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伏波往事
内容
编辑推荐

从解放以前直至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的历史风云、桂林市沧桑之变、家庭生活的真情厚意与悲欢离合,开发石种、赏石趣事,所有《伏波往事》作者唐正安目睹身经之事,通通收来笔端,唐正安编著的《伏波往事》是一部难得的老桂林故事与风情图,一部励志的人生实录。

内容推荐

纸上人情世态,笔底烟雨波澜。唐正安,积几十年目睹身经之事,写成了《伏波往事》这部雅俗共赏、意趣皆佳的感怀文字,堪称是这位桂林市的年高德邵的长者通达人生的不俗写照。

从解放以前直至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的历史风云、桂林市之沧桑巨变、家庭生活的真情厚意与悲炊离合,所有唐老目睹身经之事,通通收来《伏波往事》笔端,寄意于故居山水,城乡风情之中。唐老奋力笔耕,历经数年,青灯黄卷,亲笔撰述。伏波山门的内外往事,巷尾街头的风土人情,20世纪50年代的市县风貌,革命岁月的壮志豪情,逐次写来,条理清晰,十分真实可信,可读耐看,引人思索。一些往事,一些细节,使读者抚卷而叹,感慨万千,真是一部难得的桂林故事与风情图,一部感奋励志的人生实录。

目录

一、家庭篇:我的童年,我的亲人

 学生时代

 童年爱好

 我的家庭

 爱妻燕青

 伏波内外

 桂林解放

 生活重担

 伏波之子

二、工作篇:激情岁月,往事寄情

 参加工作

 “三反五反”

 爱供销社

 结缘单车

 秧塘情怀

 等价交换

 义宁鸭仔

 难忘岁月

 重点书记

 调动频繁

 平乐柚子

 灵川狗肉

 农民朋友

 三进同化

 睦邻友好

 社会治安

 乡镇企业

 粮钱并举

 敢于改革

 勤奋学习

 中央党校

 党恩难忘

 个人简历

三、休闲篇:退休生活,喜结石缘

 四个结合

 领导题词

 研讨讲座

 开发石种

 专家点评

 以石交友

 国际交流

 赏石简历

试读章节

从1951年开始,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反”运动(即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天津市委书记刘青山、张子善就是运动中被镇压的高级干部,一时轰动全国。

桂林百货批发站也开展了“三反”运动,由单位领导负责,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我被抽调脱产搞“三反”。全国的“三反”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出现了大胆怀疑、搞逼供的冤假错案。我所在的批发部,就有一名姓蔡的主任被逼得乱交代,把我也牵扯了进去,说贪污的钱也分给了我,放在我的抽屉里。领导立即停止了我的工作,要我在会上坦白交代。我当时一下就急哭了,讲了几句话。现在我已记不清当时讲了些什么,后来听说就是因为我讲的那几句话被领导重视了,并且群众也反映“小唐不错,经受得住考验”,过了几天,我又被叫回了“三反”工作组。“三反”运动结束,我被评为功臣,还戴大红花在市里游街。

此时“五反”运动(即反行贿受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又兴起了,我又被抽调到市里的“五反”工作组,被分配到百货、布店、杂货行业开展“五反”工作。负责这个行业的工作队长是我单位百货批发站的副总经理苗正芳同志,他是红军老干部,副队长是桂林日报社社长周佩铎,下设若干个小组。我在负责资本家那个小组,组长是揭廷魁(桂林市团市委领导,后来任团市委书记)。工作组要求集中住宿,我们这个工作组就住在原桂林市政府的礼堂,即现在的湖滨饭店。那时我们住在楼上,睡的是竹床,有臭虫,需要用杀虫剂。平时用水就从院内一口深井里提。虽然离家很近,但为了工作我从不回去。当时的任务是按照“五反”运动的要求,发动店员揭发资本家店主的五毒问题,看清资本家店主如何剥削员工,偷工减料以及偷税漏税等问题。通过开展“五反”运动,我学到了不少知识,特别是学到了如何开展群众运动、做群众工作的方法。 “三反”、 “五反”运动,于我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锻炼机会,为我今后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五反”运动中,团组织经常开展对青年的学习教育活动,提高青年对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认识。1952年7月,由揭廷魁同志介绍,我与几位在工作组中的青年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闭,至今我还保留了入团时的照片。

“五反”运动结束后,单位领导叫我去参加一次集中学习,地点是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楼上,即现在工人文化宫对面的工商银行,主要是学习党的知识、共产党宣言等内容。那时共产党员在单位尚未完全公开,我没有思想准备,感到非常突然,对这种封闭式的学习,觉得神秘,又觉得荣幸,因为130人的单位,只选调我一人来学习。在学习中,领导找我谈话,并发给我一张填写表,我才知道是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后备党员,批准时间是1952年9月23日,那时我刚刚满18岁。后来我才知道,在那个时间,在桂林加入共产党的人并不多,我感到很光荣。9月23日这天,我终生难忘,因为这是决定我政治前途命运的重要转折点,从此我就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爱供销社

1954年我20岁,被任命为阳朔县供销社副主任,主管业务。我对当时的供销社业务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就只凭着一股热情下决心干好工作。后来我才知道,供销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农村高级社成立时,中央就决定要在农村成立三社:一是农业合作社,二是供销合作社,三是信用合作社。目的是要把农村经济搞活。供销社承担着服务农村经济的重任。

当时供销社的成员,特别是区乡级供销社的成员,大都是从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中的优秀分子中挑选出来的,被称为草鞋干部。供销社这个组织的出现,为流通农产品、消费品,特别是对物资交流和对农产品的收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桥梁作用。我和草鞋干部之间逐步建立起了感情,我把供销社当成自己的家。每逢圩日,农民都挑着自己的土特产来卖给供销社,同时买回自己需要的生产工具和日用品,他们都爱在供销社里歇歇脚。我凡有机会就与他们聊聊天,了解一下他们的需求,以便作好供应准备。并且我还把农民中的先进分子评为劳模,亲自带他们出席专区合作办事处召开的劳模会议。

P37-39

序言

我认得唐正安老书记是在20世纪70年代,当年我在桂林地委宣传部丁作,唐老在临桂县委任副书记,分管宣传工作。桂林地委召开宣传丁作会时,就有幸认得他,并与他同桌吃过饭,当时彼此没有太多交谈及了解。有缘的是,1988年下半年已是地委副书记的他,正在物色秘书,受人举荐,我成为他的秘书。虽说是秘书,实则是学生。我从唐老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我此后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增添了许多正能量,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当唐老叫我为此书作序时,我有些诚惶诚恐:一是我永远是唐老的学生,哪有学生为老师作序的呢?二是能力有限,水平不高,怕不能为全书增光反而添暗。三是该书虽谈不上鸿篇巨制,但内容博大精深,担心此序有挂一漏万之处。然而考虑到唐老的栽培之恩,不得不勉强为之。

纸上人情世态,笔底烟雨波澜。唐老,积几十年目睹身经之事,写成了这部雅俗共赏、意趣皆佳的感怀文字,堪称是这位桂林市的年高德邵的长者通达人生的不俗写照。

从解放以前直至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的历史风云、桂林市之沧桑巨变、家庭生活的真情厚意与悲炊离合,所有唐老目睹身经之事,通通收来笔端,寄意于故居山水,城乡风情之中。唐老奋力笔耕,历经数年,青灯黄卷,亲笔撰述。伏波山门的内外往事,巷尾街头的风土人情,20世纪50年代的市县风貌,革命岁月的壮志豪情,逐次写来,条理清晰,十分真实可信,可读耐看,引人思索。一些往事,一些细节,使读者抚卷而叹,感慨万千,真是一部难得的桂林故事与风情图,一部感奋励志的人生实录。

翻开书卷,如同信步走过桂林近一个世纪的大街小巷,过往风云,收之眼底,笑看人生,闲品历史。那生疏了的、被遗忘的、不了解的、几十年前的古旧内容,伴随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展现在世人面前。读者可以从中窥见当地风土民情之大略,得到一份沧海桑田、追思怀旧的意趣,以及认识桂林、了解桂林的收获。过来人亲历之事,经过历史文化的陶冶与积淀,具有了文史参考资料的属性,也具有毋庸置疑的史料价值。

唐老是一个知恩图报、重情重义的人。对长辈之孝,对同辈之厚,对妻子之情,对儿女之亲,无不在这一系列真实故事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与一般官样文章之枯燥罗列大不相同,唐老行义有趣、生动,具有故事性,因此可读性强。从批发站到供销社,从平乐柚子到义宁鸭仔,从乡镇企业到中央党校,唐老都记忆深刻,娓娓道来。这些故事浸透出独有的丰厚内蕴。

为官一世,造福多方,唐老爱民之心,拳拳之意,真正做到了与民众打成一片。他特别亲近身边的“小人物”,各行各业的朋友,高官平民,工商百业,唐老均一视同仁,不看高不看低,不媚不俗,坦然相处,以心相交,为他人也为自己捕摹出一幅真切的“自画像”:平民中的官员,官员中的平民。

基层干部的作风,工作的辛苦与认真,都在书巾有所表露。柚子王一节,更可见唐老与农村父老乡亲那种情深似海之缘,当年的干部下乡,赤脚书记挑土积肥亲身表率,炼就了好一副铁脚板!这些细节虽属过去,但又并不只属于过去。唐老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为农民办实事,这种民本式的为官、为人品格尽显其中。一件件,一桩桩,自然流露,只追忆情节,却不加评论,这种客观笔法,实在可以任读者思索。

退休后,唐老的休闲生活就是跋山涉水,披月访奇,倚灯扪石,与各地石友交流切磋,与父老乡亲共享平实生活……

朋友们称他为“伏波山之子”,四代“世守山门”,唐老与石头的确有不解之缘,至今已出版了《桂林奇石》等6部图文册。他玩石认真又谦虚谨慎,脚踏实地进行调研,写科研论文一丝不苟。他写奇石论文数十篇,在全国各地有关报刊发表,在有关会上宣渎与演说,还以奇石研究专家客座教授的身份去大学做讲座。

玩物不丧志,玩石头玩出了境界,玩出了人生风采,玩出了学术水平,这并不是所有玩石者都能做得到的。

朋友送他一联以贺:世守山门山献瑰宝,身居水畔水奉奇珍。唐老首次将桂林奇石、龙胜鸡血玉等,全面介绍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增加桂林的知名度、宣传家乡风物、带富一片地域、搞活农村经济、介绍地质科学知识、弘扬玉石文化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贺唐老又出大作,并祝唐老健康长寿,天天快乐!是为序。

后记

《伏波往事》的出版,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起因是出于子女们的兴趣,希望我把家庭及工作经历记录下来,留给后人一段美好的回忆。我把这些想法与好友交流,有同事讲干脆写个回忆录吧。我立即谢绝,因为回忆录不是随便可以写的,何况我呢?往事回忆就比较随意,于是我在2012年初开始动笔,拟了个提纲,打算用一年时间分段完成。可是思路一开,就一发不可收拾,只用了一个多月,于2012年的端午节完成初稿。

我习惯写日记记录自己及国家社会的一些重大事件,因而初稿是闭门写成的。我把初稿拿去征求一位作家好友的意见,他看后直言不讳:写回忆不要总去讲自己的政绩。至于做过什么领导职务,附个本人简历就行了。这样除了我个人家庭部分外,基本上是推翻重写。重写时我特别注意了“两个不”,不要写错、不要写过。一个月后我写完第二稿,再拿去征求意见时,我的作家好友表示赞赏,并在稿件上阅批:这个好、那个好。

由此,我就按照这个思路,挖掘我往事中的故事,并不断充实完善,还走出门去找有关的人就事情进行核对,再三征求意见,请他们帮助修改。我个人修改过七次。

《伏波往事》的顺利出版,得到了毛登峰、苏甲杏、唐庆林、李海呜等众多同事与朋友的热情帮助,得到了广两师范大学出版社姜革文书记的积极支持,桂林市档案局提供了桂林解放前的部分照片,对此,我表示衷心感谢!

对桂林市佳信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郑汉民先生的鼎力襄助,谨致以诚挚的谢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伏波往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正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39758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2013133129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1: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