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流浪歌手的回忆
内容
编辑推荐

《流浪歌手的回忆》讲述的是流浪歌手与美国驻华女记者的励志爱情故事。

在《流浪歌手的回忆》这部作品里,刘健依旧采用他所擅长的第一人称叙事手法,通过文字和歌曲的双重形式,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为何成为流浪歌手、梦想与爱情的矛盾、流浪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他对当下中外社会现实的一些力所能及的思考。

内容推荐

《流浪歌手的回忆》是本奇特的书,刘健是个执着的人。这本《流浪歌手的回忆》的奇特之处在于,每个故事都是一首歌曲,书中附有中英文歌词。更为奇特的是,还有同名唱片与图书一起上市发行。

《流浪歌手的回忆》的主线索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这部作品里,刘健依旧采用他所擅长的第一人称叙事手法,通过文字和歌曲的双重形式,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为何成为流浪歌手、梦想与爱情的矛盾、流浪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他对当下中外社会现实的一些力所能及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流浪歌手的回忆》尚未上市,英文版权已经被美国的代理公司购买。

目录

第一章 开篇

 1.开篇1

 2.开篇2

第二章 亲人篇

 3.奶奶

 4.爸爸

第三章 城市篇

 5.北京

 6.上海

第四章 人物篇

 7.农民

 8.祖国啊,他只是个摆小摊的

第五章 爱情篇

 9.失眠

 10.刻骨铭心

附录

 回答德国电视广播一台

 录音记

 唱片信息

试读章节

我叫刘健,我是个唱歌的,生下来就是。

当我降临这个世界,发出了嘹亮悠扬的初啼。

妈妈说,我的初啼,是她所听过的最好听的歌曲。

渐渐地我长大了,随之我上了学。我只是音乐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每当老师教完歌曲,问同学们谁愿意站起来唱一遍,我总是第一个自告奋勇地挺身而出。

我第一次把音乐当作正经事儿干,在初中。那年我13岁,喜欢上了一位女生,主要原因是她过于早熟。不只是我,很多男生喜欢她。追求者众,各路好汉各显神通。有人送玫瑰花,有人送布娃娃,有人送肉包子,还有人送她胸罩、内裤、卫生巾、长筒丝袜等等。常规招式都被人用过,我决定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她写首歌,出奇制胜。

我开始为那女生写歌,歌词很快写好,剩下的事情便是谱曲了。为此我哼哼了好几天,怎么都无法哼出一首完整歌曲。常常是今天能哼出来的,明天就哼不出了,后天突然又哼了出来,却发现跟前天的旋律有些不大一样。为情所困的我不肯罢休,买了几本关于如何作曲的书。书上说,作曲除了要有音乐天赋之外,还需要学会使用和声乐器,吉他或者钢琴,用来记录旋律走向。天赋看不见也摸不着,也许我有。我去了乐器店,问吉他多少钱,他们说最便宜的八十。对那时的我而言,八十已是巨款。

我向父母寻求支援,妈妈不同意,说弹吉他会影响我的学业。其后,我几乎是每天都在琢磨,如何才能弄到八十块钱。为此我想了很多,甚至想到了偷盗和抢劫,好在妈妈最终让我的梦想实现。十四岁生日到来之际,妈妈问我想要什么礼物,我把吉他脱口而出。妈妈还是不肯,还是说弹吉他会影响我的学业。我说如果没有吉他,影响的不只是我的学业。为了证明我的理论,我开始用退学和跳楼把妈妈威胁。面对我的强硬态度,妈妈选择了妥协,给我买了把吉他,包括几本《吉他入门》之类的教材。

吉他到手,我立即就投入了刻苦学习之中。记得在刚开始弹吉他的那两个月里,我的指尖上磨出了好几个血泡,破了又起,起了又破,直到磨出老茧,才感觉不到疼痛。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多月过后,依靠着教材指引,我学会了弹吉他。随之,我开始尝试着给那女生写歌。歌还没写好,那女生转了学。由于不堪忍受我们这帮坏小子的轮番骚扰,她父母把她转到了另外一个县城。

吉他没能帮我将那女生拿下,但却让我有了日后女友。

这是后话,先按下不表,接着说我的中学时代。

吉他的到来,影响了我的学业。

更为严重的是,还影响了我的价值观。

如果没有吉他,我的今天绝不会是现在这样。

由于吉他,我比以前更加关注音乐。通过了解我发现,音乐家的生活大都是放荡不羁、丰富多彩,有的还充满传奇。我开始向往那种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生活,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背上吉他,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仅仅是向往而已,我并没去做,直到摇滚乐进入我的生活。

那年我十六岁,勉强上了高中。一个春光灿烂的上午,学校门口突然来了几个留着长头发的年轻人,穿着裸露膝盖的破牛仔裤,头上绑着色彩鲜艳的发带,抱着吉他,坐在地上放声歌唱。在他们面前,摆放着一大堆磁带和英文杂志。磁带都是坏的,好像是被锯过。杂志封面上印的那些外国人,也是抱着吉他,像他们一样穿着破裤子,留着长头发。虽然人种不同,但眼前这些年轻人的气质,跟杂志上那些颇为相似。此前我只在电视上的外国电影里见过这种人,没想到中国也有,而且就在我面前。仅仅是他们的这身打扮就足够招惹我了,何况他们的吉他弹得又是如此之棒、唱的歌是如此好听,我跟他们坐在了一起。

一曲终了,我问他们唱的是谁的歌,他们指了指面前的地摊,说,外国的,我们唱的这里都有,你可以买。我说这坏磁带能听吗,他们说这叫“打口带”,修一下就能听。当场我就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钱,饭票也给了他们。通过这些长发青年,我知道了“打口带”。据说这玩意儿原本是美国唱片店里的积压货,唱片公司象征性地销毁之后,以塑料的名义卖给中国。通过这些“打口带”,我知道了摇滚乐,知道了披头士、老鹰乐队、鲍勃·迪伦,听到了《去他妈的》《加州旅馆》《答案在风中飘》……P3-9

序言

爱过,痛过,值得

——读刘健《流浪歌手的回忆》

《流浪歌手的回忆》是本奇特的书,刘健是个执着的人。

这本书的奇特之处在于,每个故事都是一首歌曲,书中附有中英文歌词。更为奇特的是,还有同名唱片与图书一起上市发行。

《流浪歌手的回忆》共有三部。总共有将近40万字的故事和24首歌曲。全部的故事和歌曲连在一起,是一部原创音乐剧。刘健用了十年时间,完成这部作品。

刘健曾经是名边防军人,后以全军第一的面试成绩,考进解放军艺术学院。为了完成这部作品,刘健放弃了衣食无忧的军官生活,只身一人背着吉他和电脑,踏上了流浪之旅。从北京到上海,然后又浪迹欧美,经历了不少的艰难困苦。挨过饿、在地铁唱过歌、干过货车司机、写过广告剧本、在酒吧驻唱等等。直到现在,刘健依然租房子住,骑自行车出行。

《流浪歌手的回忆》的主线索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这部作品里,刘健依旧采用他所擅长的第一人称叙事手法,通过文字和歌曲的双重形式,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为何成为流浪歌手、梦想与爱情的矛盾、流浪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他对当下中外社会现实的一些力所能及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流浪歌手的回忆》尚未上市,英文版权已经被美国的代理公司购买。

我曾经好几次去酒吧听刘健唱歌。第一次听刘健唱歌,我热泪盈眶。刘健的歌声朴实无华,但却感人至深,很有力量。尤其是刘健的歌词,叙事性强、富有内涵,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或许这与他的作家职业和流浪经历有关。每次去酒吧看刘健演出,我注意到,台下就会有人悄悄擦去眼睛里的泪水。譬如《奶奶》、《祖国啊,他只是个摆小摊的》等等,都曾让我眼角湿润。很多人去刘健演出的酒吧,不是为了喝酒,而是听他唱歌。

在上海的地下音乐圈子里,刘健的歌曲和人格魅力皆有口皆碑。尽管他从不以歌手自居,说自己是个写字的。刘健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人,甚至有些不善言辞,但他却团结了上海的中外民谣歌手,创办了“上海民谣联盟”。音乐人大都个性鲜明,他们愿意听从刘健的倡议,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刘健的脚踏实地。他踏踏实实地写作、踏踏实实地唱歌、踏踏实实地跟人打交道。

2011年,刘健与他的美国女友结婚,两人谈了六年的恋爱。刘健的太太是美联社驻上海分社的记者,他们的婚事曾经被国内外媒体报道过,大意就是一个美国女记者爱上了一个没车没房的中国小伙。有梦想的人,比坐拥家财万贯者富有。实现梦想的路上,刘健和他的太太互相帮助。《流浪歌手的回忆》里面的英文歌词,就是由刘健的太太翻译。她还友情出演了《刻骨铭心》的MV。

婚后的刘健,结束了流浪生活,安稳下来,昔日浪子变成丈夫。修理电器、买菜做饭,他样样都会。

曾经,我问刘健,如果时光倒流,你是否还会流浪?

刘健说他还会的,我问为什么。

他说,爱过,痛过,值得。

书评(媒体评论)

若不是在流浪途中遇到了那位美国女孩,刘健难以写下这样满怀深情的文字。若不是这份美丽得近乎不可思议的跨国爱情,刘健难以唱出像《刻骨铭心》这样杜鹃泣血般的歌曲。

——袁敏(出版人,曾发掘出版韩寒、海岩等人作品。)流浪生活的磨练使刘健学会了反思和忏悔,从而使他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都产生了可喜的变化。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才有价值?有责任感的男人不需要旁人指点。

——都梁(作家、编剧,著有《亮剑》《血色浪漫》等。)

刘健的故事告诉我们,年轻人无论如何得活得洒脱一点儿。除了“听话””“懂事”之外,还得玩命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儿,乘着青春的血性,敢于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许福芦(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第一次听刘健唱歌,我热泪盈眶。刘健的歌声朴实无华,但却感人至深,很有力量。尤其是刘健的歌词,叙事性强、富有内涵,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蔡理辉(媒体人士)

刘健是一个认真的人,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创作计划,并且按时完成了这个计划。而他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在他的父母和很多上了年纪的中国人看来却是不认真的。

——ARD(德国广播电视一台)

《流浪歌手的回忆》让我想起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是在什么样的体制下,追求真爱与自由的火苗,都会在年轻人的心中燃烧。

——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流浪歌手的回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130227
开本 32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2014059383
中图分类号 K825.76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