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平行宇宙(新版)/科学可以这样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平行宇宙》中注意的是在过去几年时间内展现的宇宙学的革命性的发展。这些发展是根据从世界各个实验室和最外层空间得到的新证据和理论物理的新突破。加来道雄的意图是不需要任何以前的物理学和宇宙学的背景,就能让读者了解这些发展。

本书堪与《时间简史》媲美,是门外汉都能读懂的世界科学名著。读者在学者的陪同下,作一次奇妙的宇宙漫游,他的见解可将读者的想象力推向极限。

内容推荐

加来道雄著的《平行宇宙(新版)》分为三部分,宇宙部分描述了宇宙诞生时的情景、大爆炸理论、目前主流的宇宙膨胀理论和平行宇宙概念。多元宇宙部分描述了多元宇宙的空间维度与时间旅行、平行量子宇宙、弦理论和M理论。遁入超空间部分描述了当我们的宇宙濒临死亡进入大冻结时,如何借助超空间逃往与我们宇宙平行的其他宇宙,将人类文明传承下来。

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部分 宇宙

 第1章 宇宙诞生时的情景

 第2章 荒谬的宇宙

 第3章 大爆炸

 第4章 膨胀和平行宇宙

第二部分 多元宇宙

 第5章 空间人口和时间旅行

 第6章 平行量子宇宙

 第7章 M理论:所有弦理论之母

 第8章 设计者宇宙?

 第9章 寻找来自第11维度的回声

第三部分 遁人超空间

 第10章 万物之终结

 第11章 逃离宇宙

 第12章 超越多元宇宙

注释

词汇表

不必逃逸我们的宇宙

试读章节

当我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内心的信仰有冲突。我的双亲是在佛教的传统下长大的。但我每周去主日学校上课,我喜欢这里讲的有关鲸鱼、方舟、盐柱、肋骨和苹果的圣经故事。这些古老的寓言让我着迷,这些内容是我最喜欢主日学校的地方。对我来说,有关大洪水、燃烧的丛林和逝去的流水,比起佛教的圣歌和沉思冥想更让我激动不已。事实上,这些古代的有关英雄事迹和悲剧的传说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道德和伦理课,这些教育伴随了我的一生。

在主日学校里,有一天我们学习“创始”。读到上帝在天上雷鸣般地说:“让世界充满光明!”这些话语听起来比有关“涅槃”的沉思冥想更为生动。出于好奇,我问我的主日学校老师:“上帝有母亲吗?”平时她回答问题总是很果断,每次都给我深刻的道德教育。然而,这一次她被问住了,她迟疑地说上帝大概没有母亲吧。我问她:“那么上帝是从哪来的呢?”她咕哝着说,关于这个问题她要问问牧师。

我当时没有认识到我意外地触及到一个重大的神学问题。我迷惑了,因为在佛教中根本没有上帝,只有无始无终的永恒的宇宙。后来,当我研究有关世界的神话时,我知道了在宗教上有两种类型的宇宙论:一种理论是上帝在一瞬间创造了宇宙,另一种理论是宇宙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永远如此。

我想,两种理论不可能都是对的。

后来,我开始发现这些共同的主题贯穿在很多其他的文化中。例如,在中国的神学中,开始时有一个宇宙蛋。幼儿上帝盘古几乎是永久地居住在这个漂浮在无形的混沌海上的蛋中。当他最终孵化出世后,他长得无比地大,每天长10英尺多(3米多),蛋壳的上半部分变成了天,下半部分变成了地。一万八千年后,他死了,诞生了我们的世界,他的血变成了河,他的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声音变成了雷。

盘古神话以各种方式反映了一个在其他宗教和古代神学中所建立的主题,即宇宙是从无到有创造的。在希腊神学中,宇宙起源于混沌状态。事实上,混沌一词来源于希腊意思为“深渊”这个词。这个毫无特色的空洞通常被描绘为一个海洋,在巴比伦和日本的神学中就是这样描绘的。这个主题也出现在古埃及神学中,太阳神Ra(拉。被画成鹰头而戴太阳之冠的古埃及人的主神。一一译者注)是从漂浮的蛋中出现的。在玻利尼西亚神学中,宇宙蛋被一个椰子壳代替。玛雅人相信的故事又有一些变化,宇宙诞生,但五千年后最终死亡,然后又一次一次复兴,诞生和毁灭无休止地循环。

这些从无到有的神话是与佛教的宇宙论及某种形式的印度教截然不同的。在这些神学中,宇宙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的。存在的级别有很多,最高的是“涅槃”,它是永恒的,只有通过沉思冥想才能达到。在印度佛教的教义中写道:“如果上帝创造了世界,在创造世界之前他在哪里呢?……要知道世界不是创造的,就像时间那样没有开始和终结。”

这些神学明显地互相矛盾,不能明确地说出谁对谁错。它们是相互排斥的:宇宙或者有开始,或者没有,显然没有折中的余地。

然而今天似乎出现了一个解决方案,这是由全新的科学世界的发展,由新一代的翱翔在外层空间的强大科学仪器所得出的结果。古代神学依赖的是讲故事的人的智慧解释世界的起源。今天,科学家则利用一组卫星、激光、重力波探测器、干涉仪、高速超级计算机和因特网,革新我们对宇宙的理解,给我们有关宇宙起源的更加引人注目的描述。

从科学探测数据逐渐得出的是两种相互对立的神学的合成。科学家推测,“起源”也许在无止境的“涅槃”海洋中重复发生。在这个新的图片中,我们的宇宙可以比做漂浮在巨大“海洋”上的一个气泡,在这个“海洋”上不断有新的气泡形成。根据这个理论,宇宙像开水中形成的气泡,在不断地产生,漂浮在一个更大的舞台上,即一个11维的超空间“涅槃”上。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认为我们的宇宙的确是从一次火灾中,从一个大爆炸中产生的,但它也与其他宇宙的永恒的海洋并存。如果我们是对的,大爆炸甚至就在你读这本书时正在发生。

全世界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现在都在推测这些并行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服从什么规律,它们怎样诞生,最终如何死去。大概这些世界是荒无人迹的,没有生命的基本要素。或者也许它们只是看上去像我们的宇宙,被一个单一的使这些宇宙脱离我们宇宙的量子事件所分开。一些物理学家推测,也许有一天,随着我们生存的宇宙变老和变冷,生命难以继续维持,我们将不得不离开它,逃到另一个宇宙中去。

驱动这些新理论的动力是从空间卫星拍照宇宙创建时留下的残迹所得到的大量的数据。最显著的是,科学家现在将零点定在大爆炸发生后仅380000年后所发生的事情。那时,宇宙创建时的余晖首次充满了宇宙。这种从宇宙创建时所产生的辐射的最引人注目的描述大概是从WMAP卫星的新仪器得来的。

P3-5

序言

宇宙学是研究宇宙整体的科学,包括宇宙的诞生和它的最终命运。毫不奇怪的是,它经历了缓慢的和痛苦的演变,这种演变常常被宗教的教条和迷信所笼罩。

宇宙学的第一次革命是在17世纪引进望远镜时产生的。在伟大的天文学家尼古劳斯·哥白尼(NicolausCopernicus)和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Kepler)工作的基础上,伽利略·加利列伊(GalileoGalilei)借助于望远镜的帮助展示了天空的壮观,首次为天空的认真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宇宙学的这个第一阶段的进展在艾萨克·牛顿(IsaacNewton)的工作中达到了顶点,他最终确定了控制天体运动的基本定律。天体的规律现在不再是魔法和神秘的,而是受可以计算和可以复制的力支配的。

宇宙学的第二次革命是在20世纪引进大型望远镜产生的。例如威尔逊山上的一架望远镜有一面巨大的直径达100英寸(2。54米)的反射镜。在20世纪20年代,埃德温·哈勃(EdwinHubble)利用这架巨大的望远镜推翻了几个世纪以来有关宇宙是静态的和永恒的教条。他证明天空中的星系正以巨大的速度离地球而去,即宇宙在膨胀。这就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结果,它说空间一时间的构造不是平的和线性的,而是动态的和弯曲的。这就给出了宇宙起源的第一个似乎可信的解释,即宇宙开始于“大爆炸”,大爆炸将星星和星系飞快地向外送到宇宙空间。由于乔治·伽莫夫(GeorgeGamow)有关大爆炸和弗雷德·霍伊尔(FredHoyle)有关元素起源的先驱工作,已经出现了一个概括宇宙演化的框架。

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次革命。大约只有5年时间。它是由一连串新的高技术仪器。如空间卫星、激光、引力波探测器、X射线望远镜和高速超级计算机产生的。我们现在有了关于宇宙性质的最权威的数据,包括它的年龄、它的组成,甚至它的将来和最终的死亡。

现在,宇宙学家认识到宇宙正以跑开的模式在膨胀,无限制地膨胀,速度越来越快,随着时间越长宇宙变得越来越冷。如果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将面临大冻结的前景,那时宇宙将陷入黑暗和寒冷,所有的智能生命都将死亡。

这本书是写这个第三次大革命的。这本书不同于我早先的关于物理学的、书名为《超越爱因斯坦》(BeyondEinstein)和《超空间》(Hyperspace)的书,那两本书是向公众介绍高维度和超弦理论的。在《平行宇宙》(ParallelWorlds)中注意的问题不是空间一时间,而是在过去几年时间内展现的宇宙学的革命性的发展。这些发展是根据从世界各个实验室和最外层空间得到的新证据和理论物理的新突破。我的意图是不需要任何以前的物理学和宇宙学的背景,就能让读者了解这些发展。  书的第一部分集中在对宇宙的研究上,总结宇宙学早期阶段的进展,最后讲“膨胀”理论,它给了我们到今天为止的大爆炸理论的最完善的表述。书的第二部分特别集中在多元宇宙理论的出现,即世界由多个宇宙组成,我们的宇宙只是其中之一。讨论虫洞、空间和时间弯曲的可能性,以及高维空间可能会怎样连接它们。超弦理论和M理论使我们在超越爱因斯坦原始理论的道路上走出重要的一步。它们给我们进一步的证据,说明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众多宇宙中的一个。书的第三部分讨论大冻结,现在科学家都把它看做是我们宇宙的结局。我也给出一个认真的,尽管是推测的一种可能性。在1万亿年后,遥远将来的高级文明也许能利用物理定律离开我们的宇宙,进入另一个更友好的宇宙,开始重新诞生的过程,或在时间上回到宇宙温暖的时期。

随着我们今天收到的大量的新数据,随着新的工具,如能够扫描天空的空间卫星,随着新的城市大小的原子对撞机接近完成,物理学家感到正在进入一个宇宙学的黄金时代。简而言之,对物理学家来说,对于一位宇宙起源和命运的探索者来说,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来临。

后记

不必逃逸我们的宇宙

(向读者致谢)

《平行宇宙》中文版自2008年5月面世以来,得到众多挚爱高端科学图书读者的厚爱,对本书的网评、报评和书评很多,如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的杨建邺教授,网友优游卒岁、Finding、上杉、into_the_forest、三无人员、gerry、观是音、Ole等等数不胜数的高品位读者。亦有很多深藏不露的高端读者大隐于高校、院所和民间,如吴岩、杨鹏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四年前来自北京的一位读者电话(很抱歉忘了问他的大名),他在西单附近的一家小书店偶然看到《平行宇宙》,阅读后倍感高兴,抑制不住内心的快乐,辗转将电话接到我的办公室,聊述阅读的感受,并慎重叮嘱一定要多出这样的好书。

杨建邺教授亦是亲书笔墨,致信十分赞同出版值得留存、值得反复阅读的图书,并将洋洋大观的书评发往《现代物理知识》杂志发表,非常希望有更多的年轻学子能阅读《平行宇宙》,以助其思想展翅于浩瀚的宇宙之上。(不止于此,他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量子理论》《物理学的未来》《终极理论》书评,并强烈推荐引进《科学的火星人》。)

由此,让我想起了ole、观是音等的网评,他们既为《平行宇宙》的品质感所叹服,亦为中文版的瑕疵而叹息,遗憾之情溢于言表,辛辣之手不辞劳苦地将书中编校之不足一一列举,足见阅读之精深、知识之渊博、品位之雅正、爱书之心切,还有很多这样的超一流读者,让我很受“摧残”又很受感动,感谢与歉疚之情不由自主地像超弦一般杂合在了一起。

当然,into_the_forest、优游卒岁、Finding等的网评也十分中肯和令人鼓舞,如数家珍般地细述了《平行宇宙》的种种宏大与精微、前沿与玄奥的奇妙之处。然而,将《平行宇宙》高比《时间简史》觉得是极度赞誉了,其实很难高比的。《时间简史》乃巅峰,《平行宇宙》或许可能接近山顶。

同时,还要说说《科学时报》,他们在《平行宇宙》出版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对本书和“科学可以这样看丛书”作了颇有深度和见地的详尽报道,可见它的锐度和执着。(还有豆瓣、新浪、百度、当当、卓越、京东……)

故而在此向所有热爱、呵护和关注《平行宇宙》的读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并对中文第一版中存在的瑕疵向读者表达深深的歉意。

现在,您看到的《平行宇宙》是重新修订的中文版。本书原版没有改动,改正的是中文一版中主要由两个原因给读者阅读带来的不便:当初为了让读者尽早读到中文版,采用的是翻译原出版社定稿的Word文本,那时原版书尚未面世,且以为是根据最终版在译,原版书到手后虽然与定稿Word文本作了比对调整,结果还是出现了少量内容与原版书的些许偏差。在对中文译稿进行编辑加工时受限于六七年前的诸多主客观条件,留存下了人名、术语名、语句等欠贴切之处,诸如高一Z超新星(高红移超新星)、MACHOs(重的紧凑的光环物体)(大质量致密晕轮天体)、麦克佩斯(麦克白)等等,这也是将英文名附在中文名后的原因,期望有助于读者顺畅了解加来道雄的原意,但或许会影响中文阅读的流畅感。

在《平行宇宙》中文二版中对读者、译者和编者发现的瑕疵作了改正。但有些人名或术语未作改动,如:海森堡(海森伯)、测不准原理(不确定性原理或不可测原理)等,主要基于这些人名、术语已经约定俗成且不影响阅读理解,或许不少读者更习惯于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等。也有极少数英文缩写未找到合适的中文对应。如ROSEBUD、EDELWEISS等,好在基本不会影响阅读,就留存下来了。还有如“年表保护猜想”根据前后文似乎优于“时序保护猜想”,因而选用了前者;再如《万千之路》(AlltheMyriadWays)似乎比《那所有数不清的路》简洁。凡此种种,赘述二三。

《平行宇宙》中文二版期望继续得到您的挚爱、呵护、斧正,其中应该还会有一些疏漏之处,或许不多了,仍然希望读者不吝指正。

“科学可以这样看丛书”是我们长期出版的项目,已经出版8种图书(见果壳书单),今后每年都会有三五种新书面世,如2014年的《平行宇宙·新版》、《终极理论·二版》、《达尔文的黑匣子》、《物种之神》、《消灭秘密机器》,2015年的《暴力解剖》、《心灵的未来》、《领悟我们的宇宙》(精装12开)等,初衷是借用好的科学图书有助于国人涉猎新知,永葆新锐鲜活的创造力,尤其是学生读者能从书中品尝到一些与教科书不一样的东西,或许可以勇敢地质疑科学泰斗们被众人奉为真理的思想与理论,或许顺带着让自己的素质能力与应试能力并行不悖。

高级科普的翻译是一件既有非凡意义,又有挑战性,还会有成就感的工作。真诚地欢迎对科学图书有兴趣、有感觉的读者朋友参与其中,不妨尝试一下读者+译者的乐趣。可随时(QQ:553017398)建立联系。谢谢!

编者2014年3月于重庆

书评(媒体评论)

在《平行宇宙》一书中,加来道雄博士以其无与伦比的解说才能,讲述了现代物理学得出的一种最令人难以置信、最激动人心的可能性,即,可能存在着广阔无垠的宇宙之网,里面排列着许多宇宙,也许是无穷多个宇宙,而我们这一宇宙只不过是其中之一。他运用生动巧妙的类比、幽默的语言,耐心地向读者介绍有关平行宇宙的种种话题,从量子力学、宇宙学,到最新出现的M理论,一路娓娓道来。读读这本书吧,在学者的陪同下,作一次奇妙的宇宙漫游,他的见解可将我们的想象力推向极限。

一一布赖恩.格林(Brian Greene),哥伦比亚大学理论粒子物理学教授,《宇宙结构》和《优雅宇宙》的作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平行宇宙(新版)/科学可以这样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加来道雄
译者 伍义生//包新周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77648
开本 16开
页数 305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图书小类
重量 0.486
CIP核字 2014065143
中图分类号 P159-49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41
173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Michio Kaku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