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肖恩的城堡(心理师诊疗手记)
内容
编辑推荐

周小影所著的这本《肖恩的城堡(心理师诊疗手记)》最有趣的地方,是女主人公“偶遇”一个心理学家,这个心理学家带她打开了一个内心世界的门,从而让她“偶遇”了一个新奇的世界,一个埋藏在她自己心中她却没有去过的世界。

内容推荐

《肖恩的城堡(心理师诊疗手记)》是一部关注青年身心灵成长的心理小说。主人公是一位年轻女编辑,在与母亲、儿子、前夫和初恋男友的交往中,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通过心理学家意象对话式的心理引导,她不断自我认知,最终走出了心理迷宫,获得了精神上的独立。《肖恩的城堡(心理师诊疗手记)》由周小影所著。

目录

一 最初的“城堡”

二 了解我们的心理现实

 讨厌的秋天

 我的困境

 真值得这样去做吗?

 学会恰当地放松

 寻找属于你的心房

 重新探究潜意识

 感觉潜意识

 信任自己的感觉

 心理现实

三 走进意象对话的世界

 情感隔离者

 意象对话

 我究竟在害怕什么

 母亲和我

 熟悉的陌生人

 书稿的秘密

 开始成长的旅程

四 整理生命:用觉察与意象对话

 万物皆意象

 花与昆虫

 终于打开心房

 可怕的母亲

 为什么母亲会是“干尸”?

 消除隔离:身体与情绪的关系

 了解情感反应模式

 觉察,并全然地临在

 用意象对话提升觉察

 与能量融合

五 我要重生

 在生活中领悟

 与前夫重逢

 流淌的时间之河

 在意象里觉察

 在意象世界里接纳

 脆弱的好心情

 相信这个过程

 退一步海阔天空

 又是花和昆虫

 对亲密关系的反思

 第三个城堡

 不要让孩子重演历史

六 重塑人格

 好多子人格

 动物子人格

 人物子人格

 我是无数个我自己

 旧爱重来?

 如何进行子人格间的对话

 主观投射中的动物子人格

 女人,在恋爱中救赎?

 我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女人

 从母亲开始,从母亲结束

试读章节

一 最初的“城堡”

我,叫肖恩。女,今年三十五岁。

一年前.我绝不可能如此坦白地向你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现在,我仍然相信爱情。仍然相信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勇气,仍然相信我具备了爱的能力——首先,我懂得了爱自己。

五岁那年,有一座名叫“肖恩”的结实的城堡,莫名地出现了。它伴着我成长。伴着我经历人生中所有的事情。“城堡”没有确定的地理位置,而是固结在我的潜意识中,并且容量无限大。所有那些我曾经历的不愿向别人透露的,或者我所不能承受的,我都在无意识中,将它们存了进去。

某种程度上说,“城堡”帮助我慢慢走到了今天。

但同时。它又带给我更大更多的困扰。

五岁时的一个秋夜。父母间再次爆发激烈的争吵。

从我记事起,他们除了共同沉默,就是在无休止地争吵。

那一刻坐在餐桌边的我,心惊胆战地看着他们,心中急切地幻想,下一秒能和以往一样,在激烈的交战之后又一次归于平静。

是的,让他们快点闭嘴吧!幼小的我,一边在无言地呐喊,一边捂住了耳朵。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

愤怒的母亲,操起一把铁勺狠狠地砸向了父亲,打在他的脑门上!

血,立刻就涌了出来。父亲愣在那里。母亲也愣在那里。

过了片刻,父亲大吼一声,打开家门,像猛兽一样冲了出去。门,发出重重的咣当声,这声音忽然截断了所有的喧嚣,一切都陷入了可怕的寂静中。

周遭寂静着,似乎开始凝固了。

大气不敢出的我,瑟缩在桌角,望着眼前顶着一头乱发、脸色煞白的母亲,茫然不知所措。她僵直地站着,喘着粗气,一动不动地望着那扇紧闭的门。

不知过了多久,我悄悄起身,想躲进房间。母亲忽然扭过头来,对我大吼道:你也给我滚出去!我再不想看见你!说完.她跳了起来,抓起盛着晚餐的碟子,狠狠地向我身后的那面墙砸过来。瞬间,碎片落地,四处进裂。有一小块碎片甚至擦过我的耳朵飞溅出去。

我傻傻地站在那里,没有哭。

我想我是惊呆了。

接下来,是接连不断的脆裂的决绝的声音,比母亲的叫骂声更可怕、更有力量。也许是因为我没有及时地“滚出去”.所以母亲才会如此暴怒吧。她在那里一个接一个地扔着盘子、碗碟.不顾一切。五岁的我,哆嗦着,慢慢挪步,慢慢打开家门,无声地出去了。

身后,无辜碗碟一个接着一个发出的嚣叫声,至今使我无法忘却。

门,在身后,慢慢合上。

天,好黑。

我顺着墙根茫然地走着。

开始,我有些糊涂,因为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满脑子都是碎碎的念头,就像那些被母亲砸得稀巴烂的碎片。

我想起天还没黑的时候。下班回来的父亲送给了我一本童话书,母亲还抱了抱我。这天,是我的生日。但是现在……想到这些,我越发糊涂,还有些害怕。是我做错了什么吗?所以他们才会吵架?所以,我才会这样被母亲责骂?

我就这样边走边“分析”自己的错误,渐渐地,心里竟然好受了些似的,有了一种“原来是这样”的感觉。既然是我的错,我会努力改正它。我这样想。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做个好孩子。

出了小街,顺着小树林,我来到街心的小公园,找了个角落坐下,缩成一团,瞪着眼睛。我盼着会有什么认识我的人路过这里,然后牵起我的手,顺理成章地,带我重新回到亮着灯的家。至少,会有人和我说说话。

等我回家的时候,父亲已经回来了,他和母亲都和和气气地坐在那里,笑眯眯地看着我,与饭桌上香喷喷的晚餐一起等着我。然后我就坐下,我们三个人一起吃饭,谁也不许说一个字。

饥肠辘辘的我.脑子里是各种各样的念头,此起彼伏,不能控制。慢慢地,它们让我感到越来越疲倦……

忽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城堡!

这是一个奇怪的大房子。

我不知道它出现的过程,更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出现。总之,它就这么自然而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就仿佛一个神秘的大幕。哗地拉开,里面的城堡像真的一样清晰、真切。

这个奇异的城堡,越来越大,越来越近。

我走过去,推开门,不由自主地将心里所有的感觉不舒服的东西,包括那些许许多多让我疲倦的念头,都统统地塞了进去。

“塞进去”,似乎有个清楚的过程——我推开城堡的门,朝里丢下所有想丢下的东西,然后尽可能快地跑出来,关上城堡的大门。

然后,我又反复做了几次这样的“塞进去”。

“城堡”仿佛在对我说:既然你不愿意容纳这些不开心和不快乐,那就不要理睬好了,就让它们待在我这里,然后,你就可以当它们不存在了……

后来,五岁的我,叹了口气,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走向公园中心的秋千。像那些偷偷溜出家的调皮孩子一样,我紧紧抓住秋千那冰凉的铁链,坐在上面,开始前后摇晃。

秋千发着吱呀声,越荡越高,我的心情也越来越轻松。有一会儿,我竟笑出声来。

不知过了多久,母亲忽然出现了。

P1-4

序言

朱建军

最新奇的世界,我们总是偶遇

我是一个书斋中的学者,如果我们的大学中还能算有所谓的书斋的话。当然,我需要做学术研究。也是理所当然的,我需要研究经费。理所当然的,我希望申请一个课题资助,从而能在国家给研究者的钱中分一杯羹。但是让我非常烦恼的是,每次要申请课题,我就必须详细地填写一个表格,其中要求我详细地说明我要做的是什么研究——这也罢了,最惨的是我必须要写清楚,我的研究每一步要发现什么,在什么时间完成……

虽然我理解他们,但是我真的没有办法完成。

如果我所做的是盖一个房子,我可以有一个详尽的计划。但是,越是创新的研究,就越不可能把一切都计划好。弗莱明不可能在申请课题经费时,就计划好要发明青霉素。因为那个时候世界上并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有青霉素这个东西,更不知道它可以抗菌。弗莱明只是在为不知道什么理由去培植细菌的时候,偶然发现有些培养基中的细菌死了,找原因发现是因为某个实验员不小心把发霉的烂橘子丢在附近,由此他才意识到他发现了一种抗菌药物……

科学史上如此的实例比比皆是——如果我们在研究之前就知道,那它对我们就不是“新”的东西了,真正创新的东西,我们总是偶遇到的。

当然,我们也不完全是瞎猫偶遇死老鼠那样的偶遇,我们做研究的时候,也要大致有个方向,要到那个地方去,到那最容易有发现的地方,去找机会偶遇我们的新发现。

之所以说这些看起来和本书毫无关系的话,是因为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在我看来是女主人公“偶遇”一个心理学家,并且偶遇的这个心理学家带她打开了一个内心世界的门,从而让她“偶遇”了一个新奇的世界,一个埋藏在她自己心中她却没有去过的世界。

如果我们用心理咨询教科书的角度看,书中心理学家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他在一开始让书稿编辑使用他的心理咨询方法时,并没有和她充分说清楚为什么。这没有给对方足够的知情权。不过,这本书不是教科书而是小说,这样的开始就很有趣味,给了我们更多的悬念和想象空间。

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情节看做是一个象征,那就更有意思了。这象征着我们走入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过程,像我们书中所写的那个编辑一样,是从一个无知开始的——她并不知道这个怪异的心理学家带她去的那个心理世界是什么样子。而我们其他人。虽然做心理咨询时,是知道自己要去咨询,也知道咨询师会用什么方法的,但是实质上,我们对在心理咨询中真正会看到什么。对在我们的心理世界——那个用意象构成的奇异世界——中真正能看到什么,对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依旧是无知的。

当然,并不是谁都敢于跟着一位心理学家去闯进内心世界的。书中前面一个编辑,就半途而废了,她没有勇气深入自己内心。看到自己内心中的东西,有时的确非常可怕。但是勇敢者做到了这一点之后,将会获得丰厚的回报,让你觉得十分值得——这本书中对此落墨不少,我就不须赘言了。当然,如果你真的想进入内心世界。你还是要有一个好的向导——找一个可靠的心理学家。

这个我们不懂的世界,用种种意象构成的心理世界,虽然看起来是如此的奇异,但是实际上却是我们心灵中最真实的存在。它比我们表面上的行为、语言和念头更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的心灵状态——或者说它就是我们的心。作为意象对话心理咨询方法的创始人,多年来在心理咨询以及对心理咨询师的督导中,我看到过许许多多非常奇异的意象,和许多人一起分析过它们,并解决过许多不同的心理问题。不过可惜的是,我没有写这样一本小说。今天看到作者的这本小说,我感到非常亲切。我乐于推荐大家去看这本书,看过了它,你会大略知道意象对话的心理咨询是怎样的过程,从而会使你更有兴趣和勇气去尝试。你也会像作者所描写的一样,进入一个奇异的世界。当然,你看到的是你自己的城堡。而你,也有机会在这样的心灵旅程中,收获自知和幸福。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是女主人公“偶遇”一个心理学家,这个心理学家带她打开了一个内心世界的门,从而让她“偶遇”了一个新奇的世界,一个埋藏在她自己心中她却没有去过的世界。

看到自己内心中的东西,有时的确非常可怕。但是勇敢者做到了这一点之后,将会获得丰厚的回报,让你觉得十分值得。

——朱建军 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师、意象对话心理咨询方法的创始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肖恩的城堡(心理师诊疗手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小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310435
开本 32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3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7: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