处。如果出现排气、打嗝等症状,说明气顺了,属正常现象,大可不必担心。为什么这个办法可以健肝呢?因为拍打的部位正好是肝区的位置,而拍打可以激发肝脏气血的流通,从而起到养肝的效果。

至于拍打的时间,当然是丑时气血流注肝经时最好。但此时人们多半熟睡,操作起来很不实际。建议大家可以选择在同名经心包经当令时(也就是19~21点)拍打。中医认为,十二经脉中,每一条手经都和它同名的足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同气相通”,足厥阴肝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为同名经,因此选在心包经当令时拍打肝区健肝的效果也很好。

以上方法尽管有效,但并不建议完全停用药物,在合理服用药物的同时,我们再“投其所好”,才能将肝脏的自愈能力激发起来。P18-21

目录

第一章

子时:一阳初生,睡觉是养护阳气最好的办法

子时相当于一年中的冬至日,睡觉最顺应天时

睡觉养阳,阳气才是护佑一身的根本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晚上觉睡好了,白天头脑才清醒

夜宵会让人长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会阻碍胆汁分泌

附1 挠头其实是刺激胆经做决断,梳理胆经养护肝胆

附2 子时经络锻炼:胆经锻炼有绝招,敲对位置功效妙

第二章

丑时:旧血不去,新血不来,深度睡眠让肝血推陈出新

睡得越深,肝脏净化血液的工作效率就越高

“夜雨剪春韭”,养肝莫忘吃春韭

肝为青龙,吃青色食物外加拍打可健肝

附1 久视伤肝血,电脑族更要养肝

附2 亚健康是肝疲劳的预警信号

附3 春季是最宜养肝的时机

附4 丑时经络锻炼:肝经之上生灵药,太冲行间章门找

第三章

寅时:日夜交替之时就是气血整装待发的时刻

阴转阳时,肺开始对全身的气血进行大分配

老年人不要早起,静静躺着养气血

寒气最易袭击肺,临睡要关掉空调,盖好被子

养肺先养气,男人肺气足精力旺盛

附1 秋季养肺,该收的时候一定要收

附2 寅时经络锻炼:列缺、鱼际和太渊,肺经效果最灵验

第四章

卯时:太阳升起之时,大肠经也会跟着兴奋起来

一觉醒来,排便是对大肠经最好的照顾

黎明同房,瘫倒一床,清晨性爱是美丽的“罂粟”

刮痧调理大肠经,排毒养颜气色好

卯时需静养,静坐养生法为上

“莫饮卯时酒”与“再三防夜醉”

附1 晨起一杯水怎么喝最合适

附2 卯时经络锻炼:大肠经要好好敲,合谷更是宝中宝

第五章

辰时:赐点食物吧,胃经在“嗷嗷待哺”

早餐吸收好还不易长胖,原因就是这时候阳气最旺

清粥小菜,中国式早餐最合胃

辰时不吃饭,胃病迟早犯

养生不养胃,功夫全白费

早餐宜吃温热的食物养胃

每月艾灸足三里,胜服“长生不老丹”

附1 女人要在35岁之前养好胃经

附2 辰时经络锻炼:上下齐抓共管,胃经保养最为关键

第六章

巳时:脾经在尽职尽责地对食物进行大分解

巳时是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的最佳时间段

“4”字腿是上班族保养脾经的简便方法

脾经是人体的“定海神针”,养好了,小病也就没有了

过胖或过瘦,都到脾脏找缘由

脾气健运,嘴唇自然“美丽动人”

附1 长夏最宜养脾

附2 口唇是脾经的一面镜子

附3 巳时经络锻炼:突出重点,疏导全面,脾经是人体的能量线

第七章

午时:短暂的休息让身体气血充足,神清气爽

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午睡也有大讲究

午饭要在午未交替之时的12:30

心主神明,心经是安心定神的“第一要道”

午时练“通经呼天功”,为身心减压

附1 夏季养心重在静

附2 脏腑有问题,舌头先知道

附3 午时经络锻炼:两“少”一极泉,守好神门是重点

第八章

未时:营养大调整,就看小肠经泌别清浊的功能有多强

午餐吃饱也要吃好,这样才能让小肠经得到充足的营养供应

“热心肠”其实是小肠经阳气旺盛,“心肠”热

老年人的健康一宝——养老穴

养颜午间道——精致女人爱护自己、保养气色的第一妙法

摇肩活体,让午后犯困无影踪

附1 面如桃花也是病

附2 真的是“吃哪儿补哪儿”吗

附3 未时经络锻炼:每天摆臂100次,小肠经气血最顺畅

第九章

申时:多喝水,膀胱经才能持久地保持青春活力

多喝水促进尿液排泄,让膀胱的“津液之府”实至名归

“动汗为贵”,申时是健身祛病的最佳时机

下午4点户外运动最佳,但是不要当哑巴

附1 膀胱病的两大信号:遗尿和小便不通

附2 申时经络锻炼:背部两根擎天柱,膝后一口健康井

第十章

酉时:休息调养,让肾从容地储藏脏腑的精华

下班之前一杯水,排石洗肾清膀胱

练功也要讲时机,酉时练逍遥步

酉时吃羊脊骨炖花生仁,哺乳期妈妈最好的补养

早上吃得咸,晚饭要清淡

附1 肾经决定人的寿命长短

附2 要做大事先保肾精

附3 冬季如何养肾

附4 酉时经络锻炼:肾经是宝藏,脚下有“金矿”

第十一章

戌时:快乐起来,看心包经大显神威护心强身

保护心脏有妙招,每天戌时揉心包(经)

戌时补土,饭后休息半小时最能呵护胃气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鼓掌也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健康

双手合十,闭眼静养10分钟,是收敛心气、培养元气之妙法

附1 心包经是快乐健康之源

附2 戌时经络锻炼:心包经敲得好,全身上下无疾扰

第十二章

亥时:天地归于安静,养阴育阳在亥时

睡觉是天下第一大补,亥时入睡最能养阴

35~40岁的人,要想留住青春,一定要在亥时入睡

“五龙盘体”是道家祖师送给现代“劳心劳神族”的健康大礼

亥时怀孕正当时

附1 三焦是管理水道和主气的官儿

附2 亥时经络锻炼:三焦经显效,气顺百病消

附录 1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摘要

附录 2

十二时辰医患问答录

序言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对长寿的追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也逐渐被提上了日程。但大自然似乎总喜欢跟人类开玩笑,尽管人类在夜以继日地研发新药,但疾病仍像“潘多拉的魔盒”一样层出不穷。

生命的极限有多大,似乎没有人能说得清。据史料记载,“药王”孙思邈活了100多岁,先秦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活了160多岁,而活得最长的当数颛顼的玄孙彭祖,活了大约800岁。不管以上数字是否确切,但有一点却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就是人的自然寿命远大于现在的生存年限。《黄帝内经》有“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说法,意思是说人的寿命可达百岁。《尚书》则认为“一曰寿,百二十岁也”,意思是说人活到120岁才算是活到天年。现代

科学也证实了这一点,科学家研究哺乳动物时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哺乳动物的寿命相当于其生长期的5~7倍。如马的生长期为5年,其寿命为25~35年;狗的生长期为2年,其寿命为10~14年。按照这个规律推算,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其寿命应为100~175岁,但人的寿命远未达到这个标准。

为什么人类活不到自然寿命,而长寿者又是怎样做到长寿的呢?关于这个问题,老子的话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道”指的就是自然规律。也就是说,我们只有顺其自然,才能真正开始接近天地。

离天地越近,就越能得到天地的滋养,并从中获取无穷无尽的能量,从而达到长寿的目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有位年轻人,自认为箭术天下无双。

某天他遇到一位叫甘蝇的老人,老人对他说真正的射手不用弓箭就可射落天上的小鸟,说完做了个射箭的动作,只见一只小鸟应声落地。正在年轻人惊愕之际,又见老人拿起小鸟,冲它吹了口气,小鸟立刻又向空中飞去。年轻人非常佩服,于是跟着老人苦学了十年箭法。在这十年中,他慢慢变得平和恬静。学成之后,没有人见过他再使用过箭,但他居住的房子却箭气冲天,甚至连凶猛的鹰也无法飞越。

这个故事或许有些夸张,却说明了一个道理:当你真正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时,自然的力量才真正属于你。养生也是如此,当你悟出天地之道时,才能吸收天地的力量,从而与天地共存。

所以,对于苦苦追求长寿的人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顺应自然。

从这个角度出发,动物就成了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动物没有人类先进,生病时也没有专门的医生治疗,但它们往往可以“寿终正寝”,原因就在于它们更懂得顺应自然。冬天到了,它们会冬眠;春天来了,它们会出来觅食;秋天的时候,它们便忙着储存食物。它们以天为生,因此自然也给了它们丰厚的回报。但恰恰相反的是,人类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一直在做着违背身体本能、破坏自然规律的事,而自然也给了我们报复:各种疾病层出不穷,人类疲于应付,命运好像受了诅咒一样多舛。

《黄帝内经》早就指出,“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为内格”。自古以来这一直是指导养生的总纲。人生活于阴阳的万千变化之中,就必须学会适应这种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身体内部和外部阴阳的平衡。就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而言,对人体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四季交替及晨昏的变更,人体应适应这一点。如何适应呢?具体来说就是该吃时吃,该睡时睡,天热时减衣,天冷时加衣。简而言之,就是“跟着太阳走”,既简单,又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人体就像是一个小宇宙,体内的阴阳是随着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太阳”与我们体内的阳气是相对应的,我们只有顺应它的变化规律,才能使体内阳气充盈。阳气为生命之本,阳气健旺,自然就会健康长寿。要做到这一点,从大的方面来讲要求我们学会顺四时而养生,具体而言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小的方面来讲,要求我们做到顺节气、顺时辰来养生。

古代的养生家都特别强调人体应与一天中阴阳的转换相应。《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一天之中,早晨阳气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这种变化与四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规律完全一致。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与之对应的,人体有十二条经络,我们称之为“十二正经”,每条正经各有所主的脏腑。“十二正经”是人体的主干线。气血按十二个时辰的阴阳消长有规律地流注于十二经脉之中,同时人体各脏腑的功能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经与体内无数条脉络相互交错(经为干线,络为旁支),在人体内形成一张大网,将人体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体的活动保持着阴阳的协调统一。所以要平衡阴阳,首先要养好经络。

经络上有很多穴位,没有中医基础的普通人对其很难掌握。其实,养好经络并不一定要熟记各个穴位,只要顺应它的本性,有规律地作息就好了。比如子时夜深人静,这时就该安然入睡;辰时阳光普照,此刻就该按时吃饭;午时为阴阳相交之际,可以小睡一会儿以养阴。作息时间只有与天地阴阳相合,人才能长寿。如果该睡觉的时候却在娱乐,该工作时却倒头大睡,那么人体阴阳就会失衡,疾病自然就会乘虚而入。

人类其实很脆弱,与茫茫的宇宙相比就如同一滴水、一粒沙。如果我们借天地之力,便可以聚细流以为海,聚黄沙以成塔,这便是自然的力量。中国传统的养生观其实就是追求人体生命与自然万物的整体和谐。因此,我们应像一颗幼芽那样随着四季,沐着风雨自然生长,在与自然相融的同时,得到健康了!  王雷

2013年5月于北京

内容推荐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大全集(保健养生卷)》从日常生活着手,帮我们解读《黄帝内经》里的养生大智慧,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指导我们按照人体生物钟的养生规律来保养身体。每一章都清楚地解析了应时养生、择时养生的秘密,将人体十二经络与十二时辰一一对应起来,从而完美地揭示了时间医学的养生真谛。

年有十二月,日有十二时,五脏六腑有神明。只要我们每天按照人体的本性好好生活,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供养好我们的先天真元,养生就会变得非常简单!《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大全集(保健养生卷)》讲的就是利用人体经络的养生规律使我们更健康。掌握了人体自身的秘密,也就掌握了健康长寿的秘密!本书由王雷著。

编辑推荐

人类其实很脆弱,与茫茫的宇宙相比就如同一滴水、一粒沙。如果我们借天地之力,便可以聚细流以为海,聚黄沙以成塔,这便是自然的力量。中国传统的养生观其实就是追求人体生命与自然万物的整体和谐。《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大全集(保健养生卷)》从日常生活着手,帮我们解读《黄帝内经》里的养生大智慧,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指导我们按照人体生物钟的养生规律来保养身体。每一章都清楚地解析了应时养生、择时养生的秘密,将人体十二经络与十二时辰一一对应起来,从而完美地揭示了时间医学的养生真谛。本书由王雷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大全集(保健养生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174277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4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4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21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