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话说沙洲
内容
试读章节

马司令

“马司令”,外面的人才这么叫的。沙洲上都叫“小马”,“小马能当外交部长!要德有德,要才有才,要长相有长相,全是呱呱叫!”“沙洲再也找不到小马这样的人了。”“何只沙洲,全临江市您去找找看?”

这个让沙洲人捧上了天的“小马”,叫马捷(出生时正值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故国除寇,膝下添丁,身为报人的乃父,漫卷诗书喜欲狂,便着一“捷”字命名),正宗的省城人。省城的人怎么成了“沙洲人物”?这自有分解——马捷都市里生,红旗下长,一路上可谓风光绝顶。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学生会主席,政治面貌更是应有尽有,少先队员、共青团员。高二那年,十八岁未满,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膺此殊荣者,同学中绝无仅有。高三上学期,他作为品学皆优的免考生,被学校保送给北京大学。北大,多少学子的光荣梦想!马捷却作出了更加光荣的抉择: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三大革命”(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第一线去!誓言铮铮,壮志凌云。

那是一个“硝烟滚滚唱英雄”的时代。马捷的惊世骇俗之举得以如愿以偿。高考前夕,他胸前一朵大红花,身后一片锣鼓响,告别了校园,离开了省城,奔向了他心中的“圣地”。

听说分来一位又红又专的革命青年,埠头公社党委书记宋世先高兴得进城去迎接。公社机关缺的是人才,虚位以待哩。蹲机关,坐办公室?马捷却不高兴了:“宋书记,我是来当农民,广阔天地炼红心、扎根农村干革命的!”如此执一不二,宋世先便只好迁就。不过,他并没有把马捷从身边放走。“小马同志,你真要当农民,就跟我去吧。”彼时,宋世先在沙洲蹲点。

突然来了一个白面书生,生得龙姿凤表,像杨家将当中的那个美男子杨六郎,用沙洲的话说,是“生的都能吃”。标致是标致,但是队长何家昆还有话没说出来:只怕是来兜两天风脸上镀层金就拿腿的吧?没想这娃子还蛮像个当农民的。上午报到,下午就上了工。干活也不挑不拣的,一点儿不像大城市的娃子。白天挑了草头,晚上接着打谷,干了一通宵,白脸蛋变成黑花脸,他还有说有笑哩。有人在背后“算命”说:“不看这娃子新挖的茅坑三天香,他哭的时候没到!”是不是?留意观察,好像又不是。这娃子似乎起来越像农民了。社员戴斗笠壳子,他也买了一顶,把头上那个显洋气的草帽子换下了。社员光着脚挑塘泥,他把脚上的长筒胶靴脱掉了,光着个白得像萝卜的脚板子。看到社员挑大粪、打药水不戴口罩,他连忙就把已戴上的口罩取下来了——事事向贫下中农看齐哩。这娃子来了才多少天?顶多个把月吧?耕田耙田、割谷捆草,沙洲人会的他都会了,还俨乎其然老把式!背后有人又窃窃私语:小马这娃子不是大城市的人吧?怎么就像是在沙洲长大的?

每年秋播一完,男劳力就要出门开渠挖河,挑堤拦坝,名为“大搞冬季水利建设”。这年是到百里之外的徐家垱修垸堤。“挑一季堤,脱几层皮!”其艰其难,可想而知。因此,队里公布的外出挑堤的名单上,马捷榜上无名。显然,干部是怕他去了受不了、吃不消。不让他去他才受不了、吃不消哩。“何队长,我是来锻炼的,不是来搞特殊化的。”不管何队长批没批准,挑堤的队伍打着红旗出发了,他也挑起一担行李(衣被、箢子铁锹、自备的粮草)上了路。挑堤果真不比在田里干农活,上工摸黑,收工也摸黑。一百多斤泥土压在肩头,就像三座大山,越走越沉;一天来回得跑百十里路,路上结冰,身上冒汗,腿疼腰酸!白天累得骨头快散架,晚上挤在房东一间偏厦屋里睡地铺(垫的是棉秆和稻草)。翻个身须喊:“预备——齐!”不集体行动,一个人翻不了身!没有热水,都懒得洗洗脚,几十双汗浸过的脚比着赛臭,熏得人反胃、干呕。呼噜声通宵达旦地轰炸,不是困到那一步休想睡着。饭是送到工地上吃的,一甑子大米饭,半水桶大白菜。饭菜就这么多,谁吃慢了谁挨饿。碗是自备的(都是一个打不破、摔不坏的搪瓷碗),筷子不兴带,随便折一节树枝或棉秆什么的,也不洗一洗、揩一揩,就当筷子用。吃完一扔,再吃再折。一个大工地就一个小厕所。什么厕所?就是挖一口土坑,两床芦席围个半人高。几百号人大小解都往这里奔,企图一个人独自方便是痴心妄想!满鼻子满眼的污秽恶臭尚能忍受。所谓久居鲍鱼之肆不闻其臭。但是挺着身子拉尿,撅着屁股拉屎,扯一把草擦屁股,这些都在他人眼皮下进行,难堪不难堪?何家昆虽然没批准马捷上工地,但是马捷擅自行动后,他的一双眼睛、两只耳朵就没离开过他,他要看看这娃子是不是真的过得了挑堤这一关。这一关是试金石,真假立判!就有这么绝对,一季堤挑下来,何家昆没看到马捷皱过眉,没听到马捷叫过累。打方(中途小憩)还跟大家念报纸,晚上还帮房东掰棉花桃,挑水劈柴。要得!他跟宋世先汇报说:“宋书记,小马不用锻炼了,我和沙洲四队(沙洲为生产大队,下属十一个生产小队,马捷所在的队为四小队)全体贫下中农担保,他是革命事业可靠的接班人。调他上去吧,别放在我们这里浪费他了。”

在沙洲蹲点(当时叫“三同”: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宋世先也看在了眼里,没错!小马是棵好苗子。其实,马捷一到埠头,宋世先就属意他了。他之所以要把他带到沙洲放在自己身边,就是想传一传,帮一帮,带一带(简称“传帮带”)。宋世先可是用了心带的,让马捷和自己住一个房东,共一间房,睡一张床。那时干部蹲点不是挂在嘴上说说,花拳绣腿走走过场——实打实地硬蹲!除了回去开会,宋世先都泡在沙洲。只要在沙洲,大小队干部开会,群众座谈、处理问题、检查工作,他都要带上马捷。向实践学习,多长长见识嘛。晚上睡觉前,他还要披衣拥被,靠在床头跟马捷交心谈心,上政治课,搞再教育。“小马,你知道千百年来神龛是用来供菩萨的。为什么今天都供上了毛主席?这是因为毛主席胜过了菩萨,比神还灵。农民祖祖辈辈信神信菩萨,烧了香还要作揖,作了揖还要磕头,心真吧?可是有哪尊菩萨、哪位神仙保佑农民不愁吃、不愁穿、不愁盛世了?自从盘古开天地没有过。而我们的毛主席不但领导农民翻了身,还通过土地改革,组织互助组、合作社,成立人民公社,把农民引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就拿沙洲说,解放前年年破堤,洪水来了没处躲,就往树上、屋上爬,爬到树上、屋上又遭毒蛇咬。毒蛇咬了还有活命?一片汪洋怎么救?只有看着自己的亲人死。水退了,兵匪又来要苛捐杂税。田淹了,屋倒了,哪来钱和粮给兵匪?真的是水深火热呀。沙洲老百姓今天过的什么日子?吃得饱穿得暖,没水淹没蛇咬,没人催粮逼款,幸福不幸福?共产党德重如山,毛主席恩深似海!你都看到了,哪户人家的神龛上不是贴这样的对联?

P17-19

目录

引子

马司令

何神仙

陈功名

肖总

吴花子

欧阳同志

褚哥

侯爷

唐工

观音菩萨

柳爷

曾家三农

武尚文

三根柱头

赌匠

桂娘

内容推荐

《话说沙洲》简介:沙洲襟江枕河,在水一方,真是福地。操着不同的乡音,带着各自的伤痛,从五湖四海流落到沙洲,就都是沙洲人了。《话说沙洲》作者王道云塑造了16个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文风朴实,充满生活气息。这些人在沙洲生活、工作,其经历反映了沙洲地区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发展变化,读者可以从中得到某些人生的启示,体悟时代的变迁。

编辑推荐

沙洲襟江枕河,说它是水做的,一点不为过。你看,千万里长的大河就从眼皮儿下擦身而去,然后不撇不捺,一笔滔滔,昂藏而东。饶有韵味的是,从鸾远的云岭山脉蜿蜒而来的小河在沙洲的西北角悄然分手,一路挨着沙洲的西边往南,急不可待地投进了大河怀抱。豪放的父与婉约的母,双双把沙洲孕育着、滋润着。《话说沙洲》作者王道云塑造了16个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文风朴实,充满生活气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话说沙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道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017275
开本 16开
页数 4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2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