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透明(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凭借超凡的故事构想和明澈朴素的叙事方式,蒋一谈创造了21世纪中国文坛独一无二的文学声音。他的故事和人物,能带给你阅读后的深沉思索和内心宁静。最新作品集《透明》集合了蒋一谈8篇最新的短篇小说,带你窥探城市的肉身与命运,映照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孔和内心。

《透明》包括《发生》、《跑步》、《故乡》、《透明》、《地道战》、《二泉不映月》、《在酒楼上》、《夜空为什么那么黑》等八篇最新的短篇小说作品,《岸边随想》是本书的独家后记。

内容推荐

蒋一谈的短篇小说,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声音和气质。

他的故事构想和叙事方式,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微妙的平衡感,以及明澈、朴素的语言呈现,创造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短篇小说写作的新篇章。

蒋一谈在《透明》这本小说集里充分展现了说故事的功力,同时以他慢镜头般真实细微的观察和提取,诉说了当代中国人的困惑、孤独、疏离、承受和理解。

蒋一谈的故事和人物,他所创造出的卓尔不群的文学世界,将带给你深沉的思索和内心的宁静。

《透明》共收录了《发生》、《跑步》、《故乡》、《透明》、《地道战》、《二泉不映月》、《在酒楼上》、《夜空为什么那么黑》等八篇最新的短篇小说作品,《岸边随想》是本书的独家后记。

目录

发生

故乡

二泉不映月

跑步

地道战

在酒楼上

夜空为什么那么黑

透明

岸边随想(后记)

试读章节

雨落下来,开始是凌乱的,后来变得有节奏了。他站在胡同口,默默看着几个工人站在烟囱顶端挥动铁锤,碎砖卷起的烟尘在雨雾里四散飘落。这根大烟囱是在他三十五岁那年竖起来的,如今三十四年过去了,街道和周围的建筑物变了又变,胡同也在变,那些临街的平房变成了一间间小商铺,而胡同里面那些老旧的房屋,等待着随时被拆除的命运。

去年春天的一个傍晚,他也是站在这个位置,两个二十岁左右的女生走过来,停下脚步,专注地望着烟囱。一个女孩说:“顾城十二岁的时候写过一首《烟囱》的诗歌,你还记得吗?”另一个女孩说:“记不全了。”问话的女孩轻声念道:“烟囱犹如平底耸立起来的巨人/望着布满灯火的大地/不断地吸着烟卷/思索着一件谁也不知道的事情……”女孩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几个老街坊走过来,一边说话,一边感叹。

“拆了烟囱,咱们这条胡同也快拆了吧……”

“还真舍不得。”

“住楼房也挺好的。”

“我不稀罕楼房,我愿意住在这儿。”

“听说,前面那个寺庙也会被拆掉。”

“不可能吧?”

“那座寺庙上百年了,我奶奶小时候就在里面烧香。”

“唉……”

“拆就拆吧,我们也拦不住。”

他在一旁听着,没有加入对话,心里有些伤怀。

雨更大了。他往房檐里面挪了挪身子。一个戴黄帽子的工人边抽烟边跟路人打趣:“这年头,啥事都有啊。刚才有个姑娘,想买从烟囱上拆下来的砖头,买七十二块,有零有整,我们工头要了她五百块钱。”工人呲着牙,伸出五根手指头,“这姑娘没还价。买这些旧砖头干啥啊!”

雨打湿了路面,现在正在慢慢溅湿他的鞋面,他只是看着,没有把脚缩回去。春天的雨是温润的。他伸出手,触碰着雨丝。他这样想,如果时间在这个季节停下来也是挺好的,时间停下来了,一切也都停下来了,大家也都安生了。

他叹了口气,眼神有些恍惚。三年前,妻子去世之后,他看待世界的眼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突然发觉自己老了,虚弱了,思维的能力被生生掠去了一大半。家里有三面镜子,一面在墙上挂了二十多年,一面放在桌上,一面摆在女儿的房间。他收起了桌上的镜子,放进了衣橱;那面固定在墙上的镜子,拆下来可能会裂掉,所以他尽可能视而不见——他不想在镜子里看见自己乱蓬蓬的头发和日渐衰败的脸。前年秋天,女儿出嫁后,家里只剩下了他一个人。女儿希望他把那间空房租出去,拿租金报名参加夕阳红旅行社,去外面散散心。女儿暗示过他,要是他还想找一个老伴,她会不太乐意,但也不会阻拦。他没有把空房租出去,也没有找老伴的心思,他只是想,女儿的房间在,屋里的摆设在,他什么时候想女儿了,可以打开房门进去坐一坐、看一看,这样心情会好受些。

昨天晚上,他一个人看电视剧,一个躺在病床上的垂死男人对女儿说:“人这一生,十年是一张,花一张少一张,我还没花完七张,老天爷就把我的账号给封了……”男人的话像一块大石头,堵住了他的胸口。他关了电视,坐在院子里,坐了很长时间,觉得自己就像一根孤独的干木头。人这一生,既无常又没意思。他抬起头,看着夜空的月亮,好像看见妻子临死前痛苦的脸。他现在唯一遗憾的只有一件事:三年前,看着妻子躺在病床上活活受罪,他毫无办法,只能偷偷抹眼泪,像个废物。

这一夜,他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的。半梦半醒的滋味已是常态,他吃了两粒安眠药,总算睡到了天亮。他望着灰蒙蒙的窗外,不知道接下来的这一整天该怎么过。吃饭、睡觉、看书、看电视、出去散步,无非就是这些。女儿出嫁前,他为女儿做饭洗衣,等女儿下班推门回家,叫他一声爸爸,心里有实在感。现在女儿出嫁了,他感觉自己的脚和手悬空了,生活的重心消失了,他不再有心情推开厨房门,做饭、吃饭的时间不再规律,他也不愿意主动去街坊邻居家串门聊天——都认识几十年了,还能聊什么呢?P3-5

后记

修改完《发生》,新小说集的写作接近了尾声。

我长长地喘了一口气,发觉嘴角的水泡增大了一圈。

我找出针,用火消毒针尖,用针尖挑开了水泡。一股苦味。

这一年半过得不容易。

站在窗前看窗外。浓浓雾霾。

今天,现在,是何年何月?几点几分?

想到两句诗歌:

雾霾是今天的时钟。

在身体里响个不停。

来到什刹海。

初春的什刹海显得冷冷清清。

那群野鸭子缩着脖子,懒懒的,一动不动。

我走到岸边。有钓客扔过去几条小鱼。

几只野鸭子歪斜着跑起来。两只开始打架。

其他的野鸭子站在一旁,看眼前热闹的战斗。

或许它们不知道如何劝架,或许也不想劝架。

野鸭子。钓客。

猫和狗。行人。

这一幕,我看了很久。

今天的什刹海清冷雅致,

好像是元代的,抑或明代的。

后来,我在脑子里记下了这四句话:

写作者,在真实和谎言的道路上奔跑。雾中奔跑。

那些文字是他的孩子,是他最真实的态度和声音。

不必在其他地方多言。不必多言。而读者朋友们,

你们想说什么,想说多少,都是你们的阅读权利。

2014年初春于什刹海茶家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透明(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一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44790
开本 32开
页数 18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2014042301
中图分类号 I247.47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5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3: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