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剧院情史
内容
试读章节

神经衰弱症发作

事情在于,我恨透了我在《河运报》社担任的阅览室管理员职务,所以往往在夜里,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在我低矮的阁楼里写小说。

写小说起念于有天晚上,我做了个忧悒的梦,梦见了我出生的城市,白雪,严冬,内战……梦中刮着无声的暴风雪,之后出现了一架陈旧的钢琴,钢琴旁人影幢幢,而这些人早已谢世。在梦中我突然感到无限的孤独,开始可怜起自己来,醒来满目泪痕。我打开悬在桌上那盏蒙满尘埃的电灯。它照亮了房里的一副寒碜景象——廉价墨水瓶,几本书,一沓旧报纸。我左腰受弹簧的挤压又酸又疼,心里揣着恐惧,我觉得我就要在桌子跟前死去了。出于恐惧我甚至发出可怜巴巴的呻吟,目光向四下搜索,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将我拯救。果然,我找到了救星,我从大门口捡回的老猫轻轻喵了一声,第一个做出反应。一分钟后它已坐到报纸上,瞪起圆眼问道:出什么事了?

这只精瘦的烟黄色畜生当然希望我俩相安无事。说实话,我若有三长两短,谁来喂它呢?

“我神经衰弱症又发作了,”我对猫说,“这病跟我结下了不解之缘,发作愈来愈频繁,最终非把我吞下不可,但暂时还能活得下去。”

整个楼房都沉入酣梦。我瞧了瞧窗外,对面五层楼扇扇窗子都没有亮光。我倏地想象,这不是楼房,而是行驶在暗空下的艨艟巨舰。想象使我转忧为喜,心也就慢慢平静下来,母猫也合上了眼睛。

就这样,我写起了小说,写那昏蒙蒙的大风雪,力图描绘台灯下钢琴的熠熠侧影。我虽没成功,却憋了股倔劲。

白天我尽可能在我那份不情愿的工作上少花气力,得过且过,一有机会便借故请假。当然他们不信,因而常闹不愉快。我等待夜晚的到来一如小伙子等情人幽会。我诅咒的卧室不再那么刺挠人了。我坐到桌边……好问事的瘦猫坐到报纸上。又因它对小说特感兴趣,企图从报纸改坐到我写好的底稿上,我不得不拎起它脖子放回原处。

有天晚上我一抬头,愣住了:艨艟巨舰不再飞驶,还是原来的楼房,天光已经透亮,灯光不再灿灿,而是使人讨厌。我灭了灯,让寒碜的房间落在晨曦之下。院中柏油地上各种毛色的公猫在无声地徘徊,纸上一个个字迹没有灯光也辨认得出了。

“上帝啊,已是四月了!”我喟叹一声,不由害怕起来,于是写了个斗大的字:完。

冬天已经结束,暴风雪已经了结,寒冷已经过去。经过一冬,我丧失了本就不多的熟友,衣服也已磨烂,常常闹起风湿痛,以至三分像人,七分像鬼。至于说三分像人,因为我坚持每天刮脸。

想着这一切,我把母猫放进院子,自己倒头睡觉。一冬天来找唯一一次酣睡无梦。

小说需花许多时间修改,许多地方应予删除,许多词句应作更动,按理,是件费时费力却必须做的工作。

但我偏偏随心所欲,修改六页后我招来客人——两名《河运报》记者,几个和我一样的小职员和他们的妻子,外加两位文学家:一位是年轻作家,短篇小说写得非常机灵,另一位是见多识广的老滑头。

一晚上我读了所写长篇的四分之一左右。

夫人们听我朗读听得直打盹儿,乃至我心里很过意不去。不过记者和文学家倒还坚强,能挺得住。他们提出的意见真诚、严厉,现在想来,甚至非常公正。

“问题是您那语言!”老文学家(也就是我说的老滑头)说道,“语言太糟糕,不登大雅之堂!”

他喝下一杯伏特加,吞下一条沙丁鱼。我给他满上第二杯,又一饮而尽,随后咬了一口香肠。

“应多使用借喻!”他咬了口香肠后说。

“是啊,”年轻文学家彬彬有礼地赞和,“语言是贫乏了些。”

两名记者不出声,只同情地点了点头,喝下杯中酒。夫人们没有点头,没有说话,坚决拒绝我专门为她们准备的甜酒,也和男性一样喝了伏特加。

“怎能不贫乏呢!”老作家说,“借喻像衣衫,人没它,就成了光裸裸、赤条条的,务必记住,老弟!”

“老弟”一词,当然是冲我说的,我不由得身子凉了半截。

P8-10

目录

探访布尔加科夫之墓(代序)

剧院情史

一个死者的笔记

前言

奇遇之初

神经衰弱症发作

自杀

命悬一线

非同小可

平地风波

无题

金骏马

开始了

脱衣室即景

认识剧院

西夫采夫胡同

洞察真情

神秘的奇迹创造者

无题二

美满婚姻

序言

探访布尔加科夫之墓

八十年代末,我曾去莫斯科新圣母公墓参观。这是俄国和苏联著名文化人士如果戈里、契诃夫、法捷耶夫等,以及苏联政界、军界名流如斯大林夫人、莫洛托夫夫妇和赫鲁晓夫等的永眠之地,久以墓碑、墓碣、墓饰雕刻精美而闻名遐迩。进去一看,果然如此。满目都是气派不凡的大理石、花岗石坟墓和死者的石像。可是在此墓葬群中却有一个土坟,唯一的一个土坟,显得分外触目,走近一看,黑油油的长方形土坟上,赫然放着三束红玫瑰。那天莫斯科彤云密布,寒风萧萧,还飘着稀疏的雪珠,这反使那三束玫瑰益发鲜艳欲滴。坟后简朴的墓碑上简朴地刻着“布尔加科夫之墓”数字。我伫立坟前良久,心想这座土坟岂不是布尔加科夫一生为人的写照,起于泥土,归于泥土,如泥土一样肥沃、朴实、恒久。所以在他谢世四十余年后,他的读者还来他坟前献上鲜花。我没有带花去。我奉上了一瓣心香。

驱车返旅舍途中,我沉浸在沉思之中。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力量支持这位作家在明明知道他的作品不可能演出、不可能出版的情况下,于长达十年的时间内,力疾撰文,直至生命的蜡炬成灰?现在我悟出来了,是信心,是对未来的信心支持着他。伟大的作家总是站在时代的巅峰之上。他们是能穷尽千里之目的。

戴骢

内容推荐

米·布尔加科夫晚期力作!  作者戏剧生涯的艺术缩影,叙述大作家本人与大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交锋史。

《剧院情史》具有明显的自传性质,小说主人公马克苏多夫实际上便是布尔加科夫本人,独立剧院即莫斯科艺术剧院,而剧院领导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分明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化身。

编辑推荐

大作家本人与大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交锋史!

  珍贵写实之作,大师挖苦大师,别开生面,令人忍俊不禁。

米·布尔加科夫编著的《剧院情史》包括马克苏多夫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的经历,包括写作、朗诵会、评论家的反应等等情况,另外,在报社和剧院,主人公也有一系列令人忍俊不禁的遭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剧院情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米·布尔加科夫
译者 石枕川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70761
开本 32开
页数 1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5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
CIP核字 2014094975
中图分类号 I512.45
丛书名
印张 5.8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0
14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3: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