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情迷瑞士
内容
编辑推荐

瑞士出过像卢梭那样的世界级名人,但数量不算很多,不过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历史上有数不清的重要人物踏上这块土地,或者长期居住,或者短期旅行。他们在这里留下了很多故事。瑞士就像一个舞台,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名人的激情演出。黄正平编著的这本《情迷瑞士》叙述的就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些故事对于深入了解这些名人,同时更好地认识瑞士甚至欧洲,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内容推荐

《情迷瑞士》结合作者黄正平的亲身感受,记叙了巴尔扎克、歌德、大仲马等十二位中国读者相当熟悉的人物,他们在瑞士生活、旅游的故事。这些故事以前很少在国内介绍,因此《情迷瑞士》一书对中国读者深入了解这些名人将提供有益帮助,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注意发掘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并努力从中总结出发人深省的启示。同时,瑞士的风土人情,特别是它无与伦比的自然景观也在故事的叙述中得到了大量展现。

目录

如梦之梦

 凯撒的到来

 追寻司汤达

 瑞士公民爱因斯坦

 茜茜公主和她的暗杀者

 风雨如磐——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日内瓦

 卓别林的天堂

 表的传奇

灵感之乡

 歌德三下瑞士

 拜伦的日内瓦文学之夜

 想象中的现实——大仲马瑞士之行

 说不尽的卢塞恩

难言之“情”

 甜蜜的阴谋——巴尔扎克的一段情事

 天才的诱惑者和发疯的追随者

 雨果与朱丽叶

 私奔去远方

 肖邦与乔治·桑:阴影下的情缘

 拉萨尔的决斗

“是”“非”之地

 加尔文:失手的伟人

 伏尔泰和卢梭:一个关于怨与恨的故事

 萨特百年:引人心动的文化现象

 异质还是同质:两个汉学家之间的争论

后记

试读章节

回过头来再说瑞士人的南迁。部落首领奥尔及托列克斯在一次内乱中丧生,但全族为实现他梦想的决心没有动摇。他们用了两年多时间给迁移做了各方面的物质准备。公元前58年,他们将可供全族人三个月用的粮食和其他物资装成八九千辆车,然后将带不走的东西包括房屋全部毁掉,据凯撒的统计,该族所有的十二个市镇,四百多个村庄被付之一炬。断绝了返回的希望后,他们踏上了前途未卜的征程。这支男女老少的队伍共三十六万余人,其中九万多人是军人。

这支几十万人、几千辆车的队伍,在两千多年前中欧地区崎岖的山路上蜿蜒而行,连绵数里,其壮观程度不难想象。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壮举,恐怕只有三百多年以后中国“永嘉之乱”造成的大规模“衣冠南渡”可以与之相比。

但是瑞士人这样拖儿带女、携带全部家当的远程搬家有着致命的弱点:众多非军事人员和车辆的随行,必将导致尾大不掉、行动缓慢,如遇攻击,军队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战斗。这令人想起《三国演义》里长坂坡的故事:刘备携樊城百姓逃难,老牛破车般缓缓而行,被曹操军队追杀,若无张飞猛喝几声,一时唬住曹军,刘备这支队伍恐怕就要保不住了。

果然,瑞士人还没真正走出国门,便遇到了“曹操”——凯撒。

凯撒是在公元前58年3月知道瑞士人南迁之事的,当时他还在罗马,正准备去高卢行省上任。得到消息后,他立即披挂上马,仅带几个随从就上了路。此去他要到一个位于一千千米以外的湖边小村,在那里组织防御,拦住破釜沉舟的瑞士人。这个村庄就是日内瓦。

“日内瓦”这个词,就目前能查到的历史文件来看,第一次就是出现在凯撒的《高卢战记》里。在所有有关日内瓦历史的书里,几乎没有不提到这一点的。对日内瓦人来说,凯撒的到来和凯撒的记载都是值得纪念的大事。

当时的日内瓦属于罗马共和国的高卢行省版图内,处于与赫尔维西亚族部落统治地盘相邻的边境上,而瑞士人南迁正要通过那里。在这紧要关头,日内瓦成了阻挡瑞士人南下的桥头堡。可以这样说,没有它的拦阻,就没有了今天的瑞士;它堵住了一个希望,却留住了一个美好的国家,一个它日后也加入到其中的国家。  凯撒用了八天的时间赶到日内瓦,其速度之快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难以置信,这正反映了凯撒生怕错过战机的火急火燎的心情。

一到日内瓦,凯撒立即布置防御。第一件事是把罗纳河上唯一的橡木大桥拆除,把罗纳河变成了挡住瑞士人南下的天然屏障。第二件事是招募兵员,当时在日内瓦地区只有一个罗马军团,五千多人,远远不够。凯撒在最短的时间里征募到五千多新兵,加起来达到一万一千人。

这时,瑞士人的长蛇阵人马已经到达目内瓦附近。他们派出最有威望的人做使节,前来罗马军营与凯撒谈判,希望能让他们和平通过,并保证不对当地造成任何骚扰和损害。自知防御力量还不足的凯撒,使出缓兵计,对使者说:这事可以考虑,但要得到罗马最高当局的许可。或许对自己的和平愿望抱有很大的信心,瑞士人居然信以为真,停了下来,耐心等待凯撒的答复。这一等,等了十五天。凯撒利用这段时间,在河边筑起一道二十多千米长、十来米高的墙,使其防御能力大大加强。关于这座墙,由于建造时间超乎寻常地短,日后在日内瓦又找不到明显的痕迹,很多历史学家非常怀疑它的存在,认为这是凯撒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而信口开河。但作为凯撒迷的拿破仑三世派人专门对此作了勘探,他在他的《凯撒的高卢战争》一书中认为凯撒起码是在几个主要的薄弱环节建造了这堵墙。

这年4月13日,瑞士使者按照约好的时间前来听回音。已做好准备的凯撒这时变了脸,他告诉使者,按照罗马人的习惯和前例,他不能允许给任何人一条穿过行省的通道;同时表示,如果他们企图蛮干的话,他将动用一切武力加以阻止。使者听了脸色惨白。瑞士人没想到是这个结果,气愤之余,向罗纳河对岸发动了一些小规模的进攻,但都被打退。

瑞士人见罗马军团防卫体系严密,自己拖儿带女的难以取胜,所以不敢恋战;无奈之下打算绕过日内瓦,向西奔(今里昂方向),然后再向南朝目的地走。他们也派使者与当地部落首领商谈,对方见是借路,于己无害,便提了几个条件后,答应放行。于是瑞士军民长队开始转道而行。

凯撒得知这项军情后,自然不会就此罢手,他的目的是要借此机会,把整个高卢地区搅动起来,使之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这时他已经从其他地方新调来五个军团,可以和瑞士人决一雌雄了。

他带着人马紧随瑞士人的队伍,不断骚扰,抓住机会便歼灭一股敌军。瑞士人奋起还击,也打了几个小胜仗,但终因人员庞杂,顾头不顾尾,被虎狼般的罗马军团打得七零八落,损失惨重。

这样打打停停,战斗持续了二十来天。最后在靠近里昂的地方,凯撒发动总攻击,杀得尸横遍野。瑞士人被彻底击垮,知道无法再远行,终于缴械投降。出行时的三十六万人,至此只剩下十一万,一个民族几乎到了毁灭的边缘。

凯撒对瑞士人的战斗只是整个高卢战争的第一阶段,他接着利用高卢各部落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借力打力,又率军渡过莱茵河征战日耳曼,两次渡海侵入不列颠,把疆土扩大到大西洋沿岸。这次战争使凯撒训练了一支能征善战、忠于他的军队,为他不久后的夺权和独裁打下了基础。此是后话。

P12-14

序言

与中国相比,瑞士显得很小:八百万人口,四万多平方公里,但它却是个很神奇的国度。

首先是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层峦叠嶂的阿尔卑斯山,星罗棋布的上千湖泊,构成了欧洲、乃至世界上的一块无以伦比的风光宝地。

其次是它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地处欧洲中心的瑞士,两千多年来在周围列强的包围下,脚踏实地,低调敬业,拓展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从一个曾是欧洲有名的穷地方,发展到今天相当富足的国家。瑞士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地方。

听说中国有句成语:人杰地灵,把它用在瑞士身上是恰当的。

瑞士出过像卢梭那样的世界级名人,但数量不算很多,不过由于上述特点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历史上有数不清的重要人物踏上这块土地,或者长期居住,或者短期旅行。他们在这里留下了很多故事。瑞士就像一个舞台,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名人的激情演出。本书叙述的就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些故事对于深入了解这些名人,同时更好地认识瑞士甚至欧洲,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它们也许并不都是充满阳光的,有的甚至还有些阴暗,但作为历史的见证,它们都已经深深印在我们的文化中了。

这些名人对我们瑞士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但据作者说,他们在中国几乎也都是“熟人”。因此大概可以认定,他们是我们两国人民的“共同朋友”。

现在来瑞士旅游的中国人逐年增加,读一下这些故事,对这些旅行者来说想必是很有用的。

1871年,日内瓦成立了一家当时还为数很少的旅游公司,一个多世纪以后它又成为瑞士旅游界最早来北京设立办事处的企业,这就是我们福尔特公司。作为两国之间的一座桥梁,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吸引更多的中国朋友前来瑞士,和我们一起分享这个国家的湖光山色和有特色的文化传统,让这些宝贵的资源进一步成为人类的共同财产。

本书作者黄正平博士是我们多年的朋友和合作者,他是对瑞士,特别对日内瓦有着浓厚兴趣和深入研究的专家。在他这部作品出版之际,我们受邀为之作序,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荣幸!

后记

二十多年前,我从上海来到日内瓦大学攻读学位,有机会接触到大量我们所熟悉的文豪、大师和其他一些名人的资料。其中除了学术性的,很多都是他们生活上的故事和细节,这是我在国内时所看不到的。

瑞士又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天下文人骚客都喜欢来此一游,有的就干脆住下了。关于他们的记载车载斗量,他们留下的各种“足迹”也随处可见,使我有了一种生活在他们旁边的感觉,他们对我来说就不再是一些陌生人或是高不可攀的偶像,而是像在日常交往中伸手可及的、有血有肉的朋友。

这种近水楼台加身临其境,是一个难得的资源,不把它开发出来自己感到会很遗憾,于是就产生了把这些写成文字的愿望。好多年前,我作了些尝试,在海外一家中文网站发了几篇,网友的反应还相当热烈。去年回国时,又跟几位朋友讨论了一下,受到他们的鼓励,回日内瓦后便抓紧笔耕,这样就有了目前的规模。

在阅读大量材料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些名人虽然伟大,但在生活中也有着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的行为动作和喜怒哀乐,而这些恰恰是今天多元化社会的读者所需要知道的。因此我在写作中对自己的告诫是:尽可能地把他们作为可以肯定也可以批评,可以揶揄也可以质疑的普通人,而不是高大的完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到了这点,但我确实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要特别感谢张仲煜、戴大年两位大学同学的热情支持。也感谢两位瑞士朋友福尔特先生(Jean-Claude F.Fert)和杜邦先生(Olivier Dupont)给本书作序,他们是地道的中国迷。我的瑞士同事罗塞(Pascal Losey)在我写作过程中提供了很多帮助,出版社的姚琴琴为本书的形成出了很多宝贵的主意,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

2013年10月于日内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情迷瑞士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正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214390
开本 16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2013248976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5
16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3: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