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蒙山大佛
内容
编辑推荐

尊重历史又不拘泥史实,合理想象又于史有据;情节跌宕又不落窠臼,故事生动又不掩盖人物个性。

郭建华编著的《蒙山大佛》中,通过法会、民间音乐、山川景物以及碗饪、切糕等当地特色食品,如风俗画般展现了晋阳浓郁的地方文化。通过多场精彩的战争,还营造出了古人描写晋阳的名句“黄云画角见并州”的氛围。就连骂人为“狗脚”,也有着北齐“特色”。

内容推荐

《蒙山大佛》由郭建华编著。

《蒙山大佛》简介:

南北朝时期,是中华史上的大分裂、大战乱时期,也是我国佛教盛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北齐崇佛佞佛、疆广物博、人口众多;北周排佛灭佛、地瘠人稀……双方互为夙敌,都想吞灭对方,进而一统天下。围绕着宗教、民族、政治、经济等深刻的社会问题,两国经年累月大动干戈、相互征伐不已……

蒙山大佛脚下寺底村民女冯小怜,被北齐后主高纬看中,应诏入宫,封为淑妃(后进封左皇后)。通过她曲折而不平凡的身世、不尽如人意的感情归宿以及多舛命运,反映出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境遇。

男主角斛律光(北齐名将、开国元勋斛律金之后),是位列“中华名将”谱上的“落雕将军”,通过他的戎马生涯、忠烈事迹,更衬托出一代昏君高纬的荒淫奢侈庸劣暴虐……

剧情以蒙山大佛为贯穿线,以佛教文化、风景名胜为烘托,以北齐、北周两国分别奉佛、禁佛为背景,以两国间残酷的军事政治斗争为表现形式,通过发生在蒙山大佛脚下的这些古代真实人物(斛律光、冯小怜、高纬、周武帝、卫元嵩、杨坚、韦孝宽、高长恭等)的传奇故事,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剧情简介

剧中人物

片头

上部

中部

下部

附:创作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第1场山丘间黄昏外

残阳西垂。

晚霞如血。

一队人马正在夺路狂逃,残破的军旗上,隐约可见一“周”字。

另一队人马尾随其后追击,呐喊声震天。为首一员先锋猛将,铜盔铜甲,骑一匹黄鬃马,双手挥舞一对雌雄宝剑,率军掩杀过来……

第2场大河边黄昏外

突然,前面狼奔鼠窜一路狂逃的兵马被条大河挡住去路。

(字幕:汾水)

败军们个个面面相觑。前有大河、后有追兵,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顿时哀叫声响成一片。情急之下,队中几名将领喝呼、驱赶逃兵收住阵脚,背靠湍急河水,汹涌号叫着,返身反击,犹作困兽一斗,大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之势!

只顾埋头追奔的人马完全没有料到这一着,愣怔间,前队官兵已被截杀不少,由追变溃……

一名大暴牙周将趁势诈呼:齐军败啦!齐军败啦!

后面的追兵不明就里,兵势亦颓,稀里糊涂自相践踏,被迫开始后退,战场形势瞬间出现戏剧性逆转,逃兵反而占了上风。

铜盔铜甲的猛将也被对方一群将校兜头截住,团团围定厮杀;但他毫无惧色,力战群敌,连砍数人,更多的对手围上来……刀来剑往、戈来剑挡,火星进溅、斫声铿锵,大战几十回合,终因身单势孤,体力慢慢不支,只有招架之功,渐无还手之力;一名对手瞅住空挡,举枪刺中他右臂,猛将跌落马下……

众敌将举刀围拢上来,嚷声嘈杂:捉了他!

——杀死他!!

第3场同上

(画外)一声巨吼:住手!——杀——

危急当口,一员银盔银甲大将(入画)纵马霹雳般赶来,一杆宿铁长槊使得上下翻飞,三下五除二,反把围住铜甲猛将的众武士连连搠死一片,没有死的,哭爹叫娘,复又逃向河边……大将回身,指挥背后重新振作起来的士兵们,又潮水般再次压向敌人,展开围歼;这员大将下马扶起受伤猛将,交由随后赶到的亲兵护理。然后飞蹬跨鞍,驱马驰上一处高冈,张开硬弓,箭无虚发,“嗖嗖嗖”一气连放,把对方剩余败将悉数射杀于沙滩之上(内有大暴牙)。最后一箭,竟射断了对方旗手手中旗杆,那面残破的“周”字军旗,黯然随风飘落河中。

漩涡汹涌的汾河里,周兵死尸漂漂,血水泛泛。

高冈上银甲大将面向残阳(背对镜头),横槊立马,默默注视着眼前一切,慢慢转过身来,亮相——

(特写)一张饱经战争硝烟锤炼熏陶的中年面孔,难掩的俊朗潇洒,透溢着坚定刚毅神情。  将军身后,战旗翩翻。

一面绛色绣旗,上书“大将军斛律光”。

(字幕:北齐名将,大将军,成阳王,斛律光,字明月,敕勒族)

斛律光身披霞光、面蒙战尘,一手按剑,一手捋须,疲惫而犀利的眼神缓缓移向一名士卒手中的黄色锦旆,眉宇间现出一丝欣慰——

黄色锦旆,上书一大字“齐”。

(“齐”字旗背景下,出字幕,配画外音):北朝。公元532年,即北魏孝武帝永熙元年,鲜卑化汉人高欢历经数年血战,拥兵坐大,权倾朝野。其坐镇晋阳,遥控洛阳,实际掌握了北魏政权。两年后,他又从晋阳亲率二十万精锐大军南下,渡黄河进入魏都洛阳。高欢为进一步控制朝政,改立十一岁的北魏皇裔元善见为帝(是为东魏孝静帝),并将国都东迁于邺;与高欢分庭抗礼的关西枭雄宇文泰,则于次年在长安拥立皇裔元宝炬为帝(即西魏文帝)。自此,北朝又分裂形成东、西两魏,双方攻伐更盛,连年征战不休……至公元557年,宇文氏后代废魏立“周”,史称“北周”;而在此之前,高欢次子高洋已于公元550年(东魏武定八年)逼迫孝静帝禅让帝位,自立国号为“齐”,史称“北齐”。由是,“周”“齐”两国,又开始了新—轮的旨在吞灭对方的战争较量……

(特写):“齐”字大旗,迎风飒飒。P2-4

序言

太原市晋源区历史文化悠久厚重,有着众多闻名全国、享誉海外的文物古迹。

蒙山大佛便是其中之大成。

蒙山大佛古称晋阳西山大佛,建于北齐文宣帝天保二年(公元551年),曾经历800余年的显赫。元末,蒙山大佛毁于战乱,日渐荒废,不为人知。直至上世纪80年代,由太原市原南郊区地名办王剑霓老先生于崇山峻岭中发现其遗迹。

逢盛世,护文物,兴旅游。1998年,晋源区新置,省政府定位为文化旅游特色区。2007年,晋源区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决定接管寺底村初步开发,举全区之力,抢救性修复蒙山大佛、保护性开发打造蒙山大佛景区,并于次年初建设完成。从那以后,气势磅礴、高遏云天的蒙山大佛重现世人面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拜谒瞻仰。同时,省市区各级领导多次前来考察,指导工作。无论政府还是民间,都对蒙山大佛的重塑、蒙山大佛景区的开发,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自从我被组织任命为蒙山大佛景区管理中心主任后,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来自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社会各方面对蒙山大佛景区建设的关心和重视。他们有的为景区的长远规划出谋划策,有的为大佛的修葺慷慨解囊,更有许多人是在尽绵薄之力,为宣传蒙山大佛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郭建华同志就是其中之一。

身临其境,心向往之,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因深为蒙山大佛的雄伟所震撼,郭建华同志一下子便产生了一种创作的激情,要为大佛及景区量身定制一部历史题材剧本。当时,他以游客的身份找到我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借助影视传媒平台宣传蒙山大佛。这是大好事,我们正求之不得,当即表示一定全力支持,并提供方便。

言必诺,行必果。为了创作好剧本,郭建华同志多次深入蒙山采风。一次次仰望大佛,访问村民,追寻历史尘烟;一回回考察山川地势,徜徉庙宇周边,激发创作灵感……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写作,又经半年的修改,终于完成了《蒙山大佛》影视文学剧本的创作。捧稿拜读,掩卷沉思,给人以极大的启迪。《蒙山大佛》不仅构思严谨巧妙,剧情引人入胜,最大限度地契合历史,而且佛教文化色彩浓郁,具有强烈的民本思想。

现在,《蒙山大佛》即将出版,我谨代表蒙山大佛景区管理中心向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感谢他为宣传蒙山大佛、弘扬佛教文化付出的辛勤劳作。借此,也向多年来关心蒙山大佛的有识之士、僧俗二众致以深深的谢意。

同时还有一个期盼,希望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精英及影视界名流能像关注、支持蒙山大佛景区开发建设一样,共同关心这个剧本,以期尽快投入拍摄并公映。

后记

2010年暮春,一次偶然机会,应亲友之邀去本市西山新开发的旅游景点游玩……我立即被修复后的蒙山大佛的恢弘气势深深震撼!真想不到,在我们山西、太原,在晋源区,竟有这么历史悠久、内涵丰厚、艺术顶级、造型巨大的世界级的佛教摩崖石刻精品!

感叹之余,一股创作冲动油然而生。回来后,即着手补购相关历史书籍,查阅浩瀚史料,脑海中开始遴选、捕捉可用素材及着笔点……经过痛苦熬煎的构思过程,随之重新拿起了搁置多年的笔……由是,便有了这个不甚成熟的剧本。

本剧是关注民生、弘扬民族团结和谐、中华大一统的主题。通过北齐、北周两国间残酷战争之故事情节的展开,揭示了这样一个政治理念:关心百姓疾苦、顺应民意、实行民族融合政策,必昌;反之,不以民为本、荒政贪腐、搞民族分裂、逆历史潮流而动,必亡!即使崇佛奉佛,佛也保祜不了,最终难逃覆灭命运。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实事求似写历史剧”。构思本剧的初衷,旨在以大的史实为依据之前提下,加以适度有限的虚构,为蒙山大佛及其景区量身创作一部电影剧本,进一步扩大宣传这一世界级佛教瑰宝、深入挖掘其历史价值和现实魅力,使其成为走向世界的金名片!同时,坚决响应省、市、区各级领导号召,大力弘扬我们深邃的文化底蕴,努力提高旅游品牌知名度,为搞好经济转型,进而打造文化强省、强市、强区的宏伟目标做出个人的一份小小贡献。

本剧本创作中,承蒙梁枫老师、郭宇一老师、李海清老师悉心指导、教诲,并得到蒙山大佛景区管理中心的殷切关心与大力协助,在此一并向各位前辈及各级领导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书评(媒体评论)

题材宏大、气势磅礴,有戏剧冲突,热闹、好看……剧情传奇、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人物设置也不一般,斛律光、双胞胎姐妹、高纬等个性鲜明,在过去影视作品中不多见。

——原山西省文联副主席梁枫

尊重历史又不拘泥史实,合理想象又于史有据;情节跌宕又不落窠臼,故事生动又不掩盖人物个性。这些历史题材文学创作的难点,在《蒙山大佛》中都得以不同程度的突破。

一太原市老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郭宇一

不背离史实框架,对历史事件进行有限度的虚构,艺术地再现历史。故事峰回路转、悬念迭起,刀光剑影、山重水复、石破天惊……煞是热闹好看。

——原太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海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蒙山大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建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838351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4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35.1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62
18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1: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