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清所著的《元代江苏绘画研究》讲述绘画进入元代,超凡脱俗的文人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成为潮流而主宰画坛。元画逐渐摆脱了宋代理学陶冶下重形似、尚真实、求物理的风气,以书法的笔趣和动态画出主观的精神志气,并融合诗文意境,文人山水遂创造出中国画的另一生面。
图书 | 元代江苏绘画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曹清所著的《元代江苏绘画研究》讲述绘画进入元代,超凡脱俗的文人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成为潮流而主宰画坛。元画逐渐摆脱了宋代理学陶冶下重形似、尚真实、求物理的风气,以书法的笔趣和动态画出主观的精神志气,并融合诗文意境,文人山水遂创造出中国画的另一生面。 目录 引言 一 社会及人文概况 1 元朝的文化政策 2 皇室对书画的态度 3 江苏文化中心的确立 (1)元初江浙文化圈 (2)赵孟頫的影响 (3)元代中后期文化中心向江苏的转移 二 元代江苏的绘画风貌 1 画家的分布与分期 2 画科的延续 三 元代江苏地域代表性画家和画派 1早期画家代表 (1)龚开(耆旧风骨) (2)任仁发(治水余暇,纵情图画) 附:任贤佐(家传教养,父画子传) (3)温日观(葡萄画僧) 2 中期画家代表 (1)黄公望(大痴道人) (2)曹知白(贞素先生) (3)郭畀(京口郭髯) (4)朱德润(睢阳山人) 3 玉山草堂的欢歌 (1)玉山佳处 (2)玉山主人 (3)雅集之盛 4 玉山草堂与画家的集散 (1)玉山两画师 (2)张渥与《玉山雅集图》 (3)玉山藏画 (4)玉山的过往 柯九 思的鉴赏 张雨的游踪 友朋往来 玉山交画僧 5 晚期主要画派及代表人物 (1)杨维桢引领的松江画家群 杨维桢的气质 杨维桢对画学的理解 张中 马琬 邹氏兄弟 (2)吴地画家群 谢庭芝 朱叔重 朱玉 赵衷 陆广 徐贲 (3)倪瓒的交游 倪瓒与痴翁忘年之交 倪瓒与吴镇的诗唱 倪瓒与王蒙的交谊 虞堪的诗跋 柯九 思留宿画竹 陈氏兄弟皆善画 神相德人,百福萃止 倒屣相迎僧方压 倪瓒与杨维桢的二种性格 (4)吴地多写竹 顾安风竹 张逊双钩竹 倪瓒写竹 (5)晚元一枝独秀的倪瓒 高士生平 逸品图貌 四 元代江苏画史、画论、画评简介 1汤重《画鉴》 2 庄肃《画继余谱》 3 释普明《兰谱》 4 朱珪《名迹录》 5 夏文彦《图绘宝鉴》 6 陶宗仪的辑录 7 黄公望《写山水诀》 8 倪瓒论画 五 元代绘画总结 1 元画形式的改变 2 元四家的笔墨特色 3 笔墨语言的发展及形式的丰富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元代江苏绘画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曹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14183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8 |
出版时间 | 2013-03-01 |
首版时间 | 2013-03-01 |
印刷时间 | 2013-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12.092.47 |
丛书名 | |
印张 | 1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29 |
宽 | 152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