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青、张斌主编的《法律社会学评论》以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考察、研究面向中国现实的法律问题。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法律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当前法律社会学热点专题探讨;法律社会学经典论著评析等。本书的特点在于研究法律社会学前沿问题,学术性、实务性并举。
图书 | 法律社会学评论(第1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瑜青、张斌主编的《法律社会学评论》以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考察、研究面向中国现实的法律问题。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法律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当前法律社会学热点专题探讨;法律社会学经典论著评析等。本书的特点在于研究法律社会学前沿问题,学术性、实务性并举。 内容推荐 《法律社会学评论》秉持社会进步与法律发展同步的视野。以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考察、研究面向中国现实的法律问题。《法律社会学评论》每年出版,每卷的主题有所不同,但都是法律研究和实践中的热点讨论。 《法律社会学评论(第1辑)》组编有六个方面,其一学术专题研究,其二法院专题研究,其三检察专题研究,其四纠纷与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其五学术书评,其六会议综述。《法律社会学评论(第1辑)》作者李瑜青、张斌都是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或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各篇文章侧重不同,但都深入地反映了在法律社会学视角下对法学理论、法律问题的独特思考。 目录 [学术专题研究] 法律与文化互动的三点思考 ——以传统儒学与中国法治建设关系为切入点 论和解公诉程序的完善 刑事和解的文化之维 社会公众对法律人的信任问题探析 ——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 [法院专题研究] 论基层法院司法公信力第三方评估机制的构建 司法如何保护婚姻 ——基于离婚案件二次起诉现象的分析 司法沟通的语境、修辞与转换 调解考核制度的设计与功能悖论 公开民事裁判文书中个人信息的识别与保护 人民法院协调处理行政案件的实践逻辑与反思 [检察专题研究] 关于加强整治新建城区社会治安的调研报告 ——以N市L城区D片区作为调研样本 A市B县检察院抗诉案件调查与反思 ——以2008—2012年抗诉案件为实证研究 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之羁押执行交付问题研究 [纠纷与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基层民主协商制度研究 论转型乡土社会的司法策略 ——以重庆市L村为例 纠纷解决的城乡差异 ——基于“CGSS”数据的分析 [学术书评] 转型之惑与实践之学 ——评李瑜青教授《法律社会学教程》一书 中国法社会学的理想图景 ——读郭星华《法社会学教程》 由西向东、由理论迈向实践 ——评汤唯《法社会学在中国——西方文化与本土资源》 法社会学中国化研究的理论自觉 ——兼评高其才教授的《法社会学》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法律社会学解读 法治中国的“西体中用”之道 ——读周大伟先生《法治的细节》一书有感 [会议综述] 传统法律文化的当代意义 ——“当代法治发展与传统法律文化价值”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保障的理论建构、制度设计与区域经验 ——“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保障”研讨会综述 [征稿启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法律社会学评论(第1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瑜青//张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8390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3 |
出版时间 | 2014-06-01 |
首版时间 | 2014-06-01 |
印刷时间 | 2014-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4 |
CIP核字 | 2014091840 |
中图分类号 | D90-052 |
丛书名 | |
印张 | 2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66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