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都是爱过的(赠黄金时代萧红传)
内容
编辑推荐

1.这个被鲁迅誉为最富才情的女子拥有一段传奇却也漂泊的短暂一生。由许鞍华导演,汤唯全面演绎萧红一生的影片《黄金时代》即将上映,势必会带来萧红热,引发购买热潮。

2.王臣作为知名作家,有广泛影响力,著有《世间最美的情郎》《喜欢你是寂静的》《今生就这样开始》等畅销书。

3.《我们都是爱过的(赠黄金时代萧红传)》内容最详实完备,语言最缠绵动人的萧红传,全面演绎了让人欣赏却也欷歔的一生。书中完整收录萧红代表作《呼兰河传》与其他散文,确保内容最完整,最具阅读与收藏价值。

内容推荐

《我们都是爱过的(赠黄金时代萧红传)》由王臣著:那个思想放任自流,世俗观念压抑深重的扭曲年代,正值青春、特立独行、敢于自由地追逐梦想与爱情、敢于在战乱中抗争企盼国家未来的女子萧红,拥有最敢作敢当的畅快人生与精准犀利的笔触。然而特立独行势必会遭受世俗与战火的打压,从而造成她颠沛流离、伶仃无奈的短暂一生。当她用尽气力写下“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这样无奈的控诉时却也不免让人唏嘘感叹。

萧红,30年代文学洛神,一路流亡,一路反抗,她的爱情值得你赞叹,她的人生值得你欣赏。

《我们都是爱过的(赠黄金时代萧红传)》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我们都是爱过的:萧红传》

 序言

她爱这个世界,世界却不爱她

 倾谈一

今生你是一缕孤烟

01|北方

02|烈风

03|如烟

04|伶仃

05|羁绊

 倾谈二

今生你是一簇火焰

01|春惜

02|离草

03|六月

04|桃红

05|喑哑

 倾谈三

今生你是一道电光

01|囚鹿

02|深蓝

03|夜画

04|铅华

05|誓鸟

 倾谈四

今生你是一盏清茶

01|锦葵

02|窈窕

03|青岛

04|上海

05|赤金

 倾谈五

今生你是一线烛花

01|鲁迅

02|红釉

03|东京

04|秘流

05|暗涌

 倾谈六

今生你是一片云霞

01|沉欢

02|武汉

03|临汾

04|西安

05|浮城

 倾谈七

今生你是一抔尘沙

01|重庆

02|清欢

03|香港

04|挽心

05|南方

 附录

与萧红有关

附录1|萧红相关文录

附录2|萧红年表

《黄金时代:萧红经典作品集》

 小说

呼兰河传

 散文

欧罗巴旅馆

黑“列巴”和白盐

又是冬天

最后的一个星期

破落之街

孤独的生活

在东京

祖父死了的时候

感情的碎片

花狗

试读章节

01 北方

呼兰。

中国北方以北的一个小县城,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约15公里。松花汀支流呼兰河流经小城,因此得名。它平凡、朴素,静默如谜。没有人会知道,这样一个僻静的小地方,会生长出一个惊世的女子——萧红。在往后的很多年里,一直被人怀念着。

呼兰。很清贵的两个字。念念在口中,声声有香气。名如女子,清素质朴,洗尽铅华。娴雅有时,婉静有时,但终归是低眉顺从的。一如以后的她,似是一身桀骜逡巡人世,骨子里却又实在不算是勇猛果决的女人。

呼兰,有时候小得看过去仿佛就只有那两条并不宽敞的大街,一条横贯东西,一条纵越南北。还有一条十字街,街上算是热闹,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铺、药馆,也算齐全。城里还有两家学堂,一个在南边,一个在北边。萧红就是在南边的龙王庙小学念的书。

小商小贩、农夫村妇,还有手艺人和几个读过书的先生,以及乡绅官家的男女们,都欢喜地生活在呼兰小城。

——一座历史已有280年的小城。

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呼兰正式建城。这是一座开化较早的古城。而呼兰河,原本叫作“胡剌温水”,又名“活刺浑河”。到清代的时候才被称为“呼兰河”。但呼兰也只是满语“胡刺温”的音译名,是“烟囱”的意思。

建城那年,清政府在呼兰设立守卫(团一级军事机构),由呼兰守卫直辖。同治元年(1862年),清政府在呼兰守卫下设呼兰厅,呼兰为其所制。光绪五年(1879年),清政府改呼兰守卫为副都统,呼兰仍归其管辖。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呼兰设府。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改行省制,呼兰属黑龙江省辖区。民同二年(1913年),行省、道、县制。呼兰县公署成立,属黑龙江省绥兰道辖区。

昔年,也曾繁荣。但后来沙俄入侵,筑成中东铁路,往日是交通要道的呼兰也便冷清下来。加之,宣统二年(1910年),东北受灾,鼠疫泛滥,持续逾半年之久。单单呼兰这座小城,便因此丧生六万余人,几乎变成一座死城。疫情受控之后,呼兰昔日的荣光不复。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局大变。呼兰小城,虽是素净,却也渐有哗声。民国初年,新生事物应运而生。商会、银行、信托公司、邮政局、劝学所、农会、基督教会堂等,齐刷刷立在了路旁。这便是新的呼兰。属于她的呼兰。

命运之玄,你我之凡胎肉身是无法揣度的。就好比辛亥革命那一年,在呼兰小城的张家,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她,仿佛是命里带着叛逆,将颠沛流离的宿命刻进了幼嫩不清的掌纹里。一点点生长,最终覆盖了她的一生一世。

躲不掉。

避不开。

人与土地之间血脉相连,有一种凿陷入彼此肉身与灵魂肌理的纠缠。一个人长成的样子,说话的腔调,行动的快慢,甚至于内心的纹路,昂首抑或低眉的气场,都与那方生之养之的土地有关。一如她与呼兰。酷烈的寒,刺骨的冷,令她生来便是铿锵。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呼兰的冬。萧红的冬。凛冽几句话,仿佛是参透一生奥义的箴言。从至寒天地间,她开始了自己破碎的一辈子。这一生,她从这里开始,又将要去往何处。那一方惜藏她的栖息之处,在呼兰,还是在远方。没有人知道。

或许,昔日茫然无知的她,也曾穿着一身碎花小袄,矮小的身体,立在皑皑的小城中央,举目四望。看着天空无边欲滴的蓝,等着它一点点笼罩下来,覆住她的脸,还有额前的发。然后,想着,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是否也会像她此刻热爱这世界一般地热爱她。

连她自己也不知道,不久的将来,这惶惑不安的人间,会有一个双眸流火的女子,跃跃欲试并终于义无反顾地闯入那生离死别的沙场。一路走,一路痛,一路把苦难抛撒在身后的黑色土壤之上。然后,腐朽在泥沼里,开出鲜艳的赤色花朵来。

黑之土。

白之霜雪。

而她,将是烈艳之萧红。

P2-5

序言

序言:她爱这个世界,世界却不爱她

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萧红

一生要如何开始,又将如何度过并结束?

是他与你执手不离、生死不弃,还是曲终人散再没有人把你记起。世间纷扰,都抵不过他曾经爱你,与你生死相依。总有一日,我会将那些旧时光里的点滴写成一封信寄给你,只愿你在彼岸读到之时还能感受到一点点日暮黄昏的诗意。

十年前,我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

十年后,我写下了这本《萧红传》。

你不在的时年里,世人该如何怀念你。昔日,是有无数个版本的萧红作品集在书店里目睹人来人往。而今,许鞍华又拍了你的传记电影,叫作《黄金时代》,还请来了拥趸无数的汤唯来诠释你。但我想,即便是我喜欢的汤唯,或许也不能不差分毫地还原你的本色。

去年,与众友人谈到民国女子,说起张爱玲的时候七嘴八舌,每个人都能撂上几句。但说到萧红,能讲上一句的人却实在不多。而另一方面,很多事,也的确是难以细说从头。

那些苍绿的往事,温柔起来叫人如沐春风,遒劲起来又似利刃一般,在时光缝隙里雕刻出印痕,亦如在人的心上烙出层层永不退去的伤疤,时时刻刻都要提醒她历经了怎样不堪的过去。在她身上,岁月荒凉如故,命运亦不宽宏。每一步路,都是荆棘密布。

萧红。

这个名字,在文学史册当中显得孤苦伶仃,总是要躲在暗处似的,一点儿也不愿意热烈。但其实,有谁知道,昔年旧日,她本也有一颗烈烈如火的少女心。几乎以为这人世,来来去去,情始情终,不会是一件太难的事。但后来她心智渐开,才知道,哪怕就只是“活着”这一桩事,也不是太容易的。

从哈尔滨到香港。

从北方的北方到南方的南方。

从黯然颠沛到流离失所。

从孤苦伶仃到老无所依。

生命之于她而言,仿佛是满满一册谶语。围绕着“苦难”的命题,一再地摩挲她的生活,令她应接不暇。那一种疲倦,午夜梦回袭身而来的时候,大概真的连死的勇气也是会有的。她一生劳碌,可“奔波”分明是一件热闹的事,何以到了她的身上,就变得如此冷寂,如此不堪?

而今,我也只是遗憾,至今未能去呼兰河边,坐上一个下午,吹吹北方的寒风,让不清醒的生活清醒,让不冷静的岁月冷静,让不淡定的那颗心淡定。萧红,她本身便是一本厚重的书,喑哑、沉寂、痛苦,让人忍不住流着泪一读再读。

有一种人,仿佛生来就是带着苦难的。她的使命就如同一面至清至净的镜子,用她自身的哀痛来映照这人世间的浊杂。可是,身为女子,终究还是避不开爱带来的巨大阴霾。

忘记在哪里看过这样一段话:“世事无常,人无常,爱无常。花辞树,以叶为美。叶落尽,以枝为姿。枝若朽,以根为雕。感情若如四季,我愿如良木。”良木,这终究也只能是个依稀的愿望。

身在岁月中,历经伤、离、痛和绝望,岂是轻易能够处之泰然的。

近日重读余华的《活着》。

余华说: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而今看来,余华的这部小说仿佛亦可当作萧红一生的注解。关于她,说过的话,也将变成尘埃,终会不复存在。还没有说的话,都写进书里吧。语言出自口舌,总是轻浮的,唯有文字立于纸上,才是有质感的,才是与她相衬的。

亲爱的萧红。

愿你,来生安好。

王臣

二○一三年十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都是爱过的(赠黄金时代萧红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67067
开本 32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4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88
CIP核字 2014087508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0
151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