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回家
内容
编辑推荐

家,是每个人心底最温暖的地方。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一个人数庞大的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彼此间并没有血缘关系,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们是——来自福利院的人。

福利院是人民政府救助孤寡老人、弃婴和孤儿的人道主义机构,让无家可归者获得“家”的温暖。在各级政府和广大社会爱心人士的热情帮助下,通过一代又一代护理人员的辛勤劳动,在福利院这个“家”中,孤寡老人衣食无忧,孤儿们健康成长,智障人士得到无微不至的人道主义照料。孤寡老人找到了夕阳爱情,嫁出去成年女孤儿把福利院当娘家,成年的小伙子在福利院帮助下,有的当兵,有的上大学,有的成为公务员,有的独立开店经商……这部《回家》(作者言行一)是中国现代福利院状况的一个生动缩影,它为你一一讲述你所不知道的福利院世界的真实故事。

内容推荐

作为救助孤寡老人、弃婴和孤儿这类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机构,马鞍山市福利院建院52年来,在各级政府和广大社会爱心人士的热情帮助下,通过一代又一代护理人员的辛勤劳动,在福利院这个“家”中,孤寡老人衣食无忧,孤儿们健康成长,智障人士得到无微不至的人道主义照料。《回家》讲述了发生在这个福利院的许多不为世人所知的生动故事。

《回家》的作者是言行一。

目录

家在哪里(引子)

乔迁之喜

新家落成

细说新家

家事盘点——院长许美访谈录

众爱成家

爱心第一线

我与福利院,缘分二十年

他是一个兵

七个孤儿上黄山

刘春英,俯首甘为孺子牛

老年公寓故事多

中国好人柯金芳

风雨七载阳光村

一对孤儿的婚礼

小老板马振杰

回家

孤残儿童寄养始末

南京,南京,圣诞梦想

大孤儿终圆住房梦

“70后”的院长们

残疾孤儿新生记

社会爱心备忘录

往事回首

往事回首

生活之美,灿若云霞(代后记)

试读章节

这一天,福利院里从领导到职工,从老人到孩子,几乎所有的人,都起了个大早。金秋十月,喜庆连连。在坐落于长江以南、安徽东大门的马鞍山市,几代福利院人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一2012年10月19日,马鞍山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市福利中心”)暨马鞍山市救助站落成典礼在这儿隆重举行。

晨风微微,晴空万里,空气能见度很高。在马鞍山市区东部的秀山地区,新建成的市福利中心建筑群在丛丛绿色植被的拥抱下,静静地沐浴在金子般的阳光中。

市福利中心广场北面,紧靠方圆阳光村楼,已搭起气势恢宏的红色背景主席台,台前鲜花怒放,气氛庄重热烈。广场的上空,8只悬挂着喜庆标语的大红灯笼高高飘起。8点钟过后,广场上开始热闹起来,硕大的音箱播放出一支支欢乐的曲子,来往人们-的笑声和说话声此起彼伏。原本相对静谧的山麓,这时显得生机勃勃,人气陡增,充满欢乐。

市福利中心落成典礼的举行,标志着市福利中心暨救助站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

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孙邦平专程赴马鞍山市祝贺,市委副书记訾金雷出席典礼并讲话,市委常委盛厚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芮琼、市政协副主席魏邦贵等领导同志出席典礼。

与此同时,来自安徽省合肥、芜湖、蚌埠、滁州、六安、安庆、池州、阜阳、淮南、淮北、铜陵、毫州、宣城,以及宁国、和县、'~tU、当涂等市县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I蠹社会福利中心和救助站负责人,马鞍山市福利院(以下简称“市福利院”)和救助站员工代表、相关市直单位代表、项目参建单位代表和其他方面人士约200人参加了庆典仪式。

10点10分,时任市民政局局长张国华郑重宣布: “马鞍山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暨救助站落成典礼正式开始!”

市民政局副局长贾明安首先向来宾介绍了市福利中心的基本建设情况:

“为了彻底改善马鞍山市社会福利设施条件,提高全市弱势群体的救助保障综合服务水平,2009年,马鞍山市民政局在市东郊旅游大道与恒山路相交处东北角,征地168亩,新建马鞍山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

“马鞍山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含3个项目:一是马鞍山市福利院移址新建;二是马鞍山市救助站移址新建;三是新建马鞍山市光荣院。项目总建筑面积44461平方米,概算投资1,56亿元,包括10个主要功能区域:1,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救助站),2,光荣院,3,婴幼儿生活区及康复中心,4,家庭模式养育区,5,儿童活动区,6,老年人生活区,7,智障人员生活区,8,生活服务区,9,医疗保健区,10,管理办公区。

“该项目一期工程29000平方米,于2010年8月正式开挖基础,动工新建,历时两年,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和内部设施设备配套,顺利投入使用。一期工程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投资1,1亿元,配套设施采购投资500万元。一期投入使用的有婴幼养育楼、方圆阳光村、光荣院、老年公寓、生活服务楼、流浪未成年救助保护中心和救助站,提供服务床位900张。各个功能区域均按照高于国家社会福利机构基本标准配置了各类完善的设施设备,极大改善了马鞍山市福利院和救助站服务对象的生活和救助条件,使马鞍山市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贾明安要求市福利院和救助站: “要乘乔迁东风,在新的起点上,以新的风貌、新的姿态、新的作风,同心协力、全心全意把所有服务对象照顾好、关心好,把福利中心营造成为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

专程前来参加市福利中心落成和搬迁典礼仪式的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孙邦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

“今天参加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和市救助站落成典礼,我感到十分高兴!

“马鞍山市福利中心和救助站历时两年多时间,完成了建设任务和内部配套,现正式对社会提供服务,我谨代表省民政厅,向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市民政局表示热烈祝贺!

“马鞍山市福利中心和救助站,建设规模合理,配套设施完善,很多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很值得推广和学习。

“马鞍山市福利中心和救助站有了良好的硬件条件,下一步就是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优势,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服务。除了常规、传统的服务职责以外,还要重点探索功能转型发展和社会化服务。一是要积极为社会残疾儿童提供服务,打造儿童服务中心;二是要积极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规范化、人性化、精细化、个案化的养老服务,打造养老服务中心;三是要加强一线服务人员培训,提高本院专业技工培养能力,打造人才培养中心;四是要积极引入专业社工服务机制,打造志愿服务示范中心。希望福利院和救助站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思想,为马鞍山市社会福利和流浪救助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孙邦平副厅长在对马鞍山市社会福利事业给予高度评价后说:

“我希望马鞍山市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支持民政工作,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快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会福利和救治体系,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努力把马鞍山市福利服务中心办成服务于马鞍山、示范于安徽、迈向全国的品牌,为马鞍山市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委副书记訾金雷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市福利中心暨救助站的落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为市福利中心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建设者们致以亲切的问候。P10-12

序言

家是什么?家在哪里?对普通人来说,这恐怕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问题。然而,仔细想想,要说清家的问题还真不在易。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家”这个字眼,是人们最常用的。查《辞海》,关于“家”的定义简明扼要:家,家庭,由婚姻、血缘或收养而产生的亲属间的共同生活组织。

对每个人来说,家是最重要的。有家的人会说,“我有一个家”;没有家的人,也会梦想自己有一个家。至于是什么样的家,穷家还是富家,和谐的家还是纷争不断的家,完整的家还是残缺不全的家,另当别论。

对于家的感受,同样是各执一词。有人说,家是心里的感触,每个人经历不同,感触也不同;有人说,家是相爱的人或血缘至亲在一起。

可以这样理解“家”:“家”可以是实体,也可以是心中的虚幻。实体的“家”是家,虚幻的“家”也是家。每个人的记忆就住在自己内心最深处虚幻的“家”里。

……

家是什么?家是感情的寄托,家是亲人互相给予的希望。所以,就算我不在中国,阳光村的爸爸妈妈还是像对待出门村的爸爸妈妈还是像对待出门的女儿一样在为我担心,分担我的一切,就像在身边一样。距离与时间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仍然把彼此当成家人。来到国外的阳光村孩子,很多都相互联系,试着找到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起分享新的生活,彼此指导如何面对国外的生活环境。我和在美国的马海婷、马中露、马海樱都有联系,有时候我们自己还想弄一个见面会。她们互相距离不是很远,团聚自然方便,说长大以后一定要设法弄一个见面会。我心中最希望的事,是“回家”。等明年考完大学后,我会很自豪地带着我的好成绩去看望中国马鞍山阳光村的家,看望爸妈,让他们为我骄傲,知道他们曾经花在我身上的时间和精力没有白费。回到阳光村我的家,我一定要狠狠地吃,把6年来想要吃的东西都吃回来,吃穷爸妈。

后记

这几年,福利院阳光村的孤儿们和我混熟了,彼此间无话不说。记得有一次一个孩子问我:“言老师,你的老家在哪里?小时候家里生活幸福吗?”

我的童年幸福或者不幸福,一言难尽,真不知如何回答这个最简单的提问。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我的童年和阳光村孩子们的童年,隔着太大太大的时空距离,很多经历相互难以沟通。我童年的故事对阳光村十多岁的孩子们而言,有点儿像天方夜谭。

阳光村,是已实践7年半之久的孤残儿童模拟家庭养育方式,现在的全称是“马鞍山市福利院方圆阳光村”。由于人民政府对孤残儿童的养育资金给予了基本保障,加上马鞍山方圆支承公司的运行资助资金和众多爱心人士的踊跃捐赠,生活在阳光村的孤儿们,衣食住行没有任何问题,无论吃的穿的还是用的,都可与中上等市民家庭比美。生活在这儿的孤儿们很幸福。

记得两年前,我曾和阳光村村长刘永存达成过一个共识,那就是有必要告诉阳光村的孩子们,幸福来之不易,要教育他们学会节俭,不要太挑嘴,也不要浪费衣物和用品。物质生活一旦富足,便容易出现奢侈,这是一般的社会规律。而奢侈行为的防止和杜绝,则需要教育和灌输。

因此,《回家》创作完成后,想给阳光村的孩子们说说我自己的童年,让他们了解一点半个世纪前山东农村孩子的生活状况,从而知道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

……不仅仅是干力气活,还要具备善解老年人之意的爱心。有了这样的护理员,老人在这儿才能住安心,住得快乐。老人需要的,更多的是微笑和关爱。我说,是的,老年公寓护理员的第一工作要则,是以人为本,要如同对待自己父母那样为生活在这儿的老人服务,做老人的忘年之友。忽略或轻视以人为本,才是真正的失职。  ?

《回家》这部书,忠实记录了多年来马鞍山市福利院尽职尽责照料孤寡老人和孤儿的生动事迹和故事,彰显出人性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我对许美院长说,福利院虽小,却充满善良和大爱。用一年时间写成的这部书,或许可以为后来的人们储存下爱的火花和爱的记忆,这些有案可查的事迹和故事,是福利院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价值不亚于建造一座漂亮的建筑物。把这些事迹和故事写出来,传下去,从长远看,意义非凡。

本书创作过程中,得到许美、王顺、焦志宏及郑兆月、侯俊、杨桂云、缪春香、刘永存、卢敏等同志的热情帮助;刘松协助史料搜集,申莹和、何源参与初稿校订。此外,马鞍山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对作者数次调档查阅资料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在《回家》成书之际,特向上述各位表示衷心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回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言行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75624
开本 16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9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494
CIP核字 2014010833
中图分类号 D632.1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41
16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53:20