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夏商周考古学(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系列教材)
内容
编辑推荐

《夏商周考古学(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系列教材)》编著者井中伟、王立新。

中国考古学的各分段,每一分段大概可以选20个左右的重大发现,要求学生掌握。这大体上是属于“死记硬背”的。当然,重大发现是因时而易的,可以不断替补。教材上没来得及写进去的,应该随时增加补充教材。主要收获,则应该是主讲教师本人的心得体会。一方面是应该抓住每一时段特有的遗存现象。比如,夏商周考古中建筑,就应该突出讲新石器时代所没有的宫殿遗存,不仅要讲规模、平面布局,而且应该细讲散水、磉墩等特有遗迹。夏商周考古中墓葬,就应该突出讲有墓道的大型土坑木椁墓,应该细讲如何发现腰坑,如何寻找器物坑等特有遗迹。另一方面,则是用典型例子来讲解地层学、类型学、文化因素分析法等方法在夏商周考古中应用的成就,和主讲者在研究中的特有心得,如本书中提出的和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有所不同的所谓“国族文化”。第三方面则是选取该分段考古学研究中,从分析考古资料理解历史面貌的实际例子。

内容推荐

《夏商周考古学(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系列教材)》编著者井中伟、王立新。

《夏商周考古学(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系列教材)》内容提要:本书为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商周考古课程的教材,分为绪论、二里头文化、二里冈文化、殷墟文化、西周文化、东周洛邑与列国文化、周边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共计七章,系统介绍了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主要时空框架和部分有代表性的专题研究,展示了夏商周考古的知识主脉及其在史学研究领域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本书可供考古、文博、历史专业的高校师生及相关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阅读与参考。

目录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夏商周考古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点 

 一、夏商周考古涉及的时空范围 

 二、夏商周时期在技术发展史中的位置 

 三、夏商周考古与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关系 

 (一)传统史观与“五四”以来的新思潮 

 (二)关于奴隶制的问题 

 (三)关于夏商周三代国家形式的问题 

 第二节 夏商周考古研究简史 

 一、夏商周考古学与金石学 

 二、解放前的夏商周考古学(1921~1949年)

 (一)安阳殷墟的发掘 

 (二)易县燕下都遗址的调查发掘 

 (三)浚县辛村卫国墓地的发掘 

 (四)宝鸡斗鸡台墓地的发掘 

 (五)汲县山彪镇与辉县琉璃阁墓地的发掘 

 三、解放后的夏商周考古学(1950年至今) 

 (一)20世纪50~70年代初 

 (二)20世纪70~90年代前期 

 (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第三节 夏商周考古研究成果与展望 

 一、研究成果概览 

 二、未来工作展望 

第二章 二里头文化

第三章 二里冈文化

第四章 殷墟文化

第五章 西周文化

第六章 东周洛邑与列国文化

第七章 周边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夏商周考古学(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系列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井中伟//王立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374455
开本 16开
页数 5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54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1.1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1.34
丛书名
印张 3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9: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