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谜鸦
内容
编辑推荐

阅读葛亮的《谜鸦》,令人汗颜。他对日常的洞穿和语言叙述的那种别致古韵。正是对我们简单粗粝的反抗和嘲笑。没有谁可以真正像他那样在写作中富有“两岸三地”不同文化的牵扯力和涵盖力。日本的汉学家和翻译家这样论述他:葛亮小说中的“葛亮味”,从中国南京发出来,我们在日本的东京闻到了。

内容推荐

我想写的,是一则关于宿命的故事。佛教中的八苦四谛,总是呈现出伤感的面目。我原先预备给这篇小说覆上一层喜剧的膜,然而写下去,才发现,生活时时被残酷的现实所洞穿,露出脆弱的本质。这与喜剧的坚韧是格格不入的。这样的故事,剔除了传奇的色彩,其实经常在你我的周围上演。它的表皮,是司空见惯的元素与景致,温暖人心。然而,却有个隐忍的内核,这是谜底的所在。我不期做一个“谜”的破解者,只是尽力将谜面记录下来。

——葛亮

《谜鸦》由葛亮所著,《谜鸦》供读者阅读。

目录

序言:谜离记

谜鸦

物质·生活

无岸之河

初雪

37楼的爱情遗事

私人岛屿

附录:叙述的立场葛亮、张悦然文学

试读章节

希区柯克拍摄电影《鸟》的结尾,本来设计的场景是这样的:

挤挤挨挨的海鸥,布满了整个金门大桥。

旧金山最终不是男女主角的诺亚方舟。影片的主题于是宿命了,欲罢不能。

环球电影公司拒绝了他的构思。这于希区柯克而言是不幸,于我们是幸事,至少有些希望,留了下来。

简简看了电影说,我才不信这个邪,几只鸟而已。我不相信几只鸟就能毁了人类。

说完了这些,简简很激动。跑到洗手间去呕吐。

我知道,是她的妊娠反应上来了。

马桶哗啦一下子,我耐着心给她砸了一上午的核桃全都付之东流。

简简漱了口,擦擦嘴巴走出来。用很郑重的口气对我说,毛果,我想要一只鸟。我要一只和女主角买的那个一模一样的鸟。

我们在花鸟市场转悠。

简简看什么都像看书,一目十行。

我说,你慢点儿,这样错过了都不知道。简简不管,在前面急行军。

突然,她停下来。说,看嘛,在这儿哪。

真的是它们,电影里所谓的Love bird,爱情鸟。我看见笼子里两只小绿鸟,羞答答的挤作了一团。我就说,这鸟见人一点儿不大方,跟早恋似的。

卖鸟的是个败了顶的温州佬,看我们有意思。就说,这鸟老好的。马蛋鹦鹉,买对回去,和和美美。

简简问:马蛋?

马蛋,对,马蛋花。温州佬打着手势,比画出一朵层层叠叠的花来。

我明白了,是牡丹。

简简冷笑了一下,呵,马蛋。说完头都不回地走了。

我从后面追上去,说好好的怎么又不要了。我问她,是不喜欢那个金鱼眼的温州佬?

简简抢白了一句,我买鸟,又不是买那个温州佬回去养,他长什么样和我有什么关系。  简简打比方,有时候有些十三点,道理却是对的。

我说,不喜欢那对鸟了?

简简说,鸟是喜欢,可我恶心那么个蹩脚的名字,什么马蛋。

是你自己听错了,误会而已。

有什么不同,反正我已经烦了。

简简一路往前走,突然停住了。

简简指着一只挺大的笼子说:毛果,你看。

笼子里头是只黑色的鸟,安静地落在架上。它发现简简在盯着它,并没有畏缩的表情,反而侧过头,直勾勾地盯回去。简简对它吹了声口哨,它很迅速地蹦了一下,然后昂然地抬起头,嘴里发出了暗哑的一声。

我说,它叫得可真难听。

简简问老板,这是什么鸟。老板坐在暗处,头也不抬地说,八哥。

简简兴奋起来,那会不会说话?

老板说,还没教,不过已经给它剪了舌尖,你们回去一教就会。

简简很遗憾,你为什么不教它呢。

老板很讨好地笑了,我没什么文化,一天到晚说粗话,怕把它教坏了。小姑娘,看你们两个斯斯文文的,回去教它念唐诗Ⅱ巴。

简简看了一会,对我说,它的样子好,比别的鸟清醒。

然后又说:就是它了。

简简做事,虽是信马由缰,但是向来速战速决。而我因为瞻前顾后,就显出优柔来了,为了让她觉得我像个男人,我就经常迅速迁就她的决定。

这回也是,我迅速地付了钱,把这只很黑的鸟给她拎回了家。

简简把鸟放到露台上。

简简说,这个家没什么好,可是有一个大露台。

在我眼里,这露台却是个很大的败笔。我们没什么钱,买了一个小户型。这露台不是送的,实实在在地算进了平方数里去。这么大的露台有什么好,夏不能避暑,冬不能御寒。大而无当,一无是处。比主卧还大,又不能用来睡觉。我这么一说,简简就不服气,怎么不能,我巴不得在露台上睡,最好是做爱才好哪。

我说,你疯了,光屁股溜溜地在外面展览,你可别毁我。

简简就说,这叫野合懂不懂,现在时髦着呢。亏你读了一肚子四书五经,连孔子哪来的都不知道。

简简这会儿在露台上,对着她的鸟抒情。简简说,噢噢噢,小可怜儿,你爸是个二百五,急吼吼地搬进来,房子里装修的味儿还没散呢。妈咪可是心疼你,怕你呛着,幸好我们有个大露台,噢噢噢。

我一听就火了,我说,哎哎,话说清楚,谁二百五,谁急吼吼的了。还有谁是谁的爸,话可得说清楚。

这鸟可算给你买着了,用来变着法地骂我。

简简不理会我,还在那儿巴巴结结,絮絮叨叨的。

鸟却也不怎么理会简简,自顾自地理了理毛,然后就是一脸目无下尘的表情。

我突然有些烦它,就说,看它那副鸟样。

说完觉得自己讨了没趣,它是鸟,自然是一副鸟样。

简简跑到厨房里去,乒里乓啷的。我进去一看,她正在砸核桃,我就夸了她,说,不错嘛,知道自力更生了。

她哼了一声,一把把我推开,雄赳赳地朝露台走过去。

我跟过去,眼睁睁地看着她把核桃仁一粒粒地放进八哥的食盒里去,脸上堆积着孝子贤孙的神色。我心想我真是命苦,我把她伺候饱了,她去伺候鸟。

那鸟似乎并不领情,挺有抱负的只管望着天。

简简很愤懑地转过头,说,一定是你刚才吓着它了。

我用沉默表示对她的轻蔑。我正沉默着,就看见那鸟飞快地低下头去,衔起一颗核桃仁囫囵地吞了下去。

我赶紧指着它,对简简说:快看。简简回了头。它已经恢复了不受嗟来之食的矜持模样。

简简就痛心疾首地呵斥我,看什么看,看它都给你吓呆了。  P1-5

序言

听一位长辈谈起早年赴金门的生活。陌生的岛屿,面向大陆,生产后劲浓烈的高梁酒。除此之外,在我看来,便是十年如一日的寂寞与荒芜。我便问,究竟是什么,让他做出改变人生的决定。他并未答我,只微微一笑,伸出右手。上面是一层厚实的茧,遮没掌纹。

他说,你看,我的命运线已经没有了。

他是对的。如此过往,回顾与遥想,失却了意义。期冀因为经受砥砺,渐至虚妄。没料想,年岁的沉淀终于集腋成裘。

日复一日,这是惯常的赋予。

我想写的,是一则关于宿命的故事。佛教中的八苦四谛,总是呈现出伤感的面目。我原先预备给这篇小说覆上一层喜剧的膜,然而写下去,才发现,生活时时被残酷的现实所洞穿,露出脆弱的本质。这与喜剧的坚韧是格格不入的。这样的故事,剔除了传奇的色彩,其实经常在你我的周围上演。它的表皮,是司空见惯的元素与景致,温暖人心。然而,却有个隐忍的内核,这是谜底的所在。我不期作一个“谜”的破解者,只是尽力将谜面记录下来。

数年前,写下这段文字,作为对小说的诠释。一只乌鸦,被错认的瞬间,成就起始。

记得父亲说,写一个好看的故事吧。于是写了这只鸟。谜,它是这世界的象形。有着弱小动物的无助,等待人类惠赐。仍然是习惯,以对待宠物的心情,饶有兴味地爱与看管。在善意的专制中,享受予夺之快。这种快乐犹如鸦片,毒若醇香,温柔而暴烈。麻醉中,有一种力量悄然酝酿,改变我们的生活,将之推向岌岌可危的边缘。

或许,这是一个少年对于文学最初的想像。黑色的、蒙着色泽的羽翼之下,有另一种世界。这世界,以它独特的逻辑与游戏规则,与我们所生活的城市,遥相呼应。

多数时候,它是缄默的。你意识不到它的存在。这无意识的忽略,已包含了轻慢。仿佛与生俱来的伴随,平行于日常,不离不弃。我们坦然地接受了它的关护,甚或不存感恩之心。然而,不期然间,它也塑造着我们的轮廓,以变动不居的方式。

和平中的汹涌暗潮,如乾坤,水乳交融。这是令人沉溺的生存真相。物质生活,为一重隐秘空间,在小说中复现未止。建设它的同时,也迷失。于是在另一个故事中寻找它的踪迹。终究,它成为关乎命数的引线。许多人的观望、试探与逃离,休戚与共,牵一发而动全身。

回首少作,这本书以它原初的锋利,切割了这些年与岁月的缠绕。也看到了一个背影,渐行渐远,用年轻而清晰的步伐。同行的,曾是以青春为名的守护。在此致敬,麦克尤恩与聚斯金德。

最后,感谢希区柯克。你不太正经的顽童眼神,让我发现了庸常里的一点亮色。虽然稍纵即逝,但已如秋水,浩汤可观。感谢我的朋友,对文学抱有同样的热爱。有一天,我会去那个小镇,看看你们提到的,那片不洁净但诚实的海滩。

千辰年冬于香港

书评(媒体评论)

葛亮是当代华语文学最被看好的作家之一。出生南京,定居香港,却首先在台湾成名.以《谜鸦》赢得文学界的大奖。这样的创作背景很可以说明新世代文学生态的改变。

——王德威

葛亮是具有超人禀赋和良好训练的青年才俊。他所使用的非常娴熟的一种很雅致的叙事语言,包括小说结构,都是对我阅读的享受。

——莫言

阅读葛亮的《谜鸦》,令人汗颜。他对日常的洞穿和语言叙述的那种别致古韵。正是对我们简单粗粝的反抗和嘲笑。没有谁可以真正像他那样在写作中富有“两岸三地”不同文化的牵扯力和涵盖力。日本的汉学家和翻译家这样论述他:葛亮小说中的“葛亮味”,从中国南京发出来,我们在日本的东京闻到了。

——阎连科

这样的故事,剔除了传奇的色彩,其实经常在你我的周围上演。

它的表皮.是司空见惯的元素与景致,温暖人心。

然而.却有个隐忍的内核,这是谜底的所在。

——葛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谜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葛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116933
开本 32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9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2013148271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7.8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195
13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5 19: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