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共党史少数民族人物传(第2卷)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了记载、宣传90多年来少数民族党史人物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弘扬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与民族出版社共同策划了《中共党史少数民族人物传》丛书。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著的《中共党史少数民族人物传(第2卷)》就是其中一本。

内容推荐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著的《中共党史少数民族人物传(第2卷)》:

为宣传少数民族党史人物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作出的重要贡献,弘扬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我们策划、编辑了《中共党史少数民族人物传》丛书。《中共党史少数民族人物传(第2卷)》包括郭隆真、万涛、陈洪涛、施滉、李红光、杨林、李东光、李学福、唐聚五、祁天民、陈翰章、许亨植、周文彬14人的传记。

目录

郭隆真

万涛

陈洪涛

施混

李红光

杨林

李东光

李铁夫

李学福

唐聚五

祁天民

陈翰章

许亨植

周文彬

周保中

关向应

董存瑞

后记

试读章节

郭隆真

原著:罗占元许庆昌

郭隆真,回族,原名郭淑善,1894年4月11日出生

于河北省大名县金滩镇。河北第一位中共女党员,1923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生追求革命真理,曾6次被捕。1919

年与周恩来等成立觉悟社,1925年被李大钊派到国民党北

京市党部的妇女部工作,1929年后在东北、山东等地从事

工运工作。1931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37岁。

一、冲破封建樊笼

郭隆真,原名郭淑善,1894年4月11日出生在河北省大名县金滩镇一户回民家庭。郭家在金滩镇上是个颇有名望的乡绅之家,隆真的父亲郭荣桂是个较开明的读书人,他对科举考试十分冷淡,不追求功名,赞成康梁变法,崇尚维新,在金滩镇他第一个剪掉辫子,被镇上士绅讥为“异端”。

父亲是郭隆真的启蒙教师。她七八岁时,父亲就亲自教她读书、识字,开始只让她读些《三字经》、《百家姓》、《女儿经》之类的书籍。郭隆真受父亲性格影响较深,她曾向父亲问道:《女儿经》上让我们女儿们“早早起,出闺门”,“烧菜汤,敬双亲”,尽要女儿干这干那,为什么没有一部男儿经,也写上要男儿干这干那呢?

父亲说:“我国历代相传的规矩是以男为主,男儿要念四书五经,男治外,女治内。因为内外有别,学的东西也就不同。可惜淑善是个女儿,要是男儿就好了。”

郭隆真争辩说:“女儿又怎么样?男儿能干的事,女儿也能干,中国古代就有木兰替父从军、缇萦上书救父的事情,她们都能和男儿一样,为什么现在不让我和哥哥一样去读书?”

父亲喜欢女儿的聪颖和倔强,更赏识她有一种男儿般的气概,终于允许她和哥哥一起读书。

郭隆真的母亲是一位恪守封建道德的女性。她笃信“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经常用《女儿经》中“烧菜汤,敬双亲”,“学针线,莫懒身”等条文教训和督促女儿们学习女工针线和烹饪之事,并对女儿管教极严,要求她们深居简出,行动稳当,有大家闺秀的风范。郭隆真对这些旧礼教的束缚非常反感,经常跑出去和穷人家的孩子一起玩耍。母亲按传统习惯让郭隆真裹小脚,她不肯。母亲说服无效,便强把她的脚裹起来。她大哭大闹,撕掉裹脚布,不吃不喝,以示反抗,最后迫使母亲妥协。

辛亥革命前夕,许多地方兴办新学。金滩镇是卫河沿岸上的一个热闹的集镇,水陆交通方便,外埠的各种消息很容易传到这里。郭隆真的父亲对各地兴办新学的消息很感兴趣。他感到光办新学还不够,还必须创办女学,让女孩子也有上学的机会。1909年,郭隆真15岁时,在父亲的主持下,以郭淑善的名义在金滩镇破天荒地办起了一所女学,定名为元城县第一女子小学堂。讲堂、自习室都设在郭家院里,一切设备和经费均由郭家自己负担。郭隆真自任义务教员,免费招收了二十多名女孩子来读书。学生除了学习新课本外,还学唱反对封建礼教的歌谣。

当时,办女学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其中有个社会舆论问题。许多人家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不愿意让女孩子上学,甚至对女学进行讥笑讽刺。但郭隆真对办好这所女学很认真,主动到一些人家去拜访,说服家长允许女孩上学。

有一次,她勇敢地跑到大街路口张贴广告,上面写道:“中华民国告成,强迫教育实行,男女一律平等,女子上学光荣,咱镇成立女学,专为女子启蒙,无论回汉学生,入学一律欢迎。”由于郭隆真的不断努力,到校学生越来越多,人们看法也逐渐改变,这所女学日益得到人们的称赞。

1912年5月,一位较开明的直隶省学台到元城县视察教育,发现了金滩镇办起的这所女子新学堂。他嘉奖郭家父女,并在县里立案,不久义把这所小学搬到元城县城里,命名为红石桥女子高小。由于办女子学堂有成绩,1913年,郭隆真19岁时被选送到天津直隶女师上学。

然而,生活为她安排了坎坷的道路。原来在郭隆真13岁的时候,父母便给她找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婆家。婆家是一个田产、房屋很多的地主,只有一个独生儿子,急于给儿子完婚,好让媳妇过门料理家务,因而一再催促结婚。郭隆真当时强烈反对中途辍学,更不同意结婚。为了躲婚,她长期住校,假期也不回家。这时她父亲已经去世,婆家一再扬言,如果不结婚,就要让郭家吃官司。1917年暑假,郭隆真突然接到“母亲病危”的急信,匆匆回家,见母亲无病,方知被骗。经母亲苦苦哀求,最后她只好“同意”结婚了。

结婚那天,郭隆真没有梳妆打扮,仍然穿着那套月白色上衣和黑裙子的学生装。当时,新娘坐花轿必须把轿帘放下,不能露面……

P1-3

后记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瓜分步步紧逼,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各民族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边疆各民族人民还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帝国主义分裂侵略的斗争。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各民族救亡图存的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从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舟共济,浴血奋战,终于缔造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进而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极大地改变了祖国的面貌。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名垂青史的人物,包括少数民族人物,如乌兰夫(蒙古族)、阿沛·阿旺晋关(藏族)、赛福鼎·艾则孜(维吾尔族)、杨静仁(回族)、粟裕(侗族)、江华(瑶族)、邓恩铭(水族)、向警予(土家族)、韦拔群(壮族)、关向应(满族)、周保中(白族)、董存瑞(满族)、老舍(满族)、艾思奇(蒙古族)、李四光(蒙古族)、翦伯赞(维吾尔族)等等。他们当中,有无产阶级革命家,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和名将,有著名的革命英烈和抗日民族英雄,有享誉中外的作家和专家学者。他们为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和中华民族的独立,为实现和维护祖国统一,为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当我们追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时,不应忘记他们的贡献和作用。

为了记载、宣传90多年来少数民族党史人物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弘扬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与民族出版社共同策划了《中共党史少数民族人物传》丛书。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自1979年成立以来,组织国内几千位党史专家、学者,撰写了1000多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英烈、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传记,总计2000多万字,编成87卷本的《中共党史人物传》陆续出版。其中,收录了众多支持革命、同党并肩战斗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国际友人的传记。他们与中国共产党人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爱国为民、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业。此次出版的《中共党史少数民族人物传》分为四卷,共收录了43位少数民族党史人物的传记,其中41篇从87卷本中选出。

由于《中共党史人物传》出版时间跨度很大,收入此套丛书的部分完成较早的传记已无法联系到原作者。为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校订已出版传记中的错漏之处,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与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组织全国近20个省级党史研究室,安排专人对先期出版的传记进行修订,同时,还组织撰写了两位少数民族国家领导人阿沛·阿旺晋美和赛福鼎·艾则孜的传记,首次公开列传,为本书增色不少。

《中共党史少数民族人物传》1—4卷,将以汉文版及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5种少数民族文版同步出版。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和民族出版社的编辑们,对汉文版修订稿件进行了细致的审定和编辑加工。民族出版社组织少数民族翻译专家进行编译,特别是在人名、地名、新词术语的翻译核对中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此套丛书,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在编校质量方面,都有所充实和提高。

为了便于阅读,我们将43篇传记按照“党和国家领导人、早期革命英烈”、“新中国成立前革命英烈、著名军事将领”、“新中国成立后党政军重要人士”、“新中国成立后杰出人才”等四卷分别出版,根据每卷传主的不同特点,有的按人物分类编排,有的按人物去世先后顺序编排。

在现已出版的87卷《中共党史人物传》中,一些较有影响的少数民族党史人物由于种种原因尚未收入,在此套丛书中也暂缺。对此,我们将采取分批完成的方式,陆续编纂出版,使此套丛书更加全面、完善。

此套丛书是我国首部关于少数民族党史人物的传记丛书,是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与民族出版社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重点出版项目。在以汉文及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5种少数民族文字同步出版的同时,还将推出数字出版物,并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广播中心合作同步推出专题系列广播节目《民族先锋》及音像制品,这在党史研究和出版领域都尚属首次。

我们希望此套丛书的出版,能够进一步促进党史人物特别是少数民族党史人物的研究工作,在全国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党史宣传教育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激励和鼓舞各民族读者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相信,革命先驱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崇高精神和壮美人生,一定会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中共党史少数民族人物传》编委会

2012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共党史少数民族人物传(第2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5123865
开本 16开
页数 3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16
CIP核字 2012220350
中图分类号 K820.7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