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子宫到地球的距离(儿童性教育家庭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每个孩子都想知道:我是从哪儿来的?面对这个简简单单的问题,作为父母的你们该怎样回答?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总会在一定时期对有关性的问题特别感兴趣,作为父母的你们又该怎样避免尴尬?

事实上,孩子们最初都是从父母身上学会的爱与被爱,他们成年后对爱与性的理解与表达都是承袭了这些儿时的感受。

作为伴随孩子路成长的最可信赖的人,父母才是孩子最贴心的性教育老师,只是有时需要找对方法和途径。

如果以上这些你都赞同,那么就请你与孩子一起翻开张棻编著的《儿童性教育家庭读本:从子宫到地球的距离》,让一颗精子和一颗卵子带你们去体会一段从子宫到地球的距离吧!也许,你会发现很多事情从此将变得不同……

内容推荐

张棻编著的《儿童性教育家庭读本:从子宫到地球的距离》讲述一个在生命初期体会不到“爱”的孩子,在她将来的生活中也必定无法真正地了解“爱”的含义,也就失去了体会幸福的能力。2-3岁是孩子性教育发展最关键的阶段。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教育和引导,直接影响了她成年后的性攻击和自我保护行为,甚至是性意识和性取向的觉醒。对于处于性萌芽阶段的孩子来说,让她认识到隐私部位的宝贵并保护自己的私密部位不受到伤害是十分重要的。在男孩10岁的时候,是父母对其进行真正意义上性教育的最佳开始时期,因为这时的男孩对女性的情感刚刚开始萌芽,这棵小芽将来会如何发展,会长成一棵什么样的大树,完全取决于爸爸妈妈的举动。在性道德教育上最重要的一条准则便是:任何不以爱与责任为前提的性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一起来翻阅《儿童性教育家庭读本:从子宫到地球的距离》吧!

目录

开篇——生命的诞生是一段奇妙的旅程

男生篇——如果你是男孩

为什么我是男孩

男孩为什么会欺负女孩

我好像有点喜欢她

我的第一次长大

什么是爱,如何去爱

以爸爸为榜样

一生能有多少爱

学会大爱,做一个真正的男人

女生篇——如果你是女孩

女孩之所以为女孩

我为什么会开始礁不起男孩

我喜欢和他一起玩

妈妈告诉我,我是女人啦

什么是爱,我该接受他的爱吗

保护自己不受伤

做一个坚强自爱的女人

孕育篇——为了生命

生命的发生

生命的形成

在妈妈身体里

我的诞生

番外篇——写给父母

理性看待孩子的性别取向

试读章节

无论是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在孩子们长大知事的岁月里,“我从何而来?”这个问题一定会成为他们的困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一直以来却难住了许多爸爸妈妈。在爸爸妈妈也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他们也会问爷爷奶奶同样的问题,并且总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你是用泥巴捏出来的,你是从路边捡回来的,你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你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现在,当爸爸妈妈自己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也许会给出一些更明确的答案:你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你是上天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你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但是,这样的答案对孩子们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无穷的好奇心会继续探究下去:我是如何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我在妈妈的肚子里是什么样子呢?为什么我会长得像爸爸或是妈妈呢?当孩子们发现他们得到的答案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时,他们会陷入更深的困惑。

我是谁?我究竟是怎么来的?

该如何回答孩子的这个问题?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生命。一棵树、一朵花、一只小乌、一只小猫,都是一个生命,人也是宇宙生命中的一员。千百年来,我们在探寻生命的奥妙,直至今天,这些奥妙一点一点地被揭开、被了解。植物是最简单的一种生命结构,它们以种子的传递来繁衍生息,而人作为宇宙中最复杂的生命,其实是以同样的方式生生不息。植物会开花、会结果,果实里的种子经过重新的种植、发育,生长出新的植物,再开花、结果……周而复始。人类的繁衍也是这样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爷爷奶奶有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有了我们,而我们将来也会有自己的孩子……就像一颗颗种子的传递一样,一代代延续下去。

事实上,每个小朋友的诞生,都是爸爸妈妈用爱的力量把你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但是这个过程却比植物的开花结果要复杂得多。我们必须知道的是,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小朋友,都经历了一段很漫长的时间,这个时间从爸爸妈妈小时候,也就是他们还是小朋友的时候就开始了。每一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用几十年的时间创造出来的爱的果实。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一个人类生命的诞生,都是一段从子宫到地球的奇妙旅程。

或许现在,小朋友们已经完全记不起在这段旅程里经历过的风景,但是接下来,在你成长的漫长时间里,爸爸妈妈会带着你们一起,去探究你们所经历过的这段漫长的旅程,你们会惊叹于生命的奇妙与来之不易。

那么,我们旅程的起点是哪里呢?P3-4

序言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撰写的毕业论文课题是《中国未婚先孕的典型案例分析》。还记得当时翻阅了大量的课题资料,做了四万字的读书笔记,并长达两个月奔赴妇产医院进行采访和收集资料。那是七年前,但当时得到的结果已足够令我触目惊心。中国未婚先孕的低龄化和增长趋势己经超出了我能够想象的范围。

在厦门市第一医院,我见到过13岁就独自来到医院做人流的初中女生,熟练地往床上一躺像没事人一样;我也见到过一年做了九次人流的女孩,她只有17岁,子宫内膜被刮到薄如蝉翼,最后被医生告之她已经罹患子宫癌,听到这个消息,她愣了一下,跪在妇产科门口失声痛哭;我还见到过因为清宫不彻底而半夜大出血,送到医院时已经失血过多死亡的女生……太多太多真实的案例摆在我面前,同样身为女人,我为她们心痛。

在写下我毕业论文每一个字的时候,我常常想,她们难道是真的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吗?她们为什么就不能够做到保护自己?记得我采访的那个13岁女孩,她茫然地看着我,仿佛第一次知道有避孕这回事。而当我翻阅大量的数据调查资料,惊人地发现中国的未婚先孕、婚前性行为的比例和低龄程度已经大大超过了我们所一直认为“过度性开放”的西方国家。这还只是7年前,那么现今呢?中国的“性开放”究竟到了怎样的一种程度,而我们的这些孩子们又是否了解这些性知识呢?为什么在我们这个似乎一直以道德礼教教育着孩子、约束着孩子性行为的国家里,还会有这么多孩子因为无知而一再地作出伤害自己的事情?

在我们的学校里,性教育己多次作为一个课程搬上讲台,但大多数学校也只是在孩子青春期匆匆上几堂生理卫生课就结束;在我们的家庭里,家长对于这个问题似乎都是羞于启齿的,我们的父母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性教育。香港去年出版的一本性教育读物甚至也多次被媒体批判为“太过开放”、“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中国的国情的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自古以来关于礼义廉耻的教诲令我们“谈性色变”,许多父母不愿意过于赤裸地与自己的孩子讨论性问题,也不愿让孩子真正地知道性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在大众的观念里,这是不洁的,是不能过早地告之孩子们的。因为规避了性问题的讨论,自然也就规避了性安全的讨论。性传播疾病、未婚先孕的现象比比皆是,而我们的孩子们甚至连避孕是怎么一回事都不知道。

我一直在想,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的孩子们了解性?从一个简单的层面让孩子知道自己究竟是从何而来的?这些年来,我始终在思索这个问题,也在不断地从我的生活中了解中国人的性问题与性趋势,试图找到一种更独特、更新颖的方式,能够创造一本让家长与孩子们都可以阅读的性教育读本。这本书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我希望能够用一种童话式的笔触,通过一颗精子和一颗卵子的眼睛,来进行一次人类繁衍的旅行。我的主人公是两个孩子,而他们体内的精子和卵子将随着他们一起渐渐长大,一点点体会性发育、性成熟的过程,最后通过性行为再度创造出一个新生命。我尽最大的努力将人类繁衍最重要的课题——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写得如童话般优美。希望每个人在读完这本书之后,都会记住我们是一颗如同浮游于海洋中的精子和一颗有着美丽带状冠漂浮的卵子的结合体,我们的生命旅程是奇妙的、复杂的、来之不易的,这是一个美丽的过程,我们要珍惜生命的美好,也要慎重地对待每一个生命的诞生,要严肃地带着一颗富有责任感的心来看待每一次生命创造的旅程。

希望我能够用这种童话般的心情,教会孩子懂得爱,并知道如何去爱,让孩子们认识到,任何美好的性行为都应该是建立在爱与责任的基础上的,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爱,对生命的尊重。我也希望父母们能够通过这本书,找到和孩子交流性问题的方式,能够更加大方地、自然地与孩子讨论性问题,成为孩子早期性教育课程中最好的老师。希望一种新的性教育模式能够以此开始,也希望中国的性教育能够在未来更加完善,中国青少年的性问题能够从此减少。

我的名字是作为此书的唯一作者出现在封面上的。的确,我是此书的作者及主要构思者,但在整本书的创作过程中我也要感谢许多朋友对我的慷慨帮助。

感谢知名影评人、导演江小鱼先生,因我的书名得于他的灵感。感谢相识25年的至交好友李琳、邓欢,她们为这本书提出具有价值的思路和建议,并不断地鼓励我将作品更加完善。感谢我的知己王颢哲,他以他的热情感染我、支持我,给予我强大的精神力量,帮助我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作家绝望发作期”,才使这本书得以顺利完成。感谢我的父亲张统森先生及母亲邓玉娇女士,他们对我的教育让我明白生命与责任的重要性,这也成为此书创作的基础;同时我的父亲教给了我比这一切更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如何去爱。此外,我还要感谢为我的研究与创作作出了贡献及支持的朋友:张磊、鲁鑫,韩颖、韩梅、黄月、程晓鹏、龙舒、吴暇、刘庆逊、陈京、邢雷、郭显、李德佳、刘若汀、荣睿、吕行、栗嵬、罗晓珍、冼嘉宁、王啸。是你们无私的支持与帮助,使这本书得以问世。

最后,还要感谢每一位读这本书的朋友,愿你们能够带着愉悦的心情读完这本书。

我们每一个美好生命的诞生,都要走过一段从子宫到地球的距离。这段距离有多漫长,人类的生命就有多美好。下面,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将开启这段人类生命的奇妙旅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子宫到地球的距离(儿童性教育家庭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棻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环境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110138
开本 32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2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79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