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爱如此麻辣
内容
编辑推荐

妙趣横生、笑中带泪的美食情缘,情深无悔、荡气回肠的生死绝恋——张小娴深情长篇《我的爱如此麻辣》新装麻辣归来!小娴说:“当你了解爱情,也就更了解人生。我的存在里有过你,虽苦犹甜。”一本“麻辣”,带你读懂爱情,也读懂人生!我的爱如此麻辣,不是辛辣。麻辣是悠长低回的爱,日复一日,光阴温润了这份深情。人与人的相识相遇,都是因缘聚合。缘分是永不流逝的飨宴,我们适逢其会。

内容推荐

好吃的麻辣锅,锅底就像一瓶醇厚的陈年红酒,它蕴含着幽微的感情,迂回曲折,难以捉摸,不是使人酩酊大醉,而是微醺了你的感官。世间的美味,无一不是时间的魔法;就像光阴把曾经的苦涩化作日后的笑谈,岁月也抚平了青春的躁动。爱情不是往往也从餐桌开始吗?唯愿我们也曾杯酒尽欢。张小娴深情长篇《我的爱如此麻辣》,讲述了一段笑中带泪的美食情缘:香港,铜锣湾,爸爸突然离世。从来不会做饭的如星一面撑起负债累累的火锅店、一面逐步揭开爸爸埋藏一生的秘密;而在遥远的非洲,苦恋如星的浩山将自己放逐到了地球另一端,思念却如同星星般愈发闪亮鲜明……

张小娴说:“在这部《我的爱如此麻辣》里,书信体是说故事的方式,也是故事本身。这两个人隔着万水千山,才终于在长达一年半的通信里真正谈起恋爱。写信多么古老,却也是绵长的。那一问一答,信来信往的期待、盼望、甜蜜与告白,竟胜过了往日无数寒暑的相聚。”

目录

内地版序悠长低回的爱

二○○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二○○八年一月七日

二○○八年一月十五日

二○○八年一月十九日

二○○八年一月二十七日

二○○八年二月三日

二○○八年二月六日

二○○八年二月十四日

二○○八年二月二十四日

二○○八年三月七日

二○○八年三月二十日

二○○八年四月十二日

二○○八年四月二十七日

二○○八年五月二十九日

二○○八年六月十六日

二○○八年七月三日

二○○八年七月二十日

二○○八年八月十五日

二○○八年八月三十日

二○○八年九月一日

二○○八年九月二十日

二○○八年十月五日

二○○八年十月二十八日

二○○八年十一月十五日

二○○八年十一月三十日

二○○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二○○八年十二月三十日

二○○九年一月十五日

二○○九年一月二十三日

二○○九年二月十四日

二○○九年三月二日

二○○九年三月十九日

二○○九年四月二日

二○○九年六月二十日

二○○九年六月三十日

二○○九年七月二日

二○○九年七月十日

二○○九年七月二十二日

二○○九年七月二十九日

二○○九年八月七日

二○○九年八月十二日

二○○九年八月二日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二○○九年八月二十七日

二○○九年八月三十日

二○○九年九月三日

二○○九年九月十二日

二○○九年九月二十三日

后记

试读章节

浩山:

这一刻,你会不会皱着眉头,心里觉得很奇怪,从来不写信的我,为什么竟会在你离开一年之后拿起笔写信给你?

你现在离我有十万八千里远吧?还是更远?这些信,要是没寄出去的话,写给你,也就是写给我自己。

距离那么远,任凭我的想象力多么丰富,你去的那个非洲小国始终有点不真实,给你写信,就好像我是躺在非洲蛮荒的大片草原上,跟你两个人,像我们小时候,也像从前一样,无拘无束,无边无际地说着话,分享着彼此的秘密,然后,也许只记得那些秘密,却忘了大部分说过的话。直到许多年后的一天,尽管我们已经各散东西,想起当时的对话,我们还是会微笑或是沉思。

可是,假使这一切到头来只是我一个人在唱独角戏,你没回信,那我只好猜想你已经不幸成为狮子腹中的大餐或是给非洲食人族吃掉(我不知道哪样更惨?)。你永远收不到我的信,而不是你再也不想跟我有任何瓜葛。(虽然我能够理解你的理由。你实在有一千个理由不再理我。)

我是不是又在自我安慰了?还是你正在心里咕哝:

“她这个人还真够无赖,她一直都是个无赖。”

怎么都好,写信给一个断绝了一切现代通讯工具的人,本来就有点像自说白话的吧?

五个月前,父亲离开了。

那时候,我绝对没法想象我可以这样平静地告诉你,甚至还能够坐在这里跟你说笑。

出事的那一天,火锅店午夜打烊之后,他一如往常地徒步回家。回家的寂静的路上,这个世上最爱我的、陪伴了我二十四年的男人孤零零地昏倒在路边,从此没有再醒过来。

等我见到他的时候,是在医院的太平间,苍白的身躯上覆着一件灰蓝色的旧夹克,那是他中午离家时穿的,左边脸颊的淤伤是昏倒时造成的。

我到现在还是不能相信他离开了我。他才只有五十九岁,外貌看上去要比他的年纪年轻许多,虽然个子不高,却也英俊潇洒。呵呵,我是不是有点恋父?可惜,我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全都不像他,没他长得好看。遗传这东西真会作弄人啊!

父亲是死于脑部一个像气泡般微小的血管瘤破裂。这个病,事前毫无征兆,在短短一瞬间就可以夺走一个人的生命。我可怜的父亲根本不知道他脑袋里长了一个随时会把他炸掉的小气泡。后来,我常常想,那个充血的气泡“啵”的一声破裂的时候,也许就像粉红香槟里飘散的幻灭的泡沫,那么美丽,谁又会想到它是来谋杀你的?

我母亲爱死粉红香槟了。我喝的第二口酒就是它。那年我九岁,父母让我自己捧着一只冰凉的长脚杯尝尝那酒的滋味。瞧瞧他们到底怎么当父母的?竟然让一个小女孩喝酒而不是橘子汁。

等我长大到可以喝酒的时候,我老是拿这件事情来埋怨我的父亲虐待我,我们父女俩偶尔会在吃饭时开一瓶“酩悦”粉红香槟,喝着酒,纪念我早逝的母亲。

但是,从今以后,我再也不会想喝它了。

七月底那个尘烟漫漫的星期四,父亲被放到一口墓穴里,工人在他身上覆盖厚厚的泥土,把他埋骨在他妻子身畔。我的父母以这种形式长相厮守。从那天起,我彻底成为一个孤儿。

那天的烈日晒得我头昏昏,我穿在身上的丧服、我的皮肤、我的头发、我的眼睛,全都被汗水湿透。你一定在想,我这个爱哭鬼当时肯定哭得死去活来吧?你是不是也在为我和我父亲掉眼泪?他是那样喜欢你。

我没哭,我很气他把我丢下。他为什么不好好给我活着?至少也该为我活到一百岁。

我是那样无情,冷静得超乎我自己想象。那时候,我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别人的安慰,那些了无新意的安慰,在我十岁那年已经听得太多了。谁又能够体会我的感受?我骄傲地拒绝他们的怜悯,宁可摆出一副坚强的模样。

离开墓地,来送葬的父亲的朋友跟我和店里的伙计们坐上一辆车子,车子驶下蜿蜒曲折的山路,开往酒家。在那儿,我们吃了一顿沉默无声的午饭。那是生者与亡者永远的道别,也象征送葬的人洗净身上的尘灰。

为什么就连死亡也离不开吃?这种时候,谁还会想吃东西?

要是有天我死了,看到有谁在我刚刚下葬后就开怀大嚼,我铁定会回来扒了他们的皮。

从酒家出来,牛仔哥、猪仔哥和番薯哥他们几个一直走在我身后,等着我说些什么,却又害怕不小心说错话触痛了我。

“明天见。”我回头跟他们说。

可我不知道,没有了父亲的火锅店,又能够做些什么?

父亲死前的两个星期,我刚刚辞去旅行社的工作。让火锅店继续开门营业,只是因为我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要是日子可以一直拖延下去,我不想去想明天会怎样。除了家里,那是我唯一可以去的地方。我无法一个人待在家里。

每天大部分时间,我把自己关在父亲平日用来办公的狭小的食物储存间里,直到夜深,我独个儿回到家里,喝点酒,然后把自己扔上床,希望明天醒来发现这一切只是一场梦。P1-5

序言

内地版序

悠长低回的爱

《我的爱如此麻辣》去年夏天先后在香港、台湾和新马上市,经过漫长的冬天,终于可以跟内地的读者见面,正好应验了小说里的大姊熊猫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四川话:“冬天已经来寡了,春天在哪个塌塌啊?”是的,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同一句话,可以是充满希望的,也可以使人伤感,就好像看来只属于寒冬的麻辣锅,一年到头都可以吃出不同的风味。爱情是不是也像吃麻辣锅?爱的极爱,不爱的连碰都不肯碰。我也曾以为自己不爱吃麻辣锅,只因为头一次在台北吃的那个不合我的口味。许多年后,我在成都鼓起勇气再吃一次,才发现它原来不是记忆中那么麻那么辣。而今我爱上它了。

这些年来,麻辣锅不是一直也在那儿吗?我有许多机会可以吃,却总是不愿意去尝试,总以为自己永远不可能会喜欢上它。这多么像小说里的夏如星?亲情和爱情,当失去了,阴阳永隔、天各一方,她才发现有一份爱一直在她身边,等待她去珍惜和提取。

读者看到《我的爱如此麻辣》这个书名时,难免会联想到一个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可是,假如你爱吃麻辣锅,你会同意,好吃的麻辣锅不是又麻又辣,让你一边吃一边掉眼泪,不停擦汗,舌头也早已经发麻,根本尝不出那是什么味道。好吃的麻辣锅,锅底就像一瓶醇厚的陈年红酒,它蕴含着幽微的感情,迂回曲折,难以捉摸,不是使人酩酊大醉,而是微醺了你的感官。我的爱如此麻辣,不是辛辣。麻辣是悠长低回的爱,日复一日,光阴温润了这份深情。我想告诉你的,也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爱情难道只能用眼泪和复杂的东西去换取吗?我们总是渴求轰轰烈烈的爱,直到伤痕累累,才明白单纯踏实的美好。

这部小说缘起于一只麻辣锅,也是我头一次把三个地方的女孩子放在同一个故事里。父亲猝逝,来自四川、台湾和香港的素未谋面的三姊妹同心合力挽救父亲留下的麻辣火锅店。同父异母的姊妹,成长和生活的背景完全不一样,却还是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有许多可以分享的酸甜苦辣。大姊熊猫选择了一段安稳的关系和一个对她死心塌地、言听计从的男人,她深信这才是她的归宿,没有波澜,却也不会流泪。二姊旺旺爱的是一个跟她约好了将来在台东海边开一家民宿、过寻常日子、相依相伴到老的男人,她相信,爱,美在约定。三妹夏如星在父亲死后才找到自己的梦想与自信,也是在她找到自信之后,才知道自己爱的是谁。她爱的,原来是她一直以为没可能的李浩山。这份爱,从小到大羞涩地等待着她的呼唤,直到失望了,才幽幽地远走他方。

在这部小说里,书信体是说故事的方式,也是故事本身。李浩山把自己放逐到遥远的非洲大陆,就像一头受伤的动物躲进洞穴里疗伤。为了静静地疗伤,他狠心断绝了一切现代的通讯工具。如星提起笔写信给浩山,像是写信给一个很久没见的老朋友那么自然,一开始是因为孤独、悲伤和对他的歉疚,结果却写出了奇妙的感觉来。这份感觉是她从来不敢去碰触的。而他,以为跑那么远了,见不着,也就能够忘记她,却原来根本就没有把她放下。这两个人隔着万水千山,才终于在长达一年半的通信里真正谈起恋爱。写信多么古老,却也是绵长的。那一问一答,信来信往的期待、盼望、甜蜜与告白,竟胜过了往日无数寒暑的相聚。曾经咫尺,却像天涯;而今天涯,却像咫尺。

故事里,三姊妹一同许愿,如星要旺旺将来在台东海边那家民宿的院子里为她种一棵橘子树,等到橘子熟了,那就可以拿来做橘子果酱。她答应会做给浩山尝尝。可是,等到橘子树开花的时候,她也许已经不在了。她在信里问浩山,到底有没有永远?后来她明白,是有的,也是没有的。那么,有没有不散的筵席?是有的,也是没有的。

如星在信里跟浩山说:“是你用爱来度我。”浩山在信里说:“缘分是永不流逝的飨宴。”美食是天伦之乐,也是男女之欢;爱情不是往往也从餐桌开始吗?我们摆下了这场筵席,有否尽欢?离去时是不是会依依不合憋住热泪微笑回眸?

所爱的,终将离散,没有人能活到下辈子。这辈子,是谁用爱来度我?我们是不是一直都等待这个人出现?唯愿你生命中也有这个人。

后记

这部小说,一路写来,有太多的感想,不知道从何说起。故事结束了,但是,熊猫、旺旺、夏如星、老姑姑和李浩山,好像都成了我的好朋友,甚至是家人;在铜锣湾景隆街也好像真的有一家“老爸麻辣锅”,卖的锅底醇厚绵长。也许要再过一些时日,这些人物和故事才会在我记忆里慢慢退场。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写爱情的题材。每个人都难免有偏爱的东西吧?对于人生里爱情的那部分,我永远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我一直想知道,是不是懂得爱,也就懂得人生?还是要懂得人生,才懂得爱?

这几年,人生的历练不同了,关注的事情不同了,追寻的东西也改变了。选择书信体这么原始的沟通方式来写这本书,是想更直接表达我心中的追寻与向往。故事虽然是子虚乌有,却也是我走过的一段心路。一个人的作品,总是离不开他的脚步。

近年学佛,解决了我心中长久以来许多疑问,也使我对人生的虚空无常有更多的领悟。生命的无常并不是苦的,相反,正如浩山和如星说的,我们为生而有限而努力,我们也为无限而努力。人因为无常而学会珍惜。

这几年,我也经历了亲人的离世,看到父亲曾经年轻的脚步走成了佝偻蹒跚的身影。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老去。亲情并不总是幸福的,却让我们更深刻地了悟人生。爱情的伤痛,也使我们了知单纯踏实的美好。

天下是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是有不散的筵席。我希望有一天能够认识故事里的夏家三姊妹,熊猫做我的朋友,旺旺帮我打毛衣;我也希望能够吃到夏如星做的麻辣锅和咸鸡蛋。

这几年,开通了博客,我也先后去过北京、上海、杭州、成都、西安、台北和台东,使我有机会更了解内地和台湾的女孩子。香港是个特殊的城市,无论是从台湾往大陆,或是从大陆往台湾,常常要经过香港这个中转站。我想象我是静静地坐在机场候机室的一角,看到许多不同的脸孔在我面前经过或是偶尔停留,许多故事在这里上演。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源起,三个分别来自四川、台湾和香港的女孩,她们年纪相近,是姊妹,也是朋友,面对人生的甜酸苦辣、面对爱情和亲情的抉择,尽管是住在不同的城市,长大的背景也不一样,她们还是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结局写完了,我心里一直在想,浩山会读到如星写给他的最后一封信吗?要是他读到这封信,那就是说,癌病已经把如星带走了。对于浩山,这会是多大的折磨与痛苦?也夹杂着悔恨。所爱的,终将离散,是这样吗?抑或,还有一封未写的信?

这一点,就留给读者去想象吧。一本书最好的结局往往不在作者手里,而是在读者心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向往的一个结局。

这篇后记,也是我写给这本书和这本书的读者的一封信。

每一片良辰美景,总会有尽头。每一本书,也总会有读完的一天。写书和读书的,都好像参加了一场筵席。唯愿我们也曾杯酒尽欢。

张小娴

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爱如此麻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小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13513
开本 32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2014025783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2
13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