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崔晓庚编著的《中国革命史专题教程》介绍以中国共产党为主要线索的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主要事件,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每个专题比较集中地叙述了相关内容。在每个专题中,除了系统的正文以外,设有基本线索、学习重点、知识补充、问题思考、推荐阅读、研究动态几个部分,有利于学生了解哪些是重点问题,哪些是重要思想,哪些是学术前沿问题,达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
图书 | 中国革命史专题教程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崔晓庚编著的《中国革命史专题教程》介绍以中国共产党为主要线索的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主要事件,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每个专题比较集中地叙述了相关内容。在每个专题中,除了系统的正文以外,设有基本线索、学习重点、知识补充、问题思考、推荐阅读、研究动态几个部分,有利于学生了解哪些是重点问题,哪些是重要思想,哪些是学术前沿问题,达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 目录 导言 第一专 题近代中国社会的国情及革命发生的根源 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与世界 二 中国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 第二专 题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命运 一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准备 二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和夭折 三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第三专 题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一 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三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第四专 题国民革命的兴起 一 国共合作的建立 二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三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经验教训 第五专 题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一 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统治 二 中国特色民主革命道路的开辟 三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四 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的斗争与曲折 五 有关革命道路的几个具体问题 第六专 题全民族救亡御侮的抗日战争 一 日本发动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二 全面抗战爆发和全民族抗战的发动 三 国民党抗日正面战场的积极抵御及其失利 四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五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七专 题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 一 争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 二 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发展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第八专 题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二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三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 第九专 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 一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二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挫折 三 调整国民经济的重大措施和成效 第十专 题“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一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全国大动乱 二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三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四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和深刻教训 第十一专 题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 伟大的历史转变 二 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革命史专题教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崔晓庚//孙洪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3682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52 |
出版时间 | 2012-10-01 |
首版时间 | 2012-10-01 |
印刷时间 | 2012-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1 |
丛书名 | |
印张 | 2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70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