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与礼(精)》由中央美术学院奥运艺术研究中心王敏和杭海主编,本书内容包括: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初评阶段、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复评阶段、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修改完善阶段、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附属设计、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访谈等。
图书 | 玉与礼(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玉与礼(精)》由中央美术学院奥运艺术研究中心王敏和杭海主编,本书内容包括: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初评阶段、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复评阶段、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修改完善阶段、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附属设计、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访谈等。 目录 奥运景观——一幅瑰丽的中国图画(赵东呜) 中国设计为奥运增辉(潘公凯) 已褪色的景观,难以忘却的经历——北京2008年奥运会设计的挑战与理念(王敏) 北京2008年奥运会设计评述(布拉德·科普兰) 北京2008年奥运会设计评述(西奥多拉·玛莎里斯)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中央美术学院团队成员名单 玉与礼——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理念与提案策略 第一章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初评阶段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征集活动邀请函(原文) 中央美术学院奥运奖牌设计团队 方案一:“佩玉” 玉璧的启示 方案二:“星云” 方案三:“丝舞” 方案四:“光彩” “佩玉”、“星云”方案初评入围 第二章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复评阶段 “佩玉”、“星云”方案的设计调整 “佩玉”奖牌挂钩修改与整体造型确立 “佩玉”和“星云”两套方案复评入围前三甲 第三章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中标阶段 北京奥组委对“佩玉”方案的评价与修改意见(原文) “佩玉”方案玉璧表面图案调整 “星云”方案云纹调整 “佩玉”奖牌中标 第四章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修改完善阶段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修改团队成立 “佩玉”奖牌用玉策略与选玉标准 对“佩玉”奖牌用玉易碎的担忧 “佩玉”奖牌嵌玉结构安全性的技术探讨 第一次奖牌跌落试验 “佩玉”奖牌边宽的整体考量 第二次奖牌跌落试验 第三次奖牌跌落试验 第四次奖牌跌落试验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最终定型 “佩玉”奖牌用玉形制的后续争议 第五章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附属设计 北京2008年奥运会获奖运动员证书设计 获奖证书的绫纹设计 获奖证书的工艺制作 获奖证书的赛时信息打印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漆盒包装及外包装锦盒设计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挂带设计 第六章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发布 第七章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访谈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大事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玉与礼(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敏//杭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14841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30 |
出版时间 | 2012-11-01 |
首版时间 | 2012-11-01 |
印刷时间 | 2012-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811.211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304 |
宽 | 234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