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心雕龙译注/中国古典文化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文心雕龙译注》由陈志平译注,主要内容:《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也是一部理论批评著作,完书于南北朝时期,作者为刘勰。此书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批评作品,内容丰富,见解卓越,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写作上的各种问题,在中国文学批评、文章学、修辞学的发展历史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内容推荐

《文心雕龙译注》由陈志平译注,《文心雕龙》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部,每部各二十五篇。全书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篇至第五篇是总论,即“文之枢纽”,表达了刘勰征圣宗经的基本思想。第六篇《明诗》至第二十五篇《书记》是文体论,即“论文叙笔”,论述诗、乐府、赋、颂等三十三类文体的源流演变,解释各种文体的名称,评定代表性的作品,总结写作法则和要点。第二十六篇《神思》到第四十四篇《总术》属创作论,刘勰“剖情析采”,对艺术想象、文学风格、遣词造句、篇章结构、文学的继承与革新等一系列问题都进行了论述,发表了很多精彩的见解。第四十五篇《时序》至第四十九篇《程器》属批评论,阐明了作者对文学与时代及自然景物、作家才性、文学批评态度和方法的看法。最后一篇是自序,相当于全书的总序,介绍了写作的动机和全书的结构。

《文心雕龙》全文以骈偶结篇,文辞优美,但毕竟产生在一千五百多年前,今天的读者阅读和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障碍,为了传统经典的普及,译注是很有必要的。《文心雕龙译注》选取了《文心雕龙》最精华的同时可供当今读者参考的篇目二十五篇,底本则选取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林其锬、陈凤金整理的《增订文心雕龙集校合编》本。

目录

前言

原道

征圣

宗经

辨骚

明诗

诠赋

诸子

论说

神思

体性

风骨

通变

定势

情采

鎔裁

比兴

夸饰

养气

总术

时序

物色

才略

知音

程器

序志

试读章节

故立文之道①,其理有三:一日形文,五色是也②;二日声文,五音是也③;三日情文,五性是也④。五色杂而成黼黻⑤,五音比而成《韶》《夏》⑥,五性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⑦。

注释

①文:指广义的文,包括颜色、声音、情理,即形文、声文、情文。

②五色: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指作品的形象描写。

③五音:宫、商、角、徵、羽,指作品的声韵。

④五性:喜、怒、欲、惧、忧。指思想感情。

⑤黼黻:古代礼服上的花纹。泛指花纹。

⑥比:缀辑。《韶》《夏》:舜乐和禹乐。泛指名乐。《韶》,舜时的乐名。《夏》,禹时的乐名。

⑦神理:神妙的自然之道。数:规律。

译文

所以文采的构成方法有三种:一是由色彩构成的形文,是由青、黄、赤、白、黑五色构成;二是由声音构成的声文,是由宫、商、角、徵、羽五音构成;三是由情感构成的情文,是由喜、怒、欲、惧、忧五性构成。五色调配形成彩色的花纹,五音配合形成动听的音乐,五性抒发形成优美的作品。这些都是神妙自然的规律啊。

《孝经》垂典①,丧言不文②;故知君子常言③,未尝质也。老子疾伪㈤,故称“美言不信”⑤;而五千精妙⑥,则非弃美矣。庄周云“辩雕万物”⑦,谓藻饰也⑧。韩非云“艳乎辩说”⑨,谓绮丽也。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于斯极矣。

注释

①《孝经》:儒家经典之一。垂:留传。典:法度。

②丧言不文:父母去世,居丧期间的话语不应有文采。《孝经·丧亲》:“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

③常言:平常说话,指不在居丧期间的话语。

④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著有《老子》八十一章,亦称《道德经》。疾:憎恶。

⑤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⑥五千:即《道德经》,只有五千多字。

⑦“庄周”句:《庄子·天道》:“辩虽雕万物,不自说也。”庄周,即庄子。辩雕,指以华美的辞藻雕琢、修饰。

⑨藻饰:修饰文辞。

⑨“韩非”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不谋治强之功,而艳乎辩说文丽之声,是却有术之士,而任坏屋折弓也。”

译文

《孝经》传下教导,要求居丧期间不说有文采的话,可见君子平常说话,并不是朴质的。老子厌恶虚伪,所以说“华丽的语言不可靠”;但是他写的《道德经》却精致美妙,可见他也并不厌弃文采。庄周说,“用华美的辞藻来刻画万物”,这是说要讲究辞藻修饰。韩非说,“用艳丽的言辞来辩说”,也说的是文辞要华丽。文辞华丽的辩说,辞藻巧妙的描绘,辞采的变化在这里达到了极点!

P195-198

序言

《文心雕龙》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梁代刘勰撰写的一部伟大的文学理论和批评巨著。

刘勰(约465-约538),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山东省莒县)。西晋永嘉之乱,刘氏一族南迁避乱,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梁书·刘勰传》载:“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祜。”刘勰入定林寺佐僧祐校经十余年,博通佛教经论。大约在南齐末年,刘勰完成了《文心雕龙》的撰写。由于地位低下,无人赏识,刘勰遂扮作货鬻者,将此书自荐给当时文宗沈约。沈约读后,“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由于沈约的看重和推荐,刘勰在梁代官至太末(今浙江衢县)令,政有清绩。后迁步兵校尉,兼东宫通事舍人。刘勰的文学和政治才华得到当时东宫太子萧统欣赏,而他自己也感到在政治上能有一番作为,“搞文必在纬军国,负重必在任栋梁,穷则独善以垂文,达则奉时以骋绩”(《文心雕龙·程器》),刘勰终于有了“任栋梁”而“骋绩”的舞台!中大通三年(531)四月,萧统卒,东宫易主,僚属也被遣散,刘勰被“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晚年的刘勰心灰意冷,遂在完成编定经藏的任务后,燔鬓发自誓,出家为僧,改名慧地,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刘勰除《文心雕龙》外,还有《灭惑论》《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等文章流传于世。另外,学界有专家研究认为,子书《刘子》也是刘勰所撰。刘勰不仅是文学理论家,还是哲学家,不仅是“文刘”,还是“哲刘”!政治上的刘勰没能骋绩宇内,却以立言著述而流芳百世。

《文心雕龙》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部,每部各二十五篇。全书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篇至第五篇是总论,即“文之枢纽”,表达了刘勰征圣宗经的基本思想。第六篇《明诗》至第二十五篇《书记》是文体论,即“论文叙笔”,论述诗、乐府、赋、颂等三十三类文体的源流演变,解释各种文体的名称,评定代表性的作品,总结写作法则和要点。第二十六篇《神思》到第四十四篇《总术》属创作论,刘勰“剖情析采”,对艺术想象、文学风格、遣词造句、篇章结构、文学的继承与革新等一系列问题都进行了论述,发表了很多精彩的见解。第四十五篇《时序》至第四十九篇《程器》属批评论,阐明了作者对文学与时代及自然景物、作家才性、文学批评态度和方法的看法。最后一篇是自序,相当于全书的总序,介绍了写作的动机和全书的结构。在写作时,刘勰有意效仿“大衍”之数安排全书结构,各部分呼应配合,具体论述完整,形成了严密的体系,故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称《文心雕龙》“体大而虑周”“笼罩群言”。

《文心雕龙》的伟大不仅表现在它结构的系统性和严密性上,更体现在作者的具体文学见解的深刻性上。明代胡应麟《诗薮》认为《文心雕龙》“议论精凿”,《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集部·文心雕龙》认为“论文之书,莫古于是编,亦莫精于是编矣”。刘勰撰写《文心雕龙》,旨在探究“文之用心”,用以指导写作,纠正不正文风。他执正驭奇,以圣人思想和经典为标准,“唯务折衷”,总结了南齐以前文学创作的丰富经验。刘勰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都很重视,认为内容要“情深而不诡”“事信而不诞”“义贞而不回”,形式要“体约而不芜”“文丽而不淫”(《宗经》)。刘勰欣赏明朗刚健的文学风格,主张文章要“风清骨峻”。在文学发展上,刘勰指出“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时序》)。在文学创作上,刘勰有《神思》专论艺术想象,《养气》专论作家的创作心理准备,有《镕裁》《比兴》《夸饰》等篇专论遣词造句等具体方法。在文学批评方法上,刘勰指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知音》),并提出“六观”之法。

《文心雕龙》全文以骈偶结篇,文辞优美,但毕竟产生在一千五百多年前,今天的读者阅读和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障碍,为了传统经典的普及,译注是很有必要的。此次注译,选取了《文心雕龙》最精华的同时可供当今读者参考的篇目二十五篇,底本则选取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林其锬、陈凤金整理的《增订文心雕龙集校合编》本。林先生是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出版《文心雕龙》相关研究著作多部,《增订文心雕龙集校合编》是他以元至正本为底本,广泛汇校了各种版本后产生的可信、可靠、可读的版本。在注译的过程中,还参考了范文澜著《文心雕龙注》,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吴林伯撰《文心雕龙义疏》,陆侃如、牟世金撰《文心雕龙译注》,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龙必锟译注《文心雕龙全译》,贾锦福主编《文心雕龙辞典》,朱文民撰《刘勰传》等著作;上海社科院林其锬慷慨允许使用《增订文心雕龙集校合编》本的著作权,吉林大学涂光社教授热情提供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刘勰说:“品列成文,有同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有异乎前论者,非苟异也,理自不可同也。”译注工作“雷同”的地方多,发挥的地方少,笔者努力做到信、雅、达,尽力文从字顺地准确表达出刘勰的意思,然文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肯定不少,还望方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陈志平

2013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心雕龙译注/中国古典文化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44732
开本 16开
页数 3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1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96
CIP核字 2013299447
中图分类号 I206.2
丛书名
印张 25.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5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