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淘宝儿--古玩那些事
内容
编辑推荐

由孙仲谋编著的这本《淘宝儿--古玩那些事》以古玩商说事儿的口吻讲述了他们在当代古玩圈里的亲身经历。全书共收淘宝故事20多篇,包括《“国宝”回宫》、《“春花秋月”说古琴》、《香炉收藏家的故事》、《平步青云的金铜佛像》、《一赞三叹的元青花瓷器》、《民国“遗老”的身价变迁》等。

内容推荐

本书汇集了二十余篇作品成集,取名《淘宝儿--古玩那些事》,由孙仲谋编著。《淘宝儿--古玩那些事》以古玩商说事儿的口吻,讲述了当代古玩圈里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大都是一些玩家的亲身经历,讲述他们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如何逛地摊、串老户,从那些浩如瀚海的老货里淘宝捡漏。如“紫檀画案”一篇,就讲述了一个当时的倒爷,偶然涉足明清家具,蒙蒙撞撞间收了一件圆明园的紫檀画案,卖出去后方知道是稀世珍宝,又重新寻觅回来,这是一件真实的实物,不知现在流落何方。还有“蒙事儿”、“摊主谢四”,说的都是古玩商早期古玩买卖里面的逸闻趣事,既有捡了宝贝的乐趣,又有卖丢了的酸楚。不过,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都练就了眼力,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特别是“蒙事儿”里的蒙事儿,是古玩商中比较典型的一类,他们学艺不精,只好整天琢磨如何蒙大头,闹出了很多笑话,结局有几分悲情。北京是六朝古都,明清繁华之地,大量珍宝流落民间,“‘翠活儿王’旧事”、“传奇‘九龙杯’”等几篇作品中,都反映了这些玩家在民间寻宝的奇趣经历:有些神神秘秘,有些笑料百出,有的拿着宝贝当破烂,有的掖着破烂当宝贝,特别是那个年代,很多人不知古玩的价值,仨瓜俩枣就撇了出去,过后捶胸顿足,还有些人假充行家,好东西卖了地板价,让玩家一出门就蹦高的事儿,在行里屡见不鲜。有些古玩故事和历史密不可分,“淘宝记”一篇,说的是旧社会蹬三轮的一家人,由一方误认为是慈禧老佛爷印章,娶了媳妇,“文革”遭受磨难,后来又梦想靠它发财,没曾想不是宫里的玩艺儿,都快扔了的东西,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国学大师发现是赛金花的印章,道出了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

这些故事说的是古玩圈里的事儿,同时显现了人物的命运变化和性格特点,譬如“拍卖师‘寻宝’”里的赵大掰怀,因为掰怀丢了古籍善本好书,又在无意的掰怀间,走进了拍卖行,玩出了一片风生水起的天地。而“杂家‘大季’”中的主人公,在一种淡然的痴迷中,收下了很多珍宝,特别是被人设局买了趔趄货,没想到故宫专家发现竟是宫里的重器,亦悲亦喜,苦辣酸甜。至于“大家步一”里的人物,有一种高风亮节的境界,把古玩上升为文化国粹,视传承为己任,出资办学,颇有古道热肠的文人风雅,造福于社会。还有“门帘子的故事”、“憋宝的故事”、“奇石缘”,都以较轻松的笔触,描写了人与物之间的机缘,有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斗智,有山村小饭馆平淡无奇的偶遇,有面对奇石如痴如梦的音乐天才,百态人生,纷呈异彩。小品一般的“‘国宝’回宫”、“紫砂壶传奇”、“鼻烟壶的往事”,情节富有戏剧化特点,特别是农村人倒腾古玩,总是在明白和糊涂之间打转转,到了不知亏赚。“鼻烟壶的往事”里的兄弟三人,得宝以后态度迥然,有人换成电视,进入五彩世界;有人投身古玩,大起大落,两手空空;还有的视为情感寄托,当亲人需要的时候,百万回报亲情,道出人间各种生活心态。

容量较大的“缂丝龙袍”和“胖哥‘窜行’”两篇,时间跨度比较长,尤其是“缂丝龙袍”,前后近二十年,说的是两代人的故事,把一个老北京旗人,从落实政策发还房产,到开饭馆、讲故事、倒腾龙袍,最后都砸在手里,一气弹了弦子的经历,说得活灵活现,让人有走进那个时代的感觉。而他儿子金猴子,是改革开放里的一代,头脑灵活,于是就有了龙袍在他爹手里是假的,到他手里又变成真的了,卖了大价钱,这也折射出古玩行光怪陆离的变化和人生起起伏伏的悲喜。“胖哥‘窜行’”写古玩行的故事,平铺直叙,波澜不惊,却件件事情原汁原味,古玩圈的掌故戏法,都让人如临其境,有声有色,尤其是对古玩商心理变化的描写,富有真实感,通篇读过之后,一般人对古玩行的事儿也就了然于心了。而本篇的故事结局颇出人意料,天津的古玩商设局没套住胖哥,反而让胖哥觉得卖亏了,让人大跌眼镜的原因是买主今非昔比,买的不是古玩,是岁月旧梦,价值几何呐。

“缂丝龙袍”、“胖哥‘窜行’”、“紫檀画案”等几篇,本身具有电视剧的特点,稍加改动,即可入戏,效果斐然。

目录

简介

说个故事当序言

缂丝龙袍

紫檀画案

胖哥“ 窜行 ”

摊主谢四

淘宝记

大家步一

蒙事儿

“国宝”回宫

紫砂壶传奇

“翠活儿王”旧事

“紫玉轩”逸事

杂家“大季”

“春花秋月”说古琴

香炉收藏家的故事

平步青云的金铜佛像

奇石缘

一赞三叹的元青花瓷器

传奇“九龙杯”

民国“遗老”的身价变迁

门帘子的故事

拍卖师“寻宝”

鼻烟壶的往事

憋宝的故事

试读章节

金胖子是个厨子,最津津乐道的是讲述自己的家世,只要一得着机会,便鼓着一双金鱼眼,喷着一嘴吐沫星子说,我们什么门第,金枝玉叶,正宗的龙子龙孙,爱新觉罗家族,铁帽子王世袭,要不是赶上袁世凯个王八蛋,凭咱这身手,怎么着也得是金銮殿上站班的二三品大员,要想拜会咱爷们儿,您且候着呐。于是,听着的人肃然起敬,唏嘘不已。金胖子是满族不假,可这龙子龙孙的事儿实在是无法考证。要说金胖子着实赶上了好时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在北京一家老字号的酒楼当大厨,政府落实“文革”挤占房,腾退了他家一处私产。这房子是一所破烂的小院,可地界忒好,在南池子把口,五间西房临街,推开后山墙就是门面,闹中取静,弄什么买卖都挣钱。金胖子想都没想,立马开了家饭馆,取名“皇家御膳”,打着宫廷菜的旗号,连蒙带骗,竟然一炮走红。

金胖子手艺不赖,可更要紧的是会编故事,什么菜到了他这儿,都能和皇家御膳扯上关系。有道川菜叫宫爆鸡丁,稀松平常的小饭馆都是当家菜,可到了金胖子这儿就有了故事,说乾隆爷有天微服私访,傍晚的时候溜达到一位阁老家门口,闻到饭香袭人,便进去蹭口吃的,赶巧这家刚刚撤了桌,厨子手忙脚乱,抓弄了几个菜,其中一个是把残渣剩饭里的鸡丁花生米什么用辣椒烩了一下,谁知乾隆爷吃得满头大汗,连声叫好,还给这菜起了个名,说阁老是太子少保,就叫宫保鸡丁吧,从此流传天下。还有道菜叫“它似蜜”,是厨子看慈禧老佛爷有两天胃口不好,便琢磨了点新菜,用羊肉甜面酱白糖弄了个甜口,老佛爷吃得那真叫满意,问厨子这是嘛菜?厨子说等老佛爷赐名,老佛爷起名“它似蜜”。反正每道菜一个故事,说得神乎其神,吃的人都觉得新鲜,一传十,十传百,来者络绎不绝,一来二去,都上了报纸。等饭馆火得一天到晚排队的时候,金胖子就不在后厨撅着屁股颠勺了,他成天握着个紫砂小壶,迎来送往,专门讲故事,紫禁城里那点事,都成了他家后院的菜地了,眼瞅着他就是大清朝的嫡传真人。听故事的良莠不齐,有人叫好,有人骂街,说这哥们儿红口白牙吐莲花,真的假的啊,别是蒙事儿吧。金胖子听了这话,有点犯嘀咕,心说天天这么讲故事,八成都听烦了,不如来点真玩艺儿,可上哪儿踅摸呢?听人家说琉璃厂古玩店有卖老东西的,于是得空儿他便去转了转。

一天,金胖子溜达到西琉璃厂荣兴艺廊,有家字画摊位里,一个跟他差不离儿的胖子,正在推销一张书法。大概买主还价不到位,胖子嗤之以鼻地说,想什么呢?仨瓜俩枣就想弄张皇家手笔,睁眼好好看看,这是爱新觉罗溥老,皇帝的亲弟弟,大清朝的皇叔,不是那些画画卖字的,给俩小钱就打发一张。买主反唇相讥,说谁知这玩艺儿什么来路,就你这鸡窝大小的摊位,也能求来皇叔的手迹,都说北京人嘴大,八成是吹呐。胖子急了,瞪着眼睛说,什么来路?说出来吓你一跟头,咱是正宗的旗人,祖上是贝勒爷,响当当的皇亲国戚,要是在大清朝,你敢这样说话非拿你不可,论辈分皇叔还是我侄儿哪,上家拿字跟趟平道似的,还得烟酒伺候着。外地人被撵走了,金胖子赶忙凑了上去,搭拉话说,兄弟,消消气儿,甭跟他一般见识,外地老帽见过什么,这京城的尊贵还得说咱们旗人不是。金胖子跟这位盘道,是想弄张溥老的字儿,您想想,要是皇叔亲题的“皇家御膳”大匾往起一挂,还有人敢说三道四吗?那位听他说明了来意,啄着牙花子,有些为难地说,给饭馆酒楼题字太掉价,溥大爷一般不接这活儿,破破例也不是不行,不过您的这个。胖子边说边捻着手指头,意思是得加钱。金胖子什么身价,一把握住他的手,说当然当然,给咱叔多加点,全当是这些年的孝敬。就这样,金胖子五千块钱,请回了溥老四个大字,他在琉璃厂就手做了两块匾,一块墨地金彩,一块双龙赶珠,都是皇叔“皇家御膳”四个大字,真是金碧辉煌。

上匾这天,金胖子请了好些熟人,这片地界儿有头有脸的,什么工商税务,卫生检疫,公安消防,电站水所的,只要跟饭馆沾边的,他连头儿带尾儿都给人拽来了。那会儿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的说道,吃吃饭不算违反纪律,金胖子借着上匾的机会请这些人,是想联络联络感情,也想让他们知道咱后身有皇叔戳着呢。来人见是溥老的亲笔题字,立刻刮目相看,纷纷赞扬金胖子的宫廷菜是正宗的国粹,应该继续发扬光大。其中有那头脑活泛的主儿,立刻就向区里电话做了汇报。没多大工夫,区领导来了好几位,纷纷给金胖子敬酒,说你是咱们区京味文化的重点,一定大力扶持,有事儿直接跟区里说。金胖子做梦也没想到,一张溥老的字儿,给自己长了这么大的脸,琉璃厂那胖子今几个也喝酒来了,金胖子端着酒杯,移里歪斜找到这哥们儿,想好好敬他两杯,没想到这位皱着个眉头,一个劲儿往北瞅。金胖子不解地问,兄弟,瞅什么呢?这位犹豫了一下,扒在他耳朵边,小声说,金爷,您这是玩大了,可这气场不够,坐北朝南的主位风水欠佳,得添东西啊!金胖子吓了一跳,心想这位真是高人,听他的准没错,忙说添什么能镇得住,兄弟你好好给筹划筹划,哥哥就听你的,说着话顺手给他塞了个红包。

P6-8

序言

说个故事当引子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古玩地摊市场陆续在一些大城市出现,大都是和花鸟市场伴生,因为只有逛花鸟市场的人,才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当时北京的古玩地摊市场在花市东边的白桥,一条古老的小街,东西走向,一里来长,街两旁是老北京的四合院,青砖灰瓦,门洞两边还残存着一些明清的白石门墩,常有孩子爬上爬下地嬉戏。街上本来有一个小花鸟地摊市场,自打古玩地摊市场从象来街挪过来后,星期天这儿就热闹非凡,街两旁的树荫下有百十来个摊子,瓶瓶罐罐,琳琅满目。全北京玩古玩的几百号哥们儿,赶庙会似的结帮搭伙,三五成群,逛得不亦乐乎。

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在我们逛摊的几个哥们儿里头,有个外号叫“棒槌”的,是个逛摊的票友,他不大懂古玩,兴趣也不是很大,高兴了一两个月跟着逛一次,纯粹是凑热闹瞎起哄。这哥们儿还有个特点,别看什么都不懂,却爱说三道四,满嘴的外行话,张冠李戴闹了不少笑话,大伙干脆就叫他“棒槌”。那是一个晚秋时节,哥几个逛摊兴致正浓,他跟屁虫似的跟在后边,瞅见有个摊上扔着轴老画,非要叫住我们一起展开看看。这幅画原装旧裱,年份不浅,画的是丹青山水,笔意有些简约,看上去似乎少有传统画派的气势和朗润。题款比行书多几分潦草,隐约可识为“传山”。当时老字画在古玩地摊市场还不多见,因为来摆摊的老农常常把乾隆说成是雍正他爹,更不用说读出文人笔墨了。我们哥几个对老画也没多大兴趣,褒贬了几句,接着又往前逛。谁想这“棒槌”不知动了那根筋,非要回头再去看看那幅画上的图章,无奈大家只好陪着。画展开后,老农举着让“棒槌”看图章,谁料想天有不测风云,一阵秋风漫卷,把画轴的边裱扯裂了一块,好在没伤着画心。可哪儿知道,刚刚还满脸堆笑的老农立马就变了脸,把画往“棒槌”怀里一塞,横眉立目地说:“东西是你给弄坏的,掏钱吧。”

“棒槌”哭丧着脸争辩:“那是风刮的,和我有什么关系?”老农哼了一声,说风要是会看图章,我就找他要钱了。哥几个赶紧打圆场,谁知老农就是不依不饶,非要两百块钱,说这还是看着众人的面子,赔着钱卖的哪。可怜“棒槌”逛了两年摊,这还是头一次买东西。他无奈地掏了钱,完事拿画轴抽着自己的脸说,这不是倒霉催的吗?两百块看一眼图章,我招谁惹谁了。从那以后,“棒槌”发誓再也不逛摊了,那张砸在手里的画也不知扔在哪个角落里,一晃就过去了近二十年。“棒槌”是学计算机的,电脑玩得挺好,一天他家去了个书法家咨询电脑的事儿,“棒槌”想起那张画上看不懂的款识,翻出来向人讨教。书法家展开拿眼一搭,大惊失色地说:“您祖上是高门大户吧?这样的珍品可是难得一见。”“棒槌”当人家是忽悠他,说你喜欢拿家玩去。书法家说咱别开玩笑,这是明代大书法家傅山的画,傅山的书法是珍品,一般很少画画,这画就更是珍品了,大拍卖行都征集不到哪。结果“棒槌”第二天就把画送进了一家大拍卖行,三个月后拍出了五百万的天价。“棒槌”拿到钱的头一件事儿,就是把当年一起逛摊的几位请到一家大饭店,摆了一桌最好的酒席,好好答谢了我们一番。哥几个听他讲明原由,人人目瞪口呆,我们这几位起早贪黑逛了二十来年的摊,一个个都快号称专家了,可谁也没玩出彩儿,唯独什么都不是的“棒槌”玩出了个惊天动地,您说这事儿上哪儿说理去。“棒槌”得意之余,说以后你们还叫我“棒槌”啊?哥几个赶紧说,您现在哪能是“棒槌”啊,您是“棒槌”他爹,“棒爷”!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二十余年过去,当年地摊上好些蓬头垢面的玩艺儿,如今一登华堂,身价万倍。二十余年的时光在历史的长河里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在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的变革,完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最炫丽的转身,我们国家步入了从未有过的强盛,古玩身价的变化恰恰说明这一点。今天,当人们常常为古玩价格惊叹的时候,我却总是怀念故事里的那个岁月,那种优哉游哉的逛摊,能寻觅到多少人生的乐趣,有多少钱能买回当年心灵上那份满足的宁静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淘宝儿--古玩那些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仲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026211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2013269960
中图分类号 G894-49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