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波德莱尔十论
内容
目录

序言

波德莱尔何以为奇(代自序)

《应和》与“应和论”

 ——论波德莱尔美学思想的基础

 一 波德莱尔的《应和》

 二 “横向应和”与“纵向应和”

 三 “应和论”包含的美学意义

 四 “应和论”包含的伦理意义

波德莱尔“应和”思想的来源

从城市经验到诗歌经验

 一 走向城市诗歌

 二 城市诗歌的审美趣味和现代感受方式

 三 从城市经验到诗歌经验

 四 “恶劣趣味”的工巧

 结语

论《巴黎图画》的“隐秘结构”

 一 《巴黎图画》中的两个系列

 二 《巴黎图画》结构中的回旋特征

 三 一日见永恒:一次精神的历险

 结语

波德莱尔与法国浪漫主义思潮

 一 波德莱尔与浪漫主义时代

 二 波德莱尔对浪漫主义的定义

 三“你找到了让浪漫主义重新焕发青春的方法”

波德莱尔:雨果的模仿者

 一 献给雨果的三首诗

 二 “你在创造一种新的战栗”

 结语

从“桑夫人”到“桑这个女人”

 ——波德莱尔眼中的乔治·桑

 一 “一位很伟大的并的确当此盛名的作家”

 二 “桑夫人骗了我,并未履行诺言”

 三 “桑这个女人”

 结语

“文体场”与文学作品的阅读

 ——兼论波德莱尔“深渊”的文体场意义

“矛盾修辞”与文明的悖论

 一 “矛盾修辞”与“美丑对照”

 二 “呜呼,污秽的伟大!崇高的卑鄙!”

 三 “艺术的二重性是人的二重性的必然结果”

 四 人的悖论与文明的悖论

 结语

普鲁斯特论波德莱尔

附录一 波德莱尔作品汉译回顾

附录二 探索“象征主义”的现代资源

内容推荐

法国20世纪的诗人大家鲜有不提到波德莱尔的。刘波等编著的《波德莱尔十论》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波德莱尔诗歌。认为波德莱尔诗歌在切入生活视角上充满神奇,能在世界的反面去关照世界,在人心的反面去省视人心,在生命的反面去吮吸生命,并能从一种深刻的自省出发对人之本性进行揭示。波德莱尔还是一位有着强烈批评意识的创作者,在表达真挚炽烈情感的同时,始终把“创建一种美学”作为自觉的追求。他的诗篇经常是在巴黎黑暗的陋室中艰难分娩的;在浪漫主义风云激荡的年代,他受到感召,用气血和灵魂写诗,表现对灵性和无限的向往。《波德莱尔十论》对研究波德莱尔、研究法国20世纪诗歌具有一定文学价值。

编辑推荐

波德莱尔的作品充满着不可消解的矛盾和悖论,揭示“忧郁”和“理想”在恶性循环中扭成的死结。他的作品不是安抚性的,而是搅扰人心的。刘波等编著的《波德莱尔十论》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波德莱尔诗歌。本书对研究波德莱尔、研究法国20世纪诗歌具有一定文学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波德莱尔十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波//尹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17132
开本 32开
页数 2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2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072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2
15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