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谁都不容易
内容
编辑推荐

徐泽的《谁都不容易》是一部中篇小说集,由4个中篇构成。其中的三篇是描写底层普通百姓生活的。他们也曾有过幸福、平安的生活,但在经济社会的大潮中,由于文化低、无技能,更被抛到了社会的边缘地带。他们为了生存,苦苦地与命运抗争着。另外一篇是描写反腐斗争的,人物性格复杂,情节曲折,反映出反腐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具有正能量,有进步意义。

内容推荐

《谁都不容易》是一部描写低层普通百姓生活的中篇小说集。《谁都不容易》主要写作者十分熟悉的工厂生活和打工生活,他们为了生存,不断地在社会的底层扎挣,他们也曾有过幸福平和安定的生活,但他们在经济大潮中由于无一技之长,很快被抛到岁月的岸边,不管是忧怨失落还是痛苦徘徊,最终他们还是重新走向生活,用勤俭低贱辛苦的劳动,改变着自己的命运,希望慢慢升起。

作者徐泽总是把自己放低,用一颗温暖的心贴着书中的人物来写,同他们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同忧愁共欢乐。这部小说既好看又好读,人物有血有肉,触及普通人肉体和灵魂的创痛。从疼痛中发现希望温暖的光。

作者把每一个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来写,展现他们的苦乐人生。这里有对低层弱势人们的关注,也有对不良社会的鞭挞,更有一颗赤诚的善良之心。弱势群体值得社会关注,也值得我们大家的关注。小人物的命运,也就是我们的命运。

目录

远方的天空很蓝

病房

谁都不容易

试读章节

远方的天空很蓝

1

生活的路是谁也想不到的,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就拐了个弯儿。

王二那年刚刚过完十六岁的生日,在城里怎么说还应该是个孩子。孩子除了上学就应该无忧无虑地玩耍。十六岁的孩子,应该在青草坪上踢足球,应该拉着女孩的手在阳光下奔跑,应该有了自己的秘密和第一次暗恋,甚至应该头破血流地打架,为了梦想独自远行,或在母亲和外婆面前撒娇;但对王二来说,这一切都快结束了,就像流动的岁月在这里停滞了,一片树叶在河流里打了个旋儿,又飘向了未知的远方。王二父母怕孩子下放农村吃苦,将大儿子王大送到县城渔业大队轮船上学了开机器,现在又要将王二送到一百多里外的海边小镇学手艺。王二见不用上学了,从此再也不用背书考试,像一个被奴役的人彻底解放了一样,有点手舞足蹈欢天喜地的味道。当父母征求他的意见时,王二只说了一个字“好”。

一切就这样定了下来。好在一切都不要王二动手,王二站在旁边看着,他感到很好玩,好像要去远方的不是自己,而是另一个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父亲把被子被单叠起来,用绳子打成十字捆在一起。父亲的一条腿弯曲着压在被子上面,将绳子抽紧,受压迫的被子越来越小,最后将绳子打了一个活扣,能提在手上,也能背在肩上,不太费力。父亲提在手上拭拭,笑了,表示对自己的活儿十分满意。母亲在一边将王二的换洗衣服收拾好,放在一个土黄色的帆布旅行包里,然后用手在上面压了压才将锯齿一样的拉链拉上。帆布包有些旧,但结实耐用。帆布包上印着大上海的图案,有高楼大厦,有大轮船,还有黄浦江。那是王二没去过的地方。对小地方出生的人,上海就是最大的地方,上海就是天堂。天堂多好啊!王二去的地方也有大海,但离上海近吗?王二不知道。脸盆牙膏牙刷和肥皂等杂物用一个大网袋装着。家里还有两个红红的苹果和一个大大的白萝卜,母亲也拿了放在网袋里,说明天留了王二在路上吃。萝卜水分多,止渴。

晚上父母为王二煮了面条,还到卤菜店专门买了王二爱吃的肴肉和卤鸡。母亲把肴肉和卤鸡一块块搛到王二的碗里,让王二多吃,王二大口大口地吃着,最后连面汤都喝干了。王二能吃,父母都十分高兴。剩下的肉菜父亲要吃,却被母亲用筷子挡住了:“留给孩子明天吃了上路,你要吃,我下次再买。”父亲表示理解,刚伸出的筷子又缩了回来。

吃完饭的王二不知干什么好,像一个外人在家里站着。天很快就黑了.屋里淡黄的灯光把人影照到墙上,重叠的人影就有些乱。王二明天还要早起赶路,母亲铺好了被子让王二先睡。王二睡了一会有了尿意,就下床趿着鞋子,走到尿桶前小便。那次小便时间有些长,王二先是将尿液对着尿桶边上猛射,后来又将尿液直接射在尿桶里,尿桶沸腾了,在尿液的冲击下,飞花溅玉,一时十分的波澜壮阔。王二尿完了,学着大人的样子,用手握着那玩意儿抖了抖晃了晃,然后才将宝贝放回裤档里。上床时还对父母神秘地笑了笑,像个刚长大的小大人,这一切都让父母感到满意。

2

道路像波浪一样起伏着,公共汽车像婴儿摇篮一样摇摆不定。黄尘飘飞并扑打着车窗,窗外也没什么好看的,树和农舍以及水牛和田野里的稻草人向车后快速退去,退到远方的一片苍茫里。刚上车还有点新奇,只看了一会儿就使人昏昏入睡。王二没有睡,两眼默默地看着前方,前方也是一片苍茫。远处是看不见的大山和河流,大路上甚至连一个人影也没有,除了荒凉还是荒凉。王二忽然对要去的地方也逐步失去了希望和信心,一种不详的预感像一片乌云笼罩在心头,挥之不去。王二和送他的人都没有言语。王二走时记住了母亲的话,少说话,少做事。要学会叫人,舌头打个滚,叫人不蚀本。在外不比在家,一个人要学会照顾自己。要学会忍让,该花钱就花钱,不能沾别人的光。多给点别人占,那样朋友才会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记住了,千万不要争强好胜,学会以退为进,退一步海阔天空。王二这些都是知道的。王二在口袋里捏了捏母亲在上车时塞给他的十五元钱,其中有五元钱还是一毛二毛的角票,现在在口袋里被王二都快捏出了汗。以后父母不在身边了,过日子就靠自己了,他不好意思再向父母要钱,他要靠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了。

王二还在胡思乱想,长途车却到站了。王二随着下车的人流下了车。也许坐车的时间太长了,王二的腿脚有些麻,王二在坚实的大地上踏了踏,一是踏去了解放鞋上的灰尘,发麻的脚腿也轻松自如了。送他的人拿了被子行李和旅行包就走,王二提着网袋跟在后面,一路无语。连天空和大地也沉寂了,茶缸敲击脸盆的声音格外清脆入耳。下车的人一下走散了,公共汽车绝尘而去,道路一下变得开阔起来,前方隐隐约约能看到农舍和村庄。走了一段路就上桥了,在桥上王二第一次看到了大海。海风吹佛着他单薄的身体,海浪一往无前地向前推进,有几条渔……

P1-3

序言

李敬泽

“中国书籍文学馆”,这听上去像一个场所,在我的想象中,这个场所向所有爱书、爱文学的人开放,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都可以在这里无所顾忌地读书——“文革”时有一论断叫做“读书无用论”,说的是,上学读书皆于人生无益,有那工夫不如做工种地闹革命,这当然是坑死人的谬论。但说到读文学书,我也是主张“读书无用”的,读一本小说、一本诗,肯定是无法经世致用,若先存了一个要有用的心思,那不如不读,免得耽误了自己工夫,还把人家好好的小说、诗给读歪了。怀无用之心,方能读出文学之真趣,文学并不应许任何可以落实的利益,它所能予人的,不过是此心的宽敞、丰富。

实则,“中国书籍文学馆”并非一个场所,它是一套中国当代文学、当代小说的大型丛书。按照规划,这套丛书将主要收录当代名家和一批不那么著名,但颇具实力的作家的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等。“中国书籍文学馆”收入这批名家和实力作家的作品,就好比一座厅堂架起四梁八柱,这套丛书因此有了规模气象。

现在要说的是“中国书籍文学馆”这批实力派作家,这些人我大多熟悉,有的还是多年朋友。从前他们是各不相干的人,现在,“中国书籍文学馆”把他们放在一起,看到这个名单我忽然觉得,放在一起是有道理的,而且这道理中也显出了编者的眼光和见识。

当代文学,特别是纯文学的传播生态,大抵集中在两端:一端是赫赫有名的名家,十几人而已;另一端则是“新锐”青年。评论界和媒体对这两端都有热情,很舍得言辞和篇幅。而两端之间就颇为寂寞,一批作家不青年了,离庞然大物也还有距离,他们写了很多年,还在继续写下去,处在最难将息的文学中年,他们未能充分地进入公众视野。

但此中确有高手。如果一个作家在青年时期未能引起注意,那么原因大抵有这么几条:

一、他确实没有才华。  二、他的才华需要较长时间凝聚成形,他真正重要的作品尚待写出。

三、他的才华还没有被充分领会。

四、他的运气不佳,或者,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写作生涯不够专注不够持续,以至于我们未能看见他、记住他。

也许还能列出几条,仅就这几条而言,除了第一条令人无话可说之外,其他三条都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这些作家深怀期待。实际上,中国当代文学的丰富性、可能性和创造契机,相当程度上就沉着地蕴藏在这些作家的笔下。

这里的每一位作者都是值得关注、值得期待的。“中国书籍文学馆”收录展示这样一批作家,正体现了这套丛书的特色——它可能真的构成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我们不仅鉴赏当代文学中那些最为引人注目的成果,而且,我们还怀着发现的惊喜,去寻访当代文学中那相对安静的区域,那里或许是曲径幽处,或许是别有洞天,或许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书评(媒体评论)

经朋友推荐,在某个冬夜,我读了这部书稿中的一些篇章,那充满激情和忧伤的文字,让我难以人眠,如一盏灯照亮底层的生活。

——贾平凹

我跟徐泽见过一次面,还是我在《雨花》做编辑的时候,只知道徐泽原是写诗歌散文的,最近怎么也写起小说来了。他写了很多,却不急于发表,也不看人的脸色行事。总是写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疼痛。痛且快乐着。一些小说的描写,特别是乡村的描写,写得很美。

——毕飞宇

徐泽的生活是坎坷的,但他在坎坷的道路上一直没有停笔,他从写作中找到了精神支柱……有理由相信徐泽的人生和写作的道路都会越走越坦荡。

——范小青

徐泽说他是个乡下人,东西也写得土。而我感觉他的土更有诗意。他的城市小说有点漂,乡村更实在;我感到他更了解消失的村庄,也许带着爱和泪,乡村的描写就更真实更有意义。好的小说都离不开情感里的乡土,离不开生命的根。

——李佩甫

我只知道,这中间有一些文字真正感动了我,这本书给了我久违的满足,是那种被征服的感觉……

——夏坚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谁都不容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38627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2013283577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4
154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