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它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关系的书,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全书涵盖众多学科知识,语言清新优美,内容严肃深邃,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洋溢着作者对那些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等生灵们的挚爱情愫,是值得读者反复品味的传世经典,更是让孩子走向野外、培养环保及生态意识的入门读物,曾被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评为“20世纪自然写作领域十大好书之一”。
图书 | 沙乡年鉴(心灵甘泉) |
内容 | 编辑推荐 《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它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关系的书,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全书涵盖众多学科知识,语言清新优美,内容严肃深邃,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洋溢着作者对那些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等生灵们的挚爱情愫,是值得读者反复品味的传世经典,更是让孩子走向野外、培养环保及生态意识的入门读物,曾被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评为“20世纪自然写作领域十大好书之一”。 内容推荐 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沙乡年鉴》自出版以来,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典之作。作品首先细致人微地描述了自然美景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对微妙的生态平衡所产生的影响,继而用实例展示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性的介入,最后更表达了人类对荒野美学最为迫切和适时的恳求。 《沙乡年鉴》从一个荒废的、远离现代社会生活气息的农场着笔,对沙乡在不同季节呈现出的不同景象进行系列追述,刻画出一幅幅美不胜收的隽永画面。 目录 序 沙乡年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景观的品质 威斯康星州 伊利诺伊州和爱荷华州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奇瓦瓦州和索诺拉州 俄勒冈州和犹他州 马尼托巴省 品味乡村 乡村 一个人的闲暇时光 环河 博物学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生命 试读章节 没有农场的人往往面临两种精神上的危险,一是以为早餐都是从杂货店买来的,二是以为只要有火炉就会暖和。 要避免第一种危险就得开辟一个菜园,位置最好是在四周没有杂货店的地方,以免令事态变得复杂。 要避免第二种危险则需在铁制柴架上放上一截劈开的好栎木,而且最好是在没有火炉的地方。当屋外的树木在二月的暴风雪中摇荡的时候,柴架上的好栎木烤得你的小腿暖洋洋的。如果有人亲自砍柴劈柴,把劈好的栎木拖着堆成一堆,并且在劳作之余还有闲暇思考,他就会牢牢记住温暖从何而来,其中大量的细节是那些周末在镇上用取暖器烤火的人无法想象的。 柴架上烧得红彤彤的这块栎木,原本生长在沿着沙丘上行的移民古道旁。砍下来之后我曾经量过这块栎木,它的直径为30英寸。栎木横切面上有80个年轮圈,所以它的幼苗应该是在1865年南北战争末期长出的第一个年轮圈。而据我对现有树苗生长历程的了解,每年冬天,栎木都会被野兔啃噬,次年夏天又重新发芽,通常需要十年或更长时间,栎木才可能长到野兔啃不到的高度。事实上,如果有任何一棵栎木存活下来,那是得益于野兔的疏忽,或者是因为野兔数量递减。总有一天,某位耐心的植物学家将会画出一幅栎木出生年限的频率曲线图,并将发现此曲线每十年达到峰值,而每个峰值刚好与野兔的十年生命周期曲线的低值相对应。动物群和植物群正是通过物种内部和物种之间这种持续的战争来保持群落的共存。 也有可能野兔生命周期的低值即数量衰减期出现在60年代中期,当时这棵栎木已经进入了第一圈年轮的生长,但是长成这棵栎木的栎实是在十年前大篷车途经此地驶向大西北的时候掉落到了地上。也许是因为路过的移民把路边踩踏得光秃秃的,这颗栎实才得以在阳光下抽出了幼苗。只有千分之一的栎实能长到足以与野兔抗衡的程度,其余的都是一出生就被淹没在大草原上草的海洋之中。 想到这一棵栎木没有遭此厄运,而是活着储存了八十年六月的阳光,我不禁心中一暖。经由我用斧子和锯子加工成的栎木,释放的正是这积累了八十年的阳光,它驱散了八十年的暴风雪,温暖了我的窝棚,也温暖了我的心。从我的烟囱里冒出的每一缕青烟都向人们提供了见证,证明八十年的阳光并没有白白地照耀大地万物。 我的狗不关心温暖从何而来,但它对温暖的到来非常关切,而且迫不及待。事实上,它觉得我带来温暖的本事很神奇。每当我在黎明前寒冷的夜色中起身,瑟缩着跪在炉边生火的时候,它总是殷勤地趴在我和放置在火堆里的引火柴之间,令我不得不把火柴从它的腿间伸过去点燃引火柴。我猜想,它可能相信我能移山填海,创造奇迹。 这棵栎木的制材生涯是被一道闪电给断送的。七月的一个夜晚,我们全都被一声雷鸣般的巨响给惊醒了,我们意识到闪电肯定击中了附近的某个地方,但是因为没有击中我们,我们就都回去睡觉了。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来衡量一切,这次的闪电就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天早晨,当我们漫步沙丘,欣赏刚刚经受了雨水洗礼的金光菊和草原苜蓿时,我们看到了路边栎木树干上新剥落的一大片树皮。树干上有一道长长的螺旋形的白木疤痕,疤痕宽约一英尺,还没有被太阳晒黄。过了一天,树叶凋谢了,于是我们知道了,这是闪电馈赠给我们的三捆柴火。 我们为老栎木的过世而哀伤,但我们知道,十几棵栎木正笔直坚定地矗立在沙地上,它的后代已经从它的手中接过了制材的重任。 我们把死去的老树在它从此不能吸收的阳光中放置了一年,然后在一个干冷的冬日,我们将一把新挫的锯子放在栎木堡垒般的底部。散发着芬芳的历史碎片从锯开的口子喷射出来,堆积在每个跪着干活的锯木匠面前的雪地上。我们感觉这两堆锯末远不止是木屑,它们是一个世纪的完整的横切面。锯子来回拉动,每锯一下就是十年,就这样锯进了这棵好栎木用一圈又一圈的年轮谱写的一生的编年由。P14-16 序言 有些人没有野生的东西也能生存,有些人则不然。这些散文对前者而言既是快乐的源泉,同时也将他们置于两难的境地。 在野生的东西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消亡之前,人们对它们就如同对刮风和日落一样毫不在意。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为了达到更高的“生活水平”而牺牲天然、野生和免费的一切是否值得。对我们这些热爱野生事物的少数人而言,看大雁比看电视重要得多,而找到一朵白头翁花的机会就如同言论自由一样是我们不可剥夺的权利。 我承认,在机械化确保我们享用美味的早餐以及科学向我们揭示其生长奥秘之前,野生的东西对于人类而言几乎是毫无价值,因此与野生事物相关的冲突也就归结于一个度的问题。我们少数人看到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得到的回报日趋减少这一规律,多数人则没有发现这一点。 人必须顺应自然,这些散文就是我顺应自然之作。散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了我的家人在周末的时候为了逃离太过现代的生活而居于“窝棚”时的所见所为。在威斯康星的这个因为破败而被更大更美好的社会遗弃的农场上,我们用铁锹和斧子努力重建我们在各处正在失去的一切。也正是在这里,我们寻找并找到了上帝赋予我们的肉食。 这些散文按季节顺序构成了一本《沙乡年鉴》。 第二部分记录了我的一些生活片段,这些片段逐渐地,有时候甚至令人痛苦地让我意识到,我们已经失去了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这些生活片段覆盖了北美大陆各州,历时四十年。它们适当地提出了一些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例外地带着“自然环境保护”的标签。 第三部分用更符合逻辑的语言详细地解释了我们这些持不同意见者的一些观点和理由。只有志同道合的读者才会努力地理解第三部分的哲学问题,或许可以说这些散文旨在告诉人类同伴如何重新与自然同步。 环境保护之所以没有取得进展是因为它与亚伯拉罕土地概念相矛盾。我们滥用土地,因为我们认为土地是属于我们的有价值的物品。只有当我们把土地视为我们隶属于其中的群落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在使用土地的时候心怀热爱和尊敬。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让土地在机械化的人类的影响力之下幸存,也没有别的办法可以在受制于科学的前提下从土地上获取造福文化的美学收获。 土地即群落是社会生态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热爱土地和尊敬土地却是道德规范的延伸。土地产生文化收获是很早即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个事实,可惜后来通常被人们所遗忘。 这些散文试图把这些概念连接起来。 诚然,这样的土地观和人文观会受制于个人的经验和偏见,从而变得模糊或者扭曲。但是,不管真相何在,至少有一点如水晶般清晰透明,那就是我们更强大更美好的社会现在就像是一个疑病症患者,因为过分热衷于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失去了维持身体健康的能力。整个世界都在贪婪地想要建造更多的浴缸,却丧失了建造浴缸乃至开关水龙头所必需的身体的稳定性。在现阶段再也没有比对过剩的物质财富的大加鄙视更有益的了。 价值观的改变或许可以通过重新评估不自然的、驯化的和受限制的东西,并以自然的、野生的和自由的东西取而代之来实现。 奥尔多·利奥波德 威斯康星州麦迪逊 1948年3月4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沙乡年鉴(心灵甘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 |
译者 | 彭俊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113758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0 |
出版时间 | 2013-09-01 |
首版时间 | 2013-09-01 |
印刷时间 | 2013-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2 |
CIP核字 | 2013179084 |
中图分类号 | I712.65 |
丛书名 | |
印张 | 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