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中国历史上的两次著名改革》是对中国历史上两次重要改革——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的评述。这两次改革是可以相互对比的历史事件,一次适应历史发展,一次开历史倒车,其结果也是一成一败,影响深远。两次变革的原因为何,其思想基础是什么,进程如何,有些什么值得后世借鉴的措施和经验,作者朱永嘉辨彰源流,沟通古今,都一一作了梳理。
图书 | 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中国历史上的两次著名改革) |
内容 | 编辑推荐 《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中国历史上的两次著名改革》是对中国历史上两次重要改革——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的评述。这两次改革是可以相互对比的历史事件,一次适应历史发展,一次开历史倒车,其结果也是一成一败,影响深远。两次变革的原因为何,其思想基础是什么,进程如何,有些什么值得后世借鉴的措施和经验,作者朱永嘉辨彰源流,沟通古今,都一一作了梳理。 目录 序/中国古代变法改制思想资源之历史回顾/l 上篇 从商鞅到韩非——战国时代的改革变法和法家思潮 前言/从商鞅变法说起的缘由/12 一、商鞅其人/14 二、《更法》与《画策》/17 三、《农战》/24 四、商鞅变法措施之一/30 五、商鞅变法措施之二/37 六、商鞅个人悲剧性的历史遭遇/46 七、变法在那个时代是一个潮流/57 八、从韩非子说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潮/60 九、春秋与战国两个历史时期的比较/64 十、战国时期的儒家/68 十一、韩非子对儒家的批判——说《五蠹》篇/71 十二、从《定法》论法与术/75 十三、韩非子论势/85 十四、小结/90 下篇 汉儒神学化和王莽改制的失败 前言/94 一、汉代外戚辅政的历史传统是王莽起家的历史背景/95 二、元、成、哀、平,一代不如一代/99 三、孝元皇后的起家及其如何为王莽上台铺平道路/109 四、王莽其人/114 五、王莽改制的思想资源/118 六、西汉儒学思想的演化/121 七、刘向、刘歆与古文学派的兴起/137 八、元、成、哀、平时期,汉朝官僚机构的状况和变化/139 九、王莽的改制之一——关于土地制度的变革/144 十、王莽的改制之二——关于官制的改革/150 十一、王莽的改制之三——关于货币改制及其失败/159 十二、王莽统治崩溃的历史过程/179 十三、结束语/18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中国历史上的两次著名改革)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永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长安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70606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3-07-01 |
首版时间 | 2013-07-01 |
印刷时间 | 2013-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 |
CIP核字 | 2013105636 |
中图分类号 | K231.07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8 |
宽 | 146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