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生不可不知道的民间工艺/中华国粹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三、剪纸的产生、特点和风格

我国各地,均有剪纸习俗,风格迥异,做工良莠不齐,题材各有不同,剪纸材料千差万别。按制作方法分类,主要有剪纸和刻纸;按表现形式分类,主要有单色和点彩。

剪刀剪纸,历史悠久,但由于加工数量的限制,而且细微刻画,逐渐被刻纸取代。刻纸的优势在于,以此可以加工多张,刀法变化多端,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作为剪纸艺术的分支,已经在我国处于主导地位。

单色剪纸和点彩剪纸,尽管各有千秋,但是,真正的优秀剪纸,应属单色,因为单色剪纸,突出了“剪”的艺术主题,来不得半点虚假。而点彩剪纸,俗称“三分剪,七分染。”所用品色,很短时间内,就会形成污染并脱色,脱色的剪纸,毫无欣赏价值。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剪纸材料(纸)和所用的工具(剪刀和刻刀)决定了剪纸具有它自己的艺术风格。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作者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由于他(她)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题材,对物象观察,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为基础,因此形成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反映了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归纳前人的经验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线线相连与线线相断剪纸作品由于是在纸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须采取镂空的办法,由于镂空,就形成了阳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碎,形不成画面。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这是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剪纸很讲究线条,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由线条构成的。扬州著名剪纸老艺人张永寿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5个字:“圆、尖、方、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可以说线条是剪纸造型的基础。

2.构图造型图案化在构图于其他绘画,它较难表现三度和形象的层层重叠,对于物象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也往往有所突破。它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由于在造型上的夸张变形,又可使用图案形式美的一些规律,作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它可以把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同地面上的建筑物、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常见的有“层层垒高”或并用“隔物换景”的形式。

3.形象夸张、简洁、优美,富有节奏感由于受到工具和材料局限,要求剪纸在处理形象时,既要抓住物象特征,又得做到线条连接自然。因此,就不能采取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要求抓注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胆合去次要部分,使主体一目了然。形体要突出,形成朴实、大方的优美感,物象姿态要夸张,动作要大,姿势要优美,就像舞台上的亮相动作一样,富有节奏感。

4.色彩单纯、明快剪纸的色彩要求在简中求繁,少作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配置。要求在对比色中求协调。同时还要注意用色的比例。如用一个为主的颜色形成主调时,其他颜色在对比度上可以程度不同地减弱。有时碰到各种颜色并置起来,稍有生硬的感觉时,则把它们分别套人黑色。金色剪成的主稿里,即可获得协调、明快的感觉。P11-14

目录

总序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剪纸艺术

 一 剪纸概论

 二 剪纸的起源

 三 剪纸的产生、特点和风格

 四 剪纸的传统

 五 剪纸的表现形式

 六 剪纸的工具

 七 剪纸的装裱和保存

 八 剪纸的鉴赏与收藏

第二章 中国刺绣艺术

 一 刺绣概论

 二 刺绣的起源与传统

 三 刺绣的工具

 四 中国刺绣流派一一四大名绣

 五 各地刺绣的艺术风格及刺绣欣费

 六 中国刺绣的艺术价值

 七 刺绣的收藏

第三章 中国年画艺术

 一 年画概论

 二 年画的起源和发展

 三 年画的传统

 四 各地年画

 五 年画绘制工具

 六 年画的绘制工序及特点

 七 年画的装裱和保存

 八 年画收藏

第四章 中国风筝艺术

 一 风筝概论

 二 风筝的起源

 三 风筝的传统

 四 风筝制作的工具及方法

 五 风筝制作工艺及种类

 六 各地风筝欣赏

 七 风筝的艺术流派

 八 中国风筝的艺术价值

 九 风筝的收藏和保存

第五章 中国皮影艺术

 一 皮影概论

 二 皮影的起源与流传

 三 皮影的传统及表演形式

 四 皮影制作的工具

 五 皮影制作工艺

 六 各地皮影欣赏

 七 皮影造型的艺术风格

 八 中国三大皮影戏的艺术特色

 九 中国皮影的艺术价值与前景

 十 皮影的收藏和保存

第六章 中国泥塑艺术

 一 泥塑概论

 二 泥塑的起源与发展

 三 泥塑的传统

 四 泥塑制作的工具

 五 泥塑制作工艺和制作方法

 六 泥塑的地区分布

 七 泥塑的保存

 八 泥塑的收藏

序言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历代先辈们为我们创造出了无数光辉而灿烂的文明。这些灿若繁星的文明,推动着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为我们写下了美丽而玄妙的历史篇章。

中华民族勤劳而智慧的人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与聪慧的心灵不仅使我们的祖国成为了一个历史悠久和繁荣富强的大国,同时也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历史长河中,经过时间的沉淀,慢慢留下了最为精粹的文化精髓,其中很多都是由我国早期先民沿传发展而来,如绘画、音乐、戏曲、书法、雕刻、手工艺等等,包括后来的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等等,在这些数之不尽的辉煌文化中,我们学习到了许多,得到了许多,更加体会到了许多,我们更加为我们的祖国,为成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本丛书,从几个方面为您讲述我国悠远而灿烂的文化,从不同方面,不同视角使您更加了解祖国的文化精粹与悠长历史。

内容推荐

在我国民间的土地上,散落着无数工艺美术家,他们的作品生动、朴实,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本土鲜明的艺术特点。《一生不可不知道的民间工艺》将为您详细介绍我国四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艺术:剪纸、年画、皮影和泥塑。从民间美术的艺术传承到分布,从民间艺术家的作品到艺术家本身的传奇,为您带来一次了解民间文化与艺术欣赏的完美体验。

《一生不可不知道的民间工艺》由唐译编著。

编辑推荐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创造,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

唐译编著的《一生不可不知道的民间工艺》将为您详细介绍我国四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艺术:剪纸、年画、皮影和泥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生不可不知道的民间工艺/中华国粹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403235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528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