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上中下)(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周宁编写的《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上中下)(精)》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最终成果。由20世纪初戏曲改良运动与西方戏剧译介发动的中国现代戏剧理论与批评,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其中重大理论问题的提出、戏剧基本理论的译介与建设、围绕着时代精神命题展开的戏剧批评与对艺术形式的持续不断的探索,赋予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以独特的思想轨迹与特色,指向中国现代戏剧理论体系的建立与现代戏剧批评传统的形成。本书系统研究了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并将对20世纪中国戏剧戏曲学研究作学术史的回顾。研究内容分六部分:一、现代戏剧理论批评的奠基:改良戏曲创立话剧;二、走向成熟的现代话剧理论与批评;三、国家戏剧的方向:戏曲现代化与话剧民族化;四、国家戏剧的意识形态理论;五、回归戏剧本体的理论与批评;附录、中国现代戏剧戏曲学研究。

目录

导论

 一、政治化与美学化:戏剧观念的正题与副题

 二、现代化与民族化:戏剧观念的坦途或迷途

 三、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戏剧观念的立场或方法

第一章 戏曲改良思潮和现代戏曲理论的奠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晚清戏曲改良理论

 第三节 戏曲本体论

 第四节 早期的新旧剧探讨及戏曲曲改良理论

第二章 戏曲的现代化:“五四”戏曲论争与现代戏曲观念的确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五四”戏曲论争

 第三节 戏曲改良论

 第四节 戏曲本体论

 第五节 戏曲创作论

 第六节 表演艺术理论

 第七节 戏曲大众化理论

第三章 从“新剧”到“国剧”:现代话剧批评的发端与问题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早期“新剧”批评

 第三节 南开新剧团:“纯艺术之戏剧”与“写实主义之真精神”

 第四节 《新青年》派:“纯粹戏剧”与“易卜生主义”

 第五节 “国剧”:融通中西古今的国民戏剧理想

第四章 从“爱美剧”到“民众戏剧”:现代独立戏剧观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爱美的戏剧”:建立以“真戏剧”为核心的现代戏剧体系

 第三节 “到民间去”:民众戏剧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节 “促进光明的社会”:学校戏剧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第五节 让剧运散发“异彩”:农民戏剧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第六节 “走向血肉相搏的民族战场”:为抗战服务的戏剧萌发

第五章 谈剧亦有专门学:现代话剧理论的引进与建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西方戏剧理论的译介与研究

 第三节 走向成熟的话剧理论

 第四节 走向成熟的话剧批评

第六章 “为真理服务到底”:革命现实主义的批评实践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集结向左翼:从大众戏剧到左翼戏剧

 第三节 剧作者的诗意辩白

 第四节 革命现实主义的强势评论

 第五节 在革命现实主义教条之外

第七章 以救亡为主潮:戏曲演进的民族主义动力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两种不同的戏曲观

 第三节 以救亡为主旨的戏曲创作论

 第四节 旧剧改革论

 第五节 戏曲艺术的特征及美学价值

第八章 以救亡为主潮:确立“民族化”的话剧存在形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为抗战建国服务”:关于戏剧“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第三节 从历史构筑意识形态:关于“历史剧问题”的讨论

 第四节 “政治正确”与“表现人性”的博弈:关于《野玫瑰》的批评

第九章 台湾戏剧:从日据时代到国民党统治初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日据时期的戏剧状况

 第三节 从“去皇民化”到“再中国化”:台湾的冷战戏剧

第十章 革命古典主义:意识形态主导的戏曲观念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革命古典主义的戏曲观

 第三节 延安文艺整风运动后的旧剧改革论

 第四节 以配合政治任务为核心的戏曲创作论

 第五节 新秧歌剧论

第十一章 “推陈出新”:戏曲改革理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政治工具论和传统戏曲危机

 第三节 对于传统戏曲的阐释

 第四节 禁戏政策与纠偏措施

 第五节 国家政权对戏曲现代戏的吁求

第十二章 “北焦南黄”:探索中国的演剧理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导演中心论

 第三节 从形成“心象”到创造形象

 第四节 话剧民族化

 第五节 斯坦尼或布莱希特:演剧观的两种选择

 第六节 从“三大体系”到“写意戏剧观”

第十三章 “筑就我们的国家”:新中国戏剧批评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戏剧担负“国家艺术”使命

 第三节 “推陈出新”:一个“本土”的现代性方案

 第四节 “(反)历史主义”史剧观:空间的时间化

 第五节 “写意”戏剧观与话剧民族化:西方的脉络

第十四章 “样板戏”:戏剧作为一种国家艺术意识形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不破不立:从艺术批评到政治批判

 第三节 走“现实革命题材”之路

 第四节 塑造纯正完美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第五节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形式创新

第十五章 二度西潮:台湾的现代主义戏剧思潮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回归戏剧本体的思考

 第三节 台湾探索戏剧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节 重构台湾剧场美学

第十六章 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探索戏剧的观念与实践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最初的论争:超越政治工具论?

 第三节 反思与突围:走出易卜生——斯坦尼体系的强势话语

 第四节 借鉴与探寻:对于话剧新的表现形式的探索

 第五节 回归戏剧本体:从戏剧观大讨论到戏剧本体理论研究

 第六节 尾声或先声:关于理论探索的反思

第十七章 异类空间:中国戏剧的跨文化书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剧作评论

 第三节 演出评论

 第四节 翻译剧评论

参考文献

作者撰稿分工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上中下)(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881611
开本 16开
页数 129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164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2.738
CIP核字 2013229501
中图分类号 I207.309
丛书名
印张 85.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8
177
9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3: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