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插图)》由明人熊大木编写。一直流传至今的有关杨家将的故事的小说主要有两部,一部名《北宋志传》,是《南北两宋志传》的后半部。《北宋志传》由明人熊大木编写,所叙内容自北汉主刘钧逐忠臣起,杨业匡宋抗击契丹,一直到其孙杨宗保定西夏止。全书共十卷,分为五十回,题目是双句,且对仗工整。另一部名《杨家府演义》(全名《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又名《杨家将演义》),内容叙述杨家将抗击辽、夏的故事,最后以杨业玄孙杨怀玉因宋帝听信谗言,愤而率全家归太行山作结。全书共五十八则,题目是单句。两书通过对杨家将抗击辽、夏和北宋政权内部斗争的描写,塑造了杨家府众多的英雄形象,对古代人民的审美心理和鉴赏习惯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通俗小说的历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杨家将(插图)》由熊大木著,是讲史类的“袍带书”,其中有些事实有史可查,有些则真假相掺。明代初年,产生了第一部描写杨家将的中篇小说。明代中期,又有文人把民间传说、话本、戏文中的杨家将故事集中起来,编成长篇小说。现存作品两种,一种是《北宋志传》,后易名《杨家将演义》,五十回,描写了杨继业祖孙三代的事迹;另一种是《杨家府世代忠烈通俗演义》,五十八节,描写了杨家五代的功勋,在前书的基础上续写了杨文广、杨怀玉两代英雄。
《杨家将(插图)》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刘氏呜咽洒涕而泣曰:“我含此冤恨,今十有五年矣。汝正是呼延廷之子,此父乃托养汝者也。”赞闻此言,昏闷在地。马忠径入,仓皇救醒。赞哭曰:“孩儿今日辞父母,便去报冤。”忠曰:“他是河东权臣,部下军士甚众,如何近得?须用计策图之。汝今后只称我为叔。”赞拜曰:“叔叔有何计策教我?永不忘恩!”忠正思量间,忽报耿忠来相访,马忠即出迎接。
人至庄里坐定,令赞相见。耿忠问曰:“此位是谁?”马忠曰:“义子马赞也。”乃问耿忠来此之故。耿忠曰:“适与强人相争,赢得一匹好马,名曰‘乌龙马’。将要送往河东,卖与欧阳丞相,因过尊兄庄上,特来相访。”马忠曰:“既贤弟有此好马,不如只卖与小儿,就中更有事理。”耿忠曰:“吾与尊兄,义虽结契,胜如嫡亲,汝之子即吾侄也,此马便当相送。”马忠大悦,因具酒醴相待。
马忠席上因道起呼延廷一家被欧阳昉所害,此子是呼延廷亲生,正欲报仇,不得其策。耿忠听罢,愤然曰:“尊兄勿虑,吾有一计,可以杀欧阳昉也。”马忠曰:“弟有何策?愿指教之。”耿忠令赞近前,谓之曰:“汝今只将此马送人欧阳昉府中,称作拜见之物。他得此马,定问汝要何官职,须道不愿为官,只愿跟随相公养马,彼必喜而收留。待遇机会处,因而杀之,此冤可报也。”赞拜受其计。是日席散,耿忠辞归山寨。次日,赞拜别马忠、刘氏,上马登程。后人有诗为证:
豪毅英雄胆气粗,轩昂人物世间无。
此行必定冤能报,方表男儿大丈夫。
且说呼延赞离了马家庄,径赴河东,访问欧阳昉府中,令人报知曰:“府门下有一壮士,牵匹好马,要来献与相公。”昉听罢,即令唤人。赞到阶下跪曰:“小人近贩得骏骑,特来献相公以为进见之礼。”昉曰:“汝何处人氏?”赞曰:“祖居马家庄,小人姓马名赞。”昉曰:“此马价值几何?”赞曰:“价值连城。”昉听得,自思:“此人必图做官。”令左右问之。赞曰:“不愿为官,只愿服侍相公一年半载,终是名分人也。”昉见赞仪表奇特,又送他这匹马,不胜之喜,即收留为左右使唤。赞思欲行事,遂尽意奉承,极得防之欢心。
开宝七年八月中秋佳节,欧阳昉与夫人在后园凉亭上饮酒赏月。怎见得中秋好景?有苏子瞻《水调歌头》词为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欧阳昉饮罢,酒醉,从人扶入书院中,凭几而坐。赞随至院中,自思:“此处不下手,等待何时?”正欲拔出短刀,忽窗外有人持灯笼进院,却是管家来请昉安歇。赞即藏刀人鞘,叹曰:“此贼尚有余福,须再图之。”
却说赵遂以欧阳昉专政已久,恐惹兵端。一日,奏知北汉主曰:“昉有擅杀之罪,陛下若不早除之,为患深矣。”会帅将丁贵等力劾其罪。刘钧乃降欧阳昉丞相之职,宣授为团练使。昉耻与赵遂等同列,上疏辞归乡里。汉主允其请。昉即日收拾行李,领从人离晋阳,望郓州而去。不消一日,已到其家,诸亲眷皆来称贺,防日具酒醴相待。九月九日,却是昉之生诞,准备筵宴,与夫人畅饮。
呼延赞独安外房,闷坐无聊。将近二更时分,出庭外闲行,但见月明如昼,西风拂面,赞因仰天长叹曰:“本为父母报仇到此,不遂其志,苍天能无怜及我耶?”言罢挥泪人房,偃身而卧。忽窗前起一阵怪风,赞睡中见许多人满身鲜血,向前抱着赞曰:“汝父被唠所害,今日可以报仇矣。”赞听得,忽然觉来,只是梦中。
正在犹疑间,忽从人来叫:“马提辖,相公有事唤汝。”赞藏了利刃,径人书院中,见欧阳昉睡在床上。昉曰:“吾饮数杯,宿酒未醒,汝在身旁,好生服侍。”赞应诺。因自忖曰:“此贼命合休矣!”约近四更,赞走出院外,见四下寂静,正是: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腰间取出尖刀,寒光凛凛,杀气腾腾;复人书院,拿住欧阳昉曰:“汝认得呼延廷之子么?”昉惊得心胆飞裂,连告曰:“饶我一命,家私尽归于汝。”话声未绝,赞即挥刀,刺人咽喉。欧阳昉大痛无声,命归阴府。赞既杀欧阳昉,径人内去,将夫人并至亲男女四十余口尽皆屠了。静轩咏史诗曰:
气概凌云孰可加?怀冤必雪震中华。
全家竟戮伸深恨,始信皇天报不差。
P4-5
古典小说《水浒传》是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它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的发展,其直接影响之一就是在明清时代的通俗小说中形成了一个描写历史传奇英雄故事的系统。“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丛书”本单元推出的就是这个系统中的几部小说,我们称之为“英雄传奇小说系列”。
所谓英雄传奇小说是指依托历史,描写战争故事和英雄传奇的通俗长篇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系列”包括《杨家将》、《呼家将》、《狄家将》、《薛家将》、《罗家将》等五部作品,分别描写北宋大将杨业、呼延赞、狄青和唐初薛仁贵、罗艺等重臣名将及其后人纵横疆场、忠心报国的英雄故事,宣扬他们前仆后继、世代忠勇的可贵品质。
这类作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当属《杨家将》。由明人编写、一直流传至今的有关杨家将的故事的小说主要有两部,一部名《北宋志传》,是《南北两宋志传》的后半部。《北宋志传》由明人熊大木编写,所叙内容自北汉主刘钧逐忠臣起,杨业匡宋抗击契丹,一直到其孙杨宗保定西夏止。全书共十卷,分为五十回,题目是双句,且对仗工整。另一部名《杨家府演义》(全名《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又名《杨家将演义》),内容叙述杨家将抗击辽、夏的故事,最后以杨业玄孙杨怀玉因宋帝听信谗言,愤而率全家归太行山作结。全书共五十八则,题目是单句。两书通过对杨家将抗击辽、夏和北宋政权内部斗争的描写,塑造了杨家府众多的英雄形象,对古代人民的审美心理和鉴赏习惯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通俗小说的历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英雄传奇小说所描写的英雄故事基本都有历史依据,有些内容甚至是按照史籍编写,在主要人物的塑造上也多采取依傍实有人物再加以虚构的方法,加之它所宣扬的尽忠爱国、鞭挞奸佞、抵御外侮的思想倾向,使这类小说在内容上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和厚重感。综观本系列收入的和未收入的英雄传奇小说可以看出,这类作品在故事内容上具有一个共同的模式,那就是着力描写名将重臣尽忠报国、外抗异族敌国入侵、内遭奸臣宵小陷害、世代忠良勇往直前的英雄壮举和牺牲精神,热情讴歌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
英雄传奇小说故事中有许多采用民间传说,同时吸收了南宋话本和元明杂剧的内容,这就使其故事情节具有较强的曲折性和生动性,人物形象具有浓厚的传奇性,有些人物的性格也比较鲜明,因而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同时对戏曲、民间说唱艺术等也有重要影响。必须指出的是,这类作品在情节上多有雷同、俗套,结构比较松散,文字有些粗率,甚至由于虚构、渲染过度而使某些内容近于荒诞,整体来说艺术上比较粗糙,尤其是文学水平不高。
这次整理出版英雄传奇系列小说,我们对各书在力求保持原貌的基础上,根据需要作了一些技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