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重构我们的文学图景(70后的文学态度与精神立场)
内容
目录

上篇 批评家

贺桂梅:重返80年代,打开“中国”视野

刘复生:文学研究的历史能动性

李云雷:从“纯文学”到“底层文学”

罗小茗: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

董丽敏:文学研究的性别视野与媒介维度

霍炬:知识分子的理论与实践

吴志峰:文学批评的实践意识

乔焕江:文化研究的“用”与“途”

鲁太光:被“革命文学”和“十七年文学”照亮

郑国庆:追问“现实主义”

曹清华:直面左翼与鲁迅

张屏瑾:我们今天如何重新理解上海

霍俊明:当代诗歌的困境及其可能性

张硕果:新中国电影的文化政治与现代性经验

张永峰:探寻民间文化、赵树理的现代性价值

张丽军:乡土文学的远眺与新世纪文学的近观

下篇 作家

阿乙:另类的灰

石一枫:为新一代顽主留影

鲁敏:与小说跳一场危险的舞

付秀莹:城市与乡村的不同的诗意与想象

吴君:小人物的生活写不完

徐则臣:闷头干活的“70后”

张楚:黑暗中的舞者

陈集益:忠实于身份与记忆

杨遥:文学的路是最近的路

肖江虹:探索写作的多种可能性

海飞:小说加剧本,手持“双刃剑”

张猛:坚持自己艺术梦想的道路不会改变

后记

内容推荐

《重构我们的文学图景:70后的文学态度与精神立场》由徐志伟、李云雷等编著。

在当代文学生活中,“70后”批评家、作家正日益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重构我们的文学图景:70后的文学态度与精神立场》从诸多“70后”批评家、作家中抽样选取二十八位进行访谈:一方面,力图从不同的角度探寻这一代人的文学观念、精神立场的生成及演进历程;另一方面,也力图以此为侧面,呈现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

编辑推荐

在当代文学生活中,“70后”批评家、作家正日益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尽管他们大多不愿意刻意建构自己的代际身份,甚至对“70后”这样的代际概念也不以为然,但我们还是能从他们风格迥异的书写中看到大致相近的文学姿态与精神立场:一方面,他们都对80年代所确立的“纯文学”观念有所反思;另一方面他们也都积极探索文学重新介入现实的可能性。可以说,他们对文学的重新理解和想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推动了当代文学发展史上一次值得注意的文学转型和范式分野。

收入徐志伟、李云雷等编著的《重构我们的文学图景:70后的文学态度与精神立场》的访谈曾先后在《艺术广角》、《北京青年报》、《文艺评论》、《现代中文学刊》等报刊发表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重构我们的文学图景(70后的文学态度与精神立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志伟//李云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23993
开本 16开
页数 3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7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