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岖的高原--两性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延伸》编著者李劼。
世界上高原不少,但像云贵高原这样面积广阔、地貌崎岖的高原是少见的。从三维地图上看,该区山河纵横,且纠结成团,相对高差常常在千米以上,从位于四川甘孜境内海拔高达7556米的贡嘎山到滇南低热河谷,其间的高差竞有7000余米。整个区域山脉雄伟,河谷纵横,气候复杂,物种多样,山势奇峻,这样的地理自然状况必然会对人们关于天地万物及其与人类关系的认知有所影响。而人的雌雄二性、生老病死亦一自然,与天地万物彼一自然,相互渗透,成为性别形成的自然因素。
图书 | 崎岖的高原--两性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延伸 |
内容 | 编辑推荐 《崎岖的高原--两性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延伸》编著者李劼。 世界上高原不少,但像云贵高原这样面积广阔、地貌崎岖的高原是少见的。从三维地图上看,该区山河纵横,且纠结成团,相对高差常常在千米以上,从位于四川甘孜境内海拔高达7556米的贡嘎山到滇南低热河谷,其间的高差竞有7000余米。整个区域山脉雄伟,河谷纵横,气候复杂,物种多样,山势奇峻,这样的地理自然状况必然会对人们关于天地万物及其与人类关系的认知有所影响。而人的雌雄二性、生老病死亦一自然,与天地万物彼一自然,相互渗透,成为性别形成的自然因素。 目录 第一编 自然因素在两性角色中的延伸 第一章 自然山水与两性角色的关系 一、在“大地”上勾勒出“世界” 二、“去蔽”方式与创建神圣联系 三、“村寨”这个空间 四、两种社会中角色建构的差异 第二章 生育——两性角色差异的滥觞 一、人类与身外世界的交换与平衡 二、西南少数民族的世代更替 三、生理差异向社会差异的异化 第二编 文化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反映与固化 第三章 神圣与不洁的一纸之隔 一、社会紧张 二、社会控制与巫蛊习俗 三、巫蛊习俗的演变 四、巫蛊习俗中的女性 第四章 口传文学与两性角色差异 一、从雌性到母亲再到女人 二、从自然人到社会人 三、群体及两性间的关系 第五章 财富积累与性别角色差异 一、原始平均的实质是匮乏 二、社会性不平等是资源开发、财富积累的结果 三、追求平等与资源开发、财富积累密切相关 四、物质形态演进与人类自我认知变化互为表里 第六章 婚姻形态多样而本质相同 一、婚姻存由 二、西南各民族婚姻形态 三、秩序与桎梏 第七章 服饰是对社会角色的外在固化 一、集体意识与个人意识 二、传统服饰对社会角色的固化 三、服饰与性别角色差异 第八章 劳动分工对两性角色的区隔 一、差异分类、劳动分工与等级 二、社会对不同劳动的评价 三、西南少数民族的劳动分工与社会分层 四、社会分工的结构性特征 五、两性角色差异 第三编 当代性别角色差异的演变 第九章 两性角色社会差异缩小的一般效应 一、社会平等与生计方式的关系 二、资源分布与人们的行为模式 三、生计方式转型解构两性既成角色模式 四、西南民族两性角色变迁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崎岖的高原--两性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延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劼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00225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2-08-01 |
首版时间 | 2012-08-01 |
印刷时间 | 201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13.14 |
丛书名 | |
印张 | 7.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