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蜕变(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广东中国人物画研究)/20世纪中叶广东中国画研究书系
内容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影响广东中国人物画变革的几条线索

 一、留学风潮的兴起及去向

 二、“岭南画派”与日本艺术的因缘辨识

 三、“新国画运动”推波助澜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十七年广东中国人物画的走向

 一、新中国美术的左翼生态

 二、“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

 三、“十七年”履迹

第三章 美协主导下“十七年”的广东中国人物画——根据

 《广东省美协1956—2006文献集》整理研究

 一、美协体制下广东中国人物画的题材选择

 二、美协的态度及作为

 三、美协组织的写生活动

 四、活跃的展览

第四章 新时代“院画”——广东画院旗下的人物画家群像

 一、画院的前世今生

 二、职责与任务

 三、画家群落

第五章 “岭南画派”人物画探究

 一、高剑父的人物画变革l

 二、方人定的人物画变法

 三、新中国成立后关山月的人物画

 四、关山月的中国人物画教学

 五、黎雄才人物写生

第六章 新时代的一个剪影——杨之光早期的人物画

 一、师承因缘及其影响

 二、解读成名作——《一辈子第一回》 

 三、广求变法的探索之路

第七章 “写生”探微——以20世纪中叶学院派人物写生为中心

 一、“橡皮擦”之争

 二、国画姓“国”? 

 三、追本溯源

第八章 “建设主题”下的广东中国人物画建设

 一、“建设主题”的云兴霞蔚

 二、主题创作中的人物画性格

 三、速写探微

 四、从速写到创作

附录

 附录1 1949—1966年广东美术史事件年表

 附录2 岭南画派1949—1966年活动年表

 附录3 广东省美协大事年表(1949—1966年) 

 附录4 日本近现代著名画家表及其代表作

 附录5 方人定艺术年表

 附录6 杨之光艺术年表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1949年之后,从中国画生存策略的角度来看,人们探讨最多的就是中国画如何与新中国的意识形态、政治理想、文化政策相适应,并向一个新的艺术方向转进的问题。这意味着新国画不仅要有形式、技法的改良,还要与新中国的政治理想、政治主张“互通款曲”。20世纪50年代初期,关于中国画问题的探讨同时涉及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等几个领域,也催生出了全新的表达方式。此后,围绕中国画展开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而传统、创新之间的关系则成为最敏感的一个话题。陈其和、朱宏基编著的《历史蜕变(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广东中国人物画研究)》对广东中国画绘画史进行了深入研究。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影响广东中国人物画变革的几条线索 ; 新中国成立十七年广东中国人物画的走向 ; 美协主导下“十七年”的广东中国人物画——根据《广东美协1956-2006文献集》整理研究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蜕变(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广东中国人物画研究)/20世纪中叶广东中国画研究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其和//朱宏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352764
开本 32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12.25
丛书名
印张 7.3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