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阡陌上
内容
编辑推荐

傅振中编著的《阡陌上》内容介绍:振中诉说祖国的大小城邦,如数家珍,可以视为一篇篇美好的乡土教材。而他笔下的山水,也都灵性活现,是祖国大地的山河颂。

山水,在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意识里有重要位置,人文意蕴十分丰富、深远,象征意义和符号意义极强,非常耐人寻味。

清朝作家张潮在《幽梦影》中说:“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在我们的民族心理中,山水实为一道独特的景观。

内容推荐

从傅振中编著的《阡陌上》既可领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的自然景,又能体味“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崇高美,也能感受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情怀……

有人生“山水”说,将人生的三重境界用“山水”来比喻。这里实际上讲的是世界观、人生观问题。它给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山水,在让中国人成为生活艺术家的同时,也成为了哲学家。《论语》中所说“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思考和追问的是生命的意义: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对像水一样不争名利高尚品德的赞誉。在这里,哲人由对山水的热爱与情怀,引申出了生活的哲理与大道,挥洒和描摹出了中国人骨子里儒道的独特风采。一起来翻阅《阡陌上》吧!

目录

在唐都待会儿

走走秦岭

华山如立

乐天飞翔的成都

雅安看水

再读重庆

雪山水城

在青岛

钟情长沙

泉水甲天下的济南

品桂林山水

想起了扬美古镇

在《西游记》诞生地歇脚

韶山杜鹃红

绍兴,精粹之宝库

品读泰山秋色秦淮

津味儿

春的气息

杭城漫笔

福州映像

2012清明随感

屿之白鹭

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

中华文明与可持续安全论略

后记

试读章节

我常想,古时叫长安,现时叫西安,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和世界历史上有着显赫地位的城市,她的背上究竟背负了多少张名片,恐怕没有谁能够说得清楚。说到她,很多人欲言又止,沧桑的西安、现代的西安、古老的西安、青春的西安。没有谁给过她一个明确的定义,西安也未曾接受过任何一个定义。

西安有太多元素了。古代中国对风水有着无比苛刻的要求。不管是新生命的取名,还是新庭院的落成,这些都讲究良辰吉日、风水宝地。古老的西安无疑是一块风水宝地,因为这里是建都历史最长的城市,这里孕育了中国古老的文明。如若将西安仅仅视为古老、视为历史,那么你就是对这座城市存在偏见。林立的高楼之间川流不息的车辆,现代化的工厂里放飞着中国人的航天梦想,还有纺织城艺术区、美术一条街都彰显出这座城市亘古未变的活力。西安依然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在中国心脏地带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

谁说古老和青春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西安能完美地将二者融合。如果说高大的楼房和古老的城墙之间不算什么跨越的话,那么年轻人吼出来的秦腔和老年人唱出来的流行歌曲总能将你说服吧!这就是西安,她魔法一般将最古老和最现代撮合在一起,又让你觉得这才是天作之合。西安的这种融合并不是什么海纳百川的融合,她更是一种需要和必须的融合。西安不仅仅外表叫人喜欢,就是她的内在也让人心潮澎湃。说到这我想起了曾经一篇爆红网络的帖子——《假如在西安拥有爱情》,文中说到的大雁塔音乐喷泉、桥梓口泡馍、德福巷酒吧、青龙寺樱花等都是西安人再熟悉不过的地方,而当它们——进入西安人的爱情史册时显得那么浪漫而又回味无穷。或许古老的城市就用她的点滴隐喻着爱情的永恒。

西安这个拥有一千多年建都史的城市,曾经有无数的君王在这里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又有多少人梦想着要住进这座城。京畿之地,天子脚下。千年后踏入这座城市,依稀还可以觉察到她所拥有的皇家气息。

站在西安的城墙上,我这样想:从周文王建立沣京起西安就开始承载中国的皇家梦想,虽然历史不断地更迭,都城也不断地变迁,由于确立中国世界地位的汉唐两朝均建都西安,所以让这座城池身上披上了一层剥不下来的皇装。当然,中国古代不仅仅只产生了西安这么一个古都,像洛阳、开封、南京、北京等地也都曾在一段时间内位居京畿之地,声名显赫。但是这些城市中,没有像西安这样一直拥有被人尊敬的地位的,因为西安见证了中国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虽然西安不再是中国的都城也有上千年了,但是她身上那件龙袍依然鲜艳无比。P1-2

序言

读朋友的作品,总闪现着朋友的身影。听,振中在此书中说:“革命总是矫枉过正,照理讲,在革命成功之后,应当坐下来把矫枉过正的方面纠正过来。但是,这件事情后来没有做。”“以至于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好长一段时间里,大口吞食西方文化食品。食之过久,过量激素造成了我们肌体的亚健康。”“要解决这些危机,正需要复兴中华文明。”“构建中华主流文化”……

正是为了这一共同目标,我们走到了一起,共同创建中华父亲节促进会,同时也在一起为中华母亲节的确立而努力。

也是为了这一目标,他既从戎又执笔,倾诉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由衷热爱。祖国的大小城镇,在他笔下,都那么文明久远、那么生意盎然。你看他写福州:从鸟龙江白龙江相携嬉闹着穿越而过,写到“嘟嘟嘟”的温泉冒着热气布满东城;从茉莉花茶的芬芳馥郁,写到山茶花颂的铁骨铮铮;从郑和下西洋的古城辉煌。写到马尾船政的近代图强;从寿山石雕的高贵感,写到福州角梳的平民性;从“三山两塔”的自然景观,写到“三坊七巷”的人文景观;从“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写到“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的第一人”……我自小生长在三坊七巷,林则徐、林纾都是我的近邻,我家的后门就毗连严复家的后门。我家往西二百米就是林觉民、谢冰心的故居。读了振中的作品,油然升起对于故乡的自豪、祖国的自豪。乡邦之情,由乡而至邦,爱祖国的起始是爱家乡。祖国城乡遍布先贤的印迹,他们是城乡山水的灵魂,唤醒对他们的崇敬,也就唤起了对乡邦文化、祖国历史的深情。

振中诉说祖国的大小城邦,如数家珍,可以视为一篇篇美好的乡土教材。而他笔下的山水,也都灵性活现,是祖国大地的山河颂。

山水,在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意识里有重要位置,人文意蕴十分丰富、深远,象征意义和符号意义极强,非常耐人寻味。

清朝作家张潮在《幽梦影》中说:“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在我们的民族心理中,山水实为一道独特的景观。

从振中的《阡陌上》既可领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的自然景,又能体味“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崇高美,也能感受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情怀……

有人生“山水”说,将人生的三重境界用“山水”来比喻。这里实际上讲的是世界观、人生观问题。它给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山水,在让中国人成为生活艺术家的同时,也成为了哲学家。《论语》中所说“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思考和追问的是生命的意义: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对像水一样不争名利高尚品德的赞誉。在这里,哲人由对山水的热爱与情怀,引申出了生活的哲理与大道,挥洒和描摹出了中国人骨子里儒道的独特风采。

我们这个时代,人们总喜欢把热爱旅游、热爱山水、向往山水视为一种生命的复归,一种身处繁华都市而超越于现实、追求自由精神的理想,一种于平凡庸碌之中营造起潇洒心境的气魄。“山水”成为了城市人回归自然的一个梦想。

但愿他的山水灵性,也能陶,台读者的心灵,调节一下过分功利化的社会风气,滋润一下被物欲之火煎熬得过分浮躁的“世俗”精神。

2012年6月

后记

《淮畔随想》《垄上行》是同类型的,都是用双脚去行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验、用头脑去思考、用余生去回忆的旅行。这就是一本书,我坚持写这本书,故而取名《阡陌上》。同样,又去读这本书:读山川江河,读平原丘陵,读风土人情,读历史知识,读人间万象。

游读需要用“心”?作家梭罗说的好,“行走的真谛,不是运动,而是带动你的灵魂,去寻找生命的春光”。也就是对沿途的景物、事物、人物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品味,用心去感悟,从而擦出心灵的火花,留下美好的印象,存住甜蜜的记忆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是古代旅人学者求知的基本模式,有了满腹经纶,再加上亲历躬行,必然能使知识进入一个较高的境界。

如今,有了飞机、火车,一天走上千里不稀奇,几年下来,“行万里路”大大有余,然而“读万卷书”呢?总是读得太少,深感不足。

如何弥补这个“不足”?见缝插针才有时间多读些书,方为上策。所以,抽时间,走一走,看一看;走一路,读一路,竟越读越有趣味,越读越有感悟,对“行”与“知”的关系也有了新认识。

最美的景色是心境。有一颗激情心,就会发现处处有美景,甚至人未到景点,心已往之。杜甫北游到泰安,乍一看见泰山,高兴得忘乎所以,发出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感叹,这首《望岳》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与泰山同垂不朽。如果杜甫没有满腔的激情,就不可能有这首流传万代的绝唱。

好奇心也是赏景所在。有了好奇心,就能在平淡处发现新鲜所在。体会到大自然风光的无穷魅力。

我所之行完全是闲暇寻乐,寻乐要有童趣心。这是一种追求和向往快乐的过程,是放飞心情、愉悦身心、带来快乐的过程。以童心看世界,满眼都新鲜,乐趣大无边。浩瀚的大海、高耸的大山、深邃的森林、无名的花草都令我赏心悦目、备感新奇、物我两忘、收获“山有意来水有情,将我迎来将我送”的无限乐趣!

这本书是归来的眷恋心。每次归来的回忆都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所以,养成习惯,即将所闻所看和“心中的美景”写下来,或自我欣赏,或发于报端,或与朋友分享快乐。

傅振中

2012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阡陌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傅振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743022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2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7: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