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的《变色龙(全译本)》作于1884年,作品发表前,正是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1881)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一层面纱。1880年成立的治安最高委员会头目洛雷斯·麦里可夫后来当上了内务大臣,这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人民称他为“狼嘴狐尾”。这时的警察再不是果戈理时代随意用拳头揍人的警棍了,而是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
图书 | 变色龙(全译本)/世界经典文学名著 |
内容 | 编辑推荐 契诃夫的《变色龙(全译本)》作于1884年,作品发表前,正是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1881)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一层面纱。1880年成立的治安最高委员会头目洛雷斯·麦里可夫后来当上了内务大臣,这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人民称他为“狼嘴狐尾”。这时的警察再不是果戈理时代随意用拳头揍人的警棍了,而是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 内容推荐 契诃夫的《变色龙(全译本)》讲述的是一件发生在街上的小事。首饰匠赫留金被一只狗咬伤了,奥丘梅洛夫警官在处理这件事。一开始,警官答应要处死这只狗,严惩狗的主人。但一当人群中有人说这是将军家的狗时,警官立刻换了脸色,指责赫留金故意伤狗在先。后来又有人说那不是将军家的狗,警官马上又变了嘴脸,又说要严惩这只狗和它的主人。这只狗的主人到底是谁,人们观点不一,警官的脸色也随之像变色龙似的变来换去。 《变色龙(全译本)》故事的情节与描写颇为有趣,其中奥丘梅洛夫警官那变色龙似的两面派嘴脸更是叫人难忘。有人说那不是将军家的狗时,他摆出一副警官的威严;有人说那就是将军家的狗时,他有“和颜悦色”,说小狗乖巧,赫留金惹事。井官表面上看似在不断为自己开脱困境,实际上与小丑的滑稽表演没有多大区别。遇到上级便“和颜悦色”,阿谀奉承的两面派作风显得是如此虚伪,像见了主人伸出流满口水的舌头,晃悠着尾巴装出一副“可爱”相的狗一样遭到人们的鄙视与嘲笑。 目录 变色龙 一个时髦青年的惨痛的忏悔 普里希别耶夫中士 捉弄 相识的男人 歌女 演说家 彩票 名贵的狗 苦恼 小官吏之死 乞丐 运气不济 在钉子上 识字的蠢人 宝贝儿 六号病房 哼,这些乘客们! 嫁妆 跳来跳去的女人 药内奇 出诊 在催眠带表演会上 在钉子上 窝囊 拔萝卜 末婚夫和爸爸 试读章节 普里希别耶夫中士 “普里希别耶夫中士!你被指控于今年九月三日用语言和行动侮辱本县警察日金、村长阿利亚波夫、乡村警察叶菲莫夫,见证人伊凡诺夫和加夫里洛夫,以及另外六个农民,而且前三人是在执行公务的时候受到您侮辱的。你承认自己犯了这些罪吗?” 普里希别耶夫是一个满脸皱纹的退伍中士,圣者一张好像有刺的脸。这时候他垂下两条胳膊,两只手贴在裤缝,发出闷声闷气的沙哑声音,回答时咬清每一个字的字音,好像是在发布命令似的: “长官,调解法官先生!当然,要求双方陈述当时的各种情况,法院是有理由根据法律的一切条款这样做的。有罪的是另外哪些人,而不是我。一具死尸引起了整个事件——祝他的灵魂升入天堂!我同老婆安菲莎三号那天正心平气和、规行矩步地走着,可是抬头一看——一大堆各式各样的人聚集在河岸上。我要请问:老百姓有什么权利聚集在这个地方?这是什么原因?难道律书上写着了老百姓可以成群结伙走动吗?我喊了一声:散开!我就动手推那些人,叫他们散开,要他们各自回家去,我还下令乡村警察揪住他们的脖领把他们轰走……” “请容许我插一句话,你得知道,你既不是本县警察,也不是村长,难道赶散人群这种事要让你来做吗?” “他管不着,管不着!”从审讯室里的各个角落里响起人们的喊叫声,“他简直闹得人没法活了,大人!我们已经受他的气有十五年了!自从他脱离军队回到家那时起,他就一直骑在大家的脖子上,这弄得大家恨不得远远逃离村子才好。大家可真是被他害苦了!” “就是这样的,大人!”村长作证说,“我们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在抱怨。说什么也没法跟他一块儿生活下去了!不管我们是捧着圣像去教堂,还是举行婚礼,或者,举例说吧,出了什么事故,他处处都管,还大声喊叫,吵吵闹闹,他老是叫人家规规矩矩。他揪小伙子的耳朵,跟踪监视婆娘们,生怕她们出事,好像他是她们公公似的……前几天,他跑遍全村所有人家,命令大家不许唱歌,不许点灯。他说,法律里没有规定可以唱歌。” “请等一下,待会儿您还有机会发表言论,”调解法官打断他的话,“现在,让普里希别耶夫继续讲下去。您接着说,普里希别耶夫!” “是,先生。”中士声音撒呀地说,“您,长官,刚才说到,赶散人群是一件与我毫不相干的事情……好,先生……可要是民众闹事呢?难道可以容许老百姓胡闹吗?哪一部法典里写着可以放任老百姓胡来呢?这种情况我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先生。要不是我把人群赶散,让他们瞧瞧厉害,谁又能在面对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挺身而出呢?谁也不懂现行的规章秩序,长官,我完全可以肯定地说,知道怎样对付普通老百姓的全村只有我一个人,而且,长官,没有什么是我弄不懂的。我是中士军官而不是庄稼汉,是退役的军输给养员,在华沙的司令部当过差,先生。这以后,不瞒您收,我堂堂正正退了伍,进了消防队,先生。后来因为病后身体不好,我又离开了消防队,给一个古典男子初级中学守了两年的大门……没有什么规章秩序是我所不知道的,先生。可是庄稼汉都是啥也不懂的粗人,他们就应该听我的,因为那对他们来说是有好处的。就说说眼前的这件事情吧……我是驱赶了人群,可是在河边沙地上却躺着一具从水里打捞起来的死尸。我请问:尸体凭什么躺在这个地方?难道这合乎规矩吗?县警察管什么的?我说了:你这个县里的警察为什么不履行自己的职责,把这件事情向上级报告?也许这个人是投河自尽淹死的,但也许这案子带点西伯利亚的气味:说不定是一桩刑事凶杀案……可是本县警察日金只顾抽他的烟,而对这件事情满不在乎。他还说:“这个跑来指指点点的人是谁?他是你们这儿的什么人?难道离了他,我就不会办事了?”我就说:“既然你只知道不管不问地站着,可见你这个傻瓜就是不会办事,什么也不懂。”他说:“这件事我昨天就报告给了县警察局长。”我请问:干什么报告县警察局长?这是根据哪部法典的哪一条?碰到有人淹死、上吊这类的案子,或者诸如此类的事,难道归县警察局长办理吗?我说,这是刑事案件,民事诉讼……我说,眼下得赶紧派专人呈报侦查员先生和法官们。我还说,你首先就得写份报告,送到调解法官先生那儿去。可是他这个本县警察,光是和那些庄稼汉也一样听着笑。大家都笑,长官。我可以对天起誓,我说的都是事实。喏,这人笑了,那人笑了,日金也笑了。我说,你们干吗龇着牙笑?不料县警察开口说:“调解法官管不着这类的案子。”我一听这话,简直火冒三丈。县警察,你是说过这话的吧?”中土转身问县警察。 “说过。” “大家都听见你当着所有老百姓的面说出这种话来:“调解法官管不着这类的案子。”大家都听见你说过这种话……长官,我顿时火冒三丈甚至吓着了。我说:“你再说一遍,坏蛋,把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他就把那句话又说了一遍……我跑到他跟前。我责问:“你怎么能这样说调解法官先生?你这个本县警察怎么能反对官府呢?啊?”我还说:“你知道吗?调解法官先生只要高兴的话,凭你这句话他们认定你行为不端,就可以把你这个不可靠分子送到省里的宪兵队去!你知道吗?调解法官先生会因为你这些带有政治色彩的话把你发配到什么地方去?”可是村长说话了:“调解法官根本就不管他职权以外的事情。只有小案子才归他审。”大家都听见他说这样的话了……我就说:“你怎么敢蔑视官府?嘿,你不要跟我开玩笑,否则,老弟,事情可就要不妙了!”想当初我在华沙当差,或者在古典男子初级中学当门卫的时候,只要一听到这类不成体统的话,就看大街上有没有宪兵。“老总,”我喊,“你上这儿来!”我就把事情一字不差地都报告他。可是在存在,你去跟谁说呢?我心里的火就上来了。一想到如今的老百姓放肆得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而且以下犯上,我就起得抡起胳膊给了他一下……当然我没有使什么大力气,真的,就这么轻轻地打了一下,让他不敢再用那样的话说长官……本县警察却给乡长撑腰。于是我也给县警察来了一下……这样大家就乱打了起来……我一时性起,长官,嘿,不过话说回来,不这样也不行。你要是见着蠢人不打他,那就昧了良心了。何况遇到人命案子……民众闹事……” “容我插一句嘴!民众闹事自会有人管。本县警察,村长,本村警察就管这种事……” “县警察管事情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县警察还如我这么明白事理……” “可是你得明白,这这事情根本就跟你毫无关系!” “什么,先生?这件事怎么会跟我无关?荒谬,先生……有人胡作非为,还样的事情跟我无关!要我称赞他们还是怎么的?他们刚才向您抱怨我禁止他们唱歌……可是唱歌能给人带来什么好处吗?他们放着正经事不干,就知道唱歌……还有,他们养成风气,晚上点着灯闲坐着。应该躺下睡觉才对,可是他们又说又笑。这事我都记下来了,先生!” “你记了些什么?” …… P10-12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变色龙(全译本)/世界经典文学名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俄)契诃夫 |
译者 | 陈香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60381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6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8 |
CIP核字 | 2012319198 |
中图分类号 | I512.44 |
丛书名 | |
印张 | 1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28 |
宽 | 149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